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中叶,陕西扶风有一传奇人物,姓窦,名义(yi),一生积累了大量财富。据说他名下的商铺就有上千间,每间商铺价值千余贯,分布于长安繁华闹市。说起这位长安首富的生意经,也许更让人喷啧称奇。窦义先通过卖鞋、卖树等生意赚了第一桶金,后来在有了80万钱身家的时候,开始向房地产行业进军。他最成功的两笔房地产买卖,堪称同业人士后世宗师。
资源利用
窦义是陕西扶风县人,他的伯父和舅父都是唐朝政府的高级官员,算得上是家世显赫。可谁也没想到,窦义从小却对经商产生了极大兴趣,他把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子贡当作自己的偶像。商人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窦义的经商理想大概未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所以年少时的窦义只能暗中筹划,等待时机。
十三岁那年,窦义的舅父在安州任职期满返回京城长安,带回了十几双安州特产丝鞋,分送给外甥和侄儿们。当时其他人都争先恐后去挑选,惟独窦义不慌不忙。等他们挑选完后,只剩下了一双大号的,窦义于是拜谢舅父,收下了这双大号鞋。舅父纳闷,你小小年纪拿双大号鞋有何用?窦义沉默不语。
原来,窦义是想用这双鞋作为下海经商的本钱。他悄悄把这双鞋拿到集市上卖了,换得五百文钱,然后去铁器铺打制了两把锄头。这两把锄头后来成为了窦义掘取第一桶金的工具。
五月初,长安城里榆树果实成熟了,果籽纷纷掉落到地上。窦义每天去榆树下扫果籽,一共扫得了十余斗。随后他去了一趟伯父家,对伯父说想借住在嘉会坊的宗祠内温习功课。侄儿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读书,伯父自然会提供方便,所以窦义顺利搬进了宗祠。窦家是官宦之家,宗祠的院子很大,空地也比较多。窦义于是用先前准备好的两把锄头,在宗祠院内的空地上进行开垦。他挖成了宽五寸、深五寸的小沟四千多条,每条长二十多步。打水浇灌后,他将榆树果籽播种在沟内。不久,每条沟里都长出了榆树幼苗。等到秋天,小树苗已长到一尺多高,数量达千万余株。
第二年,榆树苗已长到三尺多高。窦义于是对树苗进行了一次间伐,留下杆枝直挺的树苗。间伐下来的小榆树则捆起来作为柴薪,每捆二尺左右,共有一百多捆。这年秋天,天气阴冷,连降大雨,窦义将这一百多捆榆柴运到集上去卖,每捆卖了十多文钱。
第三年,窦义继续为榆树苗提水浇灌。到了秋后,榆树苗有些已经长成鸡蛋那么粗,窦义又间伐了一次树苗,得榆柴二百多捆。窦义当初投入的五百文本钱,仅两次卖柴的收入,就已经获利好几倍。
又过了五年,榆树苗已经长大成材。窦义砍伐粗大的榆树制成盖房屋用的椽材,共千余根,卖得三四万文钱。又挑选出枝杆大的制成造车用的木料千余根。此时,窦义的生活已是富足有余。
窦义以一双鞋的本钱,成功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除了个人具有经商天份之外,充分利用了宗祠中的闲置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很值得小本创业者借鉴,发现并利用身边的闲置资源,可能是小本创业的一大法宝。
技术创新
完成了原始积累,窦义便开始扩大再生产。窦义开发了一个在当时颇有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法烛。
不知道那时候是否流行制订书面的项目计划书,但至少在窦义心里对整个项目进行过详细的策划。首先,他以一百文钱一匹布的价格采购了一批蜀郡产的青麻布,裁成四尺宽,雇人缝制成小布袋。另外还采购了几百双内乡产的新麻鞋。
然后,窦义面向长安城各街坊广招小孩子来打工。当时的政策大约是允许招收童工的,也可能是以勤工俭学或者别的什么名义,总之招用童工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而且报名者踊跃,甚至连朝廷官员家的孩子都跑来打工了。窦义给他们的报酬是每天发给三张饼,十五文钱。童工们的工作任务是拾槐树籽。先前制成的那些小布袋就是用来装槐树籽的,人手一个。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收集到了两车槐树籽。
