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小小的荷兰,富得流油,这是我多次往返于阿姆斯特丹—莱顿—海牙—代尔夫特—鹿特丹一线得出的印象。火车4:3的车窗,框出沿途的风车、绿树、黑鸦,小桥流水人家,格格如诗,帧帧若画,满目的祥和恬静。我插队的苏北乡村,哪里可比,同是田野,不及荷兰丰腴,绿出油来;同为小河,不及荷兰充盈富态,全无嶙峋残像;不用说明艳壮沃的大片大片的郁金香了。昔日船业、今日电子的先锋地位,以及尼德兰画派埃克、布鲁盖尔父子,光照其后更响亮的伟大的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更是让世界垂涎。而于我,一名音乐爱好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及她绝好音响哺育的皇家管弦乐团,则是五彩云霞之外的另一道风景。
不巧的是,我在荷兰的半月间,乐团休假,仅去他们的驻地皇家音乐厅行注目礼。2008年,杨松斯率领这个百年老团,超越柏林爱乐,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世界第一。这个乐团,我已在上海听过,夏伊的,杨松斯的,便不那么失落。况且,阿姆斯特丹运河音乐节,以及五花八门的街头演奏,总能聊补耳朵的饥渴。
来之前做案头时我就惊叹,这个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被称为尼德兰的低洼之地,贡献给世界的作曲家虽不如画家那么显赫、直观、集中,却更早、更重大、更深远地孕育了尼德兰乐派或称勃艮第乐派!十四至十七世纪,迪费、奥克冈、诺斯坎、拉絮斯、斯伟林克这些名字,在这片小小的洼地接连雄起,海量的经文歌、弥撒曲、香颂类世俗歌曲,以及他们对复调风格、四声部写作的贡献,几乎写满了音乐史的整整四百年!并辐射法、德、意、西四国双向流变,盘根错节影响深巨——但这些在我,太过古远,仅纸上无声过眼,空剩概念。只有拉絮斯还觉得亲近,他的双四声部合唱《回声》,至今还回响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合唱团中。
荷兰有两位世界级指挥家,门格尔贝格和海廷克,相继活跃于国际乐坛一线,极负盛誉。门格尔贝格1951年就去世了,海廷克还健在,他的录音特别多,定会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全集演释版。
值得敬佩的,还有著名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可算洋人中的古琴大家,他用文言文和英文著有《琴道》《嵇康和他的琴赋》等数种古琴专著。2014年,他的外孙女将他珍藏的包括明琴“松风”在内的三张古琴以及大量文物藏品捐给了他曾任外交官的重庆,条件是,三峡博物馆须辟高罗佩专馆长期展览。1990年,我也曾目睹,绍兴路54号上海人民出版社大院内,凭票争购高罗佩所著《中国古代房内考》的盛况。
二、
到水城阿姆斯特丹一定要游船,才算脚踏实地。从蒙特广场边的码头登船,10欧元一小时,在形如蛛网的运河中穿行,两岸那些山墙作正门的民居都是风景。不要小看这些三四层小楼,深藏着东印度公司、飞利浦、壳牌、联合利华等傲视世界的今昔骄傲。河道满是小船,花花绿绿,像岸上的自行车那么多。游船滑出一孔桥洞,便见国家歌剧院(Muziek Theater)的赭红色圆顶,歌剧和芭蕾的过期剧照悻然垂挂,歌剧院亦不当季。一旁金色的斯宾诺莎雕像宛若一口钟,倒扣着。又一座小桥,然后,又一座……三十年前看的电影《阿姆斯特丹的水鬼》里面,就是我乘的这种带玻璃罩的游船,滑过一座又一座桥,突然,砰地一声,有尸体落在玻璃罩上,鲜血四流,银幕内外一起惊叫……而如今游客真多呀,气氛蒸腾。这时你又会感觉像是到了浙江柯桥一般,赶庙会的熙攘人群同河里熙攘的乌篷船左奔右突你呼我唤,就是这种蒸腾。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啊!哪里有大型纪录片《阿姆斯特丹》的流光溢彩,以及浸透其中的颓废、迷幻气息?不过那是夜景,红灯区。
