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劝学》、《师说》、《送东阳马生序》是古代经典文学篇目。本文摒弃了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即作品思想、艺术分析,而是选取了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切入点,从指导教师教学和帮助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探索其教育内涵。由于这三篇文言文继承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言说方式,即重直感、善描述、少分析,加之古今教育理念的差异,笔者力图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科学反观三篇作品,以学习者心理结构分析、学习要素多维度研究、当代教师角色转变三个问题展开,为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某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学习者心理结构 挫折意识 学习要素 教师角色
一、引 言
中国古代遗留的各类作品是当代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观念、经济思想、文化政策和教育智慧的最有说服力的载体。俯瞰古典作品,其主要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首先,中国古代作品在性质归属上没有明确的界限,表现在一篇看似隶属于文学类的作品,却包含了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类知识,并且在后人不断关注中,其包孕的各种思想从价值维度上考量往往等量齐观。其次,中国古代作品重感知、重经验,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和多种表现手法表达直接感受,将现象层面的描写全盘托出,以伴有情绪化倾向的文字描摹现实,缺少客观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系统的阐释。
面对古代作品固有的优缺点,现今文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是从某个维度进行全方位透视,意在揭示作品在某个领域视野下的具体阐释。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把当代的科学知识与传统阐释方式结合起来,以科学精神实现古代作品的现代性转变。《劝学》、《师说》、《送东阳马生序》是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纵向跨越了先秦、唐宋、明清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其文学价值,前人已有系统地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将主要从教育学角度对这三篇文言文进行科学反观。
二、学习者心理结构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作于洪武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是作者宋濂自家乡浦江到应天朝见朱元璋时所思所感的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 高中部分中册》概括其主旨如下:“作者宋濂以自己在买书、求师不易的环境中,如何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要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这样的总结固然正确,但对于指导实践来说,就具有极小的可操作性了,因此,从学习者心理结构角度观照此文显得尤为重要。
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劝勉太学生刻苦学习,这一行文思路就隐秘地揭示出当时的现实状况:洪武年间太学生大多“业有不精,德有不成”。正如宋濂所说,“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那么,为什么太学生还会懈怠于学习呢?而作者宋濂对太学生的劝勉又有多少分成效呢?显而易见,宋濂幼时家贫,与当时太学生的成长处境迥然不同。他站在与太学生相对的立场上大谈努力学习,还强调“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未能真正研究太学生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结构,因此也就只能提出问题,而无法找到病因,解决问题,必然收效甚微。
学习者可以被视为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拥有着特殊的心理品质。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凭借直觉呈现了以下两种对比模式:
(1)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不敢逾约);无砚师名人,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色恭、礼至)、从师(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成功(有所获)。
(2)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无奔走之劳,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失败(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可见,对于学习者来说,外在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宋濂以物质资料的丰富批评太学生显然不合情理。从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出发可以得出结论:贫困、单调、充满挫折的生活环境易于激起学习者的内部驱动力,唤起改变自己命运的需要;舒适、富裕、平顺的生活条件易使学习者产生懈怠情绪,泯灭掉心中的竞争意识而不思进取。所谓“穷富不下三代”的观点正是这一结论的形象说明。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为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生的倦怠情绪,教师应有效地贯彻“挫折”意识(即使部分陶醉于优越物质条件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挫败感和危机感),以较为成熟的方式适时地为学生敲响警钟。笔者建议:首先,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学生评价量规,在保障其多重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习成绩及其进步程度的测量,为部分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制造心理上的“挫折感”,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地以班团会议的形式表扬努力学习的学生,在私下里与条件好、不努力的学生谈话,并给予适度批评,但应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在唤起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学习要素多维度研究
学习要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含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诸多方面。早在先秦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在《劝学》篇中就对此有所涉猎。从行文结构上观照,《劝学》篇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笔者将按其线索对学习过程各要素作以逐一论述。
学习理念的确定。荀子对学习的认识来源于他的哲学观点。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按照荀子的看法: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生來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①。可见,荀子的“学习观”从整体上讲来源于他的哲学观(即人性观),他把学习作为克服自身恶性的重要手段,倡导不断学习,勤奋学习,以此获得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回眸人类发展的历史,对于人性的探讨,从古至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因此,从现代教育观念考量,最佳的态度便是努力促进学习观念脱离人性探讨的樊篱,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指向,认识学习对开阔视野、增强素质的积极作用。
学习内容的界定。学习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事,更多地关乎人的修养问题,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既强调“博学”,更强调“参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力才会变大,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修养,学习的任务才能最终完成。
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启示。学习常常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学习者切不可操之过急,希图短暂的学习为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功,应有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正如《劝学篇》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在学习方法上,学习者要“善假于物”,利用外部条件进行学习;对于执教者,更要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可靠的资源高效率学习。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名教师如果教给学生怎样分析网络利弊,怎样正确利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整合资源,那么他就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
四、当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唐代大文豪韩愈面对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挥笔创作《师说》一文,从此 “教师”一词也就成为了知识权威、解惑高手的代名词。具体说来,韩愈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角色是充当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释疑难的工具,人一旦有了困惑,就应该请教教师,解难释疑;②课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课堂气氛应该是严肃的、单方面的;③知识具有排他性,即以儒家知识为主,不鼓励学生习得多元知识。
