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嘉地产董事长朱仝现在感觉踏实多了,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已有3年,日子难过了一阵子,不过现在他为世嘉地产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做精品度假项目的投资和服务商。
2013年被外界看作房地产行业继续深化调整的一年,开发商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前10位的房地产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5%,眼下他们正凭借自身在资金和影响力上的优势继续四处揽地。尤其是在地王频出、地价不断冲高的一线城市,小型开发商已经很难拿到合适的地块。
经历过海南房地产大潮洗礼、在房地产行业打拼10多年,朱仝已十分清楚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与央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竞争,世嘉地产不具备优势,转型是必由之路。
“从1990-2000年,当时我们在北京的北部,后来发现北部做不了了,就去南边的价格洼地去做。现在南边的价格也起来了,我们又拼不着,怎么办?”朱仝曾这样问自己。
他相信市场总会存在空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乐意将钱花在旅游和度假上。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大举投入,比如在云南西双版纳,一栋“板楼”将西双版纳的天际线撑高了数丈。城市不大,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那栋建筑,朱仝看过之后十分失望。
“国人对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度假产品特别少。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可能就更少了。”朱仝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世嘉地产的项目能够与众不同,“入画不破画”地打造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度假项目。
寄情山水
朱仝深知,小型开发商只有做到与众不同,才能够在与大型开发商的竞争中站住脚,但问题在于,怎么能做到“与众不同”?
在选址上,世嘉的首要策略是围绕着“名山大川”来做。这些项目通常会在一级景区的周边,标准是“要有独特的山水”。从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便可看出,各地知名景区呈现出人满为患的状况,而正是这些旅游景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
围绕着景区开发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从全国各大开发商的布局来看,万达集团、碧桂园、世茂集团等知名开发商,都在全国各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项目。比如万达集团在长白山景区采取了类似“造城”的开发模式,融合滑雪场、酒店群和住宅等多种业态,投资规模达上百亿。
面对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开发商,朱仝当然知道,仅仅与他们一起扎堆于旅游景区,并不能够保证自己脱颖而出。因此,相比于大建筑体量的开发,他更倾向于去逐一雕琢每一个项目。
“我们这种公司,就是想在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区,做一些小规模的、文化色彩非常浓厚的、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只有这样才不可复制。”他说,正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亦如此,大公司图快、图规模,无法为每一处建筑操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仝看到了黄山德懋堂的项目,印象十分深刻。徽居的建筑与黄山脚下的风景相得益彰,相比于规模化成片开发的旅游地产项目,更具人文气息。在开发的过程中,“知止”成为了一条准则——只把一片景区中的一小部分拿来盖房子,把余下的部分交给大自然,甚至帮助修复植被、改善水质。
在进一步考察之后,世嘉地产选择了与“德懋堂”合作开发九华山德懋堂的项目(包括酒店会所和别墅)。德懋堂董事长卢强是建筑设计师出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注于徽州民居文化的研究,在朱仝眼中,他是能够将一片“谁都看不上”的山水化为精致风景的高人,但缺乏商业运营商的经验。朱仝的想法是,将这样精细的开发模式扩展到全国,但仅依靠设计和建筑显然不够,商业策划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样重要。
服务于人
现在有这样一家酒店集团,尽管分布在19个国家的酒店数量仅有不到30家,但却吸引着无数旅游痴为之疯狂,这就是安缦酒店(Aman Resorts)。在北京的颐和园边,能够看到颐和安缦,琉璃瓦红墙,从外观上看与清朝皇家园林并无二致。而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南部,安缦吉瑞酒店更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安缦酒店的选址十分苛刻,而正是这种苛刻,使其与当地环境能够融为一体,专注于旅客的入住体验。在每一个国家的安缦酒店都不一样,这与传统的星级酒店完全不同。
朱仝的计划是,将世嘉地产打造成中国版的精品酒店类度假产业的营造者。或许酒店的规模并不大,也不会面向所有消费者,因此,世嘉地产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粉丝”客群,这些人往往是身居大城市的高收入者,也乐于寄情山水之间。
要锁定这群人,需要选择不同的渠道。其中既包括线下传统的推介方式,同时还会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寻找同样关注精品度假、有文化情结的人群。“这是一个精准的圈层销售的概念。”朱仝说。
服务方面,朱仝关注细节。世嘉地产要尽力将项目内容与当地的服务相结合。世嘉地产在北京市密云县预打造的项目并不打算采取大规模拆迁以求在短时间内改造当地风貌的思路,而要选择与当地居民合作共同发展,休整、装扮当地村镇的建筑,完善基础设施。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拆迁成本高昂的问题,同时又会安置一部分当地居民就业,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项目周边的人文环境。比如酒店中的服务人员会穿着当地特色的服装,而未经破坏的传统村落本身,也成为了度假者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到一处都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风俗、历史,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想要做到规划批量生产显然不可能。对此,朱仝坦言道:“正是由于每一处风景的无法复制,才比较符合我们公司的特点,因此这样的开发模式是最合适的。”
2013年被外界看作房地产行业继续深化调整的一年,开发商两极分化趋势更加明显。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前10位的房地产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5%,眼下他们正凭借自身在资金和影响力上的优势继续四处揽地。尤其是在地王频出、地价不断冲高的一线城市,小型开发商已经很难拿到合适的地块。
经历过海南房地产大潮洗礼、在房地产行业打拼10多年,朱仝已十分清楚房地产行业的游戏规则。与央企和大型上市公司竞争,世嘉地产不具备优势,转型是必由之路。
“从1990-2000年,当时我们在北京的北部,后来发现北部做不了了,就去南边的价格洼地去做。现在南边的价格也起来了,我们又拼不着,怎么办?”朱仝曾这样问自己。
他相信市场总会存在空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乐意将钱花在旅游和度假上。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大举投入,比如在云南西双版纳,一栋“板楼”将西双版纳的天际线撑高了数丈。城市不大,人们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那栋建筑,朱仝看过之后十分失望。
“国人对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度假产品特别少。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可能就更少了。”朱仝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世嘉地产的项目能够与众不同,“入画不破画”地打造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度假项目。
寄情山水
朱仝深知,小型开发商只有做到与众不同,才能够在与大型开发商的竞争中站住脚,但问题在于,怎么能做到“与众不同”?
