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入路、内固定材料。方法:对30例有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获得6个月至36个月随访,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07-02
髋臼骨折绝大多数因直接暴力引起,通常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所致,髋臼骨折类型比较复杂,合并伤多,既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及精神上得痛苦。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
本组30例髋臼骨折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19岁~60岁。左侧8例,右侧22例,陈旧性骨折1例,新鲜骨折29例,车祸伤24例,坠落伤6例,骨折按Letournel分类[1]前柱骨折3例,后柱骨折10例,双柱骨折5例,后壁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其中伴髋关节后脱位5例,中心性脱位2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失血性休克3例,胸腹部损伤2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髋臼CT扫描三维重建,旨在明确骨折类型,根据病情首先对并发症如休克、颅脑损伤、胸腹外伤等先进行处理,再对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行股骨髁上牵引,由于髋臼骨折的部位和类型有多种,因此手术入路方式也有多种,而理想的入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手术入路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本组对前柱、前壁骨折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后壁、后柱骨折采用K-L入路,而双柱和T型骨折酌情选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不同的入路采用不同的体位,术中可行牵引及利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挤压,克氏针或骨盆复位钳协助复位,力求解剖复位后,先采用多根克氏针及复位钳临时固定,防止移位,再选用重建钢板固定骨折,必要时加用拉力螺钉固定,被动活动髋关节及术中透视确认关节内无螺钉穿出,如有骨缺损则取髂骨或异体骨植骨。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同时行坐骨神经松懈术,伤口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24-72小时拔除引流管后开始肌肉收缩锻炼,可结合CPM机进行强化训练,3月后开始扶拐部分负重锻炼。
2结果
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标准[2]疗效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无痛,无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70%;良:轻痛,无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50%;可:中度疼痛,轻度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小于正常的50%;差:显著疼痛,跛行,关节僵硬。本组30例随访6个月至36个月,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
3讨论
3.1手术指针和手术时机选择: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对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Hogervost等认为骨折移位大于3mm,关节内游离骨块和关节后方不稳的髋臼骨折,是手术适应征[3]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一般不主张伤后立即手术,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伤后5-7天手术为宜,此时骨折部位出血已停止,患者全身情况已基本稳定,影响骨折复位的疤痕组织尚未形成,术中骨折复位较为容易。本组10天内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髋臼骨折周围多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折部位出血多,伤后2周以上进行手术,因疤痕组织及纤维骨痂形成,术中给骨折复位带来困难,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差。
3.2手术入路的选择。
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其目的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骨折解剖复位,牢靠的内固定,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类型及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一般前柱、前壁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入路,该入路解剖结构复杂,注意勿损伤髂部血管及股神经;后柱、后壁骨折选择K-L入路,该入路注意保护坐骨神经;对于部分双柱骨折、T型骨折,可选用前后联合入路或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
各种入路均有优缺点,我们体会到:能用单一切口不用双切口;双柱都有移位先复位固定移位较严重的一侧,术中透视如有必要再做另一切口,联合入路是在单一入路不能使骨折復位成功的前提下使用,我们依据该原则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3.3内固定材料选择。
髋臼骨折的固定材料包括螺钉类(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钢板类(髋臼钢板和重建钢板),钢丝类。术中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骨折块的大小选用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松质骨螺钉及重建钢板固定,重建钢板可塑性强,易弯曲,适用髋臼不同部位的固定,可作为髋臼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材料,钛制的钢板组织相容性强,可以终身保留,不影响CT和MRI检查,复位满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本组30例髋臼骨折患者,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LetoumelE.Acetabular.fractures: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clin orthop,1980,151:81
[2] Ceunua A.Hip Assessment:A Cohma vision of nine Different Nethlds【J】.Jbone Joint Surg(Br),1972,54(4):621