夏夜,我挤在王子运河岸边的人群里,翘望对岸临时搭出的舞台,彩带气球飘扬,节旗鼓荡如帆;几排折叠椅安置官员和嘉宾,音乐爱好者们则四散在草坪、河岸及驳船上,共享盛名在外的运河音乐节。在克制又兴奋的等待中,就有乐声弱起,影影绰绰的队列持乐器沿河岸行进,铜管在黑暗中闪光,行板,进行曲。人们开始激动,演出开场。
一位声貌皆美的女高音上台唱起民歌,舞姿绰约,情动魅生,顿时乐队发飙,众人欢呼;一艘小船摇来酷毙了的女打击乐手,鼓槌与长发交缠,满船破铜烂铁便是她的乐器,不消说,是先锋派打击乐作品;弦乐四重奏呢,扩音虽好但听看皆模糊;表演区转到对岸,是莫扎特《女人心》中女佣黛斯皮娜的咏叹调,歌者小丑打扮,唱着唱着,一位男子加入表演,应答,舞动,突然脱光了上衣……这些风格迥异形式杂糅的曲目,热蓬蓬地,有点儿像绍兴的社戏,又像刘三姐在对歌。
主办方多有设计,发动了媒体和志愿者,现场采访,散发问卷,一旁还备着红十字的帐篷,观众(大都是游客)更是积极参与,欢喜若狂。
我多想让自己也加入他们,将音乐与鲜花深植日常生活之中,每每狂欢到夜深,这才是音乐的本义!他们一捧热狗一罐可乐地缩食减衣,可绝不能缺少音乐和鲜花,风中雨中,一年四季。
一次在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有中学生管乐队演奏,他们乐器高档,音准漂亮,笑脸在阳光下开出花来,一小男生窝在衣服堆里暗自垂泪,手中黑管无声,何以被指挥罚下场?一次在代尔夫特的自行车停车场,有手风琴、康嘎鼓、铃鼓及两支单簧管的五人小组,吹拉弹唱,并无观众,只有无数车轮相伴,是避众排练,还是自娱?一次在阿姆斯特丹花两小时排队参观安妮之家,冷风中一男青年身单衣薄,拉奏小提琴给疲惫的队伍助力,大风吹散了《流浪者之歌》也吹跑了地上的提琴盒,盒中钱币七零八落;一次在哈勒姆老城步行街,一老旧的自动演奏花车引来孩童雀跃,车主父子恭立敲钹,捧帽收钱,音乐温馨而聒噪;还有一次,在莱顿伦勃朗桥下,有学生模样的两男一女,趴在船屋甲板上讨论乐谱,脚边是邦戈鼓、吉他,海鸥在头顶盘旋,那女孩儿是中国人!
到阿姆斯特丹,看博物馆是重要选项,荣列“世界十大”的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R`jks Museum)是首选。这里的镇馆之宝是伦勃朗的《夜巡》、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梵高的《自画像》等,那几幅画前永远围得水泄不通。幅宽437厘米的《夜巡》专有警卫一左一右地守住。几十个展厅千百幅作品,多有乐器入画,可见无论王公贵族平头百姓,吃饱了总要艺术一下的。琉特琴最多,各种大小,短颈、长颈、曲颈……荷兰果然是琉特琴制造大国。有一幅画中,是“曲项琉特琴”,琴颈向后“曲”了两折,不知调弦是否更容易,与曲项琵琶是否同宗。有一幅画的作者为Pieter Jansz Saenredam,画的是拱顶的教堂内景,全是灰色,中央一抹彩色十分抢眼,是管风琴上伸出一块彩色宗教画,翅膀一般,像羽管键琴被挂到了墙上。 回国后的某日,在iDaily上看到一帧照片,就在此馆,一名七十八岁身患绝症的病人,在特制的病床上欣赏伦勃朗的自画像,管子插着,护士围着,国家博物馆在闭馆日破例为她一人开放,实现了她的临终愿望。
