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对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哌柏西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HR+/HER2-)信息,共55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7(34~79)岁。汇总一般病史资料、疾病特征。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至治疗失败时间(TTF)、安全性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结果

收集接受含哌柏西利治疗方案的HR+/HER2-患者共55例,ORR为48.8%,DCR为88.4%;中位PFS和TTF分别为12.0个月(95%CI,11.1~13.0个月)和8.50个月(95%CI,2.5~14.5个月);其中哌柏西利在一线中优于多线治疗(P=0.000 1);非肝转移患者预后较佳(P=0.01)。血液学毒性为重点观察不良事件,包括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分别为78.2%、85.5%和34.5%;未发现其他3~4级非血液学毒性。

结论

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可,且不良反应可控,可以作为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线或多线治疗选择。

其他文献
期刊
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疾病,以双侧视网膜受累多见。患者常表现为视力损害、内层视网膜劈裂所致黄斑区轮辐状囊样改变以及视网膜电图b波相对于a波不成比例的下降。目前针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以并发症的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XLRS认识的不断加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治疗成为了干预该病潜在的新途径。目前有两项XLRS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这两项临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损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视力下降伴夜盲、进行性视野缺损、视网膜电图异常等。随着四代基因测序和精准诊疗的发展,RP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也逐年更新,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光遗传学疗法等。但将上述治疗方式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还存在着不小的鸿沟。如免疫反应、潜在的导致插入的区域诱变和肿瘤发生、遗传
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AIR)是一组罕见的自身免疫相关的视网膜变性疾病,考虑与血清自身抗体和视网膜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有关,主要包括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非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等。该类疾病以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网膜电图检查明显异常以及血清抗视网膜抗体检测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AIR发病率较低,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加大了疾病诊断的难度
微血管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病理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代谢记忆"现象,即使其血糖控制良好,也无法避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因此,从基因角度来探索DR的发病机制非常必要。miR-126是血管内皮细胞唯一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可影响DR微血管的稳定性及内皮细胞的萌芽和迁移,且其基因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细胞内和
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总结、发明了一系列关于结直肠癌治疗的手术术式,其中一些术式,如Miles术、Dixon术、Hartmann术一直沿用至今,堪称经典。结直肠外科术式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减状手术、根治性手术、扩大根治性手术和肿瘤功能外科阶段。主要包括了手术入路、肠段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以及标本取出这五个要素。只有充分了解术式构成的五大要素,从中寻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