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应神全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_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弘扬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促进澳门与内地文化交流,澳门艺术博物馆日前联同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南京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馆等机构合办“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展”,南博、浙博藏品各半,展期至11月30日止。
  “像应神全”句出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用笔得失》:“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彩生于用笔。用笔之难,断可识矣。故爱宾称唯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像,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所以意存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夫内自足,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笔不困也……。”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谓之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中国的人物画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为早。人物画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渲染之中,力求刻画人物个性逼真传神,气韵生动,故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本展览汇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两机构所藏明、清两朝人物画、肖像画精品凡一百二十件套,主要分名士写真、人物群像、行乐图绘等内容,具体包含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当中不乏名人作品,如明朝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曾鲸、陈洪绶及清朝的金农、禹之鼎及任颐等等。
  按展品的具体内容,展览共分“名士写真”、“人物传神”、“行乐故事”及“佛道神话”四个单元。其中,“名士写真”单元展出《沈度春阴调鹤图》卷,《徐渭肖像》册页,曾鲸《顾梦游肖像》轴,《张卿子像》轴,《王原祁像》轴及罗聘《金农像》轴等画作;“人物传神”单元展出周臣《柴门送客图》轴,陈洪绶《羲之笼鹅图》轴,仇英《捣衣图》轴,唐寅《吹箫仕女图》轴及费丹旭《仕女屏四条》等画作;“行乐故事”单元展出文嘉《寒林钟馗图》轴,文征明《虎山桥图》卷及《中庭步月图》轴,沈周《为祝淇作山水图》轴和华嵒《人物故事图》轴等画作;“佛道神话”单元展出钱复《真可和尚像》轴、金农《乐师佛像》轴及华凸《钟馗嫁妹图》轴等。
  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有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由此观点说明先民早就强调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与其谓“成教化,助人伦”依附于美术来进行,毋宁说中国绘画艺术从诞生不久已经被赋予贯彻道德的力量。
  游山玩水可以涤荡尘襟,“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自然令人生出“落尽梨花春又了”的感叹;莳花养草可以提高审美意趣,“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却原来“流光容易把人抛”。山水游观吟风弄月都离不开感喟人生,而历代丹青妙手所描绘的山光水色,或人物花鸟,无不寄托了中国文人墨客对人生和大自然的感喟。我们从不怀疑,图画是文字之外又一情感表达途径。
  至于中国绘画的道德功能,以体裁论,莫过于人物肖像。《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赋、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像。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人物画相比于山水、花鸟更早独立成科,自非偶然,盖图像可供礼拜。然而“只难传处是精神”,不免要生“妙手何人为写真”之叹。
  看范仲淹的画像,秉笏披袍,双目炯炯,不期然会联想起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这种伟大情操自宋以来已成为检验治国良臣的一个标准,不可更易;看陈老莲笔下风流倜傥的王右军书鹅换鹅,会想象其“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的不朽书法。在形形色色的人物肖像中,还会看到徐青藤的忧愤,李竹懒的萧散,王麓台的高旷,丁敬身的儒雅,金冬心的淹博……以至关天培抗击外夷以身殉国的悲壮。
  假若吾人观赏上述明、清人物画精品,在为古代丹青妙手像应神全而啧啧称奇之余,因像主生平而兴感,“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岂不善哉?明、清绘画并未丧失“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功能,足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其有不可泯灭者如此。
  “蕴古今”,谓之博物,举办“像应神全——明清人物肖像画特展”,除向中外书画爱好者展示中国明、清人物画上继隋、唐、两宋的精湛技艺外,倘由画内人物形象推及画外历史故实,道艺合一,有助治乱兴衰之教,庶方不负博物之旨!
