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是一篇美国明尼苏达大学“Topics In American Culture”的课堂观察记录与评论。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下,学生积极主动,课堂参与度高。教师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反馈表强调写作能力和陈述能力,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课堂观察 合作学习 注意力跨度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94-02
〖课程名称〗美国文化话题
〖授课教师〗David Clark Atterberry
〖助理教师〗Phillip Atterberry
〖观察者〗孙志娟
〖参加者〗16名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
〖日 期〗2010年2月11日
〖上课时间〗10∶10~12∶00
〖学校名称〗明尼苏达大学
〖地 点〗美国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苏达大学Kolthoff教学楼 139教室
〖课程描述〗本课程重在培养学习者阅读、写作、讨论、陈述报告等综合能力的课程,主要关注美国文化的诸多层面,如幽默方式、宗教、种族、生活方式、流行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学生在探索美国文化各个层面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以及讨论问题的水平。
〖学生的民族及母语〗16名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埃及、沙特阿拉伯、迪拜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高中毕业生,母语分别为汉语、波斯语、印度语及阿拉伯语,他们希望能在2010年秋季被明尼苏达大学录取。
〖教室特点〗写字板、幻灯设备、数把右侧安有搁板的椅子、一张残障人士专用的大桌。
〖课堂活动描述〗
10∶10~10∶13教师请来宾做自我介绍,学生欢迎来宾。
10∶13~10∶27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请学生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寻找同学一起讨论美国节日,十分钟内填出纸上的图表(不能参考课本)。图表涉及感恩节、圣帕特里克节等12个美国节日,包括节日的时间、庆祝方式、谁来庆祝、节日习俗等问题。学生忙着与同伴填表,未能填出的信息就去询问其他同学。由于时间有点紧张,教师又适时延迟了2分钟。学生活动期间教师一直在教室里走动,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10∶27~10∶42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简单介绍图表中的各个节日,并进一步介绍节日里的庆祝活动。
10∶42~11∶00教师解释本阶段任务,将学生分成四组,合作讨论问题,由小组秘书记录并担任发言人。助教坐在教室前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如果小组的答案与助教的答案相同或类似(实际生活中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该小组就得一分,积分最高者获胜。活动开始后,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每个小组都积极讨论,得出本小组的最佳答案,并由秘书写出答案。教师按顺序询问每个小组的答案,然后再与助教核对,之后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小组的成绩。本阶段共讨论了12个问题,分别有美国有几个节日需要赠送礼物、一顿20美元的餐要付多少小费、朋友结婚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美国的现实生活场景息息相关。核对答案时,教师也给出了其他答案。最后,第二组得了8分,赢得一份BestPerformance(表现优秀)证书。
11∶00~11∶05休息5分钟
11∶05~11∶07教师重新将学生分成4组,向每组分发一张纸。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练习上节课布置的陈述报告。每个学生都有3~5分钟的时间向全组成员进行陈述,陈述结束后小组成员就文章内容方面进行提问。
11∶07~11∶37学生在小组中练习陈述报告。我加入的是第一组,并为他们担任计时员。第一位发言的学生介绍的是中国春节,陈述完毕后,其他同学问了关于红包和元宵节两个问题,共计8分钟。第二位发言者来自迪拜,介绍的是迪拜最重要的节日,小组成员就伊斯兰新年问了四个问题,共计9分钟。第三位来自埃及的同学陈述了4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第四位同学来自中国,3分钟陈述,3分钟问答。在旁听的过程中,我们用反馈表评估学生的表现,其中包括发音、手势、眼神交流等方面。11点32分教师提醒学生本阶段任务还有5分钟时间。教师巡视各组,随时提供帮助,共有3位学生向老师求助。观察者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带讲稿,个别学生甚至念讲稿。
11∶37~11∶42教师请学生参照反馈表的评估标准(详见附件)给同伴提建议,比如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解释,哪一部分给人印象深刻,在做陈述时是否有眼神交流和手势等等。
11∶42~11∶48教师请一些学生转述同伴的话题或评论同伴的优缺点,借此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从每组抽了1名学生,一共检查了4名。
11∶48~12∶00教师简要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颁发下一节课的讲义和作业,解释下一节课的任务,然后宣布下课。
〖课堂和/或教师的优势所在〗
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组织紧凑,信息容量大,教育性强,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训练了各种技巧;不仅了解了美国的重大节日,而且学会了如何应付美国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陈述报告,学生还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而且还掌握了陈述报告的重要技巧。
教师熟练运用学生的注意力跨度,通过活动的变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05分钟的课堂共有7次活动变化,这样有效避免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其依据是注意力跨度理论中的“大多数健康青少年和成年人在某一事物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一次最长不超过20分钟,但他们可以选择重复注意同一事物。”[1]
课堂中采用了三个小组活动和一个对子活动,是合作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Woodrow Wilson认为这是“最高效的形式”。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互相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2]“有助于小组里的每位成员深入了解问题,有利于话题信息的更深记忆”。[3]
教师采用了刺激-奖励学习法。奖励获胜小组的办法能够激励获胜小组成员及其他小组成员,促使他们在下次活动中的表现更加出色。根据B.F. Skinner的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被肯定,那么他保持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反之,如果他的行为被否定,那么,他保持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小。[4]因此刺激-奖励学习法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在陈述报告的训练过程中可以从观察学习和行动学习中受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分清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从而能够明智地选择或避免某种行为。例如,小组里有成员在陈述时含糊不清,其他成员可能感到自己不能重复这种方式。对此,《荀子•儒效》就有精辟的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5]