接下来,窦义又让小孩们拣拾破旧的麻鞋,每三双破旧麻鞋换一双新麻鞋。消息传开后,前来用旧麻鞋换取新麻鞋的人不计其数。没几天,就换得旧麻鞋一千多双。窦义雇人将破麻鞋冲洗、晒干,贮存在宗祠院中。又在坊门外买下几堆遗弃的碎瓦片,让工人将泥滓洗去,用车运到宗祠院内。还从长安西市采购了一批油靛。
原材料准备就绪后,窦义购置了一些必需的设备,开始组织生产。他招收了一批按日计酬的工人,负责将破麻鞋切烂,将碎瓦片捣碎。用筛子筛过后,将麻鞋、瓦片碎末与槐树籽、油靛混合到一块熬煮,搅成乳状。等到可以制作成棍棒时,再从臼中趁热取出来,让工人们做成长三尺以下,圆径三寸的长棒。这种长棒便是成品法烛,一共生产了一万多条。
唐德宗建中初年六月,京城长安连降大雨,柴薪价格暴涨并且严重缺货。窦义于是将贮存的法烛拿出来销售,每条售价一百文钱。用法烛烧饭,火力是普通柴薪的一倍,极受消费者欢迎。窦义赚得盆满钵溢。
法烛实际上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新能源产品,窦义的这次成功无疑得益于技术创新。
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如今是暴利行业,估计在唐代也差不多。所以一旦有了机会,窦义也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长安西市南边有一处十多亩大小的低洼之地,人称小海池。此地虽靠近繁华的长安西市,却是一个倒放垃圾的地方。独具慧眼的窦义看中了这块地的潜在价值,想买下来。这块地皮的主人急于将这块烂地出手,得知窦义想买,测量都免了,只收三十贯钱(一贯等于一千文)就赶紧抛掉了这只“烫手山芋”。
窦义买下小海池后,在洼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杆,杆顶悬挂一面小旗。再在洼地周围搭建了六七个临时商铺,雇人制作煎饼、团子等食品。然后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少儿游戏。游戏内容是让孩子们投掷瓦砾,击打木杆上面的小旗。击中的,奖给煎饼或团子吃。参加游戏是免费的,街坊的小孩子自然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不出一个月,参与投掷瓦砾游戏的有上亿人次,所掷的瓦砾已将洼地填平了。
游戏结束后,窦义在填平的这块地皮上建造了二十间门面。由于地处繁华闹市,这些门面每天的租金就有几贯钱,获利丰厚。后来,人们将这块地方称为窦家店。
房地产行业的老板在人们印象中通常都是财大气粗,但作为长安首富的窦义,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仍然非常讲究策略。设计那个投掷瓦砾的游戏,目的就是降低开发成本。看来,利润最大化始终是老板们的追求目标。
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是风投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创业家进行创业,承担创业中的高风险,享受创业成功后的高收益。
唐代虽然还没有“天使投资”这个名词,但类似天使投资的行为,在窦义的商业活动中已有所体现。
有个叫米亮的胡人,一直在长安漂泊,是当时的“京漂族”。同京漂族中的大多数人一样,米亮在长安拼搏了整整七年,始终没混出什么名堂。不过,米亮有幸结识了大富豪的窦义,并经常从他那 儿得到一些资助。
窦义搞完小海池地产开发项目之后,闲居在家中。一天,米亮来见窦义,说长安崇贤里有一座小宅院要出卖,要价二百贯,建议窦义将它买下来。窦义问他投资价值何在。米亮说:“我擅长鉴别玉石。我曾看见这家屋内有一块特殊的捣衣石,很少有人留意它。这块捣衣石可是一块价值连城的于阗玉啊!”窦义虽不太相信有这等便宜事,但还是决定赌一把。小宅院买下来之后,米亮立即从延庆坊找来一位玉工做鉴定。玉工看到这块捣衣石大惊:“这的确是一块奇异的宝玉。”于是,窦义雇来玉工将这块捣衣玉石加工成腰带扣板等各种玉石产品,销售收入达数十万贯。
