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肘屈伸肌表面肌电变化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肘屈伸最大等长收缩(MIVC)时肱二、三头肌表面肌电(sEMG)信号及力矩变化与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15例卒中患者及15名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在肘屈伸MIVC时记录肱二、三头肌sEMG信号,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UE)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计算协同收缩率(CR)、肘屈伸力矩值及与FMA–UE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患肘屈伸MIVC时肱二、三头肌的iEMG值[(132±65) mV·s,(124±50) mV·s]小于健侧及健康对照(P<0.05),屈伸力矩[(13±8) N·m,(10±6) N·m]小于健侧及健康对照(P<0.05)。患肘伸展MIVC时CR值[(30±13)%]大于健侧[(18±8)%]及健康对照[(16±6)%](P<0.05)。患者FMA–UE评分与屈肘时肱二头肌iEMG值呈正相关(r=0.579,P=0.024),与伸肘时肱三头肌iEMG值呈正相关(r=0.618,P=0.014),与屈伸力矩大小呈正相关(r=0.518,P=0.048;r=0.679,P=0.005),与屈伸CR值呈负相关(r=–0.579,P=0.024;r=–0.693,P=0.004)。

结论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双上肢肘屈伸肌力降低,患侧屈肌痉挛仍存在。康复训练除加强双侧上肢尤其是患侧上肢肌力训练外,还应注重抑制屈肌痉挛,以提高肘关节稳定性及改善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在中职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舞蹈已成为中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舞蹈教学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要求教师积极发现、探索问题并加以解决,进而提高中职舞蹈教学的专业水平.若有效地运用教学方式,将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探讨如何高效运用中职舞蹈教学方法,全面提高中职舞蹈教学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