课堂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过组织并维持一个吸引学习者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学习者学习。[6]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帮助者。McComes 和Whisler在研究中发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能够促进学习,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提高成绩的最有效方式。[7]
分组方法非常值得关注与借鉴。在教师进行分组时,他分别用1、2、3、4作为学生的代号,之后他要求代号为1的学生临时组成一组,代号为2的也临时成为一组,其它以此类推。这样坐在一起的学生并非是固定的小组成员。因为观察者发现来自共同背景的学生往往会聚在一组,用母语交谈,这样做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也发现,学生的语言水平提高与学生处于有意义的语言环境的时间长短有关。Met and Rhodes曾提出“研究和试验数据都说明用于语言学习的时间与经历的强度对二语习得的效率有重大影响。”[8]
〖问题所在〗
可以进一步挖掘节日话题,比如节日的起源,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美国的节日,又能增加趣味性。不过,美国不像历史悠久的国家那样注重历史和传统,对于美国人来说,“未来更重要。”[9]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位美国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深入挖掘节日话题。
〖启 示〗
组织有序的课堂不一定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Russel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其它变量都不变时,教育技术辅助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学生学习、成果、分数、标准考试成绩、师生互动频率上并无重大差别。[10]笔者并非贬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与学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但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更应该注意教学中无形的架构,应当综合运用学习方法以及各种资源。
此外,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熟悉目的语文化等等。他还应当学会如何组织课堂。简而言之,仅仅教授知识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ttention_span
2 Roger T. and David W. Johnson, An overview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Z]. http://www.co-operation.org/pages/overviewpaper.html
3 http://www.studyskillsblog.com/the-importance-of-cooperative-
learning/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centive_theory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on_learning
6 Conti Assessing teaching style in adult education: How and why [J]. Lifelong Learning, 1985 Vol8 No.8: 7~11、28
7 McCombs, B.L. and J. S. Whisler. The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 and school: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7
8 Constance K. Knop, Increasing Use of Target Language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s[Z], http://www.oomroom. ca/resources/knop_
article.PDF
9 Gary Althen, American Ways[M]. Yarmouth, Maine,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1988: 10~11
10 Joyce Hur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J]. the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Summer 2008
〖附 件〗
Customs Presentation: Peer Feedback
Speaker’s name: _________________
Reviewer’s name: ________________
Time: _____________
Please indicate whether your classmate’s spee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1.Attention getter_____ yes ______ no
2.Preview(road map)_____ yes ______ no
3.Transitions _____yes ______no
4.Review(summary)_____ yes ______ no
5.Memorable statement_____ yes ______ no
What method did the speaker use to get your attention?____
On a scale of 1~10, rate how well the preview statement previewed the speech? _____
Please rat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of delivery:
Voice
Volume poorokaygoodexcellent
Speed poorokaygoodexcellent
Pronunciationpoorokaygoodexcellent
Intonation poorokaygoodexcellent
Physical
Eyecontact poorokaygoodexcellent
Hand gesturespoorokaygoodexcellent
Posture poorokaygoodexcellent
Avoided distracting poorokaygoodexcellent
Behavior
Discussion: Talk about these questions after the speaker finishes.
1.What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speech? Why?
2.What parts of the speech were confusing? How can these parts be made clear?
3.Do any parts of the speech require explanation? How can the speaker add more details?
4.What should the speaker work on improving before Tuesday?
