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带来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而变得更加普及,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应该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预防措施
引言:
市场经济领域的不断扩展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高层建筑结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然而,由于施工不当、建筑混凝土本身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规定、底板的压力和温度过高或者是一些自然因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出现了裂缝。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特性
1.1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特点
混凝土在刚刚凝结硬化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很多物理上的水化热。通常来说水泥温度变化的发展方向是:起初开始凝结之时,主要會表现出比较快的放热速度,此后其速度则就变慢。普通水泥在刚开始的时间段放出的总热量则只会占到总水化热的50%以上。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一般会经过升温期、冷却期以及稳定期。而混凝土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之中,其导热性能比较差,同时温度上升较快,降低较慢,所以这样就比较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温度差梯度。
1.2混凝土施工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面上方的建筑物很容易受到阳光与风的影响,这样就使得建筑本身的温度发生一定变化。因为在修建高层建筑地下室之时,较少受到风雨以及阳光的影响,所以,其温度出现的变化较小,并且在地下面的建筑物一般有比较小的空间,昼夜间的温度变化较小,混凝土自身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2、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2.1水泥的选择
在进行内部混凝土施工之时应该将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以及高强此方面的要求考虑在内,一般都是使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过抗裂性能之外,还需要有抗冻融性、抗蚀性、耐磨性、强度较高以及干缩比较小,所以通常使用标号比较高的中热硅酸盐水泥。
2.2骨料的选择
通常应该选择结构较为紧密,同时也有充足强度的骨料,尤其是粗骨料,其质量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规程。此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骨料应该不包含任何杂质,表面比较洁净。砂子使用中砂,石子则应该使用大粒径的卵石或者是碎石。并且砂子含泥量不应该高于3%,石子含泥量应该低于1%。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之中可以使用部分粉煤灰来替代水泥,不仅仅将会有效提升混凝土的以及易性可以方便施工操作,并且也会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工程之中,加入粉煤灰之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细度合格以及质地较好的粉煤灰;通常粉煤灰的掺量应该保持在15%—20%。
2.3外加剂的选择
2.3.1减水剂
在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己被公认是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性能、节约水泥用量及降低能耗等的有效措施。水泥加水拌和后,由于水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些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2.3.2缓凝剂
缓凝剂可对水泥的初期水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它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将自行分解,所以并不影响水泥的继续水化。
2.3.3膨胀剂
在混凝土中适当地掺入膨胀剂可置换相同重量的水泥,吸收部分水化热后发生化学反应,在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达到补偿收缩、防止混凝土开裂的目的。
3、浇筑方法
为确保底板的整体性、抗渗性,并根据《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式薄层浇筑,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本工程采用的浇筑方向为由远而近,依次后退。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坡度。每个泵负责一定宽度的浇筑带,2个泵的浇筑带略有错位,形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同时简化混凝土沁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
在振捣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一般情况下,震动器在每一插点的振动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上表面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4、混凝土泌水控制
就筏板施工阶段而言,源于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存在较大的坍落度且泌水现象极易产生,进而增强了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现象,亦或引起筏板竖向贯通性裂缝。针对此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如下:筏板各侧模底部皆增设一定数量的排水孔(相邻排水孔间距为10m、单个排水孔规格为:(50mm*50mm),以此自然排出多余水分;混凝土浇筑至筏板最顶端,以此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或从筏板顶端开始浇筑混凝土,以此与原斜坡共同构成封闭的集水坑,同时着重加强模板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以此缩小集水坑的面积,并利用软轴泵排除积水。
5、后浇带处
5.1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中,大部分的混凝土浆可以通过隔离钢板网而进入到后浇带之内,同时底板钢筋的贯穿将会给后浇带内的清理产生一定的阻碍。所以,在进行施工之时在后浇带之下应该设置加强止水构建,加深形成一条200mm厚的排水沟,应该向两端找坡,但排水沟内会有很少砂浆难以完全清除,但其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
5.2后浇带加强止水部分的垫层上加铺SBS防水卷材,搭接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5.3后浇带处钢筋不允许断开,后浇带留置完毕,马上覆盖竹胶板,以防杂物掉入造成清理困难。
6、加强后期养护
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养护工作对温度和湿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规定值,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其裂缝等问题。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尽量延长养护的时间,在拆模之后,要及时进行填土或者覆盖保护,也应该密切关注气温和天气的变化,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对混凝土的温度差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对混凝土中期和早期的裂缝现象进行预防。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6.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同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都应该小于20℃、;如果结构混凝土有着充足的抗裂能力之时,应该低于25℃—30℃。
6.2混凝土拆模之时,混凝土的温差应该低于20℃。而他的温差应该包括有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以及外界气温等等。
6.3使用内部降温法可以有效将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
7、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必须用到的技术,也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但是我国当今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浇筑、荷载量、温度等因素都导致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因此,想要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在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有效地改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浇筑工艺,做好温度控制等,都能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为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亨禹.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3:225-228.
