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幼仪出生于大户人家,家境殷实,衣食无虞。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即使贵为千金小姐,张幼仪也不得不承受冷眼甚至辱骂。好在古老的中国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思想的春雷在天边隐隐响起,新观念正渗透进保守而顽固的社会。张幼仪感觉,幼年的自己仿佛有两副面孔,一副听从旧言论,一副聆听新思想。
  在张幼仪的成长过程中,二哥张君劢(后来的著名哲学家)和四哥张嘉璈(后来的著名银行家)给予了她深切的关怀和长远的影响。张幼仪三岁那年,母亲按当时风俗开始给她缠脚。张幼仪受不了那种锥心的痛苦,常常为此尖声哭叫。二哥同情妹妹,不愿幼仪遭罪,就对母亲说:“现在没人觉得缠脚好了,别让她受这样的苦了。”妈妈也有苦衷,说:“我现在心软,将来她有一双大脚,会嫁不出去的。”二哥答:“要是没人娶她,我会照顾她。”二哥张君劢那时已经17岁了,办事稳重,言而有信,在家里很有威信。母亲知道他说的是真心话,再说她也不想让女儿受苦,于是张幼仪逃过一劫,有了一副天足。
  由于运气不好,经营不善,原本富甲一方的张家一天天衰落下去。但张家没有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张幼仪的两个哥哥负笈异乡,苦读成材,终让张家一点点恢复元气。因为崇拜两个有学问的哥哥,对于书本和知识,张幼仪也充满渴望。12岁那年,她在《申报》上看到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招生的启事,因为这所女校的学费极为低廉,且为学生提供食宿,父母尽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但实在没理由拒绝女儿的这一要求,张幼仪获得宝贵的求学机会。后来因为早婚,她在即将拿到毕业证之前,不得不退学,但在这里接受的有限的教育对她弥足珍贵。倘若没有这几年最低限度的教育,后来身处异国他乡,走投无路的她也许就失去了自立的起码基础。
  父兄之命
  四哥张嘉璈日本学成归国后,在邮政部供职,他的薪水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得到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信赖。父母也把为家中几个女孩挑选丈夫的权力交给了他。根据那时的风俗,张幼仪的亲事只能听凭父兄安排。后来,正是四哥为她找到了徐志摩。当时,张嘉璈担任浙江都督秘书。在视察杭州府中学堂时,一位学生的作文引起了他的注意。作文的题目为《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文笔气势酷肖梁启超,书法也笔力遒劲、气韵生动。张嘉璈被这位学生的才气所打动,经打听,是当地一位士绅家的独子,他立即致信富绅,提议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张家很快收到徐志摩父亲的亲笔回信,同意了这门亲事:“我徐申如有幸以张嘉璈之妹为媳。”
  张幼仪既然崇拜、信赖哥哥,当然也崇拜、信赖哥哥为自己挑选的未来丈夫。至于两人之间有没有爱情,当时的张幼仪无从知晓,但也并不担心。传统教育的熏陶让她认同《礼记》对婚姻的看法:“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那时的张幼仪天真地相信,只要自己孝敬公婆侍候丈夫勤勉持家恪守妇道,爱情自然会随之而来。她受传统教育荼毒太深,一厢情愿地以为,未来的丈夫会因为自己的温顺和安分而爱上她。后来张幼仪才知道,当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的相片时,就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尽管徐志摩接受了新教育,拥有新思想,但毕竟出身封建大家庭,还不敢胆大妄为到在婚姻上独立自主,所以他虽不中意张幼仪,却不能不听从父母之命,与“土包子”结婚了。而张幼仪对自己的婚姻却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未来的夫君和自己的两个哥哥一样聪明好学,饱读诗书,思想进步,那么既然自己和两个哥哥相处得很好,将来和丈夫徐志摩的交流也不会存在障碍。然而,新婚之夜却如同兜头泼来的冷水,让她的心凉透了。
  在那个本该温柔浪漫的洞房花烛夜,徐志摩只是潦草敷衍地行使了丈夫的义务。后来,饱经沧桑的张幼仪谈到自己不幸的婚姻时,喟然长叹:“我们之间的沉默就从那一夜开始。”
