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前,新疆农五师工程团官司多、欠帐多、上访多,企业资产大部分被法院查封、拍卖,企业几乎濒临破产。 五年后,新疆农五师工程团已成为博州地区最大的建筑施工安装企业,也是博州地区为数不多的国家二级企业,又是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冠标企业,成为人人羡慕的企业。五年后何以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这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何伟。
1999年,何伟接到师里的命令,从农五师设计院调回农五师工程团任党委书记、团长。何伟面临的情况比听到的还要严重:当年该团仅完成社会总产值2898万元,亏损额高达132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仅有5000多元,为农五师最低,同时,企业还拖欠职工、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疗费、探亲费、统筹金等费用高达313.9万元,人心涣散、士气低落。
用诚信扶起员工的自信心
那时他不像团长更像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东家进,西家出,听到太多不满、感受太多牢骚。经过一个多月走家串户调查,他意识到,目前企业解困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解决职工目前的生活困难。这件事解决的好不好,关系到职工们信不信任你。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筹措扶助资金,他又像到处求人借款的困难户。一方面,他亲自出马加大力度清收欠款;另一方面,他又四出借贷寻求多方的支持。急得那两天何伟天天做梦要钱。 “置于死地而后生”,何伟说,为了筹款,甚至把家里仅有的两万元存款也拿了出来。通过回收单位欠款,再加上向银行贷款,总共筹集资金达300多万元。一次性就补发完全拖欠全团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在职职工的全部工资。也偿还了部分债务,还筹措到部分工程启动金。 这年春节,笑容又回到职工们的脸上。对以何伟为首的新领导班子,职工们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要让建了一辈子楼房的人也能住得起楼房
企业土气靠什么来维持?何伟深知其中的真谛。“我在任一天,就要为职工多做些实事、好事。”何伟也认真地践行诺言。2002年,企业拿出80万元对工程团平房区进行了下水改造和地面硬化工程,解决了170户人家的生活问题,2002年至2034年底,先后投入近三百万元,为工程团职工修建经济用房进行补贴,他说:“我要让工程团建了辈子楼房的人也能住得起楼房。”这又解决了150户住房难的问题。
何伟的特色管理
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往往成为一个企业致命病因,何伟上任后,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精兵简政”,而是“扩大机构规模”。他的具体办法是:划小核算单位,细划职责,使每个人肩上有担子,有责任。何伟说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现在工程团改制成为4个内部实体公司和7个对外独立项目部,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成本核算、执业风险、聘约管理等新的机制,全面实施技术经济责任制,签订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合同书,企业全体员工人人工作有目标,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压力……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整个企业活了起来,职工都主动四出寻找工程,企业面貌为之一新。
建立特色的人才培训体系
对于培育人才来说,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这是一件花钱费力的事情,弄不好“孔雀东南飞”,赔了银子又折兵,可何伟却不这样想。20C0年以来,工程团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人才培训体制,把成才与职工切身利益挂钩:陆续送出三个多批有才干、有潜力的干部、职工进行长、中、短期班的各类学习培训,来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工作能力。不到三年时间里,五师机关、各部(委)从工程团挑走各类人才8名,工程团有近50余名一线职工在学习培训后,转岗成为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工,从内地引进的各类专业大学生,也都已成为工程团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目前,工程团已形成内部培养、外出培训、引进人才三个环节的人才体系,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何伟说,当时外派培养人才是花了一些钱,但是回来的人才起到了带头作用,几年来,企业收到可观效益。“我认为只要能干,就是人才,人才就要重用。”
质量不是口头上说的
企业的生存靠产品的质量,道理谁都懂,但落到实处又有几人?
