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均衡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确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制度,推行民主化的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实现教育观念的重建和教育制度的创新.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越发丰富,对物业管理也有较高要求。笔者亲身经历了白城市洮北区的物业发展变革,也深受启发。所以结合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市场型环境政策工具与命令控制型工具往往相互结合起来共同影响企业环境创新行为乃至企业绩效,因此有必要验证市场激励型与命令控制型工具的组合对环境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
<正>在二氧化钛表面沉淀 Si(OH)4,Al(OH)3薄膜,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煅烧处理,使形成致密的 SiO2,Al2O3包膜。研究了二氧化钛表面形成的 SiO2,Al2O3包覆膜的机理和工艺条件。利
《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发表了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新课改:课堂里的挑战与反思》一文。此文的第一节《难以走下讲台的语文》被同年第6期《教师博览》
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只有让农民既能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又能与其它社会主体一样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创造主体与价值
当代大学生与社会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必然要求。从本体论看是主客体辨证统一的现实必然;从认识论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要求;从方法论看是个性与共性对
农村地区公共品的供给是农村整体经济发辰的重要基础。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及结构矛盾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责,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建立政府诱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