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改变班主任管理理念、改革班规运行机制、改革班级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探讨创造以全体学生参与为管理主体、以班规为管理依据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班级 管理模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55-03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多为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班委会为管理主体,以班规为管理规范的模式。其中,班主任是主导者,通过班委会对班级学生实施管理、指导和教育。班委会是班级组织结构的核心行政组织,负责班务工作。班规以学生守则和教育目标为指导,依据班级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是班级管理的制度纪律。长期以来,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对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学情的变化和教改的推进,这种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在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班级应探索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从人治的管理模式向法治的管理模式转变。
  一、改变班主任管理理念
  1.做一个民主法治型的班主任。传统的班主任工作类型有权威专制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交往型,都是人治类型。要实现班级法治管理,班主任要率先改变管理理念,以民主的作风与学生交往,以法治的理念实施班级管理,做一个民主法治型的班主任。
  2.做一个保护班规公信力的班主任。班规公信力是指班规获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能力,体现了班规在学生心中的地位。班规公信力的构成包括班规权威、班规正义和班规信用。
  班规具有公信力的前提是班规具有权威,没有权威的班规是无法获得学生信任的。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奠定班规的权威地位,让班规在班级中享有最高的地位和威严,作为班级活动管理时最主要的手段。
  班规内容正义,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符合学生的意愿,是班规具有公信力的最根本原因。因此班主任在班规制定中,一定要尊重学生选择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班规信用存在于制定、执行、判定诸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中,贯穿于班规产生到班规监督的全过程。班规能不折不扣地实施,就是班规信用最重要的表现。因此班主任要改革原有的班级组织结构,保证班规在实施中的良好信用。
  3.做一个法治为主、德育为辅的班主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最高的法律。在道德水平低下自律能力差的班级,无论采用怎样的管理模式,成本都是很高的。
  因此,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的德育,灵活运用各种德育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觉悟,形成良好的班风,才利于班级法治管理的开展。
  二、改进班规运行机制
  1.奠定班规最高地位。要想建立法治班级,班主任首先转变观念,愿将个人权威置于班规之下,自觉作为班规保护者,以自己的权力和威望捍卫班规的尊严和保证班规的实施,而不是凌驾于班规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奠定班规的最高地位。
  2.改变班规产生方式。班规是学生自我管理的体现,制定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班主任,班主任只应在班规产生中起引导作用。制定班规前,班主任应先在班上动员,然后由班长牵头,集合各宿舍长组成班规制定小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利用一周时间形成班规草案。草案经班主任审阅指导后,发还各宿舍再度讨论,形成班规修正草案,再交班主任审阅,然后召开全班学生大会,逐条表决,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最后汇总通过的班规形成正式的班规,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
  在班规制定中,班主任应完全放手,无论学生制定的班规是苛刻,还是宽松,是奖多惩少,还是惩多奖少,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型,还是“粗枝大叶品德教育”型,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
  3.建立班规动态运行模式。没有任何一部班规永远适用于所在班级和所在班级的任何发展阶段。随着学生的成长、班级的发展,总有一些班规失去现实意义,而又有一些新问题无法按现行班规处理,这就需要让班规进行新陈代谢。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每月学生和班主任对班规运行的意见,如有需要增删的班规,则在月底先召集各宿舍长讨论达成共识,再由宿舍长转各宿舍再次讨论,然后告知班主任征求意见,最后在班会上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增删,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这样班规便始终充满活力,并让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班委会为管理主体的模式被逐渐淡化,以全体参与为管理主体、以班规为管理依据的管理模式逐渐形成。
  三、改进班级组织结构设置
  班规实施当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执行和判定状况。学生对班规的信任具体表现为对执行和判定的信任。信任源于公正,监督有助于公正。因此学生参与到班规实施过程中,既增强了学生对执行和判定的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执行与判定的监督。
  1.实行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双轨行政模式。值周班干是指负责班规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班务工作的班委会值周人员,应有两人。值周学生是指不属于班委会和班协会的值周学生,也应有两人,主要参与纪律管理工作,与值周班干具有同等的权力。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分别通过值周班干记录本和值周学生记录本记录一周的奖罚情况。
  实行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双轨行政模式,首先,让人人都有机会直接参与行政权的行使,使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实现了统一,相对其他权力行使者来说,最不容易滥用权力和腐败。其次,非班委会学生分享行政权,也是权力制约权力,能有效制约班委会的独断专行,保障学生的权利。再次,在班规执行中,阻力最大最容易让学生感到不公的是纪律管理,由于值周班干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违纪记录不全面。因此,让学生参与纪律管理,既是对值周班干的监督,控制违纪记录不全面的主观因素,又是对学生的教育,理解违纪记录不全面的客观因素,减少班规执行阻力。
