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教学效果,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是教师干预越多越好。教学中,“无为而治”也许更好。“无为”要求尊重规律,貌似无章,实则有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是揠苗助长,这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无为而治 语文课堂 教育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15
有人说:“在教育中,想让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让学生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当我们在教育路上感觉事与愿违时,一定是用錯了方法。所以,如果不想让学生排斥学习,我想不妨“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作为教育工作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揠苗助长,这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所以,“无为而治”,为迷惘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南通市将课程改革十年的经验总结为“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我觉得,这无疑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解读。教师要舍得“退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获取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组织和调控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不断地用“十二字方针”来观照自己的语文课堂,更深切地领悟到这十二字的精髓,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初步领略了“无为而治”的教育最高境界。
一、貌似寡言,实则多益
“限时讲授”,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学习活动的二分之一。当然,这个时间不是固定的,它会因教师、教材、学生而有所改变。简言之,就是要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展示。遥想当年我们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而下面的同学早已耐不住性子。的确,老师是很负责,兢兢业业,恨不得倾其所有,将肚子里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儿全教给学生。然而实际的效果呢?不要说不太坐得住的学生,就是所谓的好学生,恐怕也早已经头昏脑涨、昏昏欲睡了。所以说,老师讲得多并不代表学生学得好。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会严格抑制讲解欲望,像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已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在我的课堂上,我说得很少,但凡必须说的都有明确的目的:或带领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或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行文结构,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读得好了,发现得多了,体会得深了,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吗?
二、貌似放任,实则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我们所注重的规矩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礼节层面的东西。老师、学生始终扮演的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面对严厉一点的老师,学生们神经紧绷,甚至有如坐针毡之感。
以前的我也一直信奉这样的“治学之道”,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很规矩,课堂纪律很好,但总觉得缺了点生气。“十二字方针”明确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这对适应了中规中矩课堂的教者来说,是需要有个认同过程的。小组合作,是真的在合作吗?课堂吵吵闹闹的,会不会形式大于内容呢?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但老师的放任自流只是形式,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老师始终要把握、调控好,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到学习时间的把控,老师都要进行周密的部署和严格的规定。
三、貌似无章,实则有序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理论层面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控课堂,课堂变得杂乱无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十二字方针”的要求传达下来,那段时间,我恰好在《陶行知文集》中看到陶行知先生对“小先生制”的推崇,这颠覆了我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认识。因此,我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开始在班上试行“小先生制”。我的学生开始登上讲台,而我坐在下面成了一名学生。当然,开始我也担心: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没有一点约束,但教学效果会不会尽如人意呢?在这看似无章可循的课堂上,老师将每一步都设计得秩序井然。从课前“小先生”的备课,到一些教具的准备,再到课堂上一些突发状况的处置,老师其实都参与其中。只是,老师的身份有时是导师,有时是伙伴,有时又是一个“潜伏”在课堂上的“隐形舵手”,学生乐在其中,浑然不觉。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理解“十二字方针”的内涵,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良好的环境,这是创新的召唤,是时代的召唤。“无为而治”的语文课堂实际大有作为。
(责编 莫彩凤)
[关键词]无为而治 语文课堂 教育境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1-015
有人说:“在教育中,想让学生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让学生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当我们在教育路上感觉事与愿违时,一定是用錯了方法。所以,如果不想让学生排斥学习,我想不妨“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作为教育工作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不是揠苗助长,这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所以,“无为而治”,为迷惘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南通市将课程改革十年的经验总结为“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我觉得,这无疑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解读。教师要舍得“退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获取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组织和调控的作用。
在实践中,我不断地用“十二字方针”来观照自己的语文课堂,更深切地领悟到这十二字的精髓,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初步领略了“无为而治”的教育最高境界。
一、貌似寡言,实则多益
“限时讲授”,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教师的讲授时间不能超过学生学习活动的二分之一。当然,这个时间不是固定的,它会因教师、教材、学生而有所改变。简言之,就是要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展示。遥想当年我们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唾沫横飞,而下面的同学早已耐不住性子。的确,老师是很负责,兢兢业业,恨不得倾其所有,将肚子里所有的知识一股脑儿全教给学生。然而实际的效果呢?不要说不太坐得住的学生,就是所谓的好学生,恐怕也早已经头昏脑涨、昏昏欲睡了。所以说,老师讲得多并不代表学生学得好。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会严格抑制讲解欲望,像薛法根老师说的那样做到“三不讲”:学生已懂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在我的课堂上,我说得很少,但凡必须说的都有明确的目的:或带领学生品味文中的语言文字,或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行文结构,或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读得好了,发现得多了,体会得深了,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吗?
二、貌似放任,实则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我们所注重的规矩似乎更多的是一种礼节层面的东西。老师、学生始终扮演的都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面对严厉一点的老师,学生们神经紧绷,甚至有如坐针毡之感。
以前的我也一直信奉这样的“治学之道”,所以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很规矩,课堂纪律很好,但总觉得缺了点生气。“十二字方针”明确提出了“合作学习”的要求,这对适应了中规中矩课堂的教者来说,是需要有个认同过程的。小组合作,是真的在合作吗?课堂吵吵闹闹的,会不会形式大于内容呢?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但老师的放任自流只是形式,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老师始终要把握、调控好,从学习内容的确定到学习时间的把控,老师都要进行周密的部署和严格的规定。
三、貌似无章,实则有序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在理论层面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不能很好地把控课堂,课堂变得杂乱无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十二字方针”的要求传达下来,那段时间,我恰好在《陶行知文集》中看到陶行知先生对“小先生制”的推崇,这颠覆了我对传统语文课堂的认识。因此,我大胆地进行了改革,开始在班上试行“小先生制”。我的学生开始登上讲台,而我坐在下面成了一名学生。当然,开始我也担心: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没有一点约束,但教学效果会不会尽如人意呢?在这看似无章可循的课堂上,老师将每一步都设计得秩序井然。从课前“小先生”的备课,到一些教具的准备,再到课堂上一些突发状况的处置,老师其实都参与其中。只是,老师的身份有时是导师,有时是伙伴,有时又是一个“潜伏”在课堂上的“隐形舵手”,学生乐在其中,浑然不觉。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真正理解“十二字方针”的内涵,在语文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良好的环境,这是创新的召唤,是时代的召唤。“无为而治”的语文课堂实际大有作为。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