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教高一。高中新课程虽然已经推行三年了,可我还是第一次与新课程亲密接触,加之十年没有教高一,心里很是忐忑;刚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回来,也有一腔的热情去积极迎接新生活。怀着忐忑和激动开始忙碌的工作,很快一学期的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了。回首这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竟是那么残酷。在开学之前,我的目标是要落实“授人以渔”,一定要在教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规律;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学习,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计划以单元教学的方式,节省下大量课时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时间,创设阅读平台,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可是现实却是我连课文都是在考试之前才赶完的,哪有时间让学生去阅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规律,说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是难。
英语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解放,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发现、感悟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其实应该是一个协调的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反思之后,我为自己下学期的工作做如下设计:
一、要充分相信学生,少讲精讲
以往的教学情况是计划一课时的往往是两课时完成,计划两课时的一般得三课时,计划三课时的有时是四课时甚至五课时才完成。这样做的原因是不相信学生,总怕学生不会,重点问题不断强调,可事实上是当一篇文章上到四五个课时的时候,学生已经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学生只是比较被动地授受,所以费时却无效。
因此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会的就不讲为原则。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设计好课前的预习题,为学习新知识搭好桥梁,争取按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也就节约了课堂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
二、以名著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五本必修课本要求学生读十部中外名著,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而且要做好读书笔记。用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设计别样的读书汇报会或者读书交流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搭建交流平台。
专家预测,今后信息量将会以2年成倍数的速度增长。不管是什么学历,如果你不再继续学习,那么你的知识就会落伍,而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那么快速阅读就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尝试在规定时间里开展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的抓住文章中心。高中生的默读速度应该是每分钟高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600字,课外自读不少于300万字(初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阅读速度每分钟达到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此外,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以我为首,把班里每位同学的的藏书列出来,建立班级图书馆,并且开设图书推介活动。让每个人都有书可读,学生爱读书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就有基础了。
三、继续培养学生会读书的习惯
以读书为载体培养学生不读书就不动笔墨的习惯,学会边读书边圈点勾画,读完一篇文章就能把重要信息圈画出来,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划分段落层次,可是到了高中仍然不会,甚至找不出段落的中心句,理清文章思路是没有依据的,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这说明以往的教学并没有深入到培养学生能力中,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课文的活动中。
四、以“四明”为基本方法,继续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四明”即明文体、明思路、明中心、明风格,此外再加上审读题目、审读作者及写作背景,这样基本上能掌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把握全文中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就能从全局出发,关照局部问题,答题的指向性就很强了。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就增强了,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在培养阅读的过程中,还得培养学生爱写的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结合读书活动,先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学生有了同伴的激励,应该会激发他们写作和阅读的兴趣。先写起来,爱写了,再谈怎样写好的问题,相信一定会很有效果。
希望是美好的,计划也是美好的,要将美好变成现实,还有待实践来验证。还是用屈原的一句话来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蓉莞)
英语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解放,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体验、发现、感悟的过程,因为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无法包办代替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其实应该是一个协调的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创造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反思之后,我为自己下学期的工作做如下设计:
一、要充分相信学生,少讲精讲
以往的教学情况是计划一课时的往往是两课时完成,计划两课时的一般得三课时,计划三课时的有时是四课时甚至五课时才完成。这样做的原因是不相信学生,总怕学生不会,重点问题不断强调,可事实上是当一篇文章上到四五个课时的时候,学生已经一点兴趣也没有了,学生只是比较被动地授受,所以费时却无效。
因此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以学生会的就不讲为原则。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精心设计好课前的预习题,为学习新知识搭好桥梁,争取按规定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也就节约了课堂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
二、以名著阅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五本必修课本要求学生读十部中外名著,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而且要做好读书笔记。用节省下来的教学时间设计别样的读书汇报会或者读书交流会,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搭建交流平台。
专家预测,今后信息量将会以2年成倍数的速度增长。不管是什么学历,如果你不再继续学习,那么你的知识就会落伍,而阅读是获得知识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那么快速阅读就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尝试在规定时间里开展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的抓住文章中心。高中生的默读速度应该是每分钟高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600字,课外自读不少于300万字(初中生阅读速度每分钟5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阅读速度每分钟达到300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此外,建立班级流动图书馆。以我为首,把班里每位同学的的藏书列出来,建立班级图书馆,并且开设图书推介活动。让每个人都有书可读,学生爱读书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就有基础了。
三、继续培养学生会读书的习惯
以读书为载体培养学生不读书就不动笔墨的习惯,学会边读书边圈点勾画,读完一篇文章就能把重要信息圈画出来,能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全文中心。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划分段落层次,可是到了高中仍然不会,甚至找不出段落的中心句,理清文章思路是没有依据的,缺少脚踏实地的精神。这说明以往的教学并没有深入到培养学生能力中,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课文的活动中。
四、以“四明”为基本方法,继续培养训练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四明”即明文体、明思路、明中心、明风格,此外再加上审读题目、审读作者及写作背景,这样基本上能掌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把握全文中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就能从全局出发,关照局部问题,答题的指向性就很强了。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就增强了,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在培养阅读的过程中,还得培养学生爱写的习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结合读书活动,先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相互交流。学生有了同伴的激励,应该会激发他们写作和阅读的兴趣。先写起来,爱写了,再谈怎样写好的问题,相信一定会很有效果。
希望是美好的,计划也是美好的,要将美好变成现实,还有待实践来验证。还是用屈原的一句话来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蓉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