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糖尿病大国。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和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但是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难以坚持长期用药、饮食控制和合理运动,这就导致了众多并发症的出现。该院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在其入院时和跟踪健康教育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文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得出结论:可以采用“跟踪健康教育”的手段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跟踪健康教育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95-0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患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该文通过对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治疗提出有效意见,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采取入院时问卷调查和跟踪健康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再次问卷调查,以分析对照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疾病知识、自我监测、饮食疗法、合理运动、坚持用药。
1.1 教育方法
(1)详细的入院评估: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详细地入院评估,除了全面的体检外,重点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文化、家庭环境,并进行问卷调查。
(2)循环式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要求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血糖的正常范围、低血糖的症状、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等等,有计划的分期执行。护士利用每次与病人接触的机会与病人面对面的恳谈,可对家属共同教育,并鼓励其共同参与。
(3)个体教育:根据护理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可以达到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和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案。有明确的针对性。
(4)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定期发放健康处方,教育卡片,组织病友间的交流,病区组织糖尿病讲座,收看电视讲座,面对面恳谈,护士直接的示范、讲解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全方位多途径的进行健康教育。
(5)随访:与患者保持长期的联系,制定随访计划,关心病人治疗效果及巩固和评价教育成果。鼓励患者加入一些病友俱乐部,并与患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建立档案,配合社区社区服务人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讲座。并在跟踪健康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再次问卷调查。
1.2 教育内容
(1)饮食知识:根据理想体重制定总热量,三餐中的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精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蛋白质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每日三餐可按1/5、2/5、2/5或各1/3分配;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且病情有波动的病人,可每天进食5~6餐,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克主食作为加餐用。平时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
(2)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其简易计算法为: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20~3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延长。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防止意外发生。
(3)用药护理:向病人讲解所使用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指导病人准确注射胰岛素,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4)并发症预防:做好双足和皮肤的保护,每天检查双足,保持清洁,预防外伤。介绍低血糖的预防和急救。定期监测血糖,不随意减药或停药,保持水分的摄入,防止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5)心理护理:强调糖尿病的可防可治性,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生活压力,及时做好心理调适。
2 干预结果
经过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的健康教育随访,共收回问卷210张,随访率90%。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47.9%提高到68.7%;6个月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到74.1%,效果显著。(见表1)
3 讨论
我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虽然全面开展,但仍停留在知识灌输阶段,对行为改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2]。在我们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重行为改变。健康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同时注意连续和坚持,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糖尿病人的跟踪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病人的主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Intemationai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tlas[J].2 ed.Brussels,Belgium,2003.
[2] 楼青青,徐玉娴,杨丽黎.阶段性改变模式在糖尿病惠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20.
关键词:跟踪健康教育 糖尿病 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195-0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患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该文通过对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对治疗提出有效意见,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采取入院时问卷调查和跟踪健康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再次问卷调查,以分析对照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疾病知识、自我监测、饮食疗法、合理运动、坚持用药。
1.1 教育方法
(1)详细的入院评估: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详细地入院评估,除了全面的体检外,重点了解患者的生活、饮食、文化、家庭环境,并进行问卷调查。
(2)循环式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制定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要求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血糖的正常范围、低血糖的症状、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等等,有计划的分期执行。护士利用每次与病人接触的机会与病人面对面的恳谈,可对家属共同教育,并鼓励其共同参与。
(3)个体教育:根据护理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内容。这样可以达到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心理和健康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案。有明确的针对性。
(4)多种教育方式结合:定期发放健康处方,教育卡片,组织病友间的交流,病区组织糖尿病讲座,收看电视讲座,面对面恳谈,护士直接的示范、讲解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全方位多途径的进行健康教育。
(5)随访:与患者保持长期的联系,制定随访计划,关心病人治疗效果及巩固和评价教育成果。鼓励患者加入一些病友俱乐部,并与患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建立档案,配合社区社区服务人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讲座。并在跟踪健康教育后3个月和6个月再次问卷调查。
1.2 教育内容
(1)饮食知识:根据理想体重制定总热量,三餐中的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提倡精制米、面和一定量的杂粮;蛋白质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15%,每日三餐可按1/5、2/5、2/5或各1/3分配;对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且病情有波动的病人,可每天进食5~6餐,从3次正餐中匀出25~50克主食作为加餐用。平时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用高纤维素的食物。
(2)运动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为活动时病人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其简易计算法为:心率=170-年龄。活动时间20~30分钟,可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延长。运动中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防止意外发生。
(3)用药护理:向病人讲解所使用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指导病人准确注射胰岛素,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4)并发症预防:做好双足和皮肤的保护,每天检查双足,保持清洁,预防外伤。介绍低血糖的预防和急救。定期监测血糖,不随意减药或停药,保持水分的摄入,防止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5)心理护理:强调糖尿病的可防可治性,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生活压力,及时做好心理调适。
2 干预结果
经过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78例的健康教育随访,共收回问卷210张,随访率90%。调查结果发现在健康教育随访3个月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47.9%提高到68.7%;6个月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到74.1%,效果显著。(见表1)
3 讨论
我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虽然全面开展,但仍停留在知识灌输阶段,对行为改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2]。在我们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重行为改变。健康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开展,同时注意连续和坚持,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通过对糖尿病人的跟踪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是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了病人的主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Intemationai Diabetes Federation.Diabetes tlas[J].2 ed.Brussels,Belgium,2003.
[2] 楼青青,徐玉娴,杨丽黎.阶段性改变模式在糖尿病惠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