  2.增设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和班级管理协助团。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简称班协会,主要负责执行班级制度,依照班规判定班级奖罚,并兼有监督班干的责任。班协会由非班委会成员的学生中选举产生,人数为非班委会成员学生的10%,其选举在班委会选举结束后立即进行,条件为正直守法、口碑良好的学生。班协会选举产生后,自动选举产生班级管理协助委员会会长,负责班协会全面工作。   临时学生班级管理协助团,简称班协团,在班级审核时负责听取学生陈述,查看材料,然后进行评议,就奖罚的事实部分进行认定表决。班协团由5人组成,一周一团,由会长采取随机抽签的形式挑选,1人从非值周班干的班委会成员中挑选,1人从适用奖罚的学生宿舍成员中挑选,3人从其他成员中挑选,班协会成员不得担当班协团成员,以此保证班协团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每周星期一,由值周班干和值周学生把上周记录的违纪记录和奖励名单送呈班协会值周人员,由班协会会长利用自习课或晚自习的机会,进行班级审核,召集班协团,依次请奖罚人员及其证人进行陈述,先由班协团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事实认定表决,再由班协会依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进行班规适用表决。表决结果自第二天起公示三天,若无异议为最终结果;期间如有异议可及时反馈,并进行再次审核,请班主任旁听,就事实认定和班规适用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结果仍由班协团和班协会做出,并作为最终结果,班主任无权更改。
  此外,班协会每学期做一次班干民意测评,由班主任公布结果并责成班干听取同学意见和建议,以此起到对班委会的监督作用。
  增设班协会,首先,减少了班委会权责,减少了行政阻力,也保护了班委会。其次,维护了班规的公信力。再次,班协会对班委会的制约,在班中以独立的身份对班委会进行民意测评,有助于监督班委会,防止腐败。最后,“班级审核”制度给了学生申述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都能降低被处罚学生的抵触情绪,对其本人和其他学生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
  增设班协团,以班协团成员多数意见作为事实认定结果,首先,使认定结果更稳定、更健全、更反映民意、更有公信力;其次,班协团制度通过学生分享纪律决定权,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人人参与纪律决定,以“权利制约权力”,使学生成为最终的决定者,使认定的结果得到学生的信任;再次,学生参与认定表决,直接体验班规运行,本身就是法治精神向班级渗透的过程,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班级整体的法律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其他任何活动,其意义和效能远大于老师和学校的单纯说教,是非常有意义的普法手段。
  3.变更纪律委员的职能。传统的纪律委员,负责处理班级的违纪现象。变更职能后的纪律委员,主要负责记录汇总每周奖罚结果及其处理结果,在班级墙壁上的操行记录表按周录入,并记入每位学生的个人档案,最后作为每学期学生评优评奖、毕业实习分配、就业推荐等的主要参考依据。这样班规的处理结果便有了依托,这将为维护班规的权威提供更大的便利。
  4.增设班规修改委员会。班规修改委员会,简称班改会,主要负责收集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对班规运行的意见,商讨新增或修删的班规。班改会由班长、班协会会长、各宿舍长组成。班长负责收集班主任、班委会的意见,班协会会长负责收集班协会的意见,各宿舍长负责收集各宿舍的意见。
  每天每位学生都可向相应班改会委员提出自己对班规的意见,每个月月底,班改会再汇总意见,并先行讨论达成共识,再由宿舍长转各宿舍再次讨论,待各宿舍达成共识后再告知班主任征求意见,最后在全班学生大会上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则通过增删,公示一周后正式执行。
  增设班规修改委员会,是保证班规动态运行最重要的一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班规的稳定性是班规权威性的要求,但班规的变动性也是班规权威性的要求。班规创设以后,必须保持稳定,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班级关系的稳定,保证班级在有序状态中发展变化。但静止的班规,会因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班级而逐渐过时。因此,灵活地废除、重立、修改、补充和解释是保班规稳定性与变动性统一的有效手段。当然,如果班规代表的是学生的意志,废除和重立不必用,修改和补充可慎用,解释可常用,这样既维护了班规的稳定性,又实现了班规的变动性。
  在创新后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见图1),班主任居于班规之下,体现了班规的最高地位;班主任地位高于各部门而低于班规,体现了班主任的领导地位;而各部门中的两个并行部门,体现了权力制约原则。
  【参考文献】
  [1]高秀芬.试论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对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1(5)
  [2]刘巍.我国法律公信力提升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柳新元.国家的治理方式、治理成本与治理绩效[J].江海学刊,2000(4)
  [4]雷玲娜.论班规制定中学生自主创制的重要性[J].读与算,2012(2)
  【作者简介】张 维(1983— ),男,广西容县人,桂东卫生学校学生科副科长,主管护师。
  (责编 江月阳)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国经济实际竞争力“虚实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双顺差”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虚”与“实”。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国内体制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都应以增进我国
摘要:中欧班列的开展其初衷是对接西部的国家战略,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支撑。到目前为止,中欧阶层已成为国际物流的支柱,具有距离短、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对其发展成果进行了收集和总结,并对其运行中存在的局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其目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促进中欧阶级运作的优化和发展。  关
摘要:儿童对于游戏有着天生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环节,自在的徜徉,尽情的释放天真无邪,潜移默化的激发了儿童的创新思维,获得幼儿时期多重的启蒙效果。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下的游戏内容、游戏规则、游戏开发都有着各自的特点,教师应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民间游戏,导入经典的民间游戏内容,基于幼儿的喜好实现幼儿教育的高效性。  关键词:儿童民间游戏;幼儿教育;价值;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三大部委联合出文,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通过国家财政奖补,银行低息贷款融资等方式培育1000个左右
摘要 :区块链技术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日益普及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算范式与基础架构。呈现出去中心化、去信任、开放性、独立性、数据可靠性等特点。目前,区块链技术已在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军事应用前景,为军事领域带来重大影响。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军事应用;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E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标记搭配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具有很强的修辞效果。认知系统 通过跨空间映射,修正话语空间中矛盾概念,构建新链接,达成对标记搭配的理解与认知。语言美学教育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标记搭配;概念整合;多维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7-0000-00  1引言  词汇搭配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而标记搭配因为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