窦义投资二百贯,居然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堪称风险投资中最成功的案例。米亮在这桩交易中也受益颇丰,窦义将买下的那座宅院分给了米亮。这位京漂族在窦义的关照下终于熬出了头。
钱权交易
钱权交易是中国古代成功商人的惯用手段,窦义在钱权交易中的操作手法也比他人更高一筹。
太尉李晟府第旁有一座小宅院,传说里面经常闹鬼。窦义花二百贯钱将它买下,准备辟成耕地。李晟想买下窦义的这块地建造一座击球场。窦义说这块地已有了用途,不肯卖给他。
等到李晟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时,窦义带着房契去见李晟:“我买下这座宅院原打算借给一位亲戚居住,可又担心离太尉府第太近,可以俯瞰到您府上的一切。我的亲戚是贫贱之人,没什么修养,很难安分守己,因此我一直没有借给这家亲戚住。这块地方宽阔清静,可以修建一个跑马场。今天,我特意来府上向太尉进献房契,只希望大人您能收下我的这份心意。”
李晟大喜,私下里对窦义说:“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窦义说:“我不敢有什么奢望。日后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您老人家关照,我再来求助您吧。”李晟一听越发觉得窦义够朋友。钱权交易的关节就这样打通了。
随后,窦义从长安东、西二市挑选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五六个,问他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子弟弄到官府中去任职。给子弟从官府中谋得一份好差使,历来是富商们梦寐以求的愿望。那些富商纷纷表示:“窦兄如果能将我的孩子弄进官府任职,愿以二万贯钱酬谢。”
于是,窦义带着这些富商子弟的简历去拜见太尉李晟,说是自己亲朋好友的孩子。太尉李晟高兴地答应下来,将他们安排到一些富裕的州县担任重要职务。窦义轻而易举从这些富商们那儿拿到了几万贯钱。
窦义经商,到此实际已是在经营人。发现各人背后的潜在利润,乃至令人自动为你寻找利润。以人为本,此乃真商人也。窦义从种植业起步,历经制造业、房地产业直至经营人,走完了从顽童到首富的脱变。
编辑 简菡
《商道》杂志QQ④群:153703011
资源利用
窦义是陕西扶风县人,他的伯父和舅父都是唐朝政府的高级官员,算得上是家世显赫。可谁也没想到,窦义从小却对经商产生了极大兴趣,他把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子贡当作自己的偶像。商人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窦义的经商理想大概未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所以年少时的窦义只能暗中筹划,等待时机。
十三岁那年,窦义的舅父在安州任职期满返回京城长安,带回了十几双安州特产丝鞋,分送给外甥和侄儿们。当时其他人都争先恐后去挑选,惟独窦义不慌不忙。等他们挑选完后,只剩下了一双大号的,窦义于是拜谢舅父,收下了这双大号鞋。舅父纳闷,你小小年纪拿双大号鞋有何用?窦义沉默不语。
原来,窦义是想用这双鞋作为下海经商的本钱。他悄悄把这双鞋拿到集市上卖了,换得五百文钱,然后去铁器铺打制了两把锄头。这两把锄头后来成为了窦义掘取第一桶金的工具。
五月初,长安城里榆树果实成熟了,果籽纷纷掉落到地上。窦义每天去榆树下扫果籽,一共扫得了十余斗。随后他去了一趟伯父家,对伯父说想借住在嘉会坊的宗祠内温习功课。侄儿想找个清静的地方读书,伯父自然会提供方便,所以窦义顺利搬进了宗祠。窦家是官宦之家,宗祠的院子很大,空地也比较多。窦义于是用先前准备好的两把锄头,在宗祠院内的空地上进行开垦。他挖成了宽五寸、深五寸的小沟四千多条,每条长二十多步。打水浇灌后,他将榆树果籽播种在沟内。不久,每条沟里都长出了榆树幼苗。等到秋天,小树苗已长到一尺多高,数量达千万余株。
