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CT和MRI诊断

来源 :四川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253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11例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和囊泡形态。结果11例病例共检出150多个病灶,最大直径约2cm,都为多发,分布广泛。部分病灶边缘有点状钙化,部分病灶呈点状钙化,部分病灶周边轻度水肿征,占位效应较轻。 MR 显示病灶较CT清晰,但钙化不能显示。结论播散性囊型脑包虫病CT和MRI具有一定特征性,是该病流行地区脑包虫病的首先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加剧医患矛盾,引起医疗纠纷,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始终贯穿于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的水平,并分析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0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确定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生物医药也存在着研发力量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创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需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名,术前随机分为两组: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
目前,我国关于BIM的应用与研究大多数都是集中在上部建筑设施和结构,而极少有关于地下部分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当下缺乏较为成熟的商业软件。众所周知,BIM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
目的初步探讨头孢替坦等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产超广谱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感染药物研究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