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礼物”一词简单说来就是两个相互交往的人之间的一种媒介,承载着送礼者的情感,表达的心意。而礼物的流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基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来探讨人情、面子、权力对社会交换(礼物流动)的影响及关系。
关键词:礼物;人情;面子;权力;社会交换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39-01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是诱导人们主动地建立社会交往的力量,并且一旦形成交往,又会扩展他们的交往范围。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互动,交往,而人情、面子、权力丰富了交往过程,使得交往各式各样,礼物则是流动在交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物品。当然,礼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礼物不需要太贵,关键在于取悦受赠的一方,或者对其表达善意、敬意。中国古代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礼物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面子社会、权力社会中交换独具特色。
一、礼物流动中的人情交换
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作者将人情区分了四种不同然而又相关的含义:第一种是认为人情就是人的感情,表现为社会性的;第二种认为是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义务,例如,要求人与关系网中其他人保持联系——介入礼物,问候,访问和帮助的互换;第三种认为是一种资源即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媒介,如一种恩惠或礼物;第四是作为关系的同意词。人情如何交换,靠的是礼物这个载体来实现。当一个人送别人礼物,别人会觉得欠送礼者一个所谓的“人情”,会想着合适的时候给别人回礼,或许就是潜藏在心中的“互惠原则”在作祟,也只有社会交换会引起个人的义务感、感激之情和信任感,而纯粹的交换则不能。下岬村的人认为人情是在感情基础上的私人关系,在礼物交换方面一种是愉快的随礼,针对和自己关系好的人。送对方礼,是相信对方在合适的时候也会送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良好的人情关系;另外一种是不得不去的而且感情一般的人的宴席,体现了“行动可以被胁迫,但胁迫的情感表达仅仅是一种表演”尽管是表面的人情往来,一旦一方缺席另一方的宴席,关系就会断裂,再无往来,可能还会影响以后在一起的生活。阎云翔将人情关系分为三个范畴,实在亲戚、靠得住的、一般亲友,相当于关系网中的“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这种关系就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到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个“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此关系基础上,根据互惠原则,你送礼给我,我还相应的礼给你,从而实现礼物的均衡流动,达到互惠,同时使礼物交换得到延续,而处于离“己”越近的圈子,礼或许更重,走往更多。人情的运作期待不是直接利益最大化,而是互惠的最优化里面有许多非(直接)利益因素的考虑。
二、礼物流动中的面子交换
面子在社会互动中进行道德约束,它包括社会的面子和道德的脸面。社会的面子是通过个人努力而积累起来的社会声望,来源于外部的评价和规范。道德的脸面是基于一种羞耻感而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面子,“面子”是一个体为了维护自己或相关者所积累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圈内公认的形象,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表现出一系列规格性的行为。之后翟学伟自己做了修改,“面子”是一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来的认同性的心理和行为。在下岬村的随礼中,面子主要是滋长了礼金的数额,送礼者往往好于面子多送一点礼或送很贵重的礼物,显得自己很有所谓的“面子”,而回礼者也会好于“面子”,增加礼物的金钱价值回赠,这样无形中增加大家送礼的经济负担,有时甚至失去了礼物的意义,不是仅仅表达心意,而是在拼钱。
三、礼物流动中的权力交换