乐器馆收藏的都是古乐器,楔棰键琴、维奥尔琴、无键圆号……很多不认识。有一件形制怪异的乐器Ranket,粗短,木制,上下两条铜皮箍着,有六个音孔,像手柄朝上的反坦克手雷,导火索般拉出一根吹管,还绕了一个圆;又有些像水烟袋。回家一查,原来是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初使用的拉凯特双簧管,又称“香肠大管”,长得和现代双簧管相距甚远。
代尔夫特蓝陶(是否来自中国?)很是有名。在陶瓷馆,我见识了一把蓝陶提琴,大小如现代中提琴,琴身烧出蓝色画片儿,是一出戏,有幕布,窗格,舞台上层是乐队在演奏低音提琴和小提琴,下层是一组表演者,喝茶说话,还装了四根羊肠弦,想必奏可发声。叫绝的是琴卷头:是个人头,满脸怪笑,栩栩如生,头巾上耷拉着一只天鹅的头。人头叠鹅头,必有典故。
三、
旅途总是花样百出常有惊喜,碰上一场歌剧才算是小高潮。真好,运河音乐节安排了四晚莫扎特的二幕喜歌剧《女人心》,就在城市剧院,从旅馆步行只需八分钟。买票顺利,售票员亲切。
城市剧院在阿姆斯特丹的莱兹广场,底楼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咖啡厅,白天黑夜挤挤挨挨,除斯氏大名,另有三张硕大的白色面具凸显“戏剧”主题,其实是座椅靠背。剧院还有书店,专售戏剧和影视的书籍和碟片。剧场是小小的巴洛克式,马蹄形观众池,围起五层包厢,猩红色座椅和金色壁饰,老而奢华,常用便新。走廊、大厅、楼梯的墙上,满是指挥家、歌唱家等与剧院有关的艺术家肖像画和雕塑,认出一位是指挥家乔治·塞尔,看说明却不是。从落地窗望出去,可见美食街、舞厅、电影院、Booking的霓虹招牌以及Heineken啤酒的红绿Logo。
上座率不错。出席者多盛装,风光,轩昂,拥抱贴面者众,猜是音乐界同行来观摩。邻座则像是比利时旅游者,她们高大胖,面红耳赤,拼命扇着节目单。
我喜欢剧院——幽闭的剧院让人专注。当你从甚嚣尘上的市声中走进剧场,蓦地安静下来,成为一名观众,看另一种人生,活一次别人的活法。你能离开剧中人让思绪漫游,又能附身剧中人同游,甚或跟着说跟着唱,生活该这样,不该那样。
《女人心》是莫扎特最著名的五大歌剧之一,演出也多,我以为就是音乐好听。1789年秋冬,莫扎特写《女人心》的那段日子,法国大革命的风雷激荡和个人生活举债度日的潦倒灰暗,都似乎与他无干,丝毫不影响他美好美丽的乐思汩汩流出。《女人心》的音乐那么轻灵飞飏,是悬在空中的,如上天所赐;而剧本说的男欢女爱婆婆妈妈,则非常世俗,是扎在泥里的;《女人心》像高品位的通俗小说。
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呢,照例移植到“现在时”,不追求大制作,舞台简约注重细节,音效略显不足但也不坏,乐队比《费加罗的婚礼》编制还小,弦乐5+4+3+2+2,木管各2,小号、圆号各2,定音鼓1,羽管键琴1,三十人不到。三个小小的古铜色老旧定音鼓彰显史感。
整场演出下来,编导指挥、演员乐队、舞美灯光、道具服装,均呈现了瑕疵不显、面面俱佳的品质。有几点印象深刻:
注重音乐,注重美声的表达。尤其是女一号菲尔迪利吉的饰演者,中国香港新秀Louise Kwong(邝励龄)人小体弱,气息自然不够豪壮,但声音美着呢。她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音,使每一个音圆顺柔润,充满弹性。尤其与多拉贝拉的女高音二重唱,她俩虽外形不像姊妹,中西差异高矮悬殊,声音却是和谐亮丽:和声音准,复调清晰,音色统一平衡,很好地完成了复杂多变的“女人心”的声情塑造。保罗·罗宾逊曾说男中音是“政治声音”。或可,女高音是“爱情声音”,至少在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中,特别让我感觉到女高音“爱情美声”的爱之美。谢幕时她被隆重推出,我作为台下同胞,虚荣心很受用。
