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讨厌广场舞和大妈?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要说广场舞和大妈有多火?看看网络上的调侃就知道。现在大妈和广场舞已经准备走出国门,连澳洲的总理都称赞,但是国内的舆论仍然是一边倒的反感。究竟人们为什么讨厌广场舞大妈?她们就真的如同舆论所说那样值得谴责吗?我们总是太过积极地去嘲笑这个群体,但我们真的了解她们吗?
  在城市的空地和广场上,每逢清晨和傍晚,就会有一群中老年妇女聚集到一起。她们打开音响,排好队形,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起了整齐划一的集体舞。无视旁人的目光,参与者投入地扭动着身躯。因为人数众多,这种画面平白多了一种壮观和神圣。这就像一场神秘的祭祀仪式,旁人也许看得莫名其妙,亲身参与的人却感到意义非凡。
  这群人被称为“广场舞大妈”。说起广场舞和大妈,伴随而来的似乎总是负面的印象和评价。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和新浪网联合发起了一项针对“广场舞”和大妈的网络调查,调查结果在意料之中:54.7%的人认为“大妈就该受到批评”,73%的人认为难以理解大妈。56%的人认为,“大妈”一词在现有社会语境下带有“可笑、奇葩”或“费解、不可理喻”的意味。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人们不喜欢广场舞大妈,但同时人们也不了解她们。究竟我们对大妈的负面印象来自哪里?是她们真的“做错”了,还是我们“看错”了?当“广场舞”和“大妈”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污名化的话语就极容易被大众媒体不断复制。人们乐于嘲笑这个群体,却忘记去问一个为什么。要破除对广场舞大妈的迷思,我们有必要放下所有评判,重新以中立的态度认识这个群体。
  广场舞热潮,从何而起?
  虽然在近几年才掀起如此大的热潮,但是广场舞并非新鲜事物。实际上,在我国,集体舞的历史十分悠久。集体舞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民间→官方→民间”的过程。
  在中国,说起集体舞的“老祖宗”,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扭秧歌。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众多的参与者以及喧闹的场面,都跟现代的广场舞十分相像。这种舞蹈源于农耕时代的祭祀活动,是北方民间的传统舞蹈。在新中国成立后,扭秧歌逐渐演变为集体舞,并借助国家力量发扬光大,成为最喜闻乐见的群众活动。国家的各种大型庆祝活动上,总是少不了集体舞的身影,以此来表达全国人民的欢乐。但是,这时候的集体舞是去性别化的,也是去个人化的,西式舞蹈中常见的身体接触、展示身体美感的动作并不会在这时的集体舞中出现,个人淹没在集体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集体舞也开始融入更多新时代的元素。1984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家文化部门特地编排了一组青年集体舞,融入了各民族的舞蹈元素。除此之外,2005年和2008年两次全民健身活动,也从政策层面推动了广场舞的发展。2011年《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细则》规定:“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每街道大于15支;区级大型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次数每年大于8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大于45%。”由此可见,这时候官方将广场舞定义为一种全民健身运动,并对其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
  与此同时,民间对广场舞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因为简单易学、对场地的要求低,广场舞这种几乎零成本的健身活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城市的广场上,渐渐聚集了这样的团队,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她们自备扩音设备,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起舞。
  跳广场舞本属大妈们的自娱自乐,退休后走出家门,跳跳舞、多认识新朋友,也是一项健康的活动。但是,为什么广场舞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广场舞大妈”究竟惹着谁了?
  在《南方人物周刊》和新浪网共同发起的网络调查中显示,64.5%的受访者表示最接受不了广场舞“制造噪音,让人烦躁”;11.9%的人表示接受不了广场舞占用了过多公共空间。的确,噪声扰民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广场舞顾名思义,通常选在空旷的室外广场进行。但是,这些广场,多数位于人群聚居区,只要音乐的音量一大,很容易影响他人。另外,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的大妈团队聚集在广场这种公共空间,占用了地方,影响其他人的休闲活动。因为广场舞扰民而引发冲突这种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广场舞成员遭遇到各种威胁,鸣枪警示、放狗警告、投掷水弹甚至是泼粪。由此可见,人们对广场舞的扰民实在是深恶痛绝。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继续追问下去:噪声扰民和占用空间固然为人们带来实质性的困扰,可这究竟侵犯了谁的利益?在公共场所播放音乐和跳舞跳操并非广场舞独创,为什么以往那些打太极的、跳街舞的,甚至是玩滑轮的,都不曾引起如此激烈的反响,只有广场舞成了众矢之的?
