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农村留守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得到关注和解决。本文以宝鸡市农村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走访研究宝鸡市部分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助力健康中国。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健康中国
引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进健康中国建设”到十九大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人民健康治理在我国体现出新的内涵,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和应有之义,是走中国特色健康之路的具体体现。
1.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
(1)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走“大健康”之路的必然选择。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感受幸福的新时代,由发展经济向关心健康转变的时代,就如正在肆虐全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样,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呼吁健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我们应该对很多有关健康的问题有着足够的、预见性的重视。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定义,是实现“大健康”的必然选择。
(2)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健康的民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民健康就成为党和国家继续为人民谋福祉的新课题,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尤为迫切。据全国老龄办预测,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87亿左右,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3)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应有之义。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加强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策略,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五大发展理念”实施路径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吃的健康、穿的健康、呼吸健康、环境健康等方面全覆盖;从身体健康到精神、心理健康全覆盖;各个年龄层面全覆盖,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就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健康中国战略是一个体现持续性,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
2.宝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宝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一是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19年年底,宝鸡市常住人口376.1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9.43万,占比13.14%。在这49.43万人中,农村留守老人占比28%,达到13.84万人。根据大数据显示,从2015-2019年,宝鸡市留守老人数量的平均增幅达到了5.9%。二是以自我照顾为主。家人照顾,亲友照顾、邻里照顾的比例很低。一部分患病的农村留守老人还在忍受病痛自己照料自己,部分留守老人的生活艰辛而凄凉。三是几乎85%的调查者容易产生被排斥和被嫌弃感。四是农村留守老人日常主要活动是干农活和料理家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来说,途径单一。
(2)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强烈的孤独感。调研发现,仅有28%的农村留守老人没有孤独感,而72%的老人感到孤独,其中16.8%的老人孤独感强烈。二是内心焦躁。劳动与经济负担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内心烦躁,精神上又缺乏慰藉,导致老人内心焦躁,引发更为严重的身心疾病。三是心情抑郁。在农村留守老人中,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很高,对生活处处感到不如意,很容易引起抑郁,造成人的身心受损,甚至引起自杀等行为。四是恐惧害怕。农村留守老人一定程度上与其他老人群体不同,内心常常感到自卑、害怕心理,形成心理障碍,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3.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居环境相对单调。作为留守老人,其邻里交往较少,社会交往范围严重不足。要面对沉重的生产劳动和繁杂的家务劳动,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他社交活动。
(2)精神慰藉缺失。大部分子女只重視物质供给和改善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有的子女抛弃了孝老爱亲的优良文化传统,对留守在家的老人关注度大大降低。
(3)“养”、“护”不能满足需求。物质生活保障不完善。据《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高于中西部。农村人居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仍然滞后,无法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
4.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走健康中国特色之路
(1)乡村振兴给养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要解决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最根本的是控制留守老人增量,减少留守老人存量,不断增加乡村人的幸福指数。一是拓宽乡村产业空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使乡村富起来、留住年轻人。二是把绿水青山当成金山银山来打造,使乡村美起来。吸引更多人来乡村投资、消费,从而配套相应的设施,改善居住基础设施,使留守老人住的舒心。三是加强乡村治理,促成文明乡风和特色文化,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构建“本村本土文化”,净化农村文化环境,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境界,也满足了精神需求。
(2)健康中国战略引领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生活。一是通过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尝试包干到户,落实到人,负责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组织体育锻炼,做好定期体检及其慢性病防治管理等工作。二是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和协会,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解决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年人的工作需求、生活援助、娱乐活动、婚姻介绍等多方面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发动志愿者大力开展留守老人健康服务活动等。四是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开展留守老人健身、保健、疾病防治与康复等宣传教育。开展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让养老医疗聪明起来,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
(3)解放思想,鼓励农村留守老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一是留守老人要树立正确养老观。正确认识自身养老问题和身心健康问题,建立良好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二是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养老、敬老、爱老观念。三是社会层面要保证留守老人床边、身边和周边有服务,保证市、区、街、居四个层级的责任落实,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推广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健康养老是未来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必须引起重视并得到解决。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有效供给远远不足,养老服务需求尚未有效满足,需要继续不断地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从而有效给养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确保每个老年人都安享晚年,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
