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生存的根基、成长的血脉、力量的源泉。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自身所肩负的使命、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认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挑战和风险的清醒判断,对于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期待的自觉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愿望和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客观必然性,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同时也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赋予了教育事业新的使命和责任。因此,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坚定办学方向、厘清办学理念、端正教风学风、锤炼办学精神、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重要保证和具体体现。
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参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扎实推进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杜绝只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教育引导高校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思想上认可并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一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高校的“群众”主要是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在高校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树立和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及“一切为了教职工,一切依靠教职工”的管理理念。当前,我国高校中行政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高校基本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运行机制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导致无论是教育教学规律还是学术研究规律,都不同程度地受行政权力影响。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实际行动中转变管理理念,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将学生真正回归到教育的主体上来,将广大教职工真正回归到管理的主体上来,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高校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更好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是团结凝聚群众、组织动员群众的重要方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关键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深处,真正认识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密切干群关系的积极促动作用。民心民意是衡量党执政合法性的标志,密切联系群众是第一执政能力。因此,能否始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生命力的基本考量。而影响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显著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即干部作风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树立群众观点,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因此,只有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才会团结凝聚群众,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工作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认识,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不仅是自身的“需求”,还要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尽可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更好地形成凝聚,推动发展。
三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是汲取民力民智、推动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的群众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这里积聚着大量高学历、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和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社会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有着极强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又在思想文化上传承、引领社会潮流,而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组织动员更多师生参与其中,形成良好互动,在师生间传递正能量。同时,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我们要尽可能与师生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团结凝聚,调动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力量,问计于民,更好地释放和使用蕴藏在其中的巨大生产力,从而形成人心向上、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的良好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解决好“为了谁”这一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依靠谁”这一群众路线最本质的问题、“我是谁”这一群众路线最重要的问题。
开展全方位调研活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深入群众、全面调研,实事求是、查摆问题,这样才能推动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要深入调研“四风”问题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决反对“四风”问题,而“四风”问题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且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调研其对高校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和具体表现。深层次方面表现如,行政权力官僚化、学术权力行政化、教职工权力边缘化等隐性问题;具体方面表现如,有的办学规模片面求大、学科专业盲目求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办学特色;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渠道不够畅通,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不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攻坚克难勇气;有的学校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管理粗放等问题,都是在高校的显性表现。我们必须以整风精神进行认真查摆,这样才能保证不虚不空不偏,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
二是要深入调研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达到通过活动推动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由精英教育迅速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如何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形成长远发展规划,推动高校健康快速发展;如何深化管理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师生员工等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不可规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调研活动要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出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紧紧围绕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样才能做到以活动促进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良好效果。 三是要深入调研事关群众发展、生活等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准确掌握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状况、发展机会、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必须深入师生中去广泛调研。要通过下课堂、进宿舍、访教师、到食堂等途径了解师生教学、科研、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要通过校务信箱、微博、网络论坛等平台与青年教师群体互动了解师情生意;要关注教师群体,突出民生取向,为师生谋福祉,让群众得实惠;要树立“解决群众问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体现”的工作理念,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即查即改,及时通报解决整改情况,与群众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真正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四是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调研方式和沟通渠道。调研工作是开展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能否深入、有效地开展调研,揪出问题、查出根源是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而调研也不可能一次性就能发现所有问题,有些深层次问题甚至需要反复调研,认真梳理才能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调研方式和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广泛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献计献策,贡献聪明才智;充分加强心连心沟通,形成良性沟通和互动,把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想法转化为解决推动高校发展的现实问题上来,达到把学校党委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良好效果。在调研过程中,要把学校领导带头贯穿始终,通过“基本情况调研”,了解分管领域和联系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交叉调研”,掌握全校的基本情况;通过“专题调研”,集中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领题调研”,进一步查找重大关键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通过“大讨论或论坛”,寻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边查边改,制定解决问题的科学对策。通过开展这一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网格式的调研活动,最终达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与群众沟通互动的良好效果。
构建为民务实长效机制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扎实推进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立足高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构建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体系,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各高校的工作实际,建立完善高校各具特色的联系基层制度、领导走访制度、领导信箱制度、情况通报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定期慰问离退休职工等制度,使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馈上来。形成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互动渠道、服务群众渠道、献智献策渠道等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推之有力的高校党员干部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推进高校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要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汉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拿出有力举措,立足实际创新工作载体。要探索建立高校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问责和考评机制,对于师生反映强烈的工作,要建立问责制度,以强化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师生的意识。同时,要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做到“五个联系”,即:“联系群众的工作”“联系群众的发展”“联系群众的困难”“联系群众的情感”“联系群众的智慧”,让群众充分表达意愿、反映问题、献计献策、参与发展,通过建立“党员干部服务站”“一对一帮扶”等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载体,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始终感受到真心关心人民、真情为了人民、真正服务人民;始终感受到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始终感受到人民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会真正凝聚起推动高校发展的力量和智慧。