喜歌剧表演,自然是滑稽搞笑,如费尔南多和朱列尔摩佯装服毒那段戏,毒药用的是五千毫升的清洁剂塑料桶,太夸张了,你不笑也得笑。而女佣黛斯皮娜假装医生那段戏,是直接扮作小丑,金发爆炸型,蓝背带工装裤,戴了红鼻头,涂成猫脸,只有红十字药箱表明身份。姊妹俩的表演和化妆也很诡异,惨白如纸的脸孔板如面具,像日本的“能剧”,又像福建高甲戏里的白无常,透着阴森之气,动作常常一抖一抖地,像抽风。几处阿方索和黛斯皮娜的唱段更是怪腔怪调出尽洋相……然而,在满台的丑角丑演中,整部音乐却更显其正,更显其美,更显,“乐其俗”。
最后一场戏,天幕拉去,显露工地般的后台,服装箱道具箱整齐有序,几位道具师傅不化妆穿着工作服就做了客串,几位主角也卸了妆,T恤牛仔裤地继续演唱。至此,表演也开始化搞笑为严肃,后台就是前台,舞台就是生活本身。我其实很能接受这种“大跳式”的风格转换,似乎有隔空对话的效果:外部世界千变万化,但人心人性本质不变,两百多年前莫扎特看到的,现在仍如此,男女皆如此。正是,这戏最初是叫《人心皆如此》的。
我一向关注并在意舞台灯光,以为好的用光犹如管弦乐配器,干净的总谱,声部清晰。
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整个舞台灯光干净、明澈,色调丰富鲜明。常常打出直线或斜线,分割亮部和暗部。显见,深得老祖宗尼德兰画派突出光影的真传。尤其是追光,比如阿方索在几个移动的锥形追光里行走,有犹疑不定的含义。比如黛斯皮娜引戏中小乐队过小桥,追光圈圈引领,跳走水中之石,其效果之妙,堪比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在下水道中背着玛留斯逃亡,那是追光的经典,不仅烘托气氛,兼具叙事功能(不会再有比这更美、更震撼人的下水道了,全靠灯光)。道具在此却是拿实物上,成了光的载体:一盏立灯,两把椅子,或是一个打开的皮箱,杂物缤纷,用光罩住,便是日常生活的室内场景,很温馨,很雅致,很市井;室外场景呢,一截积木般白色栏杆小桥(代尔夫特全城都是这样的白色栏杆小桥),演员走上走下,灯光打出河面,波光涟涟,安恬静好,很赏心乐事,很风花雪月,很荷兰。
诚然,今天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用光描述出来的场景,光的那种锐和透,似乎,均可在十七世纪伦勃朗(如《以马忤斯的晚餐》)、维米尔(如《绘画的寓言》《写信》)、霍赫(如《步行离开》《音乐聚会》)等的世俗画中找到出处。这就是我的印象。
还有戏外的用光,也是头次看到:一排脚灯朝外排满台口——专为换景。换景时,大幕不闭,脚灯直射观众,满场雪亮,却不刺眼,有效屏蔽了台上道具师傅寻找安置记号时“穿帮”,换景迅速又安全。结束时长长的谢幕,台上台下意犹未尽。我则又一次觉得,还是莫扎特音乐的气场,撑持、托起了达·蓬特的剧本,《女人心》俗而不败,全拜莫扎特的音乐所赐,以雅托俗,以高抑低,以轻举重。
散场经过大堂,发现侧厅有一灯光作品(?!)招人驻足:细细的铁丝乱成一团,用灯光投射到墙面,居然是两个卷发男子抑或女子的头像,光影/铁丝勾勒出的嘴角、睫毛、神态俏丽生动,妙极!荷兰人太会用光了。
四、
那天到海牙,阴风冷雨,就想着莫扎特。1765年,莫扎特从英国回来途经荷兰,在海牙待了七个月,加上阿姆斯特丹共十个月,以他生命的全程计,不可谓不长了。是为了完成荷兰皇家图书馆馆长、大音乐爱好者斯维腾男爵的委约,将亨德尔的《弥赛亚》重新配器?恐怕不是,那年他还只有十岁。或许是十岁的他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船,过多弗尔海峡,登陆加莱,再乘邮递马车(抑或水路)经安特卫普、鹿特丹,辗转来到海牙,一路舟车劳顿凄风苦雨,打湿了乐谱又颠折了神童的弱小身骨,喉炎转致伤寒病发,不得不滞留海牙……如是想,竟徒生伤感。茫然四顾,雨也忧伤。
还好,海牙国会大厦广场上有纪念碑转移了我的视线,那是由一人高的三个灰色梯形组成,上前观望,原来是小便池!
