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腹腔镜术后改良的引流管固定方法与传统固定方法对引流口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术后改良的引流管固定方法与传统固定方法对引流口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12月我科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腹腔镜引流管患者50例(对照组)与2020年1—11月采用改良方法固定腹腔镜引流管患者50例(实验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情况:引流口不闭合(拔管当日)、渗血渗液、延期愈合(术后4 d引流口仍未达甲级愈合)、感染、引流管脱落及拔管困难或断裂。结果一般资料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术前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在身高矮偏离儿童中的作用。方法以2019年7—12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身高矮偏离儿童(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第25百分位以下的儿童)中,随机收集132例(4~9岁儿童)作为本研究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干预,进行为期1年的指导及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男生身高为(117.68±1.08)cm,高于对照组的(114.45±2.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价值及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200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RR、HR和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效果、MAP和PH指标。结果两组治疗0 h PaO2、RR、HR、Sa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0.5、1、3 h P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