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作为地方性中小型金融机构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推动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完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受到多个方面客观性因素的因素,风险一直伴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建设与发展,导致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亟待解决。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从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以及农村性信用社风险控制措施分析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农村信用社风险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风险控制在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对于我国而言,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至今已有着5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建设及发展背景之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更是依托于管理体制模式的创新而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作用之下,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应当在着眼于“三农”问题之上,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多元化服务类型,在此过程当中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快捷与优质的金融服务,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本文基于对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所存在风险因素的归纳,深入研究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对策,希望引起关注。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最关键风险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受到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或是借款人主观恶意等因素所出现的债务危机问题,导致农村信用社借出款项无法得到及时归还,由此引发呆滞及呆账等诸多贷款风险问题频频产生;②流动风险:流动风险主要是指由农村信用社所掌握的能够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无法满足存款体现的基本需求,导致农村信用社无法具备有效地债务清偿能力。与此同时,受到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财力投入不到位,承诺优惠政策无法及时落实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因不合理的信贷资产结构导致流动性风险问题的进一步加重;③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受到农村信用社不完善、不合法或是不合规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危害农村信用社发展风险因素的产生与蔓延。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明确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化对风险一怒视的控制,有效化解并防范风险因素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谋求稳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农村信用社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一)农村信用社应当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要想有效化解并充分防范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其关键还是在于农村信用社自身,这也正是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的重要意义所在。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依照农村信用社自身组织机构特点,省联社以专门性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为主,市联社、县联社及区联社以专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为主,直属于理事会并服从于理事会领导。下至农村信用社,上至省联社均应当构建一整套健全且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将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落实到农村信用社具体部门、具体岗位以及具体工作人员之上。
(二)农村信用社应当以内控制度的完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对业务操作流程的整合,规范各项业务行为,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整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村信用社应当专门针对一个业务品种构建一整套专门性业务流程,并与专门性规章制度相对应。简单来说就是,农村信用社各岗位参与人员的业务行为均应当受到严格的制度标准规范,以此种方式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业务及其所处环节均能够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三)农村信用社应当针对内部审计监督体制进行合理改善,进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对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而言,内部审计监督体制的确立及其完善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基础与关键的一环。现阶段存在于农村信用社中的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失,内审监督体制势必需要借助于合理的改革与完善达到强化内审监督工作质量的目的。其重点在于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内审监督制度的完善。具体而言,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首先,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委员会应当直接对理事会负责,并定期提供工作报告,以垂直的方式向下层部门及机构驻派审计工作人员,以此确保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与独立性;②其次,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方式应当做出合理调整与拓展,应从传统意义上的事后监督检查逐步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明确风险防范性设计与合规性审计重要地位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以经济惩处结合行政惩处的方式加大对不合规内审监督行为的打击力度;③最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应当构建健全的内部审计联动机制,强化各职能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联合,强化对风险因素化解及防范协同效益,借助于此种方式实现对农村信用社内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升目的。
三、结束语
正如上文所述,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当属农村信用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我国而言,身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针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各类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化解与防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农村信用社风险因素及其控制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颖.关雪松.佳木斯市城市信用社风险成因及化解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01):40-41.
[2]马九杰.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进展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适用性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27-33.
[3]连现海.论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致富时代(下半月),2009(10)9-10.
[4]陈兰.周再清.PEARLS: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的新趋势[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06):124-12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因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对于我国而言,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至今已有着50多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建设及发展背景之下,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更是依托于管理体制模式的创新而走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作用之下,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应当在着眼于“三农”问题之上,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多元化服务类型,在此过程当中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快捷与优质的金融服务,其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本文基于对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所存在风险因素的归纳,深入研究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控制对策,希望引起关注。
一、现阶段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最关键风险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受到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或是借款人主观恶意等因素所出现的债务危机问题,导致农村信用社借出款项无法得到及时归还,由此引发呆滞及呆账等诸多贷款风险问题频频产生;②流动风险:流动风险主要是指由农村信用社所掌握的能够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性资产无法满足存款体现的基本需求,导致农村信用社无法具备有效地债务清偿能力。与此同时,受到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财力投入不到位,承诺优惠政策无法及时落实等问题的影响,导致农村信用社因不合理的信贷资产结构导致流动性风险问题的进一步加重;③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受到农村信用社不完善、不合法或是不合规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危害农村信用社发展风险因素的产生与蔓延。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措施分析
明确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强化对风险一怒视的控制,有效化解并防范风险因素已成为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谋求稳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农村信用社风险因素进行控制。
(一)农村信用社应当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方面的问题:要想有效化解并充分防范存在于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其关键还是在于农村信用社自身,这也正是构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的重要意义所在。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依照农村信用社自身组织机构特点,省联社以专门性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为主,市联社、县联社及区联社以专门性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为主,直属于理事会并服从于理事会领导。下至农村信用社,上至省联社均应当构建一整套健全且完善的风险管理机构,将存在于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落实到农村信用社具体部门、具体岗位以及具体工作人员之上。
(二)农村信用社应当以内控制度的完善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当中应当重点关注对业务操作流程的整合,规范各项业务行为,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整套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村信用社应当专门针对一个业务品种构建一整套专门性业务流程,并与专门性规章制度相对应。简单来说就是,农村信用社各岗位参与人员的业务行为均应当受到严格的制度标准规范,以此种方式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业务及其所处环节均能够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之内。
(三)农村信用社应当针对内部审计监督体制进行合理改善,进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对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而言,内部审计监督体制的确立及其完善一直以来都是最为基础与关键的一环。现阶段存在于农村信用社中的内部控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失,内审监督体制势必需要借助于合理的改革与完善达到强化内审监督工作质量的目的。其重点在于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内审监督制度的完善。具体而言,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首先,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委员会应当直接对理事会负责,并定期提供工作报告,以垂直的方式向下层部门及机构驻派审计工作人员,以此确保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与独立性;②其次,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方式应当做出合理调整与拓展,应从传统意义上的事后监督检查逐步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明确风险防范性设计与合规性审计重要地位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以经济惩处结合行政惩处的方式加大对不合规内审监督行为的打击力度;③最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应当构建健全的内部审计联动机制,强化各职能机构与被审计单位的联合,强化对风险因素化解及防范协同效益,借助于此种方式实现对农村信用社内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提升目的。
三、结束语
正如上文所述,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当属农村信用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对我国而言,身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针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各类风险进行行之有效的化解与防范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农村信用社风险因素及其控制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颖.关雪松.佳木斯市城市信用社风险成因及化解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01):40-41.
[2]马九杰.信用风险评价模型进展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适用性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3):27-33.
[3]连现海.论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致富时代(下半月),2009(10)9-10.
[4]陈兰.周再清.PEARLS: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的新趋势[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8(0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