第二年,榆树苗已长到三尺多高。窦义于是对树苗进行了一次间伐,留下杆枝直挺的树苗。间伐下来的小榆树则捆起来作为柴薪,每捆二尺左右,共有一百多捆。这年秋天,天气阴冷,连降大雨,窦义将这一百多捆榆柴运到集上去卖,每捆卖了十多文钱。
第三年,窦义继续为榆树苗提水浇灌。到了秋后,榆树苗有些已经长成鸡蛋那么粗,窦义又间伐了一次树苗,得榆柴二百多捆。窦义当初投入的五百文本钱,仅两次卖柴的收入,就已经获利好几倍。
又过了五年,榆树苗已经长大成材。窦义砍伐粗大的榆树制成盖房屋用的椽材,共千余根,卖得三四万文钱。又挑选出枝杆大的制成造车用的木料千余根。此时,窦义的生活已是富足有余。
窦义以一双鞋的本钱,成功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除了个人具有经商天份之外,充分利用了宗祠中的闲置资源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很值得小本创业者借鉴,发现并利用身边的闲置资源,可能是小本创业的一大法宝。
技术创新
完成了原始积累,窦义便开始扩大再生产。窦义开发了一个在当时颇有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法烛。
不知道那时候是否流行制订书面的项目计划书,但至少在窦义心里对整个项目进行过详细的策划。首先,他以一百文钱一匹布的价格采购了一批蜀郡产的青麻布,裁成四尺宽,雇人缝制成小布袋。另外还采购了几百双内乡产的新麻鞋。
然后,窦义面向长安城各街坊广招小孩子来打工。当时的政策大约是允许招收童工的,也可能是以勤工俭学或者别的什么名义,总之招用童工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而且报名者踊跃,甚至连朝廷官员家的孩子都跑来打工了。窦义给他们的报酬是每天发给三张饼,十五文钱。童工们的工作任务是拾槐树籽。先前制成的那些小布袋就是用来装槐树籽的,人手一个。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收集到了两车槐树籽。
接下来,窦义又让小孩们拣拾破旧的麻鞋,每三双破旧麻鞋换一双新麻鞋。消息传开后,前来用旧麻鞋换取新麻鞋的人不计其数。没几天,就换得旧麻鞋一千多双。窦义雇人将破麻鞋冲洗、晒干,贮存在宗祠院中。又在坊门外买下几堆遗弃的碎瓦片,让工人将泥滓洗去,用车运到宗祠院内。还从长安西市采购了一批油靛。
原材料准备就绪后,窦义购置了一些必需的设备,开始组织生产。他招收了一批按日计酬的工人,负责将破麻鞋切烂,将碎瓦片捣碎。用筛子筛过后,将麻鞋、瓦片碎末与槐树籽、油靛混合到一块熬煮,搅成乳状。等到可以制作成棍棒时,再从臼中趁热取出来,让工人们做成长三尺以下,圆径三寸的长棒。这种长棒便是成品法烛,一共生产了一万多条。
唐德宗建中初年六月,京城长安连降大雨,柴薪价格暴涨并且严重缺货。窦义于是将贮存的法烛拿出来销售,每条售价一百文钱。用法烛烧饭,火力是普通柴薪的一倍,极受消费者欢迎。窦义赚得盆满钵溢。
法烛实际上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新能源产品,窦义的这次成功无疑得益于技术创新。
地产开发
房地产开发如今是暴利行业,估计在唐代也差不多。所以一旦有了机会,窦义也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长安西市南边有一处十多亩大小的低洼之地,人称小海池。此地虽靠近繁华的长安西市,却是一个倒放垃圾的地方。独具慧眼的窦义看中了这块地的潜在价值,想买下来。这块地皮的主人急于将这块烂地出手,得知窦义想买,测量都免了,只收三十贯钱(一贯等于一千文)就赶紧抛掉了这只“烫手山芋”。
窦义买下小海池后,在洼地中央立了一根木杆,杆顶悬挂一面小旗。再在洼地周围搭建了六七个临时商铺,雇人制作煎饼、团子等食品。然后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少儿游戏。游戏内容是让孩子们投掷瓦砾,击打木杆上面的小旗。击中的,奖给煎饼或团子吃。参加游戏是免费的,街坊的小孩子自然趋之若鹜,争先恐后。不出一个月,参与投掷瓦砾游戏的有上亿人次,所掷的瓦砾已将洼地填平了。