科学反观韩愈的认识,有一定的进步性,因为跟随教师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技能,大幅度缩减了学习时间,为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立足于当今社会,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因素。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角色的论述,是将教师假设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主体而进行的,但实际上,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处在信息社会中的人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拥有着学习者的身份,谁也不能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因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在当今社会应急剧转变。
笔者前往西安市某重点中学进行实地教育调研,随机向100名中学生发放问卷,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期待的语文老师是怎样的?”,答案千奇百怪,富有个性,以下将列举一二。
(1)“不古板,不局限于书本之上,多一点课外知识,活跃一些,不会只照书本念,思维发散,做人幽默风趣。”
(2)“我期待的语文老师是诙谐、幽默的。有很强的责任心,能调控课堂的气氛,讲课生动、有趣。”
(3)“幽默,通情达理,年轻力壮,长得帅,多提问学生。”
(4)“语文老师应该是时常带着微笑,语气温和,会关心学生的,就像是太阳一样一直照耀着我们,光芒四射的感觉,平易近人。”
(5)“语文老师不要总是灌输给我们知识,应该带领着我们去发现知识,否则一节课老师很累,我们也会觉得很枯燥。”
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發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结合以上问卷,我们发现当今学生的期待已经颠覆了韩愈的传统观点,学生认为:①学生期待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非单方面的,气氛应该是活跃、幽默、轻松的;②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并且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③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他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肯定者,必要时教师应向学生学习。
由此可见,当今中国教育要谋得发展,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重视教师作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角色发生根本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象征,知识的拥有者,因为学生的潜力未可限量,教师一旦传播某种错误观念,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建构知识的一分子。基于这种转变,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应极大地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尽可能多地采用“讨论”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力争构建和谐圆满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古代作品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缘故,总是和盘托出某些教育现象,而无法准确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但是,提出问题已属难能可贵,况且古代社会所遇之难题往往与当今如出一辙,所以,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科学反观教育现象,对于治疗和预防教育弊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加为研读传统文学作品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荀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劝学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韩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师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宋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送东阳马生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
[8]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9]李晓琳、唐名刚.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吴惠婷.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J].文学教育.
[11]黄玮莹、乐秀华.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教师角色的反思[J].中国教师.
作者简介:
马杰(1986.10—),男,回族,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 学习者心理结构 挫折意识 学习要素 教师角色
一、引 言
中国古代遗留的各类作品是当代人研究古代社会政治观念、经济思想、文化政策和教育智慧的最有说服力的载体。俯瞰古典作品,其主要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特点:首先,中国古代作品在性质归属上没有明确的界限,表现在一篇看似隶属于文学类的作品,却包含了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各类知识,并且在后人不断关注中,其包孕的各种思想从价值维度上考量往往等量齐观。其次,中国古代作品重感知、重经验,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和多种表现手法表达直接感受,将现象层面的描写全盘托出,以伴有情绪化倾向的文字描摹现实,缺少客观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系统的阐释。
面对古代作品固有的优缺点,现今文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是从某个维度进行全方位透视,意在揭示作品在某个领域视野下的具体阐释。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把当代的科学知识与传统阐释方式结合起来,以科学精神实现古代作品的现代性转变。《劝学》、《师说》、《送东阳马生序》是著名的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纵向跨越了先秦、唐宋、明清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其文学价值,前人已有系统地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将主要从教育学角度对这三篇文言文进行科学反观。
二、学习者心理结构分析
《送东阳马生序》作于洪武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是作者宋濂自家乡浦江到应天朝见朱元璋时所思所感的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 高中部分中册》概括其主旨如下:“作者宋濂以自己在买书、求师不易的环境中,如何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要利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这样的总结固然正确,但对于指导实践来说,就具有极小的可操作性了,因此,从学习者心理结构角度观照此文显得尤为重要。
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劝勉太学生刻苦学习,这一行文思路就隐秘地揭示出当时的现实状况:洪武年间太学生大多“业有不精,德有不成”。正如宋濂所说,“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那么,为什么太学生还会懈怠于学习呢?而作者宋濂对太学生的劝勉又有多少分成效呢?显而易见,宋濂幼时家贫,与当时太学生的成长处境迥然不同。他站在与太学生相对的立场上大谈努力学习,还强调“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未能真正研究太学生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结构,因此也就只能提出问题,而无法找到病因,解决问题,必然收效甚微。
学习者可以被视为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拥有着特殊的心理品质。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凭借直觉呈现了以下两种对比模式:
(1)无从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不敢逾约);无砚师名人,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色恭、礼至)、从师(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成功(有所获)。
