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杨汉军,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连日来,全国各级各地组织系统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狮子型”干部杨汉军先进典型事迹的活动,他的感人的事迹、担当的勇气和忠诚的品格让所有党员干部深受启迪。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杨汉军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本刊现选登部分组工干部来稿,供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杨汉军同志

“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并在组织系统广泛开展向杨汉军同志学习活动。
  决定指出,杨汉军同志从事组织工作30余年,始终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信念坚定、政治过硬,秉持“听党的话、做党的人、为党做事”的座右铭,把为党工作作为毕生追求。他公道正派、敢于担当,坚持以公心识人用人,为踏实肯干的“老实人”撑腰,为敢闯善为的“干将”搭台,是干部群众打心眼里信服的组织部长。他拼搏进取、充满激情,牵头负责的基层党建“红色引擎工程”、“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等工作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他心系群众、作风扎实,经常走访党员干部人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引进的人才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结对帮扶的老大娘视他为“亲儿子”。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常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警,以“公事到办公室谈,家门是敲不开的”自律,从不为亲戚朋友打招呼,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从不向组织提个人要求。
  决定强调,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优秀代表。广大组工干部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要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学习他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职业操守,严把选人用人关,当好党员干部人才的“贴心人”;学习他拼搏奉献、夙夜在公的过硬作风,坚持为组工事业不懈奋斗;学习他自警自律、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清白做人,干净干事,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决定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要把开展向杨汉军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引导广大组工干部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奋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織工作新局面。

