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主题班会一直都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基本活动,组织起来十分便捷,能够有序推进德育教育活动,让学生全面接受德育熏陶。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属于世界性的社会热点问题,以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中心,目的是要促使学生自觉爱护生态环境,使其能够扛起时代责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小学教师要通过主题班会活动来落实生态环境教育,切实丰富德育教育内容。本文将从完善主题准备环节,搜集生态环境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深化生态环境认识;完善德育实践,丰富德育体会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教师应该如何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
关键词 立德树人;生态环境教育;小学中年段;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028-01
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口号之后,我国学校教育便普遍进入到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改革状态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校园活动形成丰富的德育认识,使其总结丰富的成长道理,让学生一生受益。因此,小学教师要利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逐步丰富学生的德育认识。其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至关重要,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可直接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小学教师要丰富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活动,逐步优化学生的德育认识,使其自觉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
一、完善主题准备环节,搜集生态环境材料
在过去,主题班会活动由教师独立设计、实施,学生只需按照教师的安排接受主题班会所传递出来的德育信息即可。然而,德育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品德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必须要切实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认可才有可能使其受到德育熏陶。因此,在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活动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准备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现实材料,由此丰富学生的生态环境认识。
就如在“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笔者就提前一周便明确了本轮班会教育主题,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生态资料,比如具体的垃圾分类标准与顺口溜、观看围绕垃圾分类问题所錄制的综艺节目等,自主学习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生态资料。在此过程中,笔者也会整理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垃圾分类问题所设计的行为准则与制度内容,拍摄本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循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场景照片。如此,则可直接利用这些素材有效组织“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二、组织小组讨论,深化生态环境认识
在小学学校教育活动中组织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有序内化德育知识,使其自然而然地约束个人思想与行为,所以最好是让学生自主建构德育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德育问题。因此,在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时,小学教师应该要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自主生成德育认识,由此改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育人效果。
就如在“节约资源”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毛遂自荐,由民主投票选出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负责串讲主持词,有序展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首先,笔者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现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浪费水、浪费纸、浪费电、浪费食物等不良行为,由此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及时反思个人行为缺陷。接着,由主持人声情并茂地阐述浪费资源的不良后果,由此切入案例讨论。因此,本班学生便需以4人为一组,积极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资源浪费行为,结合现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出节约资源的必要性、有效方法,然后自觉参与小组展示活动,进一步归纳节约资源的可行方法。如此,小学生就可自然而然地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正确意识,切实优化学生的德育体会。
三、完善德育实践,丰富德育体会
客观来讲,虽然主题班会活动是落实德育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十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但是却有着时空限制,并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经历,很有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教师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切实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实现理实一体化改革,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就如在“低碳生活”主题教育活动中,笔者就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希望学生可以坚持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尽量减少生态负担。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低碳教育,待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便组织了一次“植绿护绿”实践活动,即小学生要自觉参与植树活动,且要全面参加爱护花草树木的环保实践活动中,由此深化学生的低碳生活、爱护环境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生活意识、行为规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来组织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并为此整理丰富的教育素材,切实完善小组讨论、拓展实践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德育认识。
参考文献:
[1]房亚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8.
[2]杜美秀.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关键词 立德树人;生态环境教育;小学中年段;主题班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8-0028-01
随着我国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口号之后,我国学校教育便普遍进入到以德育为首的教育改革状态之中,旨在让学生通过校园活动形成丰富的德育认识,使其总结丰富的成长道理,让学生一生受益。因此,小学教师要利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逐步丰富学生的德育认识。其中,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至关重要,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也可直接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小学教师要丰富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活动,逐步优化学生的德育认识,使其自觉投身于环保事业之中。
一、完善主题准备环节,搜集生态环境材料
在过去,主题班会活动由教师独立设计、实施,学生只需按照教师的安排接受主题班会所传递出来的德育信息即可。然而,德育教育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品德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必须要切实引起学生的共鸣与认可才有可能使其受到德育熏陶。因此,在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活动时,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准备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现实材料,由此丰富学生的生态环境认识。
就如在“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笔者就提前一周便明确了本轮班会教育主题,鼓励学生自主搜集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生态资料,比如具体的垃圾分类标准与顺口溜、观看围绕垃圾分类问题所錄制的综艺节目等,自主学习与垃圾分类有关的生态资料。在此过程中,笔者也会整理我国政府部门针对垃圾分类问题所设计的行为准则与制度内容,拍摄本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循垃圾分类标准投放垃圾的场景照片。如此,则可直接利用这些素材有效组织“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二、组织小组讨论,深化生态环境认识
在小学学校教育活动中组织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有序内化德育知识,使其自然而然地约束个人思想与行为,所以最好是让学生自主建构德育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德育问题。因此,在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时,小学教师应该要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自主生成德育认识,由此改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育人效果。
就如在“节约资源”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中,笔者就鼓励本班学生毛遂自荐,由民主投票选出主题班会的主持人负责串讲主持词,有序展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首先,笔者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现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浪费水、浪费纸、浪费电、浪费食物等不良行为,由此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及时反思个人行为缺陷。接着,由主持人声情并茂地阐述浪费资源的不良后果,由此切入案例讨论。因此,本班学生便需以4人为一组,积极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资源浪费行为,结合现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总结出节约资源的必要性、有效方法,然后自觉参与小组展示活动,进一步归纳节约资源的可行方法。如此,小学生就可自然而然地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正确意识,切实优化学生的德育体会。
三、完善德育实践,丰富德育体会
客观来讲,虽然主题班会活动是落实德育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十分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但是却有着时空限制,并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德育体验经历,很有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小学教师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与德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切实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此实现理实一体化改革,让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就如在“低碳生活”主题教育活动中,笔者就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低碳生活的理念,希望学生可以坚持绿色出行、绿色生活,尽量减少生态负担。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低碳教育,待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结束之后,笔者便组织了一次“植绿护绿”实践活动,即小学生要自觉参与植树活动,且要全面参加爱护花草树木的环保实践活动中,由此深化学生的低碳生活、爱护环境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组织生态环境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生活意识、行为规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一生受益。因此,小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来组织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并为此整理丰富的教育素材,切实完善小组讨论、拓展实践活动,全面丰富学生的德育认识。
参考文献:
[1]房亚萍.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的实践研究[D].深圳:深圳大学,2018.
[2]杜美秀.小学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