【关键词】课堂观察 合作学习 注意力跨度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5-0094-02
〖课程名称〗美国文化话题
〖授课教师〗David Clark Atterberry
〖助理教师〗Phillip Atterberry
〖观察者〗孙志娟
〖参加者〗16名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
〖日 期〗2010年2月11日
〖上课时间〗10∶10~12∶00
〖学校名称〗明尼苏达大学
〖地 点〗美国 明尼阿波利斯 明尼苏达大学Kolthoff教学楼 139教室
〖课程描述〗本课程重在培养学习者阅读、写作、讨论、陈述报告等综合能力的课程,主要关注美国文化的诸多层面,如幽默方式、宗教、种族、生活方式、流行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学生在探索美国文化各个层面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水平以及讨论问题的水平。
〖学生的民族及母语〗16名学生分别来自中国、埃及、沙特阿拉伯、迪拜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高中毕业生,母语分别为汉语、波斯语、印度语及阿拉伯语,他们希望能在2010年秋季被明尼苏达大学录取。
〖教室特点〗写字板、幻灯设备、数把右侧安有搁板的椅子、一张残障人士专用的大桌。
〖课堂活动描述〗
10∶10~10∶13教师请来宾做自我介绍,学生欢迎来宾。
10∶13~10∶27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请学生在教室里四处走动,寻找同学一起讨论美国节日,十分钟内填出纸上的图表(不能参考课本)。图表涉及感恩节、圣帕特里克节等12个美国节日,包括节日的时间、庆祝方式、谁来庆祝、节日习俗等问题。学生忙着与同伴填表,未能填出的信息就去询问其他同学。由于时间有点紧张,教师又适时延迟了2分钟。学生活动期间教师一直在教室里走动,随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10∶27~10∶42教师与学生核对答案,简单介绍图表中的各个节日,并进一步介绍节日里的庆祝活动。
10∶42~11∶00教师解释本阶段任务,将学生分成四组,合作讨论问题,由小组秘书记录并担任发言人。助教坐在教室前方,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如果小组的答案与助教的答案相同或类似(实际生活中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该小组就得一分,积分最高者获胜。活动开始后,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每个小组都积极讨论,得出本小组的最佳答案,并由秘书写出答案。教师按顺序询问每个小组的答案,然后再与助教核对,之后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小组的成绩。本阶段共讨论了12个问题,分别有美国有几个节日需要赠送礼物、一顿20美元的餐要付多少小费、朋友结婚要送什么样的礼物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与美国的现实生活场景息息相关。核对答案时,教师也给出了其他答案。最后,第二组得了8分,赢得一份BestPerformance(表现优秀)证书。
11∶00~11∶05休息5分钟
11∶05~11∶07教师重新将学生分成4组,向每组分发一张纸。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练习上节课布置的陈述报告。每个学生都有3~5分钟的时间向全组成员进行陈述,陈述结束后小组成员就文章内容方面进行提问。
11∶07~11∶37学生在小组中练习陈述报告。我加入的是第一组,并为他们担任计时员。第一位发言的学生介绍的是中国春节,陈述完毕后,其他同学问了关于红包和元宵节两个问题,共计8分钟。第二位发言者来自迪拜,介绍的是迪拜最重要的节日,小组成员就伊斯兰新年问了四个问题,共计9分钟。第三位来自埃及的同学陈述了4分钟,回答问题3分钟。第四位同学来自中国,3分钟陈述,3分钟问答。在旁听的过程中,我们用反馈表评估学生的表现,其中包括发音、手势、眼神交流等方面。11点32分教师提醒学生本阶段任务还有5分钟时间。教师巡视各组,随时提供帮助,共有3位学生向老师求助。观察者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带讲稿,个别学生甚至念讲稿。
11∶37~11∶42教师请学生参照反馈表的评估标准(详见附件)给同伴提建议,比如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解释,哪一部分给人印象深刻,在做陈述时是否有眼神交流和手势等等。
11∶42~11∶48教师请一些学生转述同伴的话题或评论同伴的优缺点,借此检查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从每组抽了1名学生,一共检查了4名。
11∶48~12∶00教师简要总结今天的课堂内容,颁发下一节课的讲义和作业,解释下一节课的任务,然后宣布下课。
〖课堂和/或教师的优势所在〗
充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组织紧凑,信息容量大,教育性强,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训练了各种技巧;不仅了解了美国的重大节日,而且学会了如何应付美国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陈述报告,学生还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而且还掌握了陈述报告的重要技巧。
教师熟练运用学生的注意力跨度,通过活动的变换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05分钟的课堂共有7次活动变化,这样有效避免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其依据是注意力跨度理论中的“大多数健康青少年和成年人在某一事物上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一次最长不超过20分钟,但他们可以选择重复注意同一事物。”[1]
课堂中采用了三个小组活动和一个对子活动,是合作学习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Woodrow Wilson认为这是“最高效的形式”。合作学习还“能让学生互相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2]“有助于小组里的每位成员深入了解问题,有利于话题信息的更深记忆”。[3]
教师采用了刺激-奖励学习法。奖励获胜小组的办法能够激励获胜小组成员及其他小组成员,促使他们在下次活动中的表现更加出色。根据B.F. Skinner的理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被肯定,那么他保持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反之,如果他的行为被否定,那么,他保持这种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小。[4]因此刺激-奖励学习法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方式。
学生在陈述报告的训练过程中可以从观察学习和行动学习中受益。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容易分清什么样的行为受欢迎,从而能够明智地选择或避免某种行为。例如,小组里有成员在陈述时含糊不清,其他成员可能感到自己不能重复这种方式。对此,《荀子•儒效》就有精辟的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5]
