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灵感之地﹂,
听说海明威一定是要站在自己那张桌子旁边才会写作。我不是作家,
但在写论文最苦的那些日子,一定要去哈佛本科生最爱的Lamont图书馆,
即那家传说中半夜还人满为患的哈佛图书馆。
进门刷卡之后右转,就是Lamont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先排队买杯咖啡,刷校园卡消费就行。柜台后面的服务生也是勤工助学的哈佛学子,没准排队买咖啡的人碰巧选修同一门课,可以在等待的时间聊聊习题或八卦一下老师。话说在哈佛校园里,供应咖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项福利。想让睡懒觉的本科生去上早晨8点的外语课?那就在7点45开始提供限量的免费黑咖啡。想让日程繁忙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生挤出时间看书?那就给他们专用的自习室配一台全免费的自动咖啡机。
再挑选一个合适的座位。
Lamont图书馆咖啡店里有三类座位。第一类靠里,舒服的沙发和安静的角落,是熬夜撑不住的学生打盹儿用的;第二类在中间,是围坐在一起的圆桌或沙发,两人以上可以自由移动与组合,这是供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讨论时用的,肩并肩解题或者激烈辩论的都有;第三类靠窗,是我写论文最喜欢的单人沙发,适合个人阅读或写作。这些沙发面向落地窗,外面可以看见新英格兰一年四季不同色彩的树,树上有松鼠,以及知更鸟。记得有一日,我听到仿佛有人在用手敲窗。抬头看时,却是一只知更鸟,不知道它在玻璃窗上看见了自己的投影,还是羡慕屋里的光亮与温暖,一次次地用头撞玻璃,看它呆萌的样子真有趣。
咖啡的香味,座位的舒适,24小时的开放时间,偶遇或邀约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愉快,整个氛围都透露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据说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哈佛本科生院院长还会亲自把热腾腾的晚饭送给熬夜的学生。这些有时被指责为一种过分的“溺爱”——学习难道不应该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吗?还要提供吃吃喝喝?还要适合打盹的沙发?还要院长来送饭……哈佛图书馆里这些用心设计的细节,传递的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学生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大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留住他们愿意来图书馆读书的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不受干扰地学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能够在这四年里留下对母校的美好记忆。
“007”训练营
这种对学生友好的设计,体现在哈佛每一个院系的图书馆里,小到一间自习室的功能,大到整栋楼的布局。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Taubman图书馆二楼的自习室就是一个范本。与其叫做“自习室”,这里更像一个学生共用的学习空间。图书馆的中心是可以围坐在一起的桌椅或沙发,配备了四面白板来纪录脑力风暴(brainstorm)的想法。带有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配有全自动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并提供电视、桌游、电钢琴等休闲设备。旁边有一排小会议室,里面配有圆桌、白板、会议电话、计时器等设备,预约后使用,适合小组讨论。有一年的感恩节前夕,外面风雪交加,我和两个小伙伴就把自己关在这样一间小会议室里,从下午两点一直讨论到晚上八点,想法写满了整个白板,碰撞出了不少火花。会议暂停时,我们就去喝杯咖啡或者弹一下钢琴,再回来继续讨论。三个人工作效率奇高,讨论也意犹未尽,最后才跑去旁边的韩国店里吃豆腐锅。
这种集学习、讨论、餐饮与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整栋建筑里,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最熟悉的哈佛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这栋图书馆是一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四楼以教授的办公室为主,三楼主要是电脑室与教室,二楼有藏书,还有供博士生完成论文的小房间,一楼是咖啡馆与讨论区,地下是主办会议的多功能厅。