[2]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
[4]《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健康中国
引言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进健康中国建设”到十九大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使人民健康治理在我国体现出新的内涵,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研究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和应有之义,是走中国特色健康之路的具体体现。
1.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大意义
(1)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走“大健康”之路的必然选择。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感受幸福的新时代,由发展经济向关心健康转变的时代,就如正在肆虐全人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样,它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呼吁健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我们应该对很多有关健康的问题有着足够的、预见性的重视。对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定义,是实现“大健康”的必然选择。
(2)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要大力发展健康事业,要做健康的民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人民健康就成为党和国家继续为人民谋福祉的新课题,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尤为迫切。据全国老龄办预测,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87亿左右,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因此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3)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应有之义。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加强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策略,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是“五大发展理念”实施路径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吃的健康、穿的健康、呼吸健康、环境健康等方面全覆盖;从身体健康到精神、心理健康全覆盖;各个年龄层面全覆盖,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就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健康中国战略是一个体现持续性,对于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
2.宝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宝鸡市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一是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19年年底,宝鸡市常住人口376.1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9.43万,占比13.14%。在这49.43万人中,农村留守老人占比28%,达到13.84万人。根据大数据显示,从2015-2019年,宝鸡市留守老人数量的平均增幅达到了5.9%。二是以自我照顾为主。家人照顾,亲友照顾、邻里照顾的比例很低。一部分患病的农村留守老人还在忍受病痛自己照料自己,部分留守老人的生活艰辛而凄凉。三是几乎85%的调查者容易产生被排斥和被嫌弃感。四是农村留守老人日常主要活动是干农活和料理家务,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来说,途径单一。
(2)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强烈的孤独感。调研发现,仅有28%的农村留守老人没有孤独感,而72%的老人感到孤独,其中16.8%的老人孤独感强烈。二是内心焦躁。劳动与经济负担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内心烦躁,精神上又缺乏慰藉,导致老人内心焦躁,引发更为严重的身心疾病。三是心情抑郁。在农村留守老人中,患有抑郁症的比例很高,对生活处处感到不如意,很容易引起抑郁,造成人的身心受损,甚至引起自杀等行为。四是恐惧害怕。农村留守老人一定程度上与其他老人群体不同,内心常常感到自卑、害怕心理,形成心理障碍,从而损害身体健康。
3.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人居环境相对单调。作为留守老人,其邻里交往较少,社会交往范围严重不足。要面对沉重的生产劳动和繁杂的家务劳动,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其他社交活动。
(2)精神慰藉缺失。大部分子女只重視物质供给和改善父母的物质生活条件,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有的子女抛弃了孝老爱亲的优良文化传统,对留守在家的老人关注度大大降低。
(3)“养”、“护”不能满足需求。物质生活保障不完善。据《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显示,东部地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指数高于中西部。农村人居环境和精神文化氛围仍然滞后,无法满足留守老人的精神需求。
4.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走健康中国特色之路
(1)乡村振兴给养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要解决留守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最根本的是控制留守老人增量,减少留守老人存量,不断增加乡村人的幸福指数。一是拓宽乡村产业空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使乡村富起来、留住年轻人。二是把绿水青山当成金山银山来打造,使乡村美起来。吸引更多人来乡村投资、消费,从而配套相应的设施,改善居住基础设施,使留守老人住的舒心。三是加强乡村治理,促成文明乡风和特色文化,丰富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构建“本村本土文化”,净化农村文化环境,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精神境界,也满足了精神需求。
(2)健康中国战略引领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生活。一是通过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加强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尝试包干到户,落实到人,负责改善他们的营养状况,组织体育锻炼,做好定期体检及其慢性病防治管理等工作。二是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和协会,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解决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年人的工作需求、生活援助、娱乐活动、婚姻介绍等多方面问题,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发动志愿者大力开展留守老人健康服务活动等。四是通过加强基层治理,开展留守老人健身、保健、疾病防治与康复等宣传教育。开展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利用大数据,让养老医疗聪明起来,构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
(3)解放思想,鼓励农村留守老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一是留守老人要树立正确养老观。正确认识自身养老问题和身心健康问题,建立良好情绪,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二是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养老、敬老、爱老观念。三是社会层面要保证留守老人床边、身边和周边有服务,保证市、区、街、居四个层级的责任落实,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服务,推广新的养老服务模式。
总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健康养老是未来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这个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必须引起重视并得到解决。由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需求有效供给远远不足,养老服务需求尚未有效满足,需要继续不断地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从而有效给养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确保每个老年人都安享晚年,都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发展报告(2019)》
[2]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
[4]《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