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会学”“会用”是球类教学效果的三层境界。“学会”是指学生通过球类教学活动,学会了教师传授的一些球类运动的技术动作,如学会了传球、学会了变向运球等。“会学”是指学生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学会了球类运动的一些技术动作,还能主动思考、揣摩这些动作的运用时机、相应规则及其变式等,甚至能通过电视、网络、看球队训练等途径,自主掌握一些课堂上没学过的技术动作。“会用”是指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球类技术动作,即“会打”比赛。“学会”是我国中小学球类运动教学的实然现状,“会学”是球类运动教学的应然追求,“会用”才是球类运动教学的高层境界。
一、止步于“学会”不是球类教学的目的
虽然“学会打球”是师生都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但目前球类教学的实然现状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球类教学都止步于“学会”的低层次状态。我们可以在许多公开课上看到,学生们在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下,整齐地练习传球或运球,有次序地练习投篮或射门。传接球可以重复多次而不出现失误,运球可以做到高低起伏,整齐划一,甚至节奏都能做到协调一致。但是,最能反映球类运动特点的攻防对抗练习却少有体现,竞争激烈的比赛场面更是难觅其踪。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球类运动教学?为什么要学习传球、运球、投篮、射门等技术动作?如果为了通过各种技术动作的练习来增强力量,速度或协调等身体素质,那么,比传球、运球、投篮、射门等动作更有效的练习方法有的是,何不用举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来发展身体力量?其实,球类运动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而其教育价值则隐含在它的竞争性和规则效应之中。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用合理的技术动作相互配合,展开对抗,力争获胜,其攻防对抗的过程充满竞争取胜的趣味和展示机智的快乐。学生在球类比赛活动中巩固技术,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学会遵守与服从,协作与配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方位发展。因此,脱离了攻防对抗和比赛活动的球类教学实质上是淡化了球类教材在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价值。止步于“学会”状态的球类教学只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和“假把式”,学生迟早会失去对这种教学取向及方式的兴趣。
二、让学生“会学”才能授人以渔
“会学”是球类教学的必然追求。当学生不仅能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一些球类运动的技术动作,他还能对这些动作的运用时机、相应规则、应急变式等进行主动思考和揣摩,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通过其他途径拓展学习课堂上未曾学过的技术或战术,这是一种球类教学的理想和必然追求。
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球类比赛中能做出一些课堂从未学过的技术动作甚至战术配合,有些学生能在练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对抗能力和赛场机智。究其原因,并非学生生而知之,而是他们对该项球类运动有着较强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在课外看球、打球,切磋技艺,球场表现乃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果和“会学”能力的展示。
教师从这些现象中应得到的启发是,球类运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所学技术动作都是有限的,我们如何使学生离开了体育课堂还能自主获取球类运动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如何使更多的学生都能成为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球类运动爱好者?如何培养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这其中既有理念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在理念上,教师必须明确,球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打球,而不是仅学会几个打球的动作。在方法上,教师必须突出球类运动攻防对抗的特点,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领会动作用途,明确运用时机,早做对抗练习,多打教学比赛。采用适切球类运动技能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会学”能力的提升。
“会学”是从“学会”到“会用”的桥梁。只有学生“会学”了,他才能勤于思考,触类旁通,才能积极实践,勇于对抗,才能在对抗性练习和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运用能力,才能把“学会”的动作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比赛情境之中。
三、追求“会用”是球类教学的高层境界
“会用”是指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即“会打”比赛。这是学生会打球的基本表现,也是球类教学的高层境界。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球类运动的教学,只是学到了一些打球的动作,只是能在无防守的情境中重复这些动作,但却不能把这些动作运用到比赛中去,这样的动作学习又有何意义?学生又怎能通过球类学习获得运动的乐趣?又怎能通过比赛场景受到“规则效应”的熏陶,学会服从遵守和相互协作?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许多学生在练习中能正确完成不少球类运动的技术动作,有的甚至能达到很熟练的程度,但一遇到拼抢激烈的比赛,就往往表现平平,甚至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已经“学会”的动作派不上用场。究其原因,球类运动的技能是一种开放性的技能,动作技能的完成状态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运用者必须根据场上情况随时调整甚至改变动作,无防守条件下能完成的动作在对抗条件下可能会突然“失灵”,对抗条件下对动作的要求可能是平时教学中未曾体验过的。如果我们的球类教学仅仅止步于“学会”,学生又不“会学”,赛场上的关键时刻又怎能“会用”?