  “广场舞大妈”在国内的不受欢迎,从根本上来说,是集体主义一代和个人主义一代的代际冲突,也是社会对中年女性刻板印象的一次大爆发。
  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两代人的冲突
  《南方人物周刊》里提到一个有趣的例子:如何使用随身听,成了两代人区隔的重要标志。你是否也发现,走在路上的年轻人都爱塞着耳机听音乐,而老年人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私人场所,都爱开着外放?年轻人可能觉得外放影响周围的人,也许并不希望别人发现自己听歌的趣味;老年人可没想那么多。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两代人的惯习是如此的大相径庭。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概念,简单而言,惯习指的是某一群人,或者某个阶层的习惯。回到广场舞这件事情上,惯习的不同,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年轻人与广场舞“大妈”之间的冲突那么激烈。
  一种声音认为,广场舞之所以会在当代中国流行起来,是“集体主义一代”的惯习所致。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个人是淹没在集体中的。个人的品味、爱好,都必须让位于集体的趣味。对他们而言,耳机这种强调私密性的工具并没有多大用处。外放音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同时,目前广场舞的主力军,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刚好是他们的青春期,这一代人是伴随着“红色集体舞”成长起来的,喧闹的音乐、整齐划一的舞蹈早已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即使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娱乐活动十分多样的时代,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还是会遵从惯习的力量而重新选择集体舞。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广场舞无论是参与者还是形式,都带着浓浓的集体主义色彩。媒体上也不时有报道,某个地方的广场舞队伍又穿起了军装,唱起了军歌,跳起了那个时期的舞蹈。从一个角度来说,他们也许并非真的如此缅怀那个时代,以至于必须用这种方式来纪念。只是,对他们来说,那是最熟悉的符号,他们只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装扮自己而已。但是这些形象,又成了广场舞成员低素质、反智的“罪证”之一。   反观青年一代,他们生长在强调个性、强调私隐的时代,早已离集体主义的狂热越来越远了。广场舞这种形式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件陌生的事物,甚至是与他们的惯习相反的。面对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青年一代不但无法理解,而且甚至会产生厌恶。跳广场舞的大妈成为集体主义的化身和箭靶,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她们遭到了社会主流话语的厌恶。
  往深层挖掘,广场舞和大妈的污名,其实可以视为话语权的问题。网上有不少的舆论认为,广场舞大妈之罪,在于破坏了公共空间的秩序、在于骚扰了他人。在公共空间保持安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道德。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王芊霓在她的毕业论文中提道,大妈对公共空间的占领,实际上是对都市主流规范的叛逆。广场舞喧闹的形式破坏了秩序,而这群大妈就成了“不道德”的人。
  但是,我们必须反思,公共空间应该保持安静,究竟是谁规定的?暂且抛开所有的价值观判断,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这种“进步、发展”的价值观是城市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这个群体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并将与自己相悖的价值观定义为不道德的。与此相比,集体主义一代便成了失语的群体。这一群人早已年近花甲,他们的想法、做法都被视为是过时的,甚至是不文明的。大众媒体、网民都在嘲笑着广场舞大妈,这个群体成了低素质、没品位的代名词:在这个越来越讲究个性和自由的时代,广场舞大妈却似乎仍然停留在上个世纪:她们听的音乐是毫无美感的“动次打次”,她们跳的舞蹈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甚至连她们的为人也被大家所诟病:人们口中的大妈,就是一群蛮不讲理、小心眼、难以沟通的人。这种歧视性的话语不断被复制,就好像成了事实。