[3] 周车生、穆卫东、孙占胜等Tilec型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27-3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髋臼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入路、内固定材料。方法:对30例有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30例患者获得6个月至36个月随访,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的髋臼骨折疗效满意。
【关键词】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07-02
髋臼骨折绝大多数因直接暴力引起,通常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所致,髋臼骨折类型比较复杂,合并伤多,既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而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和后遗症,给患者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及精神上得痛苦。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重建钢板治疗髋臼骨折3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
本组30例髋臼骨折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19岁~60岁。左侧8例,右侧22例,陈旧性骨折1例,新鲜骨折29例,车祸伤24例,坠落伤6例,骨折按Letournel分类[1]前柱骨折3例,后柱骨折10例,双柱骨折5例,后壁骨折8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其中伴髋关节后脱位5例,中心性脱位2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失血性休克3例,胸腹部损伤2例。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片,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髋臼CT扫描三维重建,旨在明确骨折类型,根据病情首先对并发症如休克、颅脑损伤、胸腹外伤等先进行处理,再对伴有髋关节脱位者行手法复位,复位后行股骨髁上牵引,由于髋臼骨折的部位和类型有多种,因此手术入路方式也有多种,而理想的入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选择手术入路时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选择,本组对前柱、前壁骨折采用经髂腹股沟入路,后壁、后柱骨折采用K-L入路,而双柱和T型骨折酌情选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不同的入路采用不同的体位,术中可行牵引及利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挤压,克氏针或骨盆复位钳协助复位,力求解剖复位后,先采用多根克氏针及复位钳临时固定,防止移位,再选用重建钢板固定骨折,必要时加用拉力螺钉固定,被动活动髋关节及术中透视确认关节内无螺钉穿出,如有骨缺损则取髂骨或异体骨植骨。合并坐骨神经损伤者同时行坐骨神经松懈术,伤口冲洗,放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24-72小时拔除引流管后开始肌肉收缩锻炼,可结合CPM机进行强化训练,3月后开始扶拐部分负重锻炼。
2结果
参照美国矫形外科研究院髋关节功能疗效评定标准[2]疗效分为优、良、可、差四级。优:无痛,无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70%;良:轻痛,无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正常的50%;可:中度疼痛,轻度跛行,关节活动范围小于正常的50%;差:显著疼痛,跛行,关节僵硬。本组30例随访6个月至36个月,优1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
3讨论
3.1手术指针和手术时机选择:
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准确选择手术时机对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Hogervost等认为骨折移位大于3mm,关节内游离骨块和关节后方不稳的髋臼骨折,是手术适应征[3]髋臼骨折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一般不主张伤后立即手术,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伤后5-7天手术为宜,此时骨折部位出血已停止,患者全身情况已基本稳定,影响骨折复位的疤痕组织尚未形成,术中骨折复位较为容易。本组10天内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疗效,髋臼骨折周围多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折部位出血多,伤后2周以上进行手术,因疤痕组织及纤维骨痂形成,术中给骨折复位带来困难,难以达到解剖复位,术后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疗效差。
3.2手术入路的选择。
手术入路的选择是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关键,其目的是充分暴露骨折部位,骨折解剖复位,牢靠的内固定,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入路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类型及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一般前柱、前壁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入路,该入路解剖结构复杂,注意勿损伤髂部血管及股神经;后柱、后壁骨折选择K-L入路,该入路注意保护坐骨神经;对于部分双柱骨折、T型骨折,可选用前后联合入路或扩大的髂腹股沟入路。
各种入路均有优缺点,我们体会到:能用单一切口不用双切口;双柱都有移位先复位固定移位较严重的一侧,术中透视如有必要再做另一切口,联合入路是在单一入路不能使骨折復位成功的前提下使用,我们依据该原则进行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3.3内固定材料选择。
髋臼骨折的固定材料包括螺钉类(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钢板类(髋臼钢板和重建钢板),钢丝类。术中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骨折块的大小选用加压螺钉,可吸收螺钉,松质骨螺钉及重建钢板固定,重建钢板可塑性强,易弯曲,适用髋臼不同部位的固定,可作为髋臼骨折首选的内固定材料,钛制的钢板组织相容性强,可以终身保留,不影响CT和MRI检查,复位满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低,本组30例髋臼骨折患者,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LetoumelE.Acetabular.fractures: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J】.clin orthop,1980,151:81
[2] Ceunua A.Hip Assessment:A Cohma vision of nine Different Nethlds【J】.Jbone Joint Surg(Br),1972,54(4):621
[3] 周车生、穆卫东、孙占胜等Tilec型髋臼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