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是目前部分农村空心化的真实写照,这也导致了村庄逐渐消失。据统计,自2000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从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相当于每天有近250个村庄消失。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此举可看作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然而,我国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是目前部分农村空心化的真实写照,这也导致了村庄逐渐消失。据统计,2000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从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相当于每天有近250个村庄消失。
土地最后的守护者
新民村目前只住了30多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老人们的年龄多集中在60至70岁,年纪最大的84岁,50岁左右的人也会被视为“年轻人”。
50多岁的薛尽义所在新民村是陕北地区的一个农村,该村村民以种田、养殖为主,人均年收入为1.15万元。种植两个大棚和20亩地,再盘下一个养鸡棚的,是新民村常见的经营模式。“遇到丰年,可能一年挣十几万,收成不好的话,也能赚八九万。”薛尽义说。
虽然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但薛尽义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忧虑。2013年,他在当地筹办起一个养鸡场。“投资的20万都是我出的,养了鸡后,周转不开,又借了5万。”薛尽义苦涩地笑了笑。
受疫情影响,前半年鸡蛋价格持续走低,村里的养鸡户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幸好村民有攒钱的习惯,才没有让生活迅速跌入窘境。
薛尽义有3个儿子,但他清楚没有人会选择回到这片土地。
对于花甲将至的薛尽义来说,生活就是田地与鸡棚之间的往返。“实在干不动了,就退耕还林还草,反正还有鸡可以养养。”薛尽义说。“今时不同往日”是他常有的一句感叹。
是什么导致了农村空心化
撇开历史原因,经济因素是农村空心化的内在驱动。换言之,即城乡主体之间的收入差异,决定了农民必然放弃土地进城务工,从而导致农村空心化。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在其《大国大城》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卓玛所在的云南香格里拉某村因为人口稀少、缺乏必要的产业,只能在短暂的雨季靠采松茸获得收入。如果生活在城市里,卓玛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数据也表明,收入的差距是促使农民进城的主因。
据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排名全国最前列的北京,人均GDP为16.7万元左右,而垫底的甘肃还不到3.5万元,两者相差接近5倍。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表示,农村空心化是中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个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民一定会不断地离乡和减少,农村就一定会被淘汰。农村空心化就像我国曾大规模出现的雾霾一样,这只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如何让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和乡村振兴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主任表示:“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是资源禀赋较差,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流入地区应为这些人口和劳动力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顺利融入城镇化进程。对于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暂时外流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应该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用好发展政策。同时鼓励和支持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让部分优秀人才和劳动力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加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为了让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经济成为了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形成村、镇、县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村一特色。例如,随着电商的兴起,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将本地区优势资源和电商进行结合,打造全省甚至全国知名的“特色电商村”。以河南为例,2018 年一份报告显示,河南的“淘宝村”数量达到50个,位居中西部地区之首。
其中,焦作以皮毛加工为代表的桑坡村,许昌以蜂产品生产为代表的岗李村、以社火戏剧产品制作为代表的霍庄村等,其产品已经远销国外。可以说,一个“淘宝村”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器”,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增强了乡村吸纳外部产业的能力。网络让生产资料能够更加快捷地配置到乡村地区,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快速地输出到城市地区。
同时,乡村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企业甚至龙头企业直接选择“空降”到乡村。此外,互联网的使用,可以释放更多的乡村劳动力,有利于企业将其吸纳到新的生产分工当中。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减少并不绝对是坏事,新兴产业结构的发展可以消除人口减少带來的负面效应。乡村振兴战略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乡村统筹,又结合了农村的新基建,还在为农民纳入医保体系作准备。当这些政策都全面落实后,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济南日报》等)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此举可看作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然而,我国目前一些地方,农村的“空心化”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是目前部分农村空心化的真实写照,这也导致了村庄逐渐消失。据统计,2000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从360万个减少至270万个,相当于每天有近250个村庄消失。
土地最后的守护者
新民村目前只住了30多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老人们的年龄多集中在60至70岁,年纪最大的84岁,50岁左右的人也会被视为“年轻人”。
50多岁的薛尽义所在新民村是陕北地区的一个农村,该村村民以种田、养殖为主,人均年收入为1.15万元。种植两个大棚和20亩地,再盘下一个养鸡棚的,是新民村常见的经营模式。“遇到丰年,可能一年挣十几万,收成不好的话,也能赚八九万。”薛尽义说。
虽然积累了丰富的耕作经验,但薛尽义仍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忧虑。2013年,他在当地筹办起一个养鸡场。“投资的20万都是我出的,养了鸡后,周转不开,又借了5万。”薛尽义苦涩地笑了笑。
受疫情影响,前半年鸡蛋价格持续走低,村里的养鸡户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幸好村民有攒钱的习惯,才没有让生活迅速跌入窘境。
薛尽义有3个儿子,但他清楚没有人会选择回到这片土地。
对于花甲将至的薛尽义来说,生活就是田地与鸡棚之间的往返。“实在干不动了,就退耕还林还草,反正还有鸡可以养养。”薛尽义说。“今时不同往日”是他常有的一句感叹。
是什么导致了农村空心化
撇开历史原因,经济因素是农村空心化的内在驱动。换言之,即城乡主体之间的收入差异,决定了农民必然放弃土地进城务工,从而导致农村空心化。
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在其《大国大城》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卓玛所在的云南香格里拉某村因为人口稀少、缺乏必要的产业,只能在短暂的雨季靠采松茸获得收入。如果生活在城市里,卓玛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相应的数据也表明,收入的差距是促使农民进城的主因。
据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排名全国最前列的北京,人均GDP为16.7万元左右,而垫底的甘肃还不到3.5万元,两者相差接近5倍。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表示,农村空心化是中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个现象,并不意味着农民一定会不断地离乡和减少,农村就一定会被淘汰。农村空心化就像我国曾大规模出现的雾霾一样,这只是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
如何让乡村振兴
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和乡村振兴的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主任表示:“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是资源禀赋较差,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流入地区应为这些人口和劳动力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他们顺利融入城镇化进程。对于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农村贫困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暂时外流造成农村空心化的,应该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用好发展政策。同时鼓励和支持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就业,让部分优秀人才和劳动力回到农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加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为了让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经济成为了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形成村、镇、县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村一特色。例如,随着电商的兴起,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将本地区优势资源和电商进行结合,打造全省甚至全国知名的“特色电商村”。以河南为例,2018 年一份报告显示,河南的“淘宝村”数量达到50个,位居中西部地区之首。
其中,焦作以皮毛加工为代表的桑坡村,许昌以蜂产品生产为代表的岗李村、以社火戏剧产品制作为代表的霍庄村等,其产品已经远销国外。可以说,一个“淘宝村”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器”,网络社会的自由开放增强了乡村吸纳外部产业的能力。网络让生产资料能够更加快捷地配置到乡村地区,生产的产品也可以快速地输出到城市地区。
同时,乡村还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农业生产企业甚至龙头企业直接选择“空降”到乡村。此外,互联网的使用,可以释放更多的乡村劳动力,有利于企业将其吸纳到新的生产分工当中。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减少并不绝对是坏事,新兴产业结构的发展可以消除人口减少带來的负面效应。乡村振兴战略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乡村统筹,又结合了农村的新基建,还在为农民纳入医保体系作准备。当这些政策都全面落实后,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济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