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进一步探讨兔视网膜冲击伤发生机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酶组化等手段,对实验性家兔视网膜冲击伤后组织自由基、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进行了观察.结果伤后视网膜、脉络膜血循环障碍;视网膜组织SDH、LDH活性明显下降,自由基含量明显高于伤前;而药物治疗组上述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视网膜冲击伤后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自由基损伤是引发继发性损伤的重要环节,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解聚抗凝的酶制剂有较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