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日:13亿人得记住这13万人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10点,太阳火辣。临时搭建的平台前摆满了花圈,废墟上的人们胸前佩戴着白花,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
  仅仅7天前,这里还是繁华的闹市、密集的房屋、幽深的街道,而如今,一切被深埋于5米厚的泥沙之下,沉于穿城而过的白龙江中。
  2010年8月7日夜至8日凌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截至16日,已造成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2010年8月15日全国举行哀悼活动,以表达对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呜咽没有停止,生活却要继续。三分钟的默哀让整个县城没有了呼吸,炙热的煎烤,汗似雨下,泪如泉涌,滴滴落在埋藏着亲人的土地上。
  这是第二个与舟曲命运相连的哀悼日,两年前,汶川地震带给这座县城的裂痕还未完全愈合,无情的泥石流再次把舟曲的伤口撕裂。
  随后发生的一切变得熟悉而陌生。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救援部队全面展开救援工作,全国的救灾物资火速运达。
  13亿中国人记住了这座只有13万人口的陌生小城。
  泥石流将近千吨重的大小巨石头带至县城,城关一小的操场俨然成了存放着各种石料的“采石场”,教学楼后仰,躺在了公安局的家属楼上,相邻的两栋楼拧成了麻花,舟曲警方损失惨重,十分之一的警察罹难。10米高的泥浪所掠之处,将一切“掀翻”“按倒”“踏平”,一座两层小楼趴在一堆废墟上,人们通过残留的房顶认出这是原本立于300米外某位官员的房子。
  泥石流卷带的淤泥充斥着半个县城。大多淤泥涌入一楼的门市,将整个房屋灌满。如今,人们走在淤泥路上,脚与门顶上的牌匾平行,半个县城的道路被淤泥抬高。18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不仅将三眼村、月圆村、春场村基本吞噬,还将大量物质带入白龙江中,形成至今都无法彻底解决的大型堰塞体。
  泥石流把长约1.2公里的河道填满,令上游水位增高。尽管经多次爆破水位已明显下降,但如何解决淤堵已成较为棘手的问题。
  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关凯在一次内部会议上透露,部队甚至将火箭爆破器、火炮等武器运抵灾区,但堰塞河段正处于县城之中,加之两岸高层建筑已在水中浸泡多日,若使用重型装备恐造成新的堰塞体,“现在是投鼠忌器。”关凯感慨。
  大型设备进入灾区,清理工作加速,但搜救仍在进行。每挖出一具遗体,家人便会将其裹上棉被,抬上栓着活公鸡的担架。按当地风俗,鸡能招魂,让逝者魂有所归,入土为安。
  
  泥石流冲击波
  
  舟曲,地质结构复杂,近半个世纪以来,曾多次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然而,泥石流灾害从未如此惨烈。
  经过灾害现场实地考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泥石流发源地到泥石流冲毁县城后汇入白龙江的沟口距离仅为6公里,而前后两者海拔高差为2500米,在这种高山峡谷区内,暴雨突袭,径流短,高差大,地质结构较为破碎,易形成特大型泥石流灾害。
  更令人担忧的是,舟曲处于地震带上,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而滑坡与地震有着重要关系。地震可造成山体松动,特别是汶川地震使舟曲山体遭受内伤,部分内部结构已经破坏,潜在的滑面已经贯通。而据测算,泥石流的物源区内有大量滑坡崩塌体,多达2500万立方米,此次仅冲出不足10%。
  研究表明,舟曲降雨量在37到47毫米时就有引发泥石流的危险。而汶川地震后,这个临界值变得更低。在8月11日晚,28毫米的降雨量即造成南峪沟发生泥石流,1500名群众紧急疏散。
  由此,天气预警变得尤为重要。8月7日当晚,舟曲县城雨并不大,然而,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后沟口下起了大雨。遗憾的是,舟曲县城共56个监测点,而大雨发生在深山之中,并未在监测范围之内,一场灾难似乎不可避免。
  这次泥石流恐怖的摧毁力令人心有余悸。殷跃平分析说,泥石流从山口未涌出时为沟谷型泥石流,出山口后马上撒开,变为面状泥石流,把村庄表层的土和建筑物带下来,形成新的物源和冲击力。经过1.5km左右到了县城,因建筑密集,“泥石流像盲肠一样一下子缩紧,又变成沟谷型流动”。峡谷区的泥石流流量每秒可达1500~2500立方米,但到居民区其行洪能力下降,排泄不畅,一些区域的过流能力不到每秒300立方米,冲击力变得更大。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舟曲,耕地面积仅为3.17%,而适宜建房的区域则更为稀少,人们便倚沟建房,在楼上延伸出去,“占天不占地”。但舟曲城镇人口也由解放初的千余人增长至2万多人。64岁的张丑娃记得,县城两侧五六米宽阔的行洪河道随着居住区的扩大而逐年变窄,建房开始天地均占,到了80年代末就变成小河沟了,泉水也越来越少。
  舟曲有着“泉城”的美誉,相传城中曾有99眼泉水,但因争地建房,人们甚至将泉眼用水泥封死,如今舟曲的泉眼已屈指可数。
  