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们之所以乐于相互交换是希望从中得到奖励和报酬。霍曼斯吸取他的灵感进一步认为交换已从单纯的物质交换发展为物质与非物质的综合性交换。谈及权,钱穆说:“中国人称‘权’,是权度、权量、权衡之意,此乃各官职在自己心上斟酌,非属外力之争。故中国传统观念,只说君职,相职。凡职皆当各有权衡。没官所以分职,职有分,则权有别。”当一方(通常是求人者)难以提供相同价值的资源作为报酬时,便产生了社会债务,负债者往往只能通过服从来进行清偿,这就造成了权力的分化。对于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来说不一定是以有形的礼物回赠,而是利用自己的权力让送礼者得到帮助或利益,达到送礼者送礼期待的回报。虽然礼物交换的互惠性原则普遍存在,但礼物的不对称流动也司空见惯,这便是由等级社会中的权力与声望所导致的。权力往往影响社会交换的不平等,礼物流动的非均衡,非均衡互惠的原因一个是源于家庭的发展周期,二是源于社会地位的鸿沟,使得从下层往上层单向流动。主要表现在村名给干部送礼,低层干部给上级送礼,村民送给城里亲戚等,这些送礼者不期望有同等的回礼,比如上级最终会偿还下级的单向送礼,偿还方式可能运用职务权力来还,这样并没有引起上级既定资源的直接损失。相反他的私人財富还增加了,这使双方之前的等级关系不仅还在,甚至还强化了。当然,单向送礼屡见不鲜,形成礼物不均衡流动通常是下级向上级送礼。例如,溜须则是一种巴结性礼物,通常是上级与从属之间的垂直交易。在求人帮忙之前送的礼被称为“上油”,是一种润滑作用的礼物,也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走后门”和“贿赂”,当地人将它当成是“一锤子买卖”。这些礼物的非均衡流动,至于收礼者愿不愿回礼,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并不知道。
结语
《礼物的流动》一书通过许多生动活泼的例子记录了礼物交换的过程,礼物的交换大致分为四类:一、横向情境中的表达性馈赠,比如朋友之间的礼物交换。二、横向情境中的工具性送礼,例如,向朋友求助,求朋友办事等。三、纵向情境中的表达性馈赠,比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四、纵向情境中的工具性送礼,比如下级给上级送礼等。布劳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就是(1)所有行为都是报酬和代价所驱使的。(2)大部分人际互动是由有价值资源交换所构成的行动者以获得报酬为交换动机,不管是物质性报酬还是非物质性报酬,并且尽可能地保持自身报酬的增长。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就算给予者是发自内心的无偿意愿,不需要有回报,但是这样次数多了,别人没有任何的谢意或是回馈的表示,我想给予者也不会想持续这么做了。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礼物的流动受到人情、面子、权力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礼物;人情;面子;权力;社会交换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39-01
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是诱导人们主动地建立社会交往的力量,并且一旦形成交往,又会扩展他们的交往范围。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互动,交往,而人情、面子、权力丰富了交往过程,使得交往各式各样,礼物则是流动在交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物品。当然,礼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礼物不需要太贵,关键在于取悦受赠的一方,或者对其表达善意、敬意。中国古代就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说法。礼物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面子社会、权力社会中交换独具特色。
一、礼物流动中的人情交换
在《礼物的流动》一书中,作者将人情区分了四种不同然而又相关的含义:第一种是认为人情就是人的感情,表现为社会性的;第二种认为是一种社会规范和道德义务,例如,要求人与关系网中其他人保持联系——介入礼物,问候,访问和帮助的互换;第三种认为是一种资源即作为一种社会交换的媒介,如一种恩惠或礼物;第四是作为关系的同意词。人情如何交换,靠的是礼物这个载体来实现。当一个人送别人礼物,别人会觉得欠送礼者一个所谓的“人情”,会想着合适的时候给别人回礼,或许就是潜藏在心中的“互惠原则”在作祟,也只有社会交换会引起个人的义务感、感激之情和信任感,而纯粹的交换则不能。下岬村的人认为人情是在感情基础上的私人关系,在礼物交换方面一种是愉快的随礼,针对和自己关系好的人。