太搞笑,小便池、莫扎特、雨、忧伤——组成的意象,倒也契合少年莫扎特胡闹时的无厘头风格。
我嘲笑着自己,心情好起来,走向莫里茨皇家美术馆,那里有荷兰国宝、维米尔的真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小小的荷兰,富得流油,这是我多次往返于阿姆斯特丹—莱顿—海牙—代尔夫特—鹿特丹一线得出的印象。火车4:3的车窗,框出沿途的风车、绿树、黑鸦,小桥流水人家,格格如诗,帧帧若画,满目的祥和恬静。我插队的苏北乡村,哪里可比,同是田野,不及荷兰丰腴,绿出油来;同为小河,不及荷兰充盈富态,全无嶙峋残像;不用说明艳壮沃的大片大片的郁金香了。昔日船业、今日电子的先锋地位,以及尼德兰画派埃克、布鲁盖尔父子,光照其后更响亮的伟大的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更是让世界垂涎。而于我,一名音乐爱好者,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及她绝好音响哺育的皇家管弦乐团,则是五彩云霞之外的另一道风景。
不巧的是,我在荷兰的半月间,乐团休假,仅去他们的驻地皇家音乐厅行注目礼。2008年,杨松斯率领这个百年老团,超越柏林爱乐,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评为世界第一。这个乐团,我已在上海听过,夏伊的,杨松斯的,便不那么失落。况且,阿姆斯特丹运河音乐节,以及五花八门的街头演奏,总能聊补耳朵的饥渴。
来之前做案头时我就惊叹,这个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及法国东北部被称为尼德兰的低洼之地,贡献给世界的作曲家虽不如画家那么显赫、直观、集中,却更早、更重大、更深远地孕育了尼德兰乐派或称勃艮第乐派!十四至十七世纪,迪费、奥克冈、诺斯坎、拉絮斯、斯伟林克这些名字,在这片小小的洼地接连雄起,海量的经文歌、弥撒曲、香颂类世俗歌曲,以及他们对复调风格、四声部写作的贡献,几乎写满了音乐史的整整四百年!并辐射法、德、意、西四国双向流变,盘根错节影响深巨——但这些在我,太过古远,仅纸上无声过眼,空剩概念。只有拉絮斯还觉得亲近,他的双四声部合唱《回声》,至今还回响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合唱团中。
荷兰有两位世界级指挥家,门格尔贝格和海廷克,相继活跃于国际乐坛一线,极负盛誉。门格尔贝格1951年就去世了,海廷克还健在,他的录音特别多,定会留给我们更多更好的全集演释版。
值得敬佩的,还有著名的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可算洋人中的古琴大家,他用文言文和英文著有《琴道》《嵇康和他的琴赋》等数种古琴专著。2014年,他的外孙女将他珍藏的包括明琴“松风”在内的三张古琴以及大量文物藏品捐给了他曾任外交官的重庆,条件是,三峡博物馆须辟高罗佩专馆长期展览。1990年,我也曾目睹,绍兴路54号上海人民出版社大院内,凭票争购高罗佩所著《中国古代房内考》的盛况。
二、
到水城阿姆斯特丹一定要游船,才算脚踏实地。从蒙特广场边的码头登船,10欧元一小时,在形如蛛网的运河中穿行,两岸那些山墙作正门的民居都是风景。不要小看这些三四层小楼,深藏着东印度公司、飞利浦、壳牌、联合利华等傲视世界的今昔骄傲。河道满是小船,花花绿绿,像岸上的自行车那么多。游船滑出一孔桥洞,便见国家歌剧院(Muziek Theater)的赭红色圆顶,歌剧和芭蕾的过期剧照悻然垂挂,歌剧院亦不当季。一旁金色的斯宾诺莎雕像宛若一口钟,倒扣着。又一座小桥,然后,又一座……三十年前看的电影《阿姆斯特丹的水鬼》里面,就是我乘的这种带玻璃罩的游船,滑过一座又一座桥,突然,砰地一声,有尸体落在玻璃罩上,鲜血四流,银幕内外一起惊叫……而如今游客真多呀,气氛蒸腾。这时你又会感觉像是到了浙江柯桥一般,赶庙会的熙攘人群同河里熙攘的乌篷船左奔右突你呼我唤,就是这种蒸腾。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啊!哪里有大型纪录片《阿姆斯特丹》的流光溢彩,以及浸透其中的颓废、迷幻气息?不过那是夜景,红灯区。