  消逝的森林
  
  在张丑娃的记忆里,舟曲漫山遍翠,古树参天。但1952年,隶属于白龙江林业局的舟曲林业局(下称为舟林局)成立,开始对原始森林进行大规模地采伐。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兰州建设需要大量木材,在此之前,宝成铁路开工,作为西北木材供给主要基地的舟曲,自然成为最重要的原木来源。
  在舟曲,林业分属于两个林业部门。一个是舟曲林业局,至今仍是舟曲除县政府外唯一的县级单位,主管着多个国有大型林厂,并拥有林业检察院、医院、学校等机构;而另一个则是舟曲县林业局,负责除舟林局所属区域外的林业工作。
  张丑娃回忆说,从山上砍的木头两三个人都抱不过来,因当时交通不便,木头便直接投入江中,顺水而下。在白龙江涨水的八九月份是采伐的高峰期,木头多得把白龙江完全盖住,顽皮的孩子甚至踩着木头可以过江。木头最终在四川召化被装上火车,发往全国。但水运的成本巨大,许多原木撞石损坏,在召化捞上的木头仅有一半左右。从1983年起水运改陆运。
  然而,舟曲县境内的森林,经舟林局几十年的大量采伐,许多林场森林资源告罄,无材可伐。舟林局局长王洪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998年停伐之前,舟林局有5000余名职工,算上局内家属,已近万人。
  森林破坏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地群众无度上山砍柴。群众烧柴,加之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盗卖盗运木材,使全县森林资源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逐年减少。为此,舟曲县林业局曾于80年代实施供煤植薪,即农户栽一至三亩不等的树苗可获一吨煤,尽管效果明显,但因资金问题无果而终。
  虽然政府鼓励农户用电,改变原始的生活习惯,但对于农民而言,电价较高仍是影响他们用电的最大瓶颈。
  舟曲水电资源丰富,因水头落差大,在舟曲境界仅67.5公里的白龙江,已建及在建、筹建的水电站就已达10座。而在附近的拱坝河上,甚至一个电站的出水口紧连着下一个电站的进水口。舟曲水利水电局副局长曾永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舟曲已建成水电站37座,在建26座,最小装机容量为640千瓦。
  然而,中小水利大兴并不意味着农民用电的实惠。因大多中小电站属于私人,发的电直接并入电网,每度5毛1分的价格让农民仍难以接受,上山砍柴仍是部分农民选择的过活方式。
  《舟曲县志》中写道:生态环境超限度破坏的连锁反应,已带来越来越多的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严重灾难。
  舟曲全县泥石流灾害隐患共有80多处,寨子沟、硝水沟、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等高频泥石流沟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在舟曲,泥石流冲毁公路、桥梁的事每年都有发生,三眼峪沟泥石流仅1978年、1989年和1992年三次暴发就造成842间房屋毁坏,2人死亡,190多人受伤。
  被称为“绿色宝藏”的舟曲开始出现绿色危机。但转机出现于1998年,甘肃省全面启动了国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舟曲县林业局已实施天保森林管护面积118.4万亩,退耕还林13.9万亩。舟曲县林业局局长杨宝全告诉记者,随着生态恢复,一些珍稀动物在舟曲境内出现。但因当地土壤较薄,干旱少雨,“年年栽树不见树”,植被恢复并不乐观,植树后的成活率在干旱时节仅为10%。
  舟曲县水保局局长高辉明对《中国新闻周刊》坦承,植被成活率低,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客观上说,特殊的地质环境,人口增多,人类对大自然的利用、攫取、破坏都是形成泥石流的原因。”
  不过,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火统元却较为乐观。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10年天保工程使整个林区林业量增长了10%。“虽然树没长大,但森林覆盖率上去了。”
  多位受访官员均坦言,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与植被破坏有着重要关系。
  在舟曲官方的数次新闻发布会中,对于环境问题大多避而不谈,但在8月13日,召开第8次新闻发布会,甘肃省水利厅办公室主任贾文平表示:“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与这个区域植被破坏严重有着重要关系。”这是官方第一次就此问题公开表态。
  此次特大泥石流中,山峪中专门用来拦截泥石流的谷坊坝在泥石流中被冲毁,其质量和设计问题也被广泛质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谷坊坝几十米高,十余米宽,但其出水口只有一人多高,宽度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过。村民们猜测:因谷坊坝为梯级修建,暴雨突降,无法及时泄洪,便会一级级形成多个天然水库,最终溃坝导致了此次灾难。