送对方礼,是相信对方在合适的时候也会送回来,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良好的人情关系;另外一种是不得不去的而且感情一般的人的宴席,体现了“行动可以被胁迫,但胁迫的情感表达仅仅是一种表演”尽管是表面的人情往来,一旦一方缺席另一方的宴席,关系就会断裂,再无往来,可能还会影响以后在一起的生活。阎云翔将人情关系分为三个范畴,实在亲戚、靠得住的、一般亲友,相当于关系网中的“核心区域”“可靠区域”“有效区域”。这种关系就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到中国社会的结构是个“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此关系基础上,根据互惠原则,你送礼给我,我还相应的礼给你,从而实现礼物的均衡流动,达到互惠,同时使礼物交换得到延续,而处于离“己”越近的圈子,礼或许更重,走往更多。人情的运作期待不是直接利益最大化,而是互惠的最优化里面有许多非(直接)利益因素的考虑。
二、礼物流动中的面子交换
面子在社会互动中进行道德约束,它包括社会的面子和道德的脸面。社会的面子是通过个人努力而积累起来的社会声望,来源于外部的评价和规范。道德的脸面是基于一种羞耻感而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面子,“面子”是一个体为了维护自己或相关者所积累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圈内公认的形象,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表现出一系列规格性的行为。之后翟学伟自己做了修改,“面子”是一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来的认同性的心理和行为。在下岬村的随礼中,面子主要是滋长了礼金的数额,送礼者往往好于面子多送一点礼或送很贵重的礼物,显得自己很有所谓的“面子”,而回礼者也会好于“面子”,增加礼物的金钱价值回赠,这样无形中增加大家送礼的经济负担,有时甚至失去了礼物的意义,不是仅仅表达心意,而是在拼钱。
三、礼物流动中的权力交换
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人们之所以乐于相互交换是希望从中得到奖励和报酬。霍曼斯吸取他的灵感进一步认为交换已从单纯的物质交换发展为物质与非物质的综合性交换。谈及权,钱穆说:“中国人称‘权’,是权度、权量、权衡之意,此乃各官职在自己心上斟酌,非属外力之争。故中国传统观念,只说君职,相职。凡职皆当各有权衡。没官所以分职,职有分,则权有别。”当一方(通常是求人者)难以提供相同价值的资源作为报酬时,便产生了社会债务,负债者往往只能通过服从来进行清偿,这就造成了权力的分化。对于一些有钱有地位的人来说不一定是以有形的礼物回赠,而是利用自己的权力让送礼者得到帮助或利益,达到送礼者送礼期待的回报。虽然礼物交换的互惠性原则普遍存在,但礼物的不对称流动也司空见惯,这便是由等级社会中的权力与声望所导致的。权力往往影响社会交换的不平等,礼物流动的非均衡,非均衡互惠的原因一个是源于家庭的发展周期,二是源于社会地位的鸿沟,使得从下层往上层单向流动。主要表现在村名给干部送礼,低层干部给上级送礼,村民送给城里亲戚等,这些送礼者不期望有同等的回礼,比如上级最终会偿还下级的单向送礼,偿还方式可能运用职务权力来还,这样并没有引起上级既定资源的直接损失。相反他的私人財富还增加了,这使双方之前的等级关系不仅还在,甚至还强化了。当然,单向送礼屡见不鲜,形成礼物不均衡流动通常是下级向上级送礼。例如,溜须则是一种巴结性礼物,通常是上级与从属之间的垂直交易。在求人帮忙之前送的礼被称为“上油”,是一种润滑作用的礼物,也就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走后门”和“贿赂”,当地人将它当成是“一锤子买卖”。这些礼物的非均衡流动,至于收礼者愿不愿回礼,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并不知道。
结语
《礼物的流动》一书通过许多生动活泼的例子记录了礼物交换的过程,礼物的交换大致分为四类:一、横向情境中的表达性馈赠,比如朋友之间的礼物交换。二、横向情境中的工具性送礼,例如,向朋友求助,求朋友办事等。三、纵向情境中的表达性馈赠,比如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等。四、纵向情境中的工具性送礼,比如下级给上级送礼等。布劳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就是(1)所有行为都是报酬和代价所驱使的。(2)大部分人际互动是由有价值资源交换所构成的行动者以获得报酬为交换动机,不管是物质性报酬还是非物质性报酬,并且尽可能地保持自身报酬的增长。一个人给予是因为他期待报偿,而一个人回报是由于其伙伴可能中止给予的危险。就算给予者是发自内心的无偿意愿,不需要有回报,但是这样次数多了,别人没有任何的谢意或是回馈的表示,我想给予者也不会想持续这么做了。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礼物的流动受到人情、面子、权力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