  结婚前,母亲给了张幼仪两点忠告:一、进了徐家的门,绝对不可以说“不”,只能说“是”;二、不管小夫妻关系如何,对公婆的态度永远如一。张幼仪牢记这两点,并不因为丈夫冷淡自己而减少对公婆的尊敬,以“晨昏定省”之礼孝敬公婆。在讨好公婆方面她非常成功——即使她后来被迫和徐志摩离婚,公婆仍坚持收她为干女儿,自始至终把她当徐家一员;可在取悦丈夫方面,她却一筹莫展。新婚几个星期后,徐志摩就读书去了——先是天津北洋大学,后转入北京大学。从此,两人之间的交流可谓一片空白。寒暑假回来,徐志摩只是遵从父母之命,除了对妻子履行最基本的义务,就对她不理不睬。即使是儿子的出生,也未能为她赢得丈夫的眷顾。张幼仪赢得了徐家除徐志摩之外所有人的好感与尊重。但丈夫那颗心犹如坚冰,并未因孩子的出世而有一丝的融化。
  有了儿子,徐志摩认为他已完成父母赋予他的传宗接代的任务,当他提出远渡重洋负笈海外,父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阻拦了。从此,张幼仪和徐志摩天各一方。
  时空阻隔,让两人原本就有的隔膜愈来愈深。海外求学的徐志摩,似乎已把张幼仪彻底遗忘。每次来信,他只问候父母和幼子,只字不提张幼仪。当二哥得知徐志摩从不给张幼仪写信,显得忧心忡忡:“一定是出了什么岔子。”二哥忧虑的神色让张幼仪突然想到过去的一幕。那时徐志摩尚未出国,一次,他像困兽一样在家中踱来踱去,猛地蹦出一句:“我要挑战这个旧社会,我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当时的张幼仪听了,先是一惊,但转瞬即平静下来,小时候她就知道,一个妻子除非犯了“七出”之一,否则丈夫是不能提出离婚的,所以她不担心徐志摩离婚打算能得逞。虽然张幼仪有一副天足,但那时的她思想观念和缠脚女子无任何不同。
  二哥对妹妹的婚姻状况非常关心,他担心妹妹和徐志摩长期分居,结局定然不妙。于是他劝徐志摩的父母让妹妹出国和徐志摩团聚。经过一番犹豫,张幼仪的公婆最终还是同意让儿媳也出国,一来可以照料儿子的饮食起居,二来也可拴住儿子那颗浪荡的心。当时,徐志摩突然从美国转到英国,不读经济学却去读文学,父母已隐隐感觉,儿子变得不安分了。
  绝境无着
  等张幼仪千里迢迢赶到英国,看到丈夫那一瞬,她原本充满热望的心又凉了下来。丈夫苍白清秀的脸上,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只有一如既往的嫌恶。   在英国,张幼仪和徐志摩定居在一个叫做沙士顿的小镇上。徐志摩每天忙忙碌碌,像在老家一样,几乎从不搭理张幼仪。每次出门时,他一脸阳光;一进家,满面乌云。有时,徐志摩回来看到张幼仪,脸上会露出惊讶的表情,仿佛在说:你怎么还呆在这里?
  丈夫的冷淡和嫌恶让张幼仪内心装满委屈,但身居异乡,举目无亲,再加上语言不通,她的苦楚和哀怨无从诉说。不久,张幼仪发现自己怀孕了,当她告诉徐志摩后,对方立刻说:“把孩子打掉。”丈夫的话让张幼仪目瞪口呆,在当时,女人打胎是有生命危险的。她颇有几分不满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了。”徐志摩冷冰冰地答道:“还有人因为火车事故死掉呢,难道你看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听了这句无情的话,她第一次开始怀疑眼前这个男人了。正是从那一刻起,张幼仪感觉自己要寻求改变。不过,经过冷静思考,张幼仪还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打掉孩子,她安慰自己,这样做不是像以往那样顺从徐志摩,而是体谅这个为求学而早出晚归的男人。另外,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们也确实不具备要孩子的条件。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张幼仪又推翻了自己的决定。
  一天晚上,徐志摩对张幼仪说,他要带一个爱丁堡大学的女性朋友回家吃饭。当时,张幼仪凭直觉断定徐志摩在外面追求别的女人,所以当徐志摩说这话时,张幼仪以为丈夫打算娶第二个太太。由于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和他的父亲都有不止一个太太,张幼仪竟觉得这很正常,只要不威胁自己的原配地位和身份,她同意和丈夫的第二房太太和谐共处。
  实际情况与张幼仪的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徐志摩所请的朋友,人们称她为明小姐,谈吐文雅,穿着新潮。但张幼仪却不可思议地发现,这位明小姐出身高贵,且是爱丁堡大学的高材生,但一身洋装的她却有着一对三寸金莲。那一瞬间,张幼仪愣住了,多年来,有一双天足的自己一再被丈夫讥为“土包子”并备受冷落,而现在这个有着三寸金莲的真正“土包子”,丈夫对她却热情洋溢,尊敬有加。张幼仪迷惑了,既然丈夫如此新派,他为何欣赏一个小脚女人,而对自己的大脚太太却鄙夷不屑呢?