  专家表示,此种说法并无科学根据,但仍对建设标准低下表示了担忧。殷跃平告诉记者,7道拦挡坝冲毁了5道,其调查时发现建坝的主要材料是江砌块石。根据我国防护规范,这种防护标准只适应于一般的集镇和人比较少的地方。
  “必须要用更加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来拦挡,用江砌块石的没有一个不被破坏的,比如绵竹文家沟泥石流,也全都被冲毁了。目前我国防护标准在抗冲击力这一部分的计算偏低。”殷跃平说。
  除此之外,我国现行泥石流防护标准较为落后,其中的降雨数据多为上世纪60~80年代统计的,数据一直没有更新。“这次舟曲的降雨就相当于一年的四分之一。”
  因局地降雨的变化非常大,殷跃平建议,针对小流域建立适合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的气象或降雨的台站,在群测群防体系基础上,完善群专结合。
  记者在泥石流沟口发现多个采石场,炸药炸过的痕迹极为明显,但专家称,采石场是对松散的地方进行解体,但它跟此次物源没有可比性,采石场并没有对基岩进行开采。
  
  迁城之困
  
  舟曲临江而建,白龙江自西北而东南,横穿泉城之南,其北三眼泉溪水穿城注入白龙江,两岸山势陡峻,气势巍峨,因而造成白龙江北岸洪淤冲击扇上有河漫滩地,早在三国时期,姜维便屯兵于此。
  尽管舟曲的大小泥石流沟有一百多条,但专家指出此地人类活动历史久远,水热资源较为丰富,人类居住已相对稳定。此次泥石流之后,关于舟曲迁城的议题曾甚嚣尘上。舟曲县县长迭目江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还处在抢险救灾阶段,县城并没有搬迁计划。
  在殷跃平看来,舟曲要考虑“以限为主”,顺应自然,县城不能无限制地建设和扩大规模。
  据媒体报道,当地政府曾想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将处于危险边坡的村庄迁走,仅此一项,就需要数千万元的安置费用,再加上倒塌危房群众的房屋重建数亿元,舟曲财政无法支付这个天文数字。
  但数年前,舟曲县政府专门设立移民办,将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的乡镇的部分居民实施异地搬迁。因为土地贫瘠,土层较薄,水土极易流失,当地甚至流传着一夜之间丢田的故事。当年参与搬迁工作的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人多地少的乡镇都会分到移民指标,而此举也实属无奈,“几个兄弟分家,一个人才分到6分地,连吃饭都成问题”。
  舟曲的一些群众遂被迁至安西、民勤等地,有的甚至远赴新疆。然而,不少群众因不习惯外地生活,悄悄迁回舟曲,随后外迁的居民越来越少。
  对于舟曲的现状,殷跃平认为,首先要保持流通区的通畅,并对泥石流的发源地进行固源,建钢筋混凝土结构谷坊拦挡,同时加强植被建设。
  但目前舟曲仍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舟曲水保局局长高辉明介绍,舟曲现在仍有7处险情,如遇强降雨,将提前发出预警。8月17日,甘肃气象部门警告,未来5天,舟曲灾区将降暴雨,为防止二次灾害发生,专家根据近几天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制定已编制了《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紧急防灾预案》,对6个泥石流隐患点和3个滑坡隐患点提出防范措施。
  舟曲县副县长杨尤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天气预报现已实行两小时一报制度,做好应急预案,并挖开泥石流区域两侧的排水渠。
  如今,清淤工作仍在继续。在这片已废墟之上,一个永久性的警示纪念地或将建立,悼念逝者,警示来人。迭目江腾两年之前曾向媒体表示,舟曲希望从农业贫困县走上一条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争取将荒山野岭恢复成曾经的原始森林地貌,从山水资源上做文章、求发展。经历这场灾难之后,这个愿望似乎变得更为迫切,毕竟,人们更为怀念那个“两岸泉声飞吏署,四山岚气朴民廛”的陇上江南。★
   (实习生熊一丹对本文有贡献)
其他文献
6月4日凌晨,中朝边界传来一阵枪声。3天后,这一消息首先被韩日媒体报道出来,再一天后,6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并披露了事件大概:辽宁省丹东市居民因涉嫌越境从事边贸活动遭到朝鲜边防部队枪击,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引人关注的是秦刚的措辞:事发后,中方高度重视,立即向朝方进行严正交涉。  “高度重视”“严正交涉”,这种字眼一般不太会出现在“亲如兄弟”的中朝关系中
雷家,四川夹江县的一个教师世家,在绵延传承500年后,竟已走到了“讲台”的尽头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雷家了。在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的街头,问询起雷家,复印店小工、宾馆服务员、人力车夫、文具店老板娘和出租车司机都迷茫地摇着头:“雷家?什么雷家?”  尽管当地县志、教育志中对这个教育望族曾屡有记载,但雷家如今看起来已是声名寂寥。  自明代中期起,雷家世代在夹江教书育人,500年间产生教师47位,与教育