在爱中传递正能量


  王京凯
  “情未了,像春风走来;爱无言,像雪花悄悄离去……”正如这首杨汉军生前最爱听的歌曲名字一样,他的爱在天地间。他把爱献给了党和国家,他用爱温暖了人民群众,他以爱呵护着家人,塑造着良好家风,他更把这份“爱”撒给千千万万个依然奋斗在组工战线上的党员干部,在广大组工干部中传递着“爱的力量”。
  在“爱党爱国”中激发“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斗志。杨汉军把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贡献,干了几件实事好事,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在近30年的组工生涯中,他始终如一地严格严谨、举轻若重、精益求精,敢于“吃螃蟹”,能啃“硬骨头”,从一个普通组工干部变成了政策通、活字典,成长为一把手、主心骨。他不愿停歇、不知疲惫、满怀激情,用短短两年时间,把“波澜不惊”的组织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他为“默默无闻”的组工干部赢得点赞——市民票选的“2017年武汉市20件大事”,组织工作占据3席,且全排在前10位。“不用扬鞭自奋蹄”是武汉市委主要领导对为什么杨汉军总能干成事给出的答案。而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正是杨汉军行动自觉、斗志昂扬的源头活水,也是每名组工干部都要始终坚守好的政治本色。
  在“爱民爱才”中积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力量。他是88岁孤寡老人郭桂荣的“伢儿”,是300多名狮子型干部的“伯乐”,是武汉广大人才的“后勤部长”。他把群众当亲人,在全市近800个老旧小区推行“红色物业”,解决垃圾成堆、乱停乱放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老大难”问题,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他视人才如获至宝,为了留住人才,他带着一班人制定并发布了“含金量”颇高的“留汉九条”, 在武汉黄金地段建起了一套套可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为了引进人才,杨汉军10天行程1.8万公里,乘坐3趟红眼航班。正是这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人才的渴求,给了他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力量,征服了一个个“娄山关”,拿下了一座座“腊子口”。
  在“爱家爱己”中挺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位高权重的组织部长却住在近乎寒酸的破房子里,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组织部长自己家里却困难重重,但是他没有因此丧失理智、迷失方向、突破底线,而是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用他点滴的爱温暖着家人,用清正廉洁爱护着自己,始终保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风骨。他给父亲煮面、陪父亲喝酒,他从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关心妻子,他乐于陪儿子玩耍嬉戏……他没有把官架子带回家,更没有让家风被铜臭所污染,因为他知道只有“老吾老”才能“及人之老”,只有“幼吾幼”才能“及人之幼”,只有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触高压线才是对家人、对自己真正的保护,只有廉洁自律、公道正派、担当作为才是对家人最大的关爱和回报。
  (作者系山东省临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其他文献
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远远近近的树木都铺上一层晶莹,院子里那些红彤彤的山楂缀满每一棵树的枝头,润湿鲜美,就像一盏盏红色的小灯笼在雪中张挂着,一股淡淡的酸伴着浓浓的蜜味直钻肺腑。  春天,山楂树开出了洁白的五瓣小花,整棵树就像是一朵硕大的花朵,清香袅袅,馨芳四溢,花色纯洁,姿态柔美。在这个季节,只有它最美,因为它的洁净,因为它的温馨,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娇艳。花儿落了,无声无息,不留一丝痕迹
期刊
編者按:近日,荆州市荆州区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不忘初心跟党走、双学双比当先锋”精品微党课成果展示报告会。党员们以小见大、寓情于理,讲述了自己和身边党员的感人故事。本栏目特精选两篇优秀微党课稿件,为读者精彩呈现。  翻阅资料,毛泽东曾经批评那些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入党的党员说:“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党员的气味。”  党员的“气味”到底是些什么味呢?  以我之拙见,党员的气味应该是坚
期刊
实践表明,当前“四风”问题中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问题还比较突出。“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是“事依然难办”,“管卡压”变成了“推绕拖”,让办事群众疲于奔波。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更胜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它们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党同人民群众分隔开。典型案例  『四风』新表现之一——纸上谈兵、光说不练  “只批示不作为”致泵站延期污水
期刊
“群雁高飞头雁领”。一个地方脱贫工作扎不扎实,党组织是关键,只有党组织发挥“主心骨”作用,找准党建和扶贫的结合点,才能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真正实现党建促脱贫。对此,我们上马石村是这样做的:  做党建工作的“责任人”。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好支部主题党日,引导支部的35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用好党员创业致富贷款,大力支持贫困户创业致富,发挥村干部和党员致富能手的带富作用。
期刊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干部和群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调整完善我省发展思路和目标,省委决定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省委高度重视
期刊
小薇  知名编辑、专栏作家、自由撰稿人。  三观正过五官,信奉蜜蜂一样辛勤工作,  蝴蝶一样优雅生活。  周日这天上午,路过步行街,看见一位耄耋老人坐在地上乞讨。如果遇到的是其他的乞讨者,我可能会习惯性地质疑其真实性。但是遇到这样高龄的老人,不管是真是假,定会随手给上几许。然而,我下意识地一掏口袋,傻眼了,空空如也。  在当今这个用支付宝、微信支付成为习惯,没有密码手机偷去只能当砖头使的年代,小偷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不能有丝毫松懈。  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县乡党委政治站位不高,履行基层党建政治责任不到位;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带头人不强不硬,政治功能弱化,战斗堡垒作用缺失;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无
期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杨汉军心系百姓的帮扶故事历历在目、爱民为民的崇高情怀让人仰止。他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忠诚、干净、担当”。斯人已去、精神永存。传好杨汉军精神的接力棒,是党员干部涵养“初心”、践行承诺的实际行动。  杨汉军感人事迹直抵人心之处,就在于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对事业的执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责任至上、尽责是金。杨汉军把党和人
期刊
王富云,讲述中的“我父亲”,出生于1902年,四川省保林县(现改为阆中市)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参加万里长征和抗日战争,在战斗中几次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我父亲所在的部队也一并接受改编,整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东渡黄河,开进山西,投身于抗日战争。我父亲经常给我讲他参加战斗的故事,但我印象比较深的战斗经历还是他两次负伤的艰苦历史。  第一次是在
期刊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校友的捐赠,是经费多元化的有益措施。能筹钱还得会用钱,这些巨额的校友捐赠,到底用在了哪里?  屡创新高  中国大学校友能给母校捐赠多少钱?“亿元级”捐赠如今屡见不鲜。  厦门大学刚度过百年校庆,亿元以上的校友捐赠就不止一笔。1986级校友朱益民、徐华东捐款1亿元;1999级校友许华芳捐款1亿元;2002级校友苏庆灿捐款1亿元……  数额单笔过亿,校友捐赠金额的最高纪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