  客人走后,徐志摩问张幼仪对明小姐的印象如何,她脱口而出:“这个,她看起来很好,可是小脚和西服不搭调。”没想到,徐志摩听了这句话,情绪异常激动,尖声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离婚。”
  张幼仪先是惊讶,随后才有所醒悟,丈夫骂自己“土包子”,原来不是说自己穿着落伍外貌粗俗,而是指自己文化浅薄观念陈旧。事实上,当张幼仪以大义凛然的姿态准备迎接徐志摩第二房太太时,她的所作所为与缠过脚的女人确实毫无二致。
  一星期后,徐志摩突然消失了。因为语言不通,独守空闺的张幼仪陷入了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绝境。女人毕竟脆弱,无奈之下,张幼仪打算一死了之。
  女子自强
  寻死的人会有一千条理由拥抱死亡,觅活的人总能在绝境中找到生机。当时,张幼仪的二哥在法国留学,她写信求助。很快,二哥回信了。二哥疼惜妹妹,给绝境中的张幼仪指出一条路:“万勿打胎,兄愿收养。抛却诸事,前来巴黎。”
  离开英国之际,张幼仪下定决心: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双脚站起来。生活的磨难,终于让一个唯唯诺诺循规蹈矩的“土包子”艰难蜕变,成为一个自尊自强独立自主的新女性。
  在德国医院生下儿子一周后,张幼仪才有了徐志摩的音讯。徐志摩此时突然现身德国,不是为了探望产后的妻子和刚出世的婴儿,而是托朋友给张幼仪送来离婚通知书。在信中,徐志摩为自己的离婚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生命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彼此前途无限……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除了这番“宏大表白”,对自己莫名其妙的突然失踪,徐志摩在信中无一语交待;对刚出院的妻子和襁褓中幼子,也无一语问候。也许,在徐志摩看来,为“真幸福”“真恋爱”去奋斗,才是独一无二的头等大事,至于一个身怀六甲、语言不通的弱女子,大可以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也许是心中有愧,徐志摩不敢面对张幼仪,指望通过一封家书解除自己的婚姻。当产后虚弱的张幼仪费了一番周折找到徐志摩时,他因惊慌失措,不由自主躲到朋友的身后。
  按当时的法律,徐、张两人离婚,要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张幼仪问徐志摩:“如果可以的话,让我先等我的父母批准这件事。”徐志摩急切地打断她的话:“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后来,当有人把徐志摩的离婚拔高为“革命性行为”时,张幼仪的回答是“不”。真实的情况是,徐志摩是为了赶在林徽因回国前定下恋爱关系,才突然现身德国,逼刚生下孩子7天的妻子签字离婚。
  如果徐志摩真的是为了反抗旧道德旧伦理,为了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者而决定离婚,他也许可以称得上为了信念而离经叛道敢作敢为的真勇士。而现在,不过是为了追女友才逼妻子离婚,他的这种行为谈不上高尚与果敢,与凡夫俗子的行径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本来,张幼仪想保住婚姻,是有充分理由和诸多办法的,但她爽快地签了字。因为投靠二哥之后,她决定不再按过去的观念行事。她不想再忍气吞声做丈夫的附庸,而是靠自己走一条自尊自强的路。
  徐志摩曾以慷慨激昂的语句为自己辩护:“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苦痛,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这番大义凛然、舍我其谁的铿锵表白已广为传颂,但和他朝夕相处多年的张幼仪知道,文弱而怯懦的徐志摩说出这番剽悍之语不过是往心口“贴胸毛”。
