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吴笠仙(1869—1938年),名树本,号秋圃老农、东篱野叟等,扬州人。擅画人物、山水、花鸟,亦工诗及篆刻。中年后他主画菊花,人称“吴菊仙”。吴笠仙得到王一亭赏识,卖画于上海,晚年居于上海,与缪谷英、谢公展并称“海上三菊”。清代扬州艺菊闻名天下,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云:“菊种亦近年为繁,士人多从洛中移佳本。”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傍花村居人多种菊,薜萝周匝,完若墙壁。”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笠仙(1869—1938年),名树本,号秋圃老农、东篱野叟等,扬州人。擅画人物、山水、花鸟,亦工诗及篆刻。中年后他主画菊花,人称“吴菊仙”。吴笠仙得到王一亭赏识,卖画于上海,晚年居于上海,与缪谷英、谢公展并称“海上三菊”。清代扬州艺菊闻名天下,嘉庆《重修扬州府志》云:“菊种亦近年为繁,士人多从洛中移佳本。”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傍花村居人多种菊,薜萝周匝,完若墙壁。”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录》载:“每岁重阳前后,村妇担菊入城,填街绕陌,均以教场为聚集之所。其运出之菊,岁以万计。”当时的艺菊名家有臧谷、萧畏之、陈履之、吴笠仙等,他们种菊、赏菊、咏菊、画菊,借菊或抒情或言志,菊花也因此有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独特的审美意义。其中,吴笠仙一家三代专攻菊花,在扬州画坛影响深远。
菊花入画在晚唐五代已有记载,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刁光胤画册》中有《竹菊图》一幅。《宣和画谱》中滕昌祐、黄筌、徐熙、赵昌等均有菊花著录。南宋到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梅、兰、竹、菊“四君子画”盛行,画菊也兴盛起来。笔者查询《中国古代书画图录》和《海外藏历代中国名画》共计4万余幅作品,其中有菊花或与菊花相关的绘画有500余幅。其中宋5幅,无款;明142幅,善于画菊的画家52位;清353幅,善于画菊的画家122位,可谓画菊高手林立。在众多画菊大师面前,吴笠仙是如何取得一席之地的呢?首先是向传统学习,恽寿平的没骨设色花卉菊花作品,石涛、扬州八怪的水墨写意菊花等,都为吴笠仙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他的菊花在恽寿平“没骨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开创了“以色画花、以墨点叶”的重彩小写意画法。他站在恽寿平、石涛、扬州八怪等先贤的肩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他的菊花既有石涛、扬州八怪等先贤的笔墨遗韵,又有恽寿平没骨花卉的活色生香,开创了吴氏菊派的新风尚。
吴笠仙画菊的创新还体现为向大自然学习,扬州艺菊的传统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每当菊花盛开的时节,他就徜徉在菊花之中对花写照。他的菊花在造型上丰富而优美,构图上饱满又富有变化,色彩上明丽且热烈,完全没有秋天的萧瑟,突破了文人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冷逸风格,迎合了当时大众的审美趣味,在苏、沪一带颇有市场。他的菊花佳作曾有一金买一菊之说,有旗人订购泥金本菊花十六条屏,事后方知,此画是进贡给慈禧太后的寿礼。吴笠仙的菊花画传人有儿子吴小仙、女儿吴砚耕等。吴砚耕画菊、张永寿剪菊和钱宏才的通草菊被誉为“扬州三菊”。
秋花香里醉西风,淡紫深黄见几丛,知否当年陶靖节,也曾相赏在篱东。
吴砚耕,原名芸,字砚耕。其父吴笠仙,人称“吴菊仙”,是“吴氏菊派”的奠基人。吴砚耕为吴笠仙的四女儿,13岁随父学画,继承了画菊的传统家法,成为吴门画菊的传人。才女型画家吴砚耕专攻菊花,在扬州画坛影响深远,与剪纸大师张永寿、通草花艺术家钱宏才并称“扬州三菊”。
吴砚耕创作态度极其认真,讲究“笔笔有出处”,每当秋风乍起、秋菊傲霜时,都要入住瘦西湖公园,几十年如一日地详细观察、写生,从不间断。直到八十高龄,行走不便,她便在自家院内摆上百盆菊花,每日观摩风、晴、雨、露下菊花的千姿百态,以床为案,创作了大批精品。《八百遐龄》《锦鸡绣球》《松菊延年》及《百菊图》册页均为这个时期的创作。
吴砚耕画菊,从父亲的成法入手,掌握得十分透彻,但并不满足于对先辈的继承。其立意新颖,洋溢着时代的生活气息,开拓出自己的艺术风格。她所绘菊花,花姿丰满,光彩夺目,笔力遒劲,生机盎然,與其父相比,所画之菊有了不同的神韵。其父画菊沿袭了恽寿平的没骨点叶法,大多画彩叶,以花青加墨点叶居多,而她所画之菊创造了“勾花点叶”的新法,以敷彩鲜丽的花头和浓墨点叶相结合,菊叶用墨颇多,更着重塑造了菊花的傲霜与苍劲之感,厚重的墨色与多姿的花朵相映成趣。
吴砚耕之父为人耿直、不畏权贵,是一名爱国画家。她继承家风,不仅画菊,人也如菊花一般不畏苦寒、傲然挺立、自然质朴而又从容。她积极参与筹建扬州国画院并认真教学,其学员成为扬州画坛的中坚力量。在她的处世哲学中,有儒家的克己、墨子的非攻、佛家的弘忍。换言之,她对自己的要求极严,对社会的要求极少,不愧为一代名家。
其他文献
“国学”,在媒体的推动下,时下在国内比较火热。与之相比,传统艺术就显得冷清了,远不如“国学”那样火热,尤其是“国粹”艺术如昆曲、京剧、中医、中国画等。事实上,“国粹”艺术也属“国学”范畴,只是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没有这样的概念而已,或者说,即使有,也只停留在模糊状态,甚至于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概念。因此,“国粹”艺术就没有其他门类的学说的“粉丝”量大。换句话说,人们关注“国粹”艺术的程度,远没
