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涵视角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步入经济新时代,国际竞争日渐激烈,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层面,并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明程度以及文化底蕴层面上。就文化素质教育来说,重点在于优化文化教育工作,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内在活力等。纵观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来说,并没有真正对人才素质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蚕桑专业这种非热门专业,对人才素质忽略较为严重。故此,怎样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内涵视角下,高校开始积极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便培养人才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内涵视角;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基地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各大高校若想构建完整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则应该树立科学的指导理念,完善的组织机制,正确的工作目标等,以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蚕桑技术专业若想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则应积极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完善自我的能力,以便于形成积极进取的意志品格,并借助于课内外教育模式,促进高校内部人文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 构建文化素质基地,应树立科学的工作思路与正确理念
  首先,应以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作为前提保障,以便于促进高校相关项目工作的正常进行。若想推进文化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绝不是仅仅依赖于设立几门课程或者组织几个人便能实现的,而是建立起一项全面、全员且全方位的人文工程。因此,从高校内部的领导干部到蚕桑专业的师生等,都应该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分子。这是一项集高校各方力量于一身,以提升高校内部活力与凝聚力的重要工程。
  其次,坚持传承与创制融合,培养蚕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处于社会新时代,大学生理应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开端,也是培育人文品格的基础。高校蚕桑专业教学中,应坚持高度严谨的教学风格、学习风格,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创制的人文精神,以便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坚持优良学术作风,对师生的学术个性与创制精神予以高度重视,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开放式分享与利用等,以便培养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最后,将文化素质教育结合日常教学,按照蚕桑专业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内容。若想推进素质教学,就应该提升其教学地位,使素质教学成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就实践教学来说,应以蚕桑专业为基础,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教育等。
  二、 基于内涵视角优化素质教育的几点策略
  (一) 对课程进行科学化设计
  首先正确认识文化素质教育,重在完善德育课程以促进高校文化建设,凸显思政品德教育,凸显爱国主义精神;其次,应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紧密联系,强化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并提升学生对知识结构自行组合的能力,以便拓展自身的知识范围。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生对人文素质的正确认识,构建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学科融合的课程平台。
  (二) 以多元化途径构建优良的学术教学环境
  对于学术环境的构建主要可运用这三种途径:其一,创办人文素质学术讲座,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其二,以学术为核心建立社团,高校应给予高度支持;其三,开展学术活动,例如举办学术演讲比赛、学术类话剧演出、学术类有奖问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 高校联合相关单位积极参与
  当前高校中的文化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方面高校领导应给予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相关基层单位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应积极配合,并且予以支持。构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需要对高校内部的师资力量、校区资源等加以整合;针对多个具有共同目标的高校联合时,也应该对校区力量与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基层单位应提升对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及时出台相关的利好政策,以支持高校文化素质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 激发全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教育
  在文化素养教育中,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是一项持久战。故此,高等院校应将凝练的大学精神、科学设计的校园形象、校园建设的文化内涵等作为素材,以便对师生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并且在无形中影响师生的内在涵养,推动师生实现自我教育。
  (五) 增加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资金投入
  首先,加大经费投入。高校内部应增设一定的资金预算,以便支持素质教育的开展;其次,增加硬件设置布置。例如实验室、文化场所等建设;再次,加大软件投入,例如增加课程节数、提升课程质量、创制校园文化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网络校园等;最后,加大师资队伍力量建设。创新大学师资培养、评价体系,推动教师言行合一,高度重视以德育人。
  三、 结束语
  以上,在实际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应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保证教育基地树立正确的建设方向,充分发挥高校合作的积极作用,以实现提升人才素质的目标。蚕桑专业作为相对冷门的专业,应不断加强与先进院校的交流与沟通,以便强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交流,并汲取国际教育中具有价值的先进经验等。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打造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仅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也对建设社会先进文化产生积极影响,故此,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利琼,金贝翎.高校文化素质课程现状及问题对策探析——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6):114-116.
  [2]盛振文.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3]朱春梅,蘇振兴,吴波,金学东,王蕾,林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20):64-65.
  [4]杨茹.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高校文化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4.
  [5]胡燕,王恬,胡锋.健全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设想[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2011年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1:8.
  作者简介:
  钱荷英,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科技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素质的研究中,教学过程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我们山区近两年的实践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在教学中引入一个综合案例,划分出一系列任务,并与相应的知识点相联系,使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解决问题来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同时扩大对深层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教学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
摘 要:集约本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词,把它运用到教育中来,是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加以整合,在教师的带领下,实现更加高效、更加多样化、更加优质的教学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如小鸟取食般获得知识,学生机械地学习使得综合能力有所欠缺。教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创新动手能力,交流组织能力,以及对社会和人生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