  而更糟糕的是,集体主义一代能够利用的手段十分有限,难以表达出自身的真正想法。当没有人为她们代言、她们更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时,面对占有道德和舆论优势的年轻人们,大妈就难以招架了。
  中年女性的刻板印象大爆发
  上文提道,社会对广场舞大妈的反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对集体主义的反感。但是,还有一件吊诡的事情。当广场舞队员抛弃了集体主义时代死板、千人一面的审美,转而追求外形上的亮丽和美感时,社会也有另一种声音出现。当代的广场舞并非完全复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舞,现在的广场舞形式多样,包括健身舞、排舞、民族舞等等,在广场上自信地扭动躯体跳起探戈的女性也不在少数。但是,这样的改变似乎更招骂了。有人痛斥“大妈”们为老不尊、一把年纪还搔首弄姿。
  乍看之下,这实在令人费解。但认真想想,其实这种批评是长久以来对中年女性刻板印象的一次大爆发。
  不只是在中国内地,其实很多地方都对中年妇女有着负面的刻板印象。无论是普通话中的“大妈”,还是粤语中的“师奶”,这些中年妇女的代称最后都成了一个贬义词。曾经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类有三种性别:男人,女人,女博士。或许还可以增加一种,就是师奶。这两类人,都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人们从女人这一群体中划分出来。女博士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一群不苟言笑、单调乏味的书呆子,在她们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女性的魅力;而大妈在经历过婚姻和养育儿女之后,无论是相貌,身材,还是性格,她们身上的女性气质都被岁月消耗殆尽。
  另外,而在中国内地,集体主义时代特殊的经历在这群“大妈”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她们的青春是一个刻意去性别化的青春,当时过犹不及的“男女一样”价值观,让她们无法从容地表达出自己的女性气质。但是,时至今日,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推崇自我的社会里,有一部分“大妈”开始希望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而广场舞正是她们实现自我表达的工具。
  有学者在对广场舞团队的研究中发现,广场舞的一部分参与者在平常说话时,喜欢把“跳舞”称为“跳操”,极力想把广场舞这一行为理解成简单的健身活动。但同时,也有一部分的参与者直言,跳广场舞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广场舞“有美感”,她们尝试着做一些扭动躯体、表现女性身体美感的动作。对她们而言,一开始跳广场舞,大部分人都抱着较为实际的原因,比如想减肥、在家待得无聊想找些消遣,等等。但是,广场舞能让这群失语的女性群体得到大家的关注、实现自我表达,这才是她们继续跳下去的原因。
  有趣的是,虽然社会不把“大妈”当成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看待,却仍然要求她们遵守女性的行为准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性是属于家庭的,不应该经常在公共空间活动。我们之所以对大妈们的舞姿和浓妆艳抹的打扮感到不适,是因为她们违反了主流规范对她们的期待:中年女性就应该留在家里照顾家庭,而不应该公然在公众场合展现自己的女性魅力。
  由此可见,广场舞大妈总是“被黑”,并不完全就是她们的错。很多时候对她们的负面印象,实际上产生于我们自己的偏见。如果抱着一颗同理心,去了解、也去理解,承认这群老年女性也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对她们表示出尊重,或许可以减少很多冲突。
其他文献
圣彼得教堂下午有一场洗礼,所以奥伯特·爱德瓦还穿着他的司事长袍。他总是把新袍子放在做丧礼或婚礼的时候才穿(那些讲究时髦的人总是选圣彼得教堂来举行这些典礼),所以,现在他所穿的只是稍微次一等的。穿这袍子,他感到自傲,因为这是他职位尊严的标志。这位子来之不易。折叠和熨烫袍子的事情他总是要亲手干。在这家教堂当了十六年的司事,这样的袍子,已经有过好多件,但他从来都不肯将穿旧的袍子扔掉,所有的袍子都用牛皮纸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许,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孤单都已经离去,只留下天和地,我和你,永远在一起。”  年少时听到《相信》的歌词,似乎享受到一种绝对的美感,那么笃定的语气描摹着一个美好的未来,任谁都会忍不住心动。  信任的力量,就是如此绝对。我们真正信任一个人,或是一种事物,甚至可以押上生命作为代