  离婚后,张幼仪一面在德国接受幼儿教师的培训,一面独立抚养幼子彼得。她的自立渐渐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和赞誉。后来,彼得因病不到3岁就夭折后,在悼念彼得的文章里,徐志摩开始赞颂曾经不屑一顾的前妻了:“她在她同样不幸的境遇中证明她的智断,她的忍耐,尤其是她的勇敢与胆量;所以至少她,我敢相信,可以懂得我话里意味的深浅,也只有她,我敢说,最有资格指证或相诠释——在她有机会时——我的情感的真际。”曾经指责张幼仪为“土包子”的他,这时候一反常态。仅看这段文字,徐志摩似乎是多么的温文尔雅善解人意;但实际上,在彼得成长的那几年,徐志摩未曾探望过一次,未曾承担过一文抚养费。文本内外的徐志摩简直判若两人。张幼仪对他的评价一如既往:“文人就是这德行。”   本来,张幼仪想在德国独立把幼子抚养成人,但由于彼得因病夭折,她失去了精神支柱,选择回国。在异国的一番遭遇和历练,让张幼仪变得坚忍不拔和精明能干。不幸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变得强大。回国不久,她就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一跃成为上海滩的女强人。身为上海女子银行的副总裁,白天上班,傍晚请家庭教师为自己补文化课,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名为“云裳”的女子服装店。
  离婚后,徐志摩反而越来越依赖张幼仪,连穿什么样的西服结什么样的领带都要请张幼仪为他参谋,两人之间的走动也越来越勤。世事难料,张幼仪不能不感慨唏嘘:“人生真是很奇怪。我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和丈夫离异的原因是他认为我们两个不搭调;结果我们离婚以后,相处得反而比以前好。”
  遭遇婚变,倘若张幼仪像旧式女子那样抱着“生是徐家人,死做徐家鬼”的陈旧观念寻死觅活,那只能又添一出家庭悲剧。而她在人生关键时刻,选择了自立自强,于是拥有了灿烂的事业和精彩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她实现了自我之价值。后来,谈及自己和徐志摩不成功的婚姻,张幼仪的肺腑之言耐人寻味:“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
  1949年4月,张幼仪移居香港,并在那里结识了一位苏姓医生。两人交往了一段时间后,苏医生向张幼仪求婚。张幼仪征求二哥的意见,二哥的回答含糊其辞:“兄不才,三十多年来,对妹孀居守节,课子青灯,未克稍竭绵薄。今老矣,幸未先填沟壑,此名教事,兄安敢妄赞一词?妹慧人,希自决。”张幼仪又向远在美国的儿子吐露再婚的念头,儿子当即回函表示支持。在儿子的大力支持下,张幼仪于1953年与苏姓医生在东京举行了婚礼,两人相伴了20年,晚年生活宁静而幸福。
  人生暮年,在某个晚辈的一再追问下,张幼仪最后一次提及徐志摩:“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这番话很朴实,其中也隐含一种自尊。
  梁实秋是徐志摩的好友,他对张幼仪做了这样的评价:“她沉默地坚强地过她的岁月,她尽了她的责任,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令人尊重。”
  梁实秋这个评价十分公道。
  (作者系文史学者)
其他文献
当今泰国政坛,以前总理他信、现任总理英拉为代表的他信派政治势力(其支持者是占全国人口多数的农民和城市贫民,旗下政党是為泰党,街头政治组织是“红衫军”,又称反独裁民主联盟)与反他信势力(主要由曼谷及其周边城市的精英阶层组成,旗下政党是最大在野党民主党,街头政治组织为人民民主改革委员会)长期对立,争夺国家政权与经济社会资源分配。两派斗争的根源是社会贫富悬殊、精英与草根阶层的对抗。双方的政权与利益之争自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近年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分别从课程的开设现状、存在问题、调整策略三方面再次就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面的课程设置谈谈自己的思考
随着新一代智能音箱和其它语音激活设备井喷式的发展,让您可以更加舒适地和设备交谈。如果在同外旅行时使用翻译耳机的效果如何呢?虽然它们还不是很常见,但是Google刚刚发布的智
抗战时期,从美国来华助阵的陈纳德发现,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是一支徒有其表的“纸上空军”,身为统帅的蒋介石则被蒙在鼓里。  在美国帮助中国建立空军之前,意大利人垄断了大部分中国航空市场,完全控制了中国空军。但墨索里尼是个彻头彻尾的两面派,他在援助中国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未来的盟友日本。他表面上帮助中国,实际上在搞“花架子”:按照他的旨意,意大利人为中国开办了一家军事航校,实行“宽进宽出”政策,不管能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