有资料称,中国目前共有高层建筑约10万幢    11月15日14时15分,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座28层的公寓楼突发大火。截至本刊发稿时止,此次特大火灾事故已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其中17人伤势严重,尚有50余人失踪。  事有凑巧。据报道,上海于11月9日刚刚进行了高层建筑扑救的专项演习,仅用20分钟的时间,搭建天梯成功“营救”了55层高楼上(高达200米)的“受困者”。  然而胶州路
蒂比是匈牙利某大学中文系毕业,迷恋中国文化,爱屋及乌地喜欢跟中国人打交道。  小伙子潇洒帅气,爱在胡子上做文章:今天留裘·德洛式的青皮胡,明天留加勒比海盗式的八字胡,有段时候蓄起亚洲式的小山羊胡,长发盘髻,打扮得像个道士。他不仅讲流利的中文,还能打两套咏春拳,不管他到哪里上班,办公桌上总要摆着他从北京带回的那套紫砂茶具,每逢客户登门,他都煞有介事屏息静气,温壶温杯,投茶洗茶,闻香品茗,不要说匈牙利
距离《教育改革纲要》颁布近一个月时间,8月25日,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其办公室设在教育部。  同一天,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在会上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举措。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教育改革第一棒砸向体制,说明改革
2008年北京奥运,不仅是对综合国力的检验,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是否理性、成熟的重大考验    今年年初,在韩国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冠军争夺战中,中国选手林丹不敌韩国选手李炫一,并与对手的教练、中国男队前主帅李矛激烈冲突,甚至险些动武。此事引起中国媒体、网民的高度关注,一些人甚至慷慨激昂地大骂李是“汉奸”。如此情景,不禁使人想起在2002年第十四届韩国釜山亚运会上,率领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两次击败韩国队夺得
7月8日,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雪邦赛道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车队——壳牌亚洲环保马拉松参赛车队。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10个国家共81支学生车队入驻雪邦赛道,利用各自设计、制造并驾驶的环保节油车,争取以最少的能源行驶最长的距离。  环保马拉松的雏形是科学家在实验室的斗智游戏,科学家试图用各种方法以最少的能源行驶最长的距离。但这一项竞技近年来已经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理工类学院得到普及。年轻的汽车工程师可以短暂抛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张学良被称之为“传奇人物”,这绝不是浪得虚名。百年生涯中,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与他迎面相撞。譬如,1928年的“东北易帜”,使蒋介石统一中国的努力得以实现,而1930年9月18日,他在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再一次力挺蒋介石,为中国的统一保驾护航;1931年9月18日,面对着日寇的铁蹄,他的“不抵抗政策”使东北沦陷于日本——现今仍在传唱的那首低婉凄哀“松花江上”就是当年的写照;1936
严惩肇事者、打击恐怖势力,不但是人民党和巴基斯坦人民对政府的合理要求,也是这个“反恐前线”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重获尊敬的重要条件    贝布托遇袭身亡的消息刚刚传出,世界主要股市、石油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大幅震荡。市场真正担忧的,与其说是布托家族、人民党甚至巴基斯坦的前途,不如说是国际反恐战争的走向。  关于贝布托遇刺的有关调查尚在进行当中,大量的疑问并未解开。比如何以恐怖分子会有充足的时间靠近贝布托,
一方面,中央部委和31个省市自治区“主动公开”的成绩越来越好,另一方面,面对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的窗口却越关越紧    也许是因为一种分裂的感觉,25岁的阎天发现自己很难简单定义何为“更好”或“更差”。两年来,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主攻政府信息公开,这项工作经常把他带入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中。  一方面,在他参与的一个测评项目中,中央部委和31个省市自治区“主动公开”的成绩越来越好,这让他感到乐观;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