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

来源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岷江中下游流域紫色土为研究对象,按流域分上中下游区段3个抽样层采样,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紫色土有机碳储量特征,为紫色土退化评估及地力维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紫色土有机碳总量以林地(14.151g/kg)显著高于果园地(9.458g/kg)、菜园地(8.542g/kg)、草坡地(7.875g/kg),以玉米地(6.226g/kg)最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呈现林地>果园地>菜园地>草坡地>玉米地趋势.同时,流域上、中、下游紫色土有机碳总量总体上差异显著,且以上游区段紫色土有机碳总量最高.流域中下游紫色
其他文献
蔬菜种子与大宗粮食作物种子在生产经营上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存在很多问题需认真解决。
采用分批培养研究了从高浓度厌氧产氢活性污泥中筛选的优势菌种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的发酵产氢能力.结果表明:该菌有较强的高糖耐受性和耐酸性,当葡萄糖浓度为30g/L、pH阶
2004年3月-11月对人工湿地循环处理的养殖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放养类型对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影响及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养殖水体
经多次实验优化,得到运动发酵单胞菌Zy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较合适的条件.Zy的诱变菌株Zy-1在该条件下发酵葡萄糖生产乙醇比原始菌株更有较大优势.当葡萄糖浓度为200gL^-1时,发酵48
以高沙土和黄泥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塑料盆分装土样,分别加入3个浓度的Cu^2+(100、200、300mgkg^-1)或Cd^2+(5、10、15mgkg^-1)模拟土壤污染,待这些污染土壤平衡培养2mo后,设置接种蚯蚓(Ph
采用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IGS PCR—RFLP等方法对分离自我国11个省的50株蚕豆根瘤菌及11株参比菌株进行了表型测定和遗传型研究,同时对5株蚕豆根瘤菌的代表菌株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