期刊
“你太美了,你生活的信条将是爱的艺术,而不是对艺术的爱。”这是绑架者对被绑架者说的话,充满了贪婪的爱意与占有,企图用囚禁达到爱的目的。但并非人人都能成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绑架者终究是误解了相爱的含义。  电影《蝴蝶春梦》改编自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约翰·福尔斯的处女作《收藏家》。1965年被搬上大银幕,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该片的导演威廉·惠勒则被称为“导演中的导演”。一生中共执导过69部作品,其中
期刊
海明威经历过“老人与海”,写出了《老人与海》。  我见过老人,也见过海,只是没有同时见过“老人”和“海”。  我是极其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小孩的,即使你不愿意,生活还如同身份证号码上的数字一样,冰冷地摆在那里。不管你接不接受,木已成舟。唯一能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出去买票能买成人票。  额娘办事,来长沙,顺道来看我。原来保留的那些红色的火车票变成了蓝色,一个小时的等待缩短为了二十分钟。当然,记忆从红色变成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看了那么多年的随笔,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同学们在随笔中提到“童年”这个词的时候,往往会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是的,童年,是同学们总喜欢在随笔中缅怀的那个“过去”,那时候只有对未来的憧憬,没有对未来的迷惘;只会为自己梦想的七彩斑斓而陶醉,还不懂得为梦想的遥远渺茫而沮丧;只会傻傻地相信每一个故事都会有happy ending——丑小鸭总有一天会变成天鹅振翮高飞,灰姑娘
期刊
作者/【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  翻译/孙成敖  把花缎般的餐巾摆放在亲上,  从花因采来最新鲜的玫瑰,  把英涸倒入杯中,把面包  用银制的餐刀切开。  育人前来坐在你的亲边。  你看不见但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请你双于交叉牧在膝盖上,不要挞问,  因为提问中你会说出谎言。  然后请品尝英酒,吃掉面包,  用于掌抓住尖利的花茎,  把玫瑰举到颧前速位双眼。  你完成了礼仪和明白了一切。  荐诗|
期刊
比起面对恋爱中的姑娘,我其实更喜欢对着上班地方的电脑。工作简单得很,而且不用准备什么其他的东西——做文职工作,一台电脑,一台人脑,就够了。按着流程办事,按着流程写报告、文案。有时候,只用电脑就够了,人脑都可以算是个多余的玩意。  你不开机的时候,电脑屏幕始终是黑的,不必担心它突发奇想,把你的资料全部删除一遍,然后又恢复一遍,或者用它的提示音演奏奥芬巴赫,然后用扬声器大声放出来。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们
期刊
?3?  朝阳的第一缕光线透过遮天蔽日的樟树洒在画着白色竖线的红色跑道上,几个不规则光斑顺着跑道边缘缓慢移动着。几朵厚重的云飘浮在鱼肚白的天空,冲淡了高空的冷蓝色。  司涵进入教室的时候,聚集在一起的几个男生突然散开了。吴筱溪还没有来,估计又是要踩点到了。课桌上有几点水渍,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同学之前打水仗殃及的。她从书包里拿出餐巾纸细细把水渍擦掉,又用酒精把她和吴筱溪的座位都消毒一遍,这才把第一节语
期刊
7  其实这种事情绝对是不好开口的。  等她们回到202教室时,候场的选手基本上已经换好衣服了。离开场还有半个小时,里惠清点了下人数,为避免出错又默默数了一遍,还是不对,只来了9个人。她侧过头和雅静说话,没来的似乎是在洗手间被谈论的当事人。正犹豫着是否要打电话催一下时,当事人就步履生风地推开门走进来了。  雅静忙迎上去:“你终于来啦!快,准备换衣服了。”  胡晓琪却不慌不忙,转过头去和门口的人道别
期刊
作者/【美国】约翰·阿什贝利  翻译/宋国诚  这些树令人惊叹:每一株  都与邻居按连。仿佛言谈  化作一场凝止的表滢。  因为机缘的安排  你我相遇,犹如这请晨  与尘世游禹却依然  与之切合,恍惚间  你我便成为它们  试图晓示我们:  它们存在于此便是以  包含蕴意:你我很快  便会抚触、相爱、释怀。  令人欣慰的是如此的亲和  井非虚妄,我们正置身其间:  一种静寂已充满声响,  一张帆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