当企业开始运转起来,何伟认为当务之急在于规范企业质量管理行为。在资金很紧的情况下,2000年,企业挤出40万元,投入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IS09000版国际质量体系冠标和认证工作,以促进企业质量体系与运行机制不断得到提高和深化,这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白花钱。可事实证明,企业的质量管理跟上去了,企业的道路也越走越宽。新机制催生新活力。当年企业一举扭亏为盈。完成产值5001万元,实现盈利178万元。职均收入8300万元,取得了IS090021994版质量体系认证书,实现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70%,当年被兵团建设局评为“兵团工程质量减亏百万元施工企业。”创下工程团建团以来的三个之最:施工产值之最、职均收入之最、企业盈利之最。
找准市场定位
找准市场定位,做大做强企业是何伟第二步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何伟不能不想到长远规划,要想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只有找准市场,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实现资产合理配置。2002年,工程团注册成立新疆博乐赛里木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了国家二级总承包资质,水利水电三级总承包资质和道路桥梁三级总承包资质和五项专业承包资质。并于2002年4月得到国家批准,成为博州地区唯一—家具有国家二级总承包的资质公司。
同年6月,又顺利通过IS09001:2000版质量体系换证工作,使企业的知名度在博州地区不断上升,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大,借助企业资质的东风,工程团走出五师家门,走向全州,2004年在博州各地的产值达到千万元。工程团路桥事业一路攀升,从最初几百万元的产值,到2C04年完成了三千万元的工程任务。工程团总产值则突破亿元大关。这在工程团的历史上又添上浓重的一笔。
要走品牌之路
对何伟来说,提升企业知名度,走品牌之路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五年间,工程团获各类荣誉表彰66项,其中省级表彰15项,需要提起的是:2002年工程团荣获兵团级文明单位,同年,获得自治区和兵团两项优秀施工企业称号。2003年工程团又获自治区“天山杯”大奖,该奖是建团40年来“天山杯”零的突破,也是农五师当年唯一一项获“天山杯”的工程。当年,企业也被博州人民政府评为AAA级诚信企业,2004年工程团再次获得自治区优秀施工企业称号。
而何伟本人也是农五师建筑行业一个“品牌”的象征。2002年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同年,获得自治区和兵团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2004年11月,捷报再次传来,何伟再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企业家。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他说,从做大的方向来看,今后必须走联合之路。走规模发展之路、走持续发展之路、走名牌发展之路。也许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于不败之地。
1999年,何伟接到师里的命令,从农五师设计院调回农五师工程团任党委书记、团长。何伟面临的情况比听到的还要严重:当年该团仅完成社会总产值2898万元,亏损额高达132万元,职工人均收入仅有5000多元,为农五师最低,同时,企业还拖欠职工、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疗费、探亲费、统筹金等费用高达313.9万元,人心涣散、士气低落。
用诚信扶起员工的自信心
那时他不像团长更像街道办事处的主任,东家进,西家出,听到太多不满、感受太多牢骚。经过一个多月走家串户调查,他意识到,目前企业解困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解决职工目前的生活困难。这件事解决的好不好,关系到职工们信不信任你。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筹措扶助资金,他又像到处求人借款的困难户。一方面,他亲自出马加大力度清收欠款;另一方面,他又四出借贷寻求多方的支持。急得那两天何伟天天做梦要钱。 “置于死地而后生”,何伟说,为了筹款,甚至把家里仅有的两万元存款也拿了出来。通过回收单位欠款,再加上向银行贷款,总共筹集资金达300多万元。一次性就补发完全拖欠全团离退休人员退休金和在职职工的全部工资。也偿还了部分债务,还筹措到部分工程启动金。 这年春节,笑容又回到职工们的脸上。对以何伟为首的新领导班子,职工们的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要让建了一辈子楼房的人也能住得起楼房
企业土气靠什么来维持?何伟深知其中的真谛。“我在任一天,就要为职工多做些实事、好事。”何伟也认真地践行诺言。2002年,企业拿出80万元对工程团平房区进行了下水改造和地面硬化工程,解决了170户人家的生活问题,2002年至2034年底,先后投入近三百万元,为工程团职工修建经济用房进行补贴,他说:“我要让工程团建了辈子楼房的人也能住得起楼房。”这又解决了150户住房难的问题。