三是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关起门来搞活动,更不能自娱自乐。要广开言路分析差距,汇聚民智寻求发展,依据民意判断效果,把解决师生问题贯穿于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师生员工参与,请师生员工评判。要建立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督导监管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要健全公开机制,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和校务公开,虚心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群众监督,从而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长效保持。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行动,伟大的行动期待伟大的实践。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是一项不断奋斗探索的过程,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理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经验,不断把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系统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参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扎实推进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效,必须杜绝只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教育引导高校广大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思想上认可并积极自觉地参与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一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高校的“群众”主要是广大学生和教职工。在高校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树立和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及“一切为了教职工,一切依靠教职工”的管理理念。当前,我国高校中行政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高校基本按照行政手段、行政方式、行政运行机制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导致无论是教育教学规律还是学术研究规律,都不同程度地受行政权力影响。高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实际行动中转变管理理念,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将学生真正回归到教育的主体上来,将广大教职工真正回归到管理的主体上来,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使高校在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中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更好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二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是团结凝聚群众、组织动员群众的重要方法。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关键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深处,真正认识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密切干群关系的积极促动作用。民心民意是衡量党执政合法性的标志,密切联系群众是第一执政能力。因此,能否始终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生命力的基本考量。而影响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显著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即干部作风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树立群众观点,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因此,只有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才会团结凝聚群众,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工作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认识,深刻领会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不仅是自身的“需求”,还要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动员群众,尽可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更好地形成凝聚,推动发展。
三是要使高校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是汲取民力民智、推动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的群众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这里积聚着大量高学历、高层次学术型人才和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社会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有着极强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又在思想文化上传承、引领社会潮流,而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组织动员更多师生参与其中,形成良好互动,在师生间传递正能量。同时,这一群体的自身特点也决定了其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我们要尽可能与师生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团结凝聚,调动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力量,问计于民,更好地释放和使用蕴藏在其中的巨大生产力,从而形成人心向上、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的良好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解决好“为了谁”这一群众路线最核心的问题、“依靠谁”这一群众路线最本质的问题、“我是谁”这一群众路线最重要的问题。
开展全方位调研活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深入群众、全面调研,实事求是、查摆问题,这样才能推动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要深入调研“四风”问题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决反对“四风”问题,而“四风”问题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且在不同性质的单位其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调研其对高校发展的深层次影响和具体表现。深层次方面表现如,行政权力官僚化、学术权力行政化、教职工权力边缘化等隐性问题;具体方面表现如,有的办学规模片面求大、学科专业盲目求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办学特色;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渠道不够畅通,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不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攻坚克难勇气;有的学校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管理粗放等问题,都是在高校的显性表现。我们必须以整风精神进行认真查摆,这样才能保证不虚不空不偏,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
二是要深入调研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达到通过活动推动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由精英教育迅速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更多创新型人才;如何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形成长远发展规划,推动高校健康快速发展;如何深化管理服务,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师生员工等问题已经成为高校不可规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调研活动要从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出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紧紧围绕影响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根本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样才能做到以活动促进发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活动深入开展的良好效果。 三是要深入调研事关群众发展、生活等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准确掌握师生员工的基本生活状况、发展机会、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必须深入师生中去广泛调研。要通过下课堂、进宿舍、访教师、到食堂等途径了解师生教学、科研、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要通过校务信箱、微博、网络论坛等平台与青年教师群体互动了解师情生意;要关注教师群体,突出民生取向,为师生谋福祉,让群众得实惠;要树立“解决群众问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好体现”的工作理念,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即查即改,及时通报解决整改情况,与群众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真正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教职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四是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调研方式和沟通渠道。调研工作是开展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能否深入、有效地开展调研,揪出问题、查出根源是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而调研也不可能一次性就能发现所有问题,有些深层次问题甚至需要反复调研,认真梳理才能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调研方式和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广泛参与、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献计献策,贡献聪明才智;充分加强心连心沟通,形成良性沟通和互动,把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想法转化为解决推动高校发展的现实问题上来,达到把学校党委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良好效果。在调研过程中,要把学校领导带头贯穿始终,通过“基本情况调研”,了解分管领域和联系单位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交叉调研”,掌握全校的基本情况;通过“专题调研”,集中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领题调研”,进一步查找重大关键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通过“大讨论或论坛”,寻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边查边改,制定解决问题的科学对策。通过开展这一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网格式的调研活动,最终达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与群众沟通互动的良好效果。
构建为民务实长效机制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扎实推进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立足高校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构建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制度体系,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一是要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要结合各高校的工作实际,建立完善高校各具特色的联系基层制度、领导走访制度、领导信箱制度、情况通报会制度、教代会制度、定期慰问离退休职工等制度,使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馈上来。形成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沟通互动渠道、服务群众渠道、献智献策渠道等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做到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推之有力的高校党员干部的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推进高校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是要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载体。汉代著名政论家贾谊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拿出有力举措,立足实际创新工作载体。要探索建立高校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问责和考评机制,对于师生反映强烈的工作,要建立问责制度,以强化职能部门服务广大师生的意识。同时,要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做到“五个联系”,即:“联系群众的工作”“联系群众的发展”“联系群众的困难”“联系群众的情感”“联系群众的智慧”,让群众充分表达意愿、反映问题、献计献策、参与发展,通过建立“党员干部服务站”“一对一帮扶”等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载体,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始终感受到真心关心人民、真情为了人民、真正服务人民;始终感受到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始终感受到人民群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才会真正凝聚起推动高校发展的力量和智慧。
三是要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关起门来搞活动,更不能自娱自乐。要广开言路分析差距,汇聚民智寻求发展,依据民意判断效果,把解决师生问题贯穿于高校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师生员工参与,请师生员工评判。要建立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和督导监管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认真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要健全公开机制,大力推行党务、政务和校务公开,虚心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群众监督,从而保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长效保持。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行动,伟大的行动期待伟大的实践。高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是一项不断奋斗探索的过程,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理念,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新经验,不断把高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系统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