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半肩置换术中有效的软组织重建和平衡方法 ,避免术后肩关节不稳定、大结节移位等并发症.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56-80岁,平均66岁,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采用改良的手术入路和软组织重建、平衡技术修复肩关节.结果 术后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5年,平均2.3年.无肩关节感染、
【机 构】
:
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200072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Neer四部分骨折半肩置换术中有效的软组织重建和平衡方法 ,避免术后肩关节不稳定、大结节移位等并发症.方法 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25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56-80岁,平均66岁,均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采用改良的手术入路和软组织重建、平衡技术修复肩关节.结果 术后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5年,平均2.3年.无肩关节感染、神经损伤、假体松动.2例术后患肢置外展架者出现肩关节向前下方脱位和半脱位;1例主动外展活动过早出现假体向上移位,但无不适;其余病例无明显肩关节不稳定及大结节移位或愈合不良.按Neer评分标准肩关节评分75~92分,平均87.5分;优6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84%.结论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半肩置换术中采用改良的手术入路和软组织重建平衡技术结合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防止术后肩关节不稳定和大结节移位、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肩部功能。
其他文献
患者男性,36岁.从4 m高处坠落致腰背部疼痛2 h入院.体格检查:神智清楚.腰椎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肌力正常,双膝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正常.腰椎X线片及CT扫描示L2~3骨折(图1),MRI T加权像可见L2、L3后部韧带损伤、出血,呈高信号改变.入院诊断:L2~3骨折(屈曲.分离型损伤).因患者拒绝手术,故予以卧床等保守治疗.2个月后,复查腰椎x线片示L2~3骨折线较前明显
目的 评价腱索折叠和人工腱索两种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瓣脱垂(AL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8年3月接受上述两种成形术治疗的50例AL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2.6±11.3)岁.其中腱索折叠组23例,人工腱索组27例.结果 围手术期腱索折叠组病死率13.0%(3/23),高于人工腱索组的3.7%(1/27)(P=0.199).随访时间为1个月~1
目的 研究上皮间质转化和肝细胞癌肺转移的关系.方法 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于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病理诊断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中,根据术后随访期内有无肺转移分为有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每组随机选择50例患者的原位肝癌组织制成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二步法)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上肺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患者的肝痛组织的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
成人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年龄>20岁)后,冠状面脊柱偏离中线,Cobb角大于10°[1-2].其好发人群多为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其发病率亦逐年上升.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影像诊断技术及麻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因为患者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这一疾病引起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治疗肌层浸润的局限性膀胱癌和复发性高分级膀胱癌的标准方法,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膀胱根治性切除和尿流改道。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源性肿瘤,被定义为发生于胃肠道,肿瘤细胞呈梭形、上皮样或多形性并表达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生长因子受体KIT蛋白的间质肿瘤[1].既往由于对GIST起源和分化缺乏充分的认识,无严格的诊断标准,因此对于该病有多种命名,而且存在临床治疗措施不当的问题。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在成人恶性软组织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发生在骨的MFH临床上比较少见,组织形态学上与软组织来源的肿瘤一致,而其临床生物学特性与骨肉瘤接近,约占骨原发恶性肿瘤的6%[1-2]。
临床上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耻骨后尿道悬吊术、悬吊带术和膀胱颈旁填充剂注射.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是悬吊带术中的一种,由于技术和材料改进,该手术方法更加微创、简便,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显著有效治疗女性SUI的手术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