  
  
  
  
其他文献
艺术古董这行当,“衰在百业前,兴在百业后”。金融海啸来袭,整体大环境未见理想。市场过热的时候,资本疯狂逐利,全面开花节节高,让人找不着北。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冷静下来才会想清楚——市场现在降温,正好给了大家时间与空间来一起考虑未来的方向。秋拍大幕一启,又是场新的博弈。    苏富比香港的这场拍卖会,造成许多内地的拍卖行不得不仓促之间再次做出今年秋拍战略的调整。今年的秋拍,苏富比比预期少收近10亿港元
期刊
上海在1949年之后,清遗民大多凋落,高太史成为仅存的几位之一。陈毅任市长后,力邀太史出任职务。太史曾婉拒说,我北洋和老蒋的官都不作,现在更不出山了。陈毅亲自上门,请太史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太史有午睡的习惯,陈毅专门用自己的轿车,每天中午接送太史回家休息,方便下午开会,太史为之动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从我国书籍形成的历史考察,大抵先秦至两汉以简帛为主要书写材料,故有册、典、篇、卷及本等书籍的专名。旧说东汉(和帝)蔡伦开始造纸,然甘肃放马滩秦墓已有纸质地图发现,可见秦时已掌握造纸术,然至两汉仍未广泛应用于写书,到魏晋南北朝时,纸质写本才逐渐多了起来。从手写本到雕版印刷,是中国书籍制作和传播的一大飞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整理 索 艺  《镇江沦陷记》的拍卖创造了怎样的纪录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曾是古籍善本拍卖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再次被拍卖,让曾经失之交臂的地方政府获得珍宝,让文物有了最为理想的安身之地,让参与拍卖并慷慨捐赠的企业家赢得尊重,让拍卖公司以及整个拍卖行业得到公益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西洋铜版画镌刻细腻精美,印刷极为考究,常用于高雅的画卷复制。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采取此项印刷技术,印制了大量的中国民间生活百态图的画报在伦敦发售。何以要如此下力量介绍中国社会状况呢?主要是因为18世纪之后,西方工商业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亟需要寻找适宜的国际市场销售产品,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是西方诸发达国家的首选地。但清廷采取严苛的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西方交往,于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便采取秘
期刊
在香港做古董生意30多年的一位老先生不久前坦言,30年来的古董生意,从没听他的同行们讨论过“景气到底好不好”,生存之道就在于自己的眼光和对未来的规划。涨得太快,市场过热,对谁都没有太大的好处,高潮低落,都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巴菲特说:“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这话同样也适合艺术品市场:大家都追逐艺术品的时候,有识之士肯定是恐惧的,因为他知道这个市场迟早会出问题;当别人都
期刊
伦敦佳士得在11月4日将举行一场以中国白玉和外销瓷为主打的专场拍卖,其中不乏品质上乘的白玉雕刻,也有不算顶级但也数量稀少的外销瓷,值得藏玉者和收藏外销瓷者关注。  这场拍卖估价最高的为9号拍品,预计在200,000-300,000英镑,是一只十分珍贵的帝用凤嘴白玉酒壶,估计出自乾隆到嘉庆年间。壶嘴被雕刻成凤头,壶身上雕刻有翅膀形的浅浮雕,壶底有牡丹花形的浅浮雕,C形的壶柄被雕刻成一条龙。这只酒壶通
期刊
明 黄花梨雕双螭纹方台  140×48.5×48.5cm  成交价:RMB:4,290,000  中国嘉德2004秋拍396号  起地浮雕工艺甚精,刀法娴熟,用料也粗硕,罕见。
期刊
六七十年代以前的关于中国古典家具的图册和研究专著并不多见。有的话也多是外国人著述并在海外出版。到了1985年王世襄先生的巨作《明式家具珍赏》(港版)问世后,海内外掀起了中国古典家具收藏的热潮,内地出版的相关的书籍图谱也渐多。近期在一家全国著名的书店的网页上搜索“家具”一词,能找到165种古旧家具的收藏研究类书籍,其中163种是近年或近十年来新出版的。70年代以前出版的只有两种,都已当作古籍善本拍卖
期刊
古旧家具损坏的自然因素    导致古旧家具损坏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温湿度、紫外线、红外线、有害气体、霉菌、害虫等方面。  当室温超过30℃、相对湿度高于70%时为高温高湿,这时易滋生霉菌、害虫等。此外,温湿度的变化会引起木材的湿胀干缩现象,导致木质古旧家具干裂或变形。  太阳光对家具有损害作用,其中红外线使家具表面温度升高、湿度下降,造成翘曲和脆裂;紫外线能使漆膜受到破坏而退色、脱落,同时紫外线还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