夏夜,我挤在王子运河岸边的人群里,翘望对岸临时搭出的舞台,彩带气球飘扬,节旗鼓荡如帆;几排折叠椅安置官员和嘉宾,音乐爱好者们则四散在草坪、河岸及驳船上,共享盛名在外的运河音乐节。在克制又兴奋的等待中,就有乐声弱起,影影绰绰的队列持乐器沿河岸行进,铜管在黑暗中闪光,行板,进行曲。人们开始激动,演出开场。
一位声貌皆美的女高音上台唱起民歌,舞姿绰约,情动魅生,顿时乐队发飙,众人欢呼;一艘小船摇来酷毙了的女打击乐手,鼓槌与长发交缠,满船破铜烂铁便是她的乐器,不消说,是先锋派打击乐作品;弦乐四重奏呢,扩音虽好但听看皆模糊;表演区转到对岸,是莫扎特《女人心》中女佣黛斯皮娜的咏叹调,歌者小丑打扮,唱着唱着,一位男子加入表演,应答,舞动,突然脱光了上衣……这些风格迥异形式杂糅的曲目,热蓬蓬地,有点儿像绍兴的社戏,又像刘三姐在对歌。
主办方多有设计,发动了媒体和志愿者,现场采访,散发问卷,一旁还备着红十字的帐篷,观众(大都是游客)更是积极参与,欢喜若狂。
我多想让自己也加入他们,将音乐与鲜花深植日常生活之中,每每狂欢到夜深,这才是音乐的本义!他们一捧热狗一罐可乐地缩食减衣,可绝不能缺少音乐和鲜花,风中雨中,一年四季。
一次在阿姆斯特丹水坝广场,有中学生管乐队演奏,他们乐器高档,音准漂亮,笑脸在阳光下开出花来,一小男生窝在衣服堆里暗自垂泪,手中黑管无声,何以被指挥罚下场?一次在代尔夫特的自行车停车场,有手风琴、康嘎鼓、铃鼓及两支单簧管的五人小组,吹拉弹唱,并无观众,只有无数车轮相伴,是避众排练,还是自娱?一次在阿姆斯特丹花两小时排队参观安妮之家,冷风中一男青年身单衣薄,拉奏小提琴给疲惫的队伍助力,大风吹散了《流浪者之歌》也吹跑了地上的提琴盒,盒中钱币七零八落;一次在哈勒姆老城步行街,一老旧的自动演奏花车引来孩童雀跃,车主父子恭立敲钹,捧帽收钱,音乐温馨而聒噪;还有一次,在莱顿伦勃朗桥下,有学生模样的两男一女,趴在船屋甲板上讨论乐谱,脚边是邦戈鼓、吉他,海鸥在头顶盘旋,那女孩儿是中国人!
到阿姆斯特丹,看博物馆是重要选项,荣列“世界十大”的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R`jks Museum)是首选。这里的镇馆之宝是伦勃朗的《夜巡》、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梵高的《自画像》等,那几幅画前永远围得水泄不通。幅宽437厘米的《夜巡》专有警卫一左一右地守住。几十个展厅千百幅作品,多有乐器入画,可见无论王公贵族平头百姓,吃饱了总要艺术一下的。琉特琴最多,各种大小,短颈、长颈、曲颈……荷兰果然是琉特琴制造大国。有一幅画中,是“曲项琉特琴”,琴颈向后“曲”了两折,不知调弦是否更容易,与曲项琵琶是否同宗。有一幅画的作者为Pieter Jansz Saenredam,画的是拱顶的教堂内景,全是灰色,中央一抹彩色十分抢眼,是管风琴上伸出一块彩色宗教画,翅膀一般,像羽管键琴被挂到了墙上。 回国后的某日,在iDaily上看到一帧照片,就在此馆,一名七十八岁身患绝症的病人,在特制的病床上欣赏伦勃朗的自画像,管子插着,护士围着,国家博物馆在闭馆日破例为她一人开放,实现了她的临终愿望。
乐器馆收藏的都是古乐器,楔棰键琴、维奥尔琴、无键圆号……很多不认识。有一件形制怪异的乐器Ranket,粗短,木制,上下两条铜皮箍着,有六个音孔,像手柄朝上的反坦克手雷,导火索般拉出一根吹管,还绕了一个圆;又有些像水烟袋。回家一查,原来是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初使用的拉凯特双簧管,又称“香肠大管”,长得和现代双簧管相距甚远。