摘要: 德化窑位于我国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历经千年风霜,德化陶瓷从青瓷发展到举世闻名的白釉瓷,至今仍在国内外陶瓷界占有一席之地,而德化县也被冠以“世界瓷都”的称号。可以说,德化陶瓷是德化甚至是泉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本文针对不同时期的德化陶瓷进行综合论述,以期观者能对德化陶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有完整的认识,且希望对德化陶瓷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德化;陶瓷;发展;不同时期 中
摘要:嘉兴蚕歌融合了生产和生活的智慧,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表明思想、抒发感情、记录生活的民间歌谣,也是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特点与传承进行研究,深入挖掘江南蚕歌民俗文化内涵,对于促进和发展蚕歌文化的生命力、传承和保护蚕歌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嘉兴蚕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嘉兴蚕歌文化的特点 悠久的蚕桑历史孕育出嘉兴的特色蚕歌文化。蚕歌作为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谣之一,是
摘要:江西省博物馆藏有几枚民主革命时期农民协会印鉴,包括实体印鉴和文件上的印鉴。时间上有大革命时期的,也有土地革命时期的;形制上以圆形为主,质地多为木质,书体以篆体为主。这些印鉴折射的是民主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的革命实践。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印鉴;农民协会 一、农民协会印鉴 农民协会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农、雇农为核心成员,简称农会或农协。1922年到1
摘要:战国至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彩绘陶主要用作陪葬用品,在唐代后期,彩绘陶作为陪葬用品的功能逐渐消失,本文将从彩绘陶自身、厚葬风尚的转变和工艺的进步三个方面来分析彩绘陶作为陪葬用品逐渐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彩绘陶;陪葬品;消失原因 厚葬之风在战国至汉朝盛行,《后汉书·光武本纪》中提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文帝又规定陪葬器物“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彩绘陶的发展,
摘要: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的书画理论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形成了淡雅的艺术风格,其书论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艺坛影响很大。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融于书画之道,形成了独特的“画禅”。本文主要从学古变古、熟后能生、高雅淡泊的书学理念入手,阐释董其昌在书法文化中继承出新的艺术形成过程。 关键词:董其昌;“尚淡”;书风;晋唐 董其昌作为书画兼能的艺术家,不仅在明代声名显赫,还影响了清代书画艺坛数百
摘要:元乂出身北魏宗室,在北魏孝明帝初期把持朝政长达五年,地位十分显赫,后被赐死。元乂墓志详细记载了元乂的生平,补充了史书的缺漏。元乂墓志的志文竭尽褒美之辞,却对元乂专权之罪只字不提,还刻意描述元乂为“忠贞守死”之臣,反映了撰文者的政治立场,其客观性远逊于《魏书》。本文对墓志拓片内容进行考证,以期对文史、文物及博物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北魏;元乂;墓志 元乂,字伯儁,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
于杰,1988年4月出生于河北,现任景德镇美术馆展藏部副主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会展策划师,江西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女书法家协会会员。201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陶艺专业,获学士学位,后继续深造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研究,师从宁钢教授、裴继刚教授,并于2014年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于杰以研究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为起点,吸收现代外来艺术的视觉方
摘要: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沟通历史、现在和将来的重要场所。数字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着博物馆的传播方式。建设智慧博物馆,能够让稀缺文物资源之间实现共享与互通,丰富历史文物的展现形式,增强文化自信,让“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博物馆与新技术间有着不解之缘,新技术能对博物馆的功能进行拓展与深化,因此,要对其加以利用,让文物保护与
摘要: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发生过吴越之争、王朝更迭,百姓仍生生不息,比历史更长久的是人类本身。早在新石器时期晚期,我们的先祖就有了种桑养蚕的农作,历史更迭,沧海桑田,不禁让人感慨。桑蚕文化带来了许多民风民俗、神话传说,但究竟是什么让蚕歌留在了嘉兴?本文将通过对杭嘉湖的多维度分析,探究杭嘉湖蚕歌的形成因素。关键词:杭嘉湖;蚕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传承;民风民俗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桑蚕文化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