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therCAT总线的拖动示教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

来源 :电气传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拖动示教喷涂机器人的示教数据直接用于再现喷涂时存在轨迹不平滑与速度抖动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套示教喷涂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阐述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构建了基于工控PC机与以AM4377为EtherCAT主站的硬件平台,并以工控PC机为上位机,在Windows系统中开发了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示教数据的拟合优化算法、示教轨迹粗插补以及喷枪位姿同步等软件模块,同时以EtherCAT主站为下位机,采用“Linux+Xenomai”的双系统架构,实现了指令传输与处理、示教采样、示教轨迹精插补、EtherCAT主站通讯等功能.最后在某企业进行了喷涂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的喷涂机器人运动平稳,达到了喷涂加工的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直流配电网传统下垂控制中有功功率波动过大所引起系统直流电压大幅度变化的问题,首先对传统的电压下垂控制进行了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改进下垂电压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将下垂系数由常量转换为变量,通过监测系统直流电压,构建下垂系数与直流电压偏差函数关系,并引入电压裕度和指令上、下限值,使其能将系统直流电压限定在设定范围内.系统在受到小功率扰动时能保持传统下垂控制快速调节不平衡功率的优点;受到大功率扰动后能自我修正下垂系数,加强电压控制性,减小系统电压偏差.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
车载使用工况下,超级电容器性能参数的变化不同于常规室温下的变化规律.为了研究超级电容器性能参数在电动汽车实际应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首先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法模拟车载超级电容使用的不同情形,获取了相应的结果.进一步,基于实验测量的结果得出超级电容器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值.据此,仿真分析了车载超级电容器组性能参数的变化对其自身动态特性的影响.
目前疲劳检测主要是通过眼部PERCLOS值来判断,但是这种方法检测疲劳特征较为单一,影响了检测的准确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特征融合学生疲劳检测算法,首先用MTCNN对人脸进行关键点定位,在此基础上用人脸归一化的方式精准提取眼睛和嘴部的特征图像并进行眼部定位;其次,构建眼、嘴数据集,完成眼、嘴部状态分类模型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模型将眼、嘴部的疲劳特征相融合并根据改良的MAR值判断方法
多查询优化问题是从一组查询中找出公共子结构,将其结果缓存起来,每个查询可以利用缓存结果构建自己的结果.由于知识图谱上的多查询优化是NP-hard问题,现有方法无法在大量查询同时到达时高效地查找公共子结构,也无法保证优化后查询时间一定减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布式,基于内存的RDF查询引擎Leon来处理多查询优化问题.Leon使用了基于特征集合的索引和划分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空间占用小的特点.针对现有检测查询之间公共子结构检测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多查询优化算法:利用特征集合快速
提出了一种用于即插即用微网的分散光伏-电池储能(PV-BES)协调控制方法.当电池储能单元因荷电状态(SOC)限制或充放电功率限制而达到饱和状态时,光伏发电单元可以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下运行.模式转换和功率共享基于一种无通信的方式.通过绕过通信,微网(MG)系统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可靠.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分别包含光伏变换器和BES变换器的控制器.PV变换器控制器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和下垂控制之间的无缝模式转换.BES变换器控制器具有高通滤波器路径解耦的特性,在发电主导模式下可改善MG动态性能.BES高通滤波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加快复产复工的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判断人脸是否佩戴口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摄像头捕获人脸,对人脸是否佩戴口罩进行检测,及时提醒人们带好口罩。使用预处理好的9 800张图片作为数据集,并对YOLOv5s算法进行离线训练,生成最终的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摄像头捕捉的画面进行分析,检测人脸是否佩戴有口罩。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平均精度(m
在智慧数据库系统预测任务中,查询的向量表示往往需要多个领域的特征共同作用,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多领域特征的表征与综合问题,本文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理论与技术,为语义、结构等领域特征设计了张量化的表示方案,并提出权基综合、感知机综合、虚线综合3种多领域特征综合方案.大量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领域特征与综合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与转化多领域的查询相关特征,具有较好的收敛效果,能够为智慧数据库系统的其它预测任务提供查询向量表示方面的支持与嵌入.
介绍了一种大电机端盖热安装方法.
分析了输变电设备电连接发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提出了电连接部位发热故障处理的四个步骤.现场经验表明:提高输变电设备制造安装维护工艺,选择合适的电力复合脂,改善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可减少输变电设备电连接部分的发热缺陷数量,提高电连接部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高压永磁大功率1000 kW、6极、10 kV自启动同步电动机为例,介绍了高压永磁高功率密度自启动同步电动机电磁和转子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