在写论文期间,我整整一天都可以在Gutman图书馆里度过:先在咖啡馆解决早饭,用自带水杯灌满由星巴克特供的咖啡,一美元可以无限续杯;然后直奔二楼写着我名字的专用小房间,关上门改论文,房间里阳光充足,桌椅崭新,门外有供打盹的沙发,感觉比导师的工作环境还舒服;期间上趟三楼,因为有些付费软件只能在学院的电脑上使用,跑一跑程序,结果与预期接近,不禁心花怒放,赶紧打印出来;午饭时间回咖啡馆,偶遇其他写论文的博士同学,互相吐吐苦水,再找个靠近壁炉的温暖小角落,跟约好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一起策划关于中国教育的会议;午饭后首要大事是跑去找导师讨论,给他看新跑出来的程序结果,困扰很久的一个数据问题得到解决,这下可以加速论文完成过程;下午约好两个硕士生来面谈,他们选了我担任助教的统计课,对作业里的题目有些疑问;时间飞逝,很快该吃晚饭,买个三明治或披萨回到房间,埋头改论文,可以放贝多芬或巴赫的音乐来帮助集中精神。直到晚上9:45,房间里的灯闪了两次,提醒我离闭馆时间还有15分钟;把改好的论文存档,再打电话叫车,每天晚上哈佛校园里都有几辆小面包车负责接送晚归的学生,可以直接把我从图书馆送到宿舍楼下。
如果说去本科生喜欢的Lamont图书馆是我的一次“短途旅行”,去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习室是我与小伙伴们脑力激荡的一次“周末聚会”,那么在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里每天日以继夜地学习就是我的常态。读博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写论文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就是传说中“007”的生活节奏,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身在何处,想的都是论文里面的一个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哈佛图书馆就像一个培养这些“007”的训练营。
The Idea Factory
24小时开放,集多种功能为一身……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一间自习室或一座图书馆,而且可以成为整个大学校园或现代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s)的设计思路。朋友曾经带着我横穿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从主楼一直到Kendall地铁站,地下有一道悠长而曲折的走廊连通了许多大楼。我们在走廊里步行的半个小时里,就像迷宫一样,推开一扇扇门,左右都是实验室,偶尔可以一瞥到里面堆满的仪器和忙碌的身影。难怪MIT平日里人烟稀少,大家都在地下穿行。这种把许多建筑连通的设计,一方面是出于天气考虑,波士顿的寒冬多雨雪,能够足不出户最好;另一方面是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的人创造偶遇的机会。当年贝尔实验室在搬到新泽西州的时候,它的负责人就有明确的思路:用一条长长的走廊把分散的实验室都连接起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走廊上偶遇的时候,谈一谈他们目前项目的进展或遇到的难题,说不定就能触发不少灵感,成为萌生新想法的工厂(the idea factory)。
MIT Media Lab的教授Alex Pentland在2014年发表的新作《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里,就验证了这种偶遇可以促进想法传播的假设。通过佩戴一种电子设备来监测声波、站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数据,Pentland教授的团队长期跟踪了Media Lab里各实验室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除了科研机构,他们还把类似的研究拓展到了新兴的科技公司。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他们可以纪录人们是否移动并交谈,以及是谁发起的谈话。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跟其他成员交谈更多的人在科研产出或工作业绩上更出色;更多“平等”的对话(即不同成员都发出声音,贡献想法,而不是其中一个人主导谈话)也有利于研究机构或科技公司的项目进展。感谢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大数据分析,他们正在为以前的贝尔实验室、现在的MIT Media Lab、哈佛图书馆等“灵感之地”建立模型。它不再只是存在于负责人或建筑师头脑里的一个美好意愿,而是有数据支撑,经过研究人员验证并不断完善的科学模型。
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大学校园设计提供了一个方向:自习室不再是普通的教室,图书馆不再是藏书楼或阅览室,研究机构也不再是关上门不相往来的一间间独立实验室。这个方向在数码时代来临之际尤其重要——既然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或平板阅读,用京东或亚马逊买书,为什么还要天天泡在自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为什么不就呆在自己的宿舍,或者找一家舒服的咖啡馆?答案就可以参照哈佛图书馆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未来的大学校园要提供的是比宿舍更明亮宽敞,比外面的咖啡馆更价廉物美的一个学习空间,这里有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自习室,以及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偶遇并讨论问题的长长走廊或共享的活动区。这些都是线上购买或阅读无法取代的,也是大学提供的独有经历:早出晚归,猛灌咖啡,自愿被关在图书馆或实验室里,完成一段007式的训练过程,天天跟比你优秀也比你努力的高手们联手或过招。
