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观察能力是基本的物理学习能力之一,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利用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教给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观察;习惯;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正真进步。”而敏锐的观察力,则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最基本的物理学习活动,观察能力是基本的物理学习能力之一。物理学习的特点是“以物思理,以物究理”。初中学生由于具有思维的具体性,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具有依赖形象的感性经验支持的心理特征。因此,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研究物理觀察活动和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物理科学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一、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通过观察研究教堂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单摆等时性的规律。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由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引发的。物理现象就在我们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必要时给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物理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液化”的内容时,课后让学生观察液化现象的实例,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对夏天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和冬天人口中呼出的“自气”等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进一步明白了“白气”不是气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的一种液化现象,由于水滴细小,漂浮在空中,在阳光的反射下呈白色。这与初冬室内窗户玻璃上出现小水珠是同一个道理。认真的观察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组织课外活动,科技展览等社会活动丰富学生的观察实践,寻求多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二、利用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初中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往往起源于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好奇心理逐步引导到细心观察与思考上来,让学生明白观察是一种物理学习能力;观察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手段;观察能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基础,是积累知识、获得其他各种能力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防止学生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态去对待。而是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认清使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及原理;搞清仪器的操作;观察实验的现象和变化,学习观察、实验方法;思考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
三、教给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动态的关系。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全面、客观、精确地观察物理现象,实现观察目的。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明示观察活动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明确观察对象,观察目的;明确观察方法和技巧;明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注意观察的理解。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能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就可以渗透科学的观察方法:可采用老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同时实验的方式。①首先学生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是音叉,目的是不同的响度音叉的动态有何不同。如果老师不加以明示,可能会有学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乒乓球上,失去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的机会。②怎样观察这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领,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分辨出音叉发声时振动幅度的大小,运用转化法,借助于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③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指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检测观察效果的手段之一。音叉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④解释上述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加工,形成初级的理性知识,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上述实验说明:声音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而乒乓球被弹起的高低取决于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结论:声音的向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明示观察的思路、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科学观察的方法。
关键词 观察;习惯;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正真进步。”而敏锐的观察力,则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是最基本的物理学习活动,观察能力是基本的物理学习能力之一。物理学习的特点是“以物思理,以物究理”。初中学生由于具有思维的具体性,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具有依赖形象的感性经验支持的心理特征。因此,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研究物理觀察活动和物理观察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物理科学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一、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不乏由于细心观察与思考而导致重大发现的例子,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伽利略通过观察研究教堂吊灯的摆动而发现了单摆等时性的规律。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由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引发的。物理现象就在我们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必要时给学生加以指导。让学生逐步养成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物理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物理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液化”的内容时,课后让学生观察液化现象的实例,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对夏天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和冬天人口中呼出的“自气”等现象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后,进一步明白了“白气”不是气体,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的一种液化现象,由于水滴细小,漂浮在空中,在阳光的反射下呈白色。这与初冬室内窗户玻璃上出现小水珠是同一个道理。认真的观察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
此外,还可以利用组织课外活动,科技展览等社会活动丰富学生的观察实践,寻求多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二、利用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
初中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往往起源于对物理实验的好奇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好奇心理逐步引导到细心观察与思考上来,让学生明白观察是一种物理学习能力;观察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手段;观察能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基础,是积累知识、获得其他各种能力的必要条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防止学生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态去对待。而是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认清使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及原理;搞清仪器的操作;观察实验的现象和变化,学习观察、实验方法;思考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
三、教给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物理现象与物体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动态的关系。观察事物的特征和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全面、客观、精确地观察物理现象,实现观察目的。另外,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认真思考,通过分析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明示观察活动相应的思路和方法。明确观察对象,观察目的;明确观察方法和技巧;明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注意观察的理解。久而久之,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能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就可以渗透科学的观察方法:可采用老师边演示,边指导,学生同时实验的方式。①首先学生要明确观察的对象是音叉,目的是不同的响度音叉的动态有何不同。如果老师不加以明示,可能会有学生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乒乓球上,失去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的机会。②怎样观察这是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要领,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分辨出音叉发声时振动幅度的大小,运用转化法,借助于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来判断音叉振动的幅度。③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指导学生叙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这也是检测观察效果的手段之一。音叉声音的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④解释上述现象,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加工,形成初级的理性知识,是观察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上述实验说明:声音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越高,而乒乓球被弹起的高低取决于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结论:声音的向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不断明示观察的思路、方法和程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科学观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