[2]任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和裂缝预防措施[J].门窗,2013,06:135+138.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预防措施
引言:
市场经济领域的不断扩展推动了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在高层建筑结构建设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然而,由于施工不当、建筑混凝土本身的技术要求不符合规定、底板的压力和温度过高或者是一些自然因素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程出现了裂缝。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特性
1.1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特点
混凝土在刚刚凝结硬化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出很多物理上的水化热。通常来说水泥温度变化的发展方向是:起初开始凝结之时,主要會表现出比较快的放热速度,此后其速度则就变慢。普通水泥在刚开始的时间段放出的总热量则只会占到总水化热的50%以上。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一般会经过升温期、冷却期以及稳定期。而混凝土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之中,其导热性能比较差,同时温度上升较快,降低较慢,所以这样就比较容易出现比较大的温度差梯度。
1.2混凝土施工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地面上方的建筑物很容易受到阳光与风的影响,这样就使得建筑本身的温度发生一定变化。因为在修建高层建筑地下室之时,较少受到风雨以及阳光的影响,所以,其温度出现的变化较小,并且在地下面的建筑物一般有比较小的空间,昼夜间的温度变化较小,混凝土自身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
2、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2.1水泥的选择
在进行内部混凝土施工之时应该将抗裂性能好、兼顾低热以及高强此方面的要求考虑在内,一般都是使用低热矿渣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外部混凝土,除过抗裂性能之外,还需要有抗冻融性、抗蚀性、耐磨性、强度较高以及干缩比较小,所以通常使用标号比较高的中热硅酸盐水泥。
2.2骨料的选择
通常应该选择结构较为紧密,同时也有充足强度的骨料,尤其是粗骨料,其质量应该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规程。此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骨料应该不包含任何杂质,表面比较洁净。砂子使用中砂,石子则应该使用大粒径的卵石或者是碎石。并且砂子含泥量不应该高于3%,石子含泥量应该低于1%。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之中可以使用部分粉煤灰来替代水泥,不仅仅将会有效提升混凝土的以及易性可以方便施工操作,并且也会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在混凝土工程之中,加入粉煤灰之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细度合格以及质地较好的粉煤灰;通常粉煤灰的掺量应该保持在15%—20%。
2.3外加剂的选择
2.3.1减水剂
在混凝土中使用减水剂己被公认是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性能、节约水泥用量及降低能耗等的有效措施。水泥加水拌和后,由于水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些絮凝状结构。在这些絮凝状结构中,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和易性。
2.3.2缓凝剂
缓凝剂可对水泥的初期水化产生抑制作用,但它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将自行分解,所以并不影响水泥的继续水化。
2.3.3膨胀剂
在混凝土中适当地掺入膨胀剂可置换相同重量的水泥,吸收部分水化热后发生化学反应,在水泥水化和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从而改善了混凝土的应力状态,达到补偿收缩、防止混凝土开裂的目的。
3、浇筑方法
为确保底板的整体性、抗渗性,并根据《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要求,混凝土宜采用斜面式薄层浇筑,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本工程采用的浇筑方向为由远而近,依次后退。连续浇筑的施工方法,使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坡度。每个泵负责一定宽度的浇筑带,2个泵的浇筑带略有错位,形成阶梯式分层推进局面,以达到提高泵送工效,同时简化混凝土沁水处理,确保上下混凝土层的结合。
在振捣过程中,要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一般情况下,震动器在每一插点的振动延续时间,以混凝土上表面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及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棒要垂直插入,快插慢拔: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4、混凝土泌水控制
就筏板施工阶段而言,源于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存在较大的坍落度且泌水现象极易产生,进而增强了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现象,亦或引起筏板竖向贯通性裂缝。针对此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如下:筏板各侧模底部皆增设一定数量的排水孔(相邻排水孔间距为10m、单个排水孔规格为:(50mm*50mm),以此自然排出多余水分;混凝土浇筑至筏板最顶端,以此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或从筏板顶端开始浇筑混凝土,以此与原斜坡共同构成封闭的集水坑,同时着重加强模板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强度,以此缩小集水坑的面积,并利用软轴泵排除积水。
5、后浇带处
5.1在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中,大部分的混凝土浆可以通过隔离钢板网而进入到后浇带之内,同时底板钢筋的贯穿将会给后浇带内的清理产生一定的阻碍。所以,在进行施工之时在后浇带之下应该设置加强止水构建,加深形成一条200mm厚的排水沟,应该向两端找坡,但排水沟内会有很少砂浆难以完全清除,但其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
5.2后浇带加强止水部分的垫层上加铺SBS防水卷材,搭接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5.3后浇带处钢筋不允许断开,后浇带留置完毕,马上覆盖竹胶板,以防杂物掉入造成清理困难。
6、加强后期养护
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养护工作对温度和湿度都有明确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温差不超过规定值,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避免出现其裂缝等问题。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尽量延长养护的时间,在拆模之后,要及时进行填土或者覆盖保护,也应该密切关注气温和天气的变化,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对混凝土的温度差进行控制,这样才能对混凝土中期和早期的裂缝现象进行预防。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控制时,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6.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同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以及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都应该小于20℃、;如果结构混凝土有着充足的抗裂能力之时,应该低于25℃—30℃。
6.2混凝土拆模之时,混凝土的温差应该低于20℃。而他的温差应该包括有表面温度、中心温度以及外界气温等等。
6.3使用内部降温法可以有效将混凝土内外温差降低。
7、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必须用到的技术,也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但是我国当今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浇筑、荷载量、温度等因素都导致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因此,想要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在这些方面对其进行有效地改善,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浇筑工艺,做好温度控制等,都能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为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亨禹.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03:225-228.
[2]任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和裂缝预防措施[J].门窗,2013,06: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