课堂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中,教师通过组织并维持一个吸引学习者的教学环境来帮助学习者学习。[6]教师充当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帮助者。McComes 和Whisler在研究中发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能够促进学习,是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提高成绩的最有效方式。[7]
分组方法非常值得关注与借鉴。在教师进行分组时,他分别用1、2、3、4作为学生的代号,之后他要求代号为1的学生临时组成一组,代号为2的也临时成为一组,其它以此类推。这样坐在一起的学生并非是固定的小组成员。因为观察者发现来自共同背景的学生往往会聚在一组,用母语交谈,这样做不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也发现,学生的语言水平提高与学生处于有意义的语言环境的时间长短有关。Met and Rhodes曾提出“研究和试验数据都说明用于语言学习的时间与经历的强度对二语习得的效率有重大影响。”[8]
〖问题所在〗
可以进一步挖掘节日话题,比如节日的起源,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美国的节日,又能增加趣味性。不过,美国不像历史悠久的国家那样注重历史和传统,对于美国人来说,“未来更重要。”[9]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位美国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深入挖掘节日话题。
〖启 示〗
组织有序的课堂不一定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Russel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其它变量都不变时,教育技术辅助课堂与传统课堂在学生学习、成果、分数、标准考试成绩、师生互动频率上并无重大差别。[10]笔者并非贬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与学的作用是绝不可忽视的。但学校管理者、教师及学生更应该注意教学中无形的架构,应当综合运用学习方法以及各种资源。
此外,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熟悉目的语文化等等。他还应当学会如何组织课堂。简而言之,仅仅教授知识是不够的。
参考文献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Attention_span
2 Roger T. and David W. Johnson, An overview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Z]. http://www.co-operation.org/pages/overviewpaper.html
3 http://www.studyskillsblog.com/the-importance-of-cooperative-
learning/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centive_theory
5 http://en.wikipedia.org/wiki/Action_learning
6 Conti Assessing teaching style in adult education: How and why [J]. Lifelong Learning, 1985 Vol8 No.8: 7~11、28
7 McCombs, B.L. and J. S. Whisler. The learner-centered classroom and school: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student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7
8 Constance K. Knop, Increasing Use of Target Language in Classroom Interactions[Z], http://www.oomroom. ca/resources/knop_
article.PDF
9 Gary Althen, American Ways[M]. Yarmouth, Maine, Intercultural Press, Inc, 1988: 10~11
10 Joyce Hur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J]. the Delta Kappa Gamma Bulletin, Summer 2008
〖附 件〗
Customs Presentation: Peer Feedback
Speaker’s name: _________________
Reviewer’s name: ________________
Time: _____________
Please indicate whether your classmate’s spee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1.Attention getter_____ yes ______ no
2.Preview(road map)_____ yes ______ no
3.Transitions _____yes ______no
4.Review(summary)_____ yes ______ no
5.Memorable statement_____ yes ______ no
What method did the speaker use to get your attention?____
On a scale of 1~10, rate how well the preview statement previewed the speech? _____
Please rate the following elements of delivery:
Voice
Volume poorokaygoodexcellent
Speed poorokaygoodexcellent
Pronunciationpoorokaygoodexcellent
Intonation poorokaygoodexcellent
Physical
Eyecontact poorokaygoodexcellent
Hand gesturespoorokaygoodexcellent
Posture poorokaygoodexcellent
Avoided distracting poorokaygoodexcellent
Behavior
Discussion: Talk about these questions after the speaker finishes.
1.What was the best part of the speech? Why?
2.What parts of the speech were confusing? How can these parts be made clear?
3.Do any parts of the speech require explanation? How can the speaker add more details?
4.What should the speaker work on improving before Tues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