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创新的探讨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oka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监督是国家全盘会计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监督现状的分析思考,提出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可以从两个环节上创新,一是媒体介入机制,二是专家仲裁机制,旨在抛砖引玉。
   【关键词】会计监督;监督机制;机制创新
  
  会计监督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无论中外。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会计监督不力或不到位就会使会计法规流于形式,束之高阁,进而使会计信息失真,严重时直接扰乱国家的经济运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将失去社会的信任,难以为继。时至今日,会计监督仍然是全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一、会计监督的现状及其启示
  
  2002年,美国的世通公司与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串通作弊,导致世通公司破产,安达信解散;世通公司股票每股市价由最高时的64.5美元骤跌至9美分,一支股票市值上千亿美元的公司涉及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有多少人倾家荡产,欲哭无泪。
  无独有偶,2002年中国证监会也查处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该公司故意造假账,虚构利润7亿多元,并查明该公司股票市价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12月29日仅一年时间狂涨440%,社会影响极其严重。
  以上两个案例告诫我们,会计造假、监督缺位给国家、社会、企业带来巨大的伤害。需要关注的是这种伤害仍然在继续发生着。尽管政府和各级监督机关在不断地加大监管力度,但并没有净化会计环境,遏制会计舞弊行为。会计造假案时有发生,会计监督仍不可松懈。
  回顾近30年的会计改革,国家在会计法律、法规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国家的会计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到财政部颁布的会计规章制度及规范性文件,都把会计监督纳入重点。《会计法》第50条明确指出“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管理的制度”。这就充分表明,会计工作成效也取决于会计监督是否得力、到位。
  如果将“贯彻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看成是一个整体的工作,具体说就是要做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五个环节方面的工作。“五个环节”有机联成一体,不可分割。若采用评分制,假设五个环节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比较好,分别可以打90分,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可细究起来却不及格,因为:
  90%×90%×90%×90%×90%=59%(参阅《读者》2008,20期第1页)。
  以上这个算式给我们一个启示:会计工作是一个大概念,它由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五个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对整体的会计工作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现实生活中,会计监督工作对全盘会计工作的影响有时是特别巨大的。2006年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中总协三届四次理事会上讲话指出“没有控制的财务会计工作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后患无穷”。“没有控制”包括没有到位的会计监督;“后患无穷”就是“特别巨大”。
  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尽管很多,但会计造假不会自行停止。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老子曰“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儒道两家在这一点上所言观点一致,他们认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地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即无论国家制定了多少法律及规章,违法乱纪是不会停止的。“民免”就是指有人千方百计地绕开法律、规章的管制而一意唯利是图,包括会计造假;“无耻”是说违法违规得逞以后居然还洋洋得意,没有羞耻感;老子的话更“不可思议”,他说法规越多,犯法的不会减少。无论古人所言是非对错,中外的会计造假案不正是应验了古人所言吗。既然会计造假在不断地变换手段,那么会计监督就不能等闲视之,会计监督的措施、办法——机制也应当针对实际情况补充、完善,即创新。
  上述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会计监督机制应与时俱进,并且需要不断地补充、完善与创新。
  
