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的影响因素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极限浓度(Smin)是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能够达到的最低浓度,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影响因素,分别探讨了基质浓度、微生物培养方式、第二基质以及污泥驯化等对生物降解极限浓度的影响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基质浓度越低,5min越小;连续培养的微生物其5min比间歇培养的低,连续方式更适合于降解微量化学物质的微生物的培养;第二碳源对极限浓度的影响与污泥驯化与否有关,驯化污泥加入第二碳源后降解速率下降,而未驯化污泥则相反。这为废水生物高度净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以高分子量聚乙二醇(PEG)为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4-丁二醇(BDO)为硬段,采用两步溶液法合成了一种具有固一固相变储能性能的聚氨酯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
首次对连续搅拌式反应釜和丙烷气体压缩机应用灰预测理论进行了故障预测,给出了GM(1,1)的灰建模过程,并以实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计算简便、结果可靠.该方法应用于
采用水-空气系统,研究了液体射流直径对双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气质量比为0.82~5.48时,液体射流直径对雾滴直径有显著影响.在液气质量比一定的条件下,随
采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了含有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段的两亲聚合物。将两亲聚合物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原材料中通过相转化法制得聚合物分离膜。通过红外光
将天然手性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到SiO2上后,再络合M(Pd、Pt、Pu和Ph)金属,制得了多相手性加氢催化剂M-CS-SiO2。在空气氛围下,以异丙醇为氢源,考察了M-CS-SiO2对苯乙酮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