游戏结束后,窦义在填平的这块地皮上建造了二十间门面。由于地处繁华闹市,这些门面每天的租金就有几贯钱,获利丰厚。后来,人们将这块地方称为窦家店。
房地产行业的老板在人们印象中通常都是财大气粗,但作为长安首富的窦义,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仍然非常讲究策略。设计那个投掷瓦砾的游戏,目的就是降低开发成本。看来,利润最大化始终是老板们的追求目标。
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是风投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个人出资协助具有专门技术或独特概念的创业家进行创业,承担创业中的高风险,享受创业成功后的高收益。
唐代虽然还没有“天使投资”这个名词,但类似天使投资的行为,在窦义的商业活动中已有所体现。
有个叫米亮的胡人,一直在长安漂泊,是当时的“京漂族”。同京漂族中的大多数人一样,米亮在长安拼搏了整整七年,始终没混出什么名堂。不过,米亮有幸结识了大富豪的窦义,并经常从他那 儿得到一些资助。
窦义搞完小海池地产开发项目之后,闲居在家中。一天,米亮来见窦义,说长安崇贤里有一座小宅院要出卖,要价二百贯,建议窦义将它买下来。窦义问他投资价值何在。米亮说:“我擅长鉴别玉石。我曾看见这家屋内有一块特殊的捣衣石,很少有人留意它。这块捣衣石可是一块价值连城的于阗玉啊!”窦义虽不太相信有这等便宜事,但还是决定赌一把。小宅院买下来之后,米亮立即从延庆坊找来一位玉工做鉴定。玉工看到这块捣衣石大惊:“这的确是一块奇异的宝玉。”于是,窦义雇来玉工将这块捣衣玉石加工成腰带扣板等各种玉石产品,销售收入达数十万贯。
窦义投资二百贯,居然获得了上千倍的回报,堪称风险投资中最成功的案例。米亮在这桩交易中也受益颇丰,窦义将买下的那座宅院分给了米亮。这位京漂族在窦义的关照下终于熬出了头。
钱权交易
钱权交易是中国古代成功商人的惯用手段,窦义在钱权交易中的操作手法也比他人更高一筹。
太尉李晟府第旁有一座小宅院,传说里面经常闹鬼。窦义花二百贯钱将它买下,准备辟成耕地。李晟想买下窦义的这块地建造一座击球场。窦义说这块地已有了用途,不肯卖给他。
等到李晟成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时,窦义带着房契去见李晟:“我买下这座宅院原打算借给一位亲戚居住,可又担心离太尉府第太近,可以俯瞰到您府上的一切。我的亲戚是贫贱之人,没什么修养,很难安分守己,因此我一直没有借给这家亲戚住。这块地方宽阔清静,可以修建一个跑马场。今天,我特意来府上向太尉进献房契,只希望大人您能收下我的这份心意。”
李晟大喜,私下里对窦义说:“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窦义说:“我不敢有什么奢望。日后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您老人家关照,我再来求助您吧。”李晟一听越发觉得窦义够朋友。钱权交易的关节就这样打通了。
随后,窦义从长安东、西二市挑选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五六个,问他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子弟弄到官府中去任职。给子弟从官府中谋得一份好差使,历来是富商们梦寐以求的愿望。那些富商纷纷表示:“窦兄如果能将我的孩子弄进官府任职,愿以二万贯钱酬谢。”
于是,窦义带着这些富商子弟的简历去拜见太尉李晟,说是自己亲朋好友的孩子。太尉李晟高兴地答应下来,将他们安排到一些富裕的州县担任重要职务。窦义轻而易举从这些富商们那儿拿到了几万贯钱。
窦义经商,到此实际已是在经营人。发现各人背后的潜在利润,乃至令人自动为你寻找利润。以人为本,此乃真商人也。窦义从种植业起步,历经制造业、房地产业直至经营人,走完了从顽童到首富的脱变。
编辑 简菡
《商道》杂志QQ④群:1537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