何伟的特色管理
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往往成为一个企业致命病因,何伟上任后,反其道而行之,不是“精兵简政”,而是“扩大机构规模”。他的具体办法是:划小核算单位,细划职责,使每个人肩上有担子,有责任。何伟说最重要的是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现在工程团改制成为4个内部实体公司和7个对外独立项目部,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成本核算、执业风险、聘约管理等新的机制,全面实施技术经济责任制,签订生产经营目标责任合同书,企业全体员工人人工作有目标,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压力……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整个企业活了起来,职工都主动四出寻找工程,企业面貌为之一新。
建立特色的人才培训体系
对于培育人才来说,有的企业管理者认为这是一件花钱费力的事情,弄不好“孔雀东南飞”,赔了银子又折兵,可何伟却不这样想。20C0年以来,工程团逐步建立起企业内部人才培训体制,把成才与职工切身利益挂钩:陆续送出三个多批有才干、有潜力的干部、职工进行长、中、短期班的各类学习培训,来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工作能力。不到三年时间里,五师机关、各部(委)从工程团挑走各类人才8名,工程团有近50余名一线职工在学习培训后,转岗成为技术人员和特种作业工,从内地引进的各类专业大学生,也都已成为工程团生产一线的中坚力量。目前,工程团已形成内部培养、外出培训、引进人才三个环节的人才体系,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
何伟说,当时外派培养人才是花了一些钱,但是回来的人才起到了带头作用,几年来,企业收到可观效益。“我认为只要能干,就是人才,人才就要重用。”
质量不是口头上说的
企业的生存靠产品的质量,道理谁都懂,但落到实处又有几人?
当企业开始运转起来,何伟认为当务之急在于规范企业质量管理行为。在资金很紧的情况下,2000年,企业挤出40万元,投入2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IS09000版国际质量体系冠标和认证工作,以促进企业质量体系与运行机制不断得到提高和深化,这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白花钱。可事实证明,企业的质量管理跟上去了,企业的道路也越走越宽。新机制催生新活力。当年企业一举扭亏为盈。完成产值5001万元,实现盈利178万元。职均收入8300万元,取得了IS090021994版质量体系认证书,实现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70%,当年被兵团建设局评为“兵团工程质量减亏百万元施工企业。”创下工程团建团以来的三个之最:施工产值之最、职均收入之最、企业盈利之最。
找准市场定位
找准市场定位,做大做强企业是何伟第二步棋。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何伟不能不想到长远规划,要想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只有找准市场,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实现资产合理配置。2002年,工程团注册成立新疆博乐赛里木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申报了国家二级总承包资质,水利水电三级总承包资质和道路桥梁三级总承包资质和五项专业承包资质。并于2002年4月得到国家批准,成为博州地区唯一—家具有国家二级总承包的资质公司。
同年6月,又顺利通过IS09001:2000版质量体系换证工作,使企业的知名度在博州地区不断上升,市场占有率不断增大,借助企业资质的东风,工程团走出五师家门,走向全州,2004年在博州各地的产值达到千万元。工程团路桥事业一路攀升,从最初几百万元的产值,到2C04年完成了三千万元的工程任务。工程团总产值则突破亿元大关。这在工程团的历史上又添上浓重的一笔。
要走品牌之路
对何伟来说,提升企业知名度,走品牌之路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五年间,工程团获各类荣誉表彰66项,其中省级表彰15项,需要提起的是:2002年工程团荣获兵团级文明单位,同年,获得自治区和兵团两项优秀施工企业称号。2003年工程团又获自治区“天山杯”大奖,该奖是建团40年来“天山杯”零的突破,也是农五师当年唯一一项获“天山杯”的工程。当年,企业也被博州人民政府评为AAA级诚信企业,2004年工程团再次获得自治区优秀施工企业称号。
而何伟本人也是农五师建筑行业一个“品牌”的象征。2002年荣获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同年,获得自治区和兵团优秀施工企业家称号,2004年11月,捷报再次传来,何伟再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企业家。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他说,从做大的方向来看,今后必须走联合之路。走规模发展之路、走持续发展之路、走名牌发展之路。也许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