在选址上,世嘉的首要策略是围绕着“名山大川”来做。这些项目通常会在一级景区的周边,标准是“要有独特的山水”。从刚过去不久的国庆假期便可看出,各地知名景区呈现出人满为患的状况,而正是这些旅游景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
围绕着景区开发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从全国各大开发商的布局来看,万达集团、碧桂园、世茂集团等知名开发商,都在全国各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项目。比如万达集团在长白山景区采取了类似“造城”的开发模式,融合滑雪场、酒店群和住宅等多种业态,投资规模达上百亿。
面对如此大手笔投资的开发商,朱仝当然知道,仅仅与他们一起扎堆于旅游景区,并不能够保证自己脱颖而出。因此,相比于大建筑体量的开发,他更倾向于去逐一雕琢每一个项目。
“我们这种公司,就是想在风景比较优美的地区,做一些小规模的、文化色彩非常浓厚的、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只有这样才不可复制。”他说,正所谓“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亦如此,大公司图快、图规模,无法为每一处建筑操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仝看到了黄山德懋堂的项目,印象十分深刻。徽居的建筑与黄山脚下的风景相得益彰,相比于规模化成片开发的旅游地产项目,更具人文气息。在开发的过程中,“知止”成为了一条准则——只把一片景区中的一小部分拿来盖房子,把余下的部分交给大自然,甚至帮助修复植被、改善水质。
在进一步考察之后,世嘉地产选择了与“德懋堂”合作开发九华山德懋堂的项目(包括酒店会所和别墅)。德懋堂董事长卢强是建筑设计师出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专注于徽州民居文化的研究,在朱仝眼中,他是能够将一片“谁都看不上”的山水化为精致风景的高人,但缺乏商业运营商的经验。朱仝的想法是,将这样精细的开发模式扩展到全国,但仅依靠设计和建筑显然不够,商业策划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样重要。
服务于人
现在有这样一家酒店集团,尽管分布在19个国家的酒店数量仅有不到30家,但却吸引着无数旅游痴为之疯狂,这就是安缦酒店(Aman Resorts)。在北京的颐和园边,能够看到颐和安缦,琉璃瓦红墙,从外观上看与清朝皇家园林并无二致。而在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南部,安缦吉瑞酒店更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安缦酒店的选址十分苛刻,而正是这种苛刻,使其与当地环境能够融为一体,专注于旅客的入住体验。在每一个国家的安缦酒店都不一样,这与传统的星级酒店完全不同。
朱仝的计划是,将世嘉地产打造成中国版的精品酒店类度假产业的营造者。或许酒店的规模并不大,也不会面向所有消费者,因此,世嘉地产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粉丝”客群,这些人往往是身居大城市的高收入者,也乐于寄情山水之间。
要锁定这群人,需要选择不同的渠道。其中既包括线下传统的推介方式,同时还会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寻找同样关注精品度假、有文化情结的人群。“这是一个精准的圈层销售的概念。”朱仝说。
服务方面,朱仝关注细节。世嘉地产要尽力将项目内容与当地的服务相结合。世嘉地产在北京市密云县预打造的项目并不打算采取大规模拆迁以求在短时间内改造当地风貌的思路,而要选择与当地居民合作共同发展,休整、装扮当地村镇的建筑,完善基础设施。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拆迁成本高昂的问题,同时又会安置一部分当地居民就业,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项目周边的人文环境。比如酒店中的服务人员会穿着当地特色的服装,而未经破坏的传统村落本身,也成为了度假者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到一处都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风俗、历史,这显然是一个漫长的工程,想要做到规划批量生产显然不可能。对此,朱仝坦言道:“正是由于每一处风景的无法复制,才比较符合我们公司的特点,因此这样的开发模式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