(2)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无奔走之劳,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失败(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可见,对于学习者来说,外在的物质条件并不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宋濂以物质资料的丰富批评太学生显然不合情理。从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出发可以得出结论:贫困、单调、充满挫折的生活环境易于激起学习者的内部驱动力,唤起改变自己命运的需要;舒适、富裕、平顺的生活条件易使学习者产生懈怠情绪,泯灭掉心中的竞争意识而不思进取。所谓“穷富不下三代”的观点正是这一结论的形象说明。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为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生的倦怠情绪,教师应有效地贯彻“挫折”意识(即使部分陶醉于优越物质条件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挫败感和危机感),以较为成熟的方式适时地为学生敲响警钟。笔者建议:首先,教师要改变旧有的学生评价量规,在保障其多重标准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学习成绩及其进步程度的测量,为部分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制造心理上的“挫折感”,促进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地以班团会议的形式表扬努力学习的学生,在私下里与条件好、不努力的学生谈话,并给予适度批评,但应积极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在唤起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学习要素多维度研究
学习要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含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诸多方面。早在先秦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在《劝学》篇中就对此有所涉猎。从行文结构上观照,《劝学》篇的线索是相当清晰的,笔者将按其线索对学习过程各要素作以逐一论述。
学习理念的确定。荀子对学习的认识来源于他的哲学观点。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按照荀子的看法: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倒相反,生来就有恶端。在《性恶》篇中,荀子试图证明,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但是,人生來就有智性,使人可以成善。荀子说:‘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①。可见,荀子的“学习观”从整体上讲来源于他的哲学观(即人性观),他把学习作为克服自身恶性的重要手段,倡导不断学习,勤奋学习,以此获得思想和行为的正确。回眸人类发展的历史,对于人性的探讨,从古至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因此,从现代教育观念考量,最佳的态度便是努力促进学习观念脱离人性探讨的樊篱,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指向,认识学习对开阔视野、增强素质的积极作用。
学习内容的界定。学习不仅是知识层面的事,更多地关乎人的修养问题,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既强调“博学”,更强调“参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其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力才会变大,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修养,学习的任务才能最终完成。
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启示。学习常常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学习者切不可操之过急,希图短暂的学习为自己带来极大的成功,应有水滴石穿、锲而不舍的精神力量。正如《劝学篇》所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在学习方法上,学习者要“善假于物”,利用外部条件进行学习;对于执教者,更要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利用可靠的资源高效率学习。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名教师如果教给学生怎样分析网络利弊,怎样正确利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整合资源,那么他就为学生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导,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人。
四、当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唐代大文豪韩愈面对耻于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挥笔创作《师说》一文,从此 “教师”一词也就成为了知识权威、解惑高手的代名词。具体说来,韩愈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其角色是充当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和解释疑难的工具,人一旦有了困惑,就应该请教教师,解难释疑;②课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课堂气氛应该是严肃的、单方面的;③知识具有排他性,即以儒家知识为主,不鼓励学生习得多元知识。
科学反观韩愈的认识,有一定的进步性,因为跟随教师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技能,大幅度缩减了学习时间,为提高学习者学习效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立足于当今社会,其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错误因素。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角色的论述,是将教师假设为一个全知全能的主体而进行的,但实际上,这一点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处在信息社会中的人们,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拥有着学习者的身份,谁也不能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因此,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角色在当今社会应急剧转变。
笔者前往西安市某重点中学进行实地教育调研,随机向100名中学生发放问卷,其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期待的语文老师是怎样的?”,答案千奇百怪,富有个性,以下将列举一二。
(1)“不古板,不局限于书本之上,多一点课外知识,活跃一些,不会只照书本念,思维发散,做人幽默风趣。”
(2)“我期待的语文老师是诙谐、幽默的。有很强的责任心,能调控课堂的气氛,讲课生动、有趣。”
(3)“幽默,通情达理,年轻力壮,长得帅,多提问学生。”
(4)“语文老师应该是时常带着微笑,语气温和,会关心学生的,就像是太阳一样一直照耀着我们,光芒四射的感觉,平易近人。”
(5)“语文老师不要总是灌输给我们知识,应该带领着我们去发现知识,否则一节课老师很累,我们也会觉得很枯燥。”
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發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结合以上问卷,我们发现当今学生的期待已经颠覆了韩愈的传统观点,学生认为:①学生期待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非单方面的,气氛应该是活跃、幽默、轻松的;②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并且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③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他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肯定者,必要时教师应向学生学习。
由此可见,当今中国教育要谋得发展,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文化中重视教师作用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角色发生根本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的象征,知识的拥有者,因为学生的潜力未可限量,教师一旦传播某种错误观念,将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成为建构知识的一分子。基于这种转变,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应极大地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尽可能多地采用“讨论”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出现,力争构建和谐圆满的学习氛围。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古代作品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缘故,总是和盘托出某些教育现象,而无法准确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但是,提出问题已属难能可贵,况且古代社会所遇之难题往往与当今如出一辙,所以,运用现代教育观念科学反观教育现象,对于治疗和预防教育弊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加为研读传统文学作品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荀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劝学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韩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师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宋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送东阳马生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5]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M].教育科学出版社.
[8]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9]李晓琳、唐名刚.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0]吴惠婷.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定位[J].文学教育.
[11]黄玮莹、乐秀华.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教师角色的反思[J].中国教师.
作者简介:
马杰(1986.10—),男,回族,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