追求“会用”的高层境界要有方法。方法来源于教师对比赛场景和规则的熟悉,对动作技术特点的了如指掌,来源于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在球类运动教学中,教师必须摆脱“去情境化”的教学思维定式,有意识地设计“比赛情景”或“对抗情境”,创设适宜的攻防练习条件,使学生领会他所学的动作技能在比赛中的用途、运用时机、可能的变式、所受规则限制等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其判断抉择和随机应变的意识以及在对抗中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把“会用”的目标放在心头,把球类运动开放性技能的特点挂在心上,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才会紧密结合比赛情境,才会突出球类运动攻防对抗的项目特点,才能最终摆脱只教会了学生几个打球的动作,却没有教会学生学会打球的尴尬境地。
不同学段球类教学对学生“会用”的要求应是不同的。小学生应侧重对技术动作用途及一般规则的了解,加强对攻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境中该运用什么动作来应对进攻与防守,并能在消极防守的条件下做出有一定成功率的进攻动作。对中学生来说,教师应积极创设比赛场景,增加迫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变化中做出动作抉择的练习条件,加大在攻防对抗条件下学练动作技能的比重,适当增加教学比赛的频度和分量,让学生在对抗条件下逐步提高“会用”的能力与水平。
一、止步于“学会”不是球类教学的目的
虽然“学会打球”是师生都预期达到的学习目标,但目前球类教学的实然现状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球类教学都止步于“学会”的低层次状态。我们可以在许多公开课上看到,学生们在教师的统一安排和指挥下,整齐地练习传球或运球,有次序地练习投篮或射门。传接球可以重复多次而不出现失误,运球可以做到高低起伏,整齐划一,甚至节奏都能做到协调一致。但是,最能反映球类运动特点的攻防对抗练习却少有体现,竞争激烈的比赛场面更是难觅其踪。
这种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进行球类运动教学?为什么要学习传球、运球、投篮、射门等技术动作?如果为了通过各种技术动作的练习来增强力量,速度或协调等身体素质,那么,比传球、运球、投篮、射门等动作更有效的练习方法有的是,何不用举哑铃、俯卧撑、引体向上等来发展身体力量?其实,球类运动的价值和魅力在于它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而其教育价值则隐含在它的竞争性和规则效应之中。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用合理的技术动作相互配合,展开对抗,力争获胜,其攻防对抗的过程充满竞争取胜的趣味和展示机智的快乐。学生在球类比赛活动中巩固技术,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学会遵守与服从,协作与配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方位发展。因此,脱离了攻防对抗和比赛活动的球类教学实质上是淡化了球类教材在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价值。止步于“学会”状态的球类教学只是一种“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和“假把式”,学生迟早会失去对这种教学取向及方式的兴趣。
二、让学生“会学”才能授人以渔
“会学”是球类教学的必然追求。当学生不仅能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一些球类运动的技术动作,他还能对这些动作的运用时机、相应规则、应急变式等进行主动思考和揣摩,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通过其他途径拓展学习课堂上未曾学过的技术或战术,这是一种球类教学的理想和必然追求。
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在球类比赛中能做出一些课堂从未学过的技术动作甚至战术配合,有些学生能在练习中表现出较强的对抗能力和赛场机智。究其原因,并非学生生而知之,而是他们对该项球类运动有着较强的兴趣和爱好,经常在课外看球、打球,切磋技艺,球场表现乃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果和“会学”能力的展示。
教师从这些现象中应得到的启发是,球类运动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所学技术动作都是有限的,我们如何使学生离开了体育课堂还能自主获取球类运动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如何使更多的学生都能成为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球类运动爱好者?如何培养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这其中既有理念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在理念上,教师必须明确,球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打球,而不是仅学会几个打球的动作。在方法上,教师必须突出球类运动攻防对抗的特点,一开始就要让学生领会动作用途,明确运用时机,早做对抗练习,多打教学比赛。采用适切球类运动技能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会学”能力的提升。
“会学”是从“学会”到“会用”的桥梁。只有学生“会学”了,他才能勤于思考,触类旁通,才能积极实践,勇于对抗,才能在对抗性练习和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运用能力,才能把“学会”的动作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比赛情境之中。
三、追求“会用”是球类教学的高层境界
“会用”是指学生能在比赛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即“会打”比赛。这是学生会打球的基本表现,也是球类教学的高层境界。试想,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球类运动的教学,只是学到了一些打球的动作,只是能在无防守的情境中重复这些动作,但却不能把这些动作运用到比赛中去,这样的动作学习又有何意义?学生又怎能通过球类学习获得运动的乐趣?又怎能通过比赛场景受到“规则效应”的熏陶,学会服从遵守和相互协作?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许多学生在练习中能正确完成不少球类运动的技术动作,有的甚至能达到很熟练的程度,但一遇到拼抢激烈的比赛,就往往表现平平,甚至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已经“学会”的动作派不上用场。究其原因,球类运动的技能是一种开放性的技能,动作技能的完成状态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运用者必须根据场上情况随时调整甚至改变动作,无防守条件下能完成的动作在对抗条件下可能会突然“失灵”,对抗条件下对动作的要求可能是平时教学中未曾体验过的。如果我们的球类教学仅仅止步于“学会”,学生又不“会学”,赛场上的关键时刻又怎能“会用”?
追求“会用”的高层境界要有方法。方法来源于教师对比赛场景和规则的熟悉,对动作技术特点的了如指掌,来源于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在球类运动教学中,教师必须摆脱“去情境化”的教学思维定式,有意识地设计“比赛情景”或“对抗情境”,创设适宜的攻防练习条件,使学生领会他所学的动作技能在比赛中的用途、运用时机、可能的变式、所受规则限制等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其判断抉择和随机应变的意识以及在对抗中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把“会用”的目标放在心头,把球类运动开放性技能的特点挂在心上,教学内容和练习方法才会紧密结合比赛情境,才会突出球类运动攻防对抗的项目特点,才能最终摆脱只教会了学生几个打球的动作,却没有教会学生学会打球的尴尬境地。
不同学段球类教学对学生“会用”的要求应是不同的。小学生应侧重对技术动作用途及一般规则的了解,加强对攻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知道在什么情境中该运用什么动作来应对进攻与防守,并能在消极防守的条件下做出有一定成功率的进攻动作。对中学生来说,教师应积极创设比赛场景,增加迫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变化中做出动作抉择的练习条件,加大在攻防对抗条件下学练动作技能的比重,适当增加教学比赛的频度和分量,让学生在对抗条件下逐步提高“会用”的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