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现代的教育不仅要求高中生专注文化课的学习,进行德育教育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教学思想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培养理念,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 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负培养学生树立自我远大的目标,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课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巨匠们的事例,如陈景润、杨振宁等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与火。
二、 数学教学中珍视学生的体验,不断鼓励支持
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上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就对他一棒子打死,否定他的一切。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化学家的成长历程。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经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及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他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已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人才”一下子变成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的成绩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强点与弱点真实存在,这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便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后人称这一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当成瓦拉赫,只不过有的已经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有的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我们要对他们进行良好意志品质的教育,引导他们找到方向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三、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精神
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解题者有着严谨的分析问题以及科学的推理方法,这一点在数过程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通过学习数学的推理证明学生可以真正地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初步体会科学的方法论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如学习数学归纳法这一章时,可以通过多米诺棋牌的运动,让他们体验数学的严密性,也便于他们理解证明中为什么假设n=k命题成立,再证明n=k 1命题成立,原命題才成立,体会证明的过程。同时,学习数学的推理证明有助于学生更完整更准确地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演绎科学,更是归纳的科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为将来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奠定好基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形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在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比如,求函数f(x)=cosx,x∈[0,2π]的图像与y=2围成一个封闭平面图形,则求这个封闭图形面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几何法中的割补法,顺利转换成一个矩形的面积,或者通过代数法中的定积分运算,求曲边图形的面积。以上几种方法均能解决问题,但是需要同学们耐心、细心的发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问几个问什么,多从几个角度进行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好处。
四、 通过数学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
大多数人都觉得学习数学太抽象,枯燥无味。但是,当你经过思考、分析、运算终于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是何等的愉悦与快乐呀!这种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的精神魅力所在,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精练、简约、明晰,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叙述得准确、精辟;数学公式、定律表达得简单明快,无疑都给人以一种简洁的美感。在上“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发现这节内容正是一节典型的展现数学美的好教材。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中有时追求对称,文学作品中也利用对称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物更是到处可见。数学中,对称美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轴对称图形它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一开始就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环球旅行,然后提问:这些地方美吗?请你说说它们为什么美。然后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教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做到两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业民.聚焦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03期.
[2]林忠宋.滲透“转化思想方法”,实现“渔识”之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李立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教学思想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培养理念,以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结合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谈一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 数学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担负培养学生树立自我远大的目标,引导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课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巨匠们的事例,如陈景润、杨振宁等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点燃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与火。
二、 数学教学中珍视学生的体验,不断鼓励支持
学生的智能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上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差,就对他一棒子打死,否定他的一切。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材施教,找到他们的闪光点。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化学家的成长历程。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经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的时候,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及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他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已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人才”一下子变成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类学生中,他的成绩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强点与弱点真实存在,这就需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便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后人称这一现象为“瓦拉赫效应”。
我们应该把每一个学生当成瓦拉赫,只不过有的已经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有的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方向,我们要对他们进行良好意志品质的教育,引导他们找到方向后,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三、 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创新精神
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解题者有着严谨的分析问题以及科学的推理方法,这一点在数过程中得到完美的体现。通过学习数学的推理证明学生可以真正地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初步体会科学的方法论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如学习数学归纳法这一章时,可以通过多米诺棋牌的运动,让他们体验数学的严密性,也便于他们理解证明中为什么假设n=k命题成立,再证明n=k 1命题成立,原命題才成立,体会证明的过程。同时,学习数学的推理证明有助于学生更完整更准确地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演绎科学,更是归纳的科学;有助于学生形成归纳推理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为将来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奠定好基础;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形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在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比如,求函数f(x)=cosx,x∈[0,2π]的图像与y=2围成一个封闭平面图形,则求这个封闭图形面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通过几何法中的割补法,顺利转换成一个矩形的面积,或者通过代数法中的定积分运算,求曲边图形的面积。以上几种方法均能解决问题,但是需要同学们耐心、细心的发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问几个问什么,多从几个角度进行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好处。
四、 通过数学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
大多数人都觉得学习数学太抽象,枯燥无味。但是,当你经过思考、分析、运算终于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是何等的愉悦与快乐呀!这种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数学的精神魅力所在,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精练、简约、明晰,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叙述得准确、精辟;数学公式、定律表达得简单明快,无疑都给人以一种简洁的美感。在上“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发现这节内容正是一节典型的展现数学美的好教材。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绘画中有时追求对称,文学作品中也利用对称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物更是到处可见。数学中,对称美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轴对称图形它不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运用的对称美的图片,一开始就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环球旅行,然后提问:这些地方美吗?请你说说它们为什么美。然后请学生找找它们的共同点。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因为它们是轴对称图形,所以它们给人们美的享受。
总之,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在教书的过程中我们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做到两者一起抓,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业民.聚焦三角形中的数学思想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03期.
[2]林忠宋.滲透“转化思想方法”,实现“渔识”之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5期.
作者简介:
李立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