责任编辑:尹颖尧
听说海明威一定是要站在自己那张桌子旁边才会写作。我不是作家,
但在写论文最苦的那些日子,一定要去哈佛本科生最爱的Lamont图书馆,
即那家传说中半夜还人满为患的哈佛图书馆。
进门刷卡之后右转,就是Lamont图书馆内的咖啡店。先排队买杯咖啡,刷校园卡消费就行。柜台后面的服务生也是勤工助学的哈佛学子,没准排队买咖啡的人碰巧选修同一门课,可以在等待的时间聊聊习题或八卦一下老师。话说在哈佛校园里,供应咖啡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项福利。想让睡懒觉的本科生去上早晨8点的外语课?那就在7点45开始提供限量的免费黑咖啡。想让日程繁忙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研究生挤出时间看书?那就给他们专用的自习室配一台全免费的自动咖啡机。
再挑选一个合适的座位。
Lamont图书馆咖啡店里有三类座位。第一类靠里,舒服的沙发和安静的角落,是熬夜撑不住的学生打盹儿用的;第二类在中间,是围坐在一起的圆桌或沙发,两人以上可以自由移动与组合,这是供学习小组的小伙伴们在一起讨论时用的,肩并肩解题或者激烈辩论的都有;第三类靠窗,是我写论文最喜欢的单人沙发,适合个人阅读或写作。这些沙发面向落地窗,外面可以看见新英格兰一年四季不同色彩的树,树上有松鼠,以及知更鸟。记得有一日,我听到仿佛有人在用手敲窗。抬头看时,却是一只知更鸟,不知道它在玻璃窗上看见了自己的投影,还是羡慕屋里的光亮与温暖,一次次地用头撞玻璃,看它呆萌的样子真有趣。
咖啡的香味,座位的舒适,24小时的开放时间,偶遇或邀约小伙伴一起学习的愉快,整个氛围都透露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据说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哈佛本科生院院长还会亲自把热腾腾的晚饭送给熬夜的学生。这些有时被指责为一种过分的“溺爱”——学习难道不应该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吗?还要提供吃吃喝喝?还要适合打盹的沙发?还要院长来送饭……哈佛图书馆里这些用心设计的细节,传递的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学生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大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图书馆的设施与功能,留住他们愿意来图书馆读书的步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不受干扰地学习,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能够在这四年里留下对母校的美好记忆。
“007”训练营
这种对学生友好的设计,体现在哈佛每一个院系的图书馆里,小到一间自习室的功能,大到整栋楼的布局。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Taubman图书馆二楼的自习室就是一个范本。与其叫做“自习室”,这里更像一个学生共用的学习空间。图书馆的中心是可以围坐在一起的桌椅或沙发,配备了四面白板来纪录脑力风暴(brainstorm)的想法。带有一个开放式厨房,里面配有全自动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并提供电视、桌游、电钢琴等休闲设备。旁边有一排小会议室,里面配有圆桌、白板、会议电话、计时器等设备,预约后使用,适合小组讨论。有一年的感恩节前夕,外面风雪交加,我和两个小伙伴就把自己关在这样一间小会议室里,从下午两点一直讨论到晚上八点,想法写满了整个白板,碰撞出了不少火花。会议暂停时,我们就去喝杯咖啡或者弹一下钢琴,再回来继续讨论。三个人工作效率奇高,讨论也意犹未尽,最后才跑去旁边的韩国店里吃豆腐锅。
这种集学习、讨论、餐饮与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整栋建筑里,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我最熟悉的哈佛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这栋图书馆是一栋四层的灰色建筑,四楼以教授的办公室为主,三楼主要是电脑室与教室,二楼有藏书,还有供博士生完成论文的小房间,一楼是咖啡馆与讨论区,地下是主办会议的多功能厅。