  二、会计监督机制建设需要创新
  
  所谓“创新”就会计监督而言,由于会计造假的手段、方法在不停地变化着,原有的会计监督机制显得力不从心,“机制不活,效率堪忧”(王军: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5)。欲使会计工作的总体目标顺利实现,现行的会计监督机制需要补充、完善,需要创新。
  机制是为体制服务的,机制创新应紧紧围绕体制这个中心。
  国家的会计管理体制随着会计改革与发展仍在不断的完善。笔者认为王军副部长2008年5月在全国会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会计体制”的表述十分精准:“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依法管理和经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发挥会计职能作用,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基层单位和会计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系”。
  体制比较原则,机制相对较具体。为了完成会计管理体制达到的奋斗目标,王军副部长说还要加强“五个方面”的体系建设。本文将探讨“会计监督”机制及体系建设的创新。
  现行的会计监督体系大体上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法律监督体系。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是会计监督机制中法律监督体系的总原则,相关的还有审计法、证券法、税法等。法律监督的重要理念是“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笔者认为法律监督应当强调“违法必究”,同时强调“必究的程序及措施”。如果“违法必究”不到位,事倍功半,因为“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第二,行政监督。过去行政监督曾出现过一些不妥的现象,如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资格,有十多个行政主管部门自行“审批”资格。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原本是法律赋予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十分需要,因为会计监督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和责任。可是有些部门并没有制订常年监督检查的工作计划,想查就查,突击检查,查后就处罚,缺少与会计主管的行政部门互动及协调,特别是在相关工作人员对会计专业技术不够熟悉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偏差。
  第三,自律监督。国家十分重视自律监督工作,早在1999年第三次修订会计法时就将“健全企业内部控制”明确下来,财政部随即连续制定发布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及7项具体规范,2007年又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调研小组”。企业内控是重要的自律监督之一,是企业的“家法家规”,是企业控制会计造假的“防火墙”。
  企业内控涉及大量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因此无论是做会计的,还是管会计、查会计的以及企业的领导班子都要熟悉、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否则“欲速则不达”。
  第四,群众监督。群众监督任何时候都很重要。许多会计造假案件就是群众举报的,甚至包括“内部”群众——本单位群众。笔者认为,为了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其举报、受理、反馈仍有待于加强、完善。
  上述四个层面的会计监督机制有骨有肉,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会计监督机制是维护会计管理体制,实现会计管理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办法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和。笔者认为,这个“总和”一定要与时俱进,适时应变。换言之就是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创新。
  笔者认为会计监督目前主要需要补充、完善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媒体介入措施。会计造假令全社会不能容忍,少数贪官和造假者除外。媒体披露会计作假案背景,曝光作假案经过,可使广大群众看清贪官的真面目,了解少数造假人的恶劣手段,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可以极大地调动群众参与反腐败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有百利而无一弊。媒体介入会计监督,从某种角度看是为贪官污吏设下的天罗地网;媒体介入会计监督的措施得力、到位,效率一定“神奇”。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参与会计监督,实际上加大了会计监督力度。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的企业级分布式应用体系结构中由于平台和技术独立而存在的紧耦合、互操作性及重用性差等问题,深入理解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特点
开放存取有利于实现科学信息和科研成果广泛、快速的交流与传播,从某些发达国家来看,一些OA期刊的影响力正在上升,甚至超越传统期刊。吸取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其运行机制相关政策,为
苏万贵,男,1948年5月生,辽宁凌海市人,天津科技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高校财务、会计教师。历任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
[摘要]大量而频繁的读者流失导致了图书馆知识服务范围的减少.降低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本文根据读者资料和借阅行为及其相关数据等历史信息,将径向基神经网络应用于读者流失分析中,针对目前图书借阅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读者流失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后的模型对读者的流失率进行预测并生成读者列表。该模型通过试验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策略实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读者流失;信息服务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是时企业成本管理成果的分析、考核与总结,它体现了企业一定时期内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的有救程度,并且通过对竞争市场整体状况和竞争对手业绩的分析比较,为企业最终取得竞争优势指明了方向。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业请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入手,着眼于成本理论在企业战略中的运用,将成本与战略有机结合,系统分析了战略成本管理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特点。并以谊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分析步骤为重点构建了
针对纷繁复杂的高层应用亟需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环境感知服务需求,提出一种支持情境感知计算的上下文服务框架,自底向上包含上下文信息采集层、信息管理层、事件管理层和门面
本文以合并高校为例,从校区功能划分方式、管理模式、校区距离、资源共享方式等对合并高校影响图书馆办馆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服务效益等因素进行了分析。
[摘 要]学科建设始终是高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科学客观的评估则是实现学科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利用信息计量学中的网络链接分析方法,对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心理学三个学科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发现网络链接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表征不同学科之间的特点,从而为多学科建设的科学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学科建设;网络链接分析;信息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350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