代尔夫特蓝陶(是否来自中国?)很是有名。在陶瓷馆,我见识了一把蓝陶提琴,大小如现代中提琴,琴身烧出蓝色画片儿,是一出戏,有幕布,窗格,舞台上层是乐队在演奏低音提琴和小提琴,下层是一组表演者,喝茶说话,还装了四根羊肠弦,想必奏可发声。叫绝的是琴卷头:是个人头,满脸怪笑,栩栩如生,头巾上耷拉着一只天鹅的头。人头叠鹅头,必有典故。
三、
旅途总是花样百出常有惊喜,碰上一场歌剧才算是小高潮。真好,运河音乐节安排了四晚莫扎特的二幕喜歌剧《女人心》,就在城市剧院,从旅馆步行只需八分钟。买票顺利,售票员亲切。
城市剧院在阿姆斯特丹的莱兹广场,底楼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咖啡厅,白天黑夜挤挤挨挨,除斯氏大名,另有三张硕大的白色面具凸显“戏剧”主题,其实是座椅靠背。剧院还有书店,专售戏剧和影视的书籍和碟片。剧场是小小的巴洛克式,马蹄形观众池,围起五层包厢,猩红色座椅和金色壁饰,老而奢华,常用便新。走廊、大厅、楼梯的墙上,满是指挥家、歌唱家等与剧院有关的艺术家肖像画和雕塑,认出一位是指挥家乔治·塞尔,看说明却不是。从落地窗望出去,可见美食街、舞厅、电影院、Booking的霓虹招牌以及Heineken啤酒的红绿Logo。
上座率不错。出席者多盛装,风光,轩昂,拥抱贴面者众,猜是音乐界同行来观摩。邻座则像是比利时旅游者,她们高大胖,面红耳赤,拼命扇着节目单。
我喜欢剧院——幽闭的剧院让人专注。当你从甚嚣尘上的市声中走进剧场,蓦地安静下来,成为一名观众,看另一种人生,活一次别人的活法。你能离开剧中人让思绪漫游,又能附身剧中人同游,甚或跟着说跟着唱,生活该这样,不该那样。
《女人心》是莫扎特最著名的五大歌剧之一,演出也多,我以为就是音乐好听。1789年秋冬,莫扎特写《女人心》的那段日子,法国大革命的风雷激荡和个人生活举债度日的潦倒灰暗,都似乎与他无干,丝毫不影响他美好美丽的乐思汩汩流出。《女人心》的音乐那么轻灵飞飏,是悬在空中的,如上天所赐;而剧本说的男欢女爱婆婆妈妈,则非常世俗,是扎在泥里的;《女人心》像高品位的通俗小说。
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呢,照例移植到“现在时”,不追求大制作,舞台简约注重细节,音效略显不足但也不坏,乐队比《费加罗的婚礼》编制还小,弦乐5+4+3+2+2,木管各2,小号、圆号各2,定音鼓1,羽管键琴1,三十人不到。三个小小的古铜色老旧定音鼓彰显史感。
整场演出下来,编导指挥、演员乐队、舞美灯光、道具服装,均呈现了瑕疵不显、面面俱佳的品质。有几点印象深刻:
注重音乐,注重美声的表达。尤其是女一号菲尔迪利吉的饰演者,中国香港新秀Louise Kwong(邝励龄)人小体弱,气息自然不够豪壮,但声音美着呢。她小心翼翼地处理每一个音,使每一个音圆顺柔润,充满弹性。尤其与多拉贝拉的女高音二重唱,她俩虽外形不像姊妹,中西差异高矮悬殊,声音却是和谐亮丽:和声音准,复调清晰,音色统一平衡,很好地完成了复杂多变的“女人心”的声情塑造。保罗·罗宾逊曾说男中音是“政治声音”。或可,女高音是“爱情声音”,至少在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中,特别让我感觉到女高音“爱情美声”的爱之美。谢幕时她被隆重推出,我作为台下同胞,虚荣心很受用。
喜歌剧表演,自然是滑稽搞笑,如费尔南多和朱列尔摩佯装服毒那段戏,毒药用的是五千毫升的清洁剂塑料桶,太夸张了,你不笑也得笑。而女佣黛斯皮娜假装医生那段戏,是直接扮作小丑,金发爆炸型,蓝背带工装裤,戴了红鼻头,涂成猫脸,只有红十字药箱表明身份。姊妹俩的表演和化妆也很诡异,惨白如纸的脸孔板如面具,像日本的“能剧”,又像福建高甲戏里的白无常,透着阴森之气,动作常常一抖一抖地,像抽风。几处阿方索和黛斯皮娜的唱段更是怪腔怪调出尽洋相……然而,在满台的丑角丑演中,整部音乐却更显其正,更显其美,更显,“乐其俗”。