在写论文期间,我整整一天都可以在Gutman图书馆里度过:先在咖啡馆解决早饭,用自带水杯灌满由星巴克特供的咖啡,一美元可以无限续杯;然后直奔二楼写着我名字的专用小房间,关上门改论文,房间里阳光充足,桌椅崭新,门外有供打盹的沙发,感觉比导师的工作环境还舒服;期间上趟三楼,因为有些付费软件只能在学院的电脑上使用,跑一跑程序,结果与预期接近,不禁心花怒放,赶紧打印出来;午饭时间回咖啡馆,偶遇其他写论文的博士同学,互相吐吐苦水,再找个靠近壁炉的温暖小角落,跟约好的小伙伴们边吃边聊,一起策划关于中国教育的会议;午饭后首要大事是跑去找导师讨论,给他看新跑出来的程序结果,困扰很久的一个数据问题得到解决,这下可以加速论文完成过程;下午约好两个硕士生来面谈,他们选了我担任助教的统计课,对作业里的题目有些疑问;时间飞逝,很快该吃晚饭,买个三明治或披萨回到房间,埋头改论文,可以放贝多芬或巴赫的音乐来帮助集中精神。直到晚上9:45,房间里的灯闪了两次,提醒我离闭馆时间还有15分钟;把改好的论文存档,再打电话叫车,每天晚上哈佛校园里都有几辆小面包车负责接送晚归的学生,可以直接把我从图书馆送到宿舍楼下。
如果说去本科生喜欢的Lamont图书馆是我的一次“短途旅行”,去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自习室是我与小伙伴们脑力激荡的一次“周末聚会”,那么在教育学院Gutman图书馆里每天日以继夜地学习就是我的常态。读博是一份全职工作,尤其是写论文最后的冲刺阶段,几乎就是传说中“007”的生活节奏,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不管身在何处,想的都是论文里面的一个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哈佛图书馆就像一个培养这些“007”的训练营。
The Idea Factory
24小时开放,集多种功能为一身……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一间自习室或一座图书馆,而且可以成为整个大学校园或现代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s)的设计思路。朋友曾经带着我横穿MIT(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从主楼一直到Kendall地铁站,地下有一道悠长而曲折的走廊连通了许多大楼。我们在走廊里步行的半个小时里,就像迷宫一样,推开一扇扇门,左右都是实验室,偶尔可以一瞥到里面堆满的仪器和忙碌的身影。难怪MIT平日里人烟稀少,大家都在地下穿行。这种把许多建筑连通的设计,一方面是出于天气考虑,波士顿的寒冬多雨雪,能够足不出户最好;另一方面是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兴趣的人创造偶遇的机会。当年贝尔实验室在搬到新泽西州的时候,它的负责人就有明确的思路:用一条长长的走廊把分散的实验室都连接起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走廊上偶遇的时候,谈一谈他们目前项目的进展或遇到的难题,说不定就能触发不少灵感,成为萌生新想法的工厂(the idea factory)。
MIT Media Lab的教授Alex Pentland在2014年发表的新作《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里,就验证了这种偶遇可以促进想法传播的假设。通过佩戴一种电子设备来监测声波、站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数据,Pentland教授的团队长期跟踪了Media Lab里各实验室成员之间的互动情况。除了科研机构,他们还把类似的研究拓展到了新兴的科技公司。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他们可以纪录人们是否移动并交谈,以及是谁发起的谈话。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跟其他成员交谈更多的人在科研产出或工作业绩上更出色;更多“平等”的对话(即不同成员都发出声音,贡献想法,而不是其中一个人主导谈话)也有利于研究机构或科技公司的项目进展。感谢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大数据分析,他们正在为以前的贝尔实验室、现在的MIT Media Lab、哈佛图书馆等“灵感之地”建立模型。它不再只是存在于负责人或建筑师头脑里的一个美好意愿,而是有数据支撑,经过研究人员验证并不断完善的科学模型。
这些研究结果为未来的大学校园设计提供了一个方向:自习室不再是普通的教室,图书馆不再是藏书楼或阅览室,研究机构也不再是关上门不相往来的一间间独立实验室。这个方向在数码时代来临之际尤其重要——既然我们已经习惯用手机或平板阅读,用京东或亚马逊买书,为什么还要天天泡在自习室、图书馆或实验室?为什么不就呆在自己的宿舍,或者找一家舒服的咖啡馆?答案就可以参照哈佛图书馆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未来的大学校园要提供的是比宿舍更明亮宽敞,比外面的咖啡馆更价廉物美的一个学习空间,这里有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集多种功能为一身的自习室,以及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偶遇并讨论问题的长长走廊或共享的活动区。这些都是线上购买或阅读无法取代的,也是大学提供的独有经历:早出晚归,猛灌咖啡,自愿被关在图书馆或实验室里,完成一段007式的训练过程,天天跟比你优秀也比你努力的高手们联手或过招。
责任编辑:尹颖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