最后一场戏,天幕拉去,显露工地般的后台,服装箱道具箱整齐有序,几位道具师傅不化妆穿着工作服就做了客串,几位主角也卸了妆,T恤牛仔裤地继续演唱。至此,表演也开始化搞笑为严肃,后台就是前台,舞台就是生活本身。我其实很能接受这种“大跳式”的风格转换,似乎有隔空对话的效果:外部世界千变万化,但人心人性本质不变,两百多年前莫扎特看到的,现在仍如此,男女皆如此。正是,这戏最初是叫《人心皆如此》的。
我一向关注并在意舞台灯光,以为好的用光犹如管弦乐配器,干净的总谱,声部清晰。
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整个舞台灯光干净、明澈,色调丰富鲜明。常常打出直线或斜线,分割亮部和暗部。显见,深得老祖宗尼德兰画派突出光影的真传。尤其是追光,比如阿方索在几个移动的锥形追光里行走,有犹疑不定的含义。比如黛斯皮娜引戏中小乐队过小桥,追光圈圈引领,跳走水中之石,其效果之妙,堪比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冉阿让在下水道中背着玛留斯逃亡,那是追光的经典,不仅烘托气氛,兼具叙事功能(不会再有比这更美、更震撼人的下水道了,全靠灯光)。道具在此却是拿实物上,成了光的载体:一盏立灯,两把椅子,或是一个打开的皮箱,杂物缤纷,用光罩住,便是日常生活的室内场景,很温馨,很雅致,很市井;室外场景呢,一截积木般白色栏杆小桥(代尔夫特全城都是这样的白色栏杆小桥),演员走上走下,灯光打出河面,波光涟涟,安恬静好,很赏心乐事,很风花雪月,很荷兰。
诚然,今天阿姆斯特丹的《女人心》用光描述出来的场景,光的那种锐和透,似乎,均可在十七世纪伦勃朗(如《以马忤斯的晚餐》)、维米尔(如《绘画的寓言》《写信》)、霍赫(如《步行离开》《音乐聚会》)等的世俗画中找到出处。这就是我的印象。
还有戏外的用光,也是头次看到:一排脚灯朝外排满台口——专为换景。换景时,大幕不闭,脚灯直射观众,满场雪亮,却不刺眼,有效屏蔽了台上道具师傅寻找安置记号时“穿帮”,换景迅速又安全。结束时长长的谢幕,台上台下意犹未尽。我则又一次觉得,还是莫扎特音乐的气场,撑持、托起了达·蓬特的剧本,《女人心》俗而不败,全拜莫扎特的音乐所赐,以雅托俗,以高抑低,以轻举重。
散场经过大堂,发现侧厅有一灯光作品(?!)招人驻足:细细的铁丝乱成一团,用灯光投射到墙面,居然是两个卷发男子抑或女子的头像,光影/铁丝勾勒出的嘴角、睫毛、神态俏丽生动,妙极!荷兰人太会用光了。
四、
那天到海牙,阴风冷雨,就想着莫扎特。1765年,莫扎特从英国回来途经荷兰,在海牙待了七个月,加上阿姆斯特丹共十个月,以他生命的全程计,不可谓不长了。是为了完成荷兰皇家图书馆馆长、大音乐爱好者斯维腾男爵的委约,将亨德尔的《弥赛亚》重新配器?恐怕不是,那年他还只有十岁。或许是十岁的他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船,过多弗尔海峡,登陆加莱,再乘邮递马车(抑或水路)经安特卫普、鹿特丹,辗转来到海牙,一路舟车劳顿凄风苦雨,打湿了乐谱又颠折了神童的弱小身骨,喉炎转致伤寒病发,不得不滞留海牙……如是想,竟徒生伤感。茫然四顾,雨也忧伤。
还好,海牙国会大厦广场上有纪念碑转移了我的视线,那是由一人高的三个灰色梯形组成,上前观望,原来是小便池!
太搞笑,小便池、莫扎特、雨、忧伤——组成的意象,倒也契合少年莫扎特胡闹时的无厘头风格。
我嘲笑着自己,心情好起来,走向莫里茨皇家美术馆,那里有荷兰国宝、维米尔的真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