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唯物史观出发,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及其发展,从资产阶级活动的必然要求和结果出发,提出了“世界历史”理沦:“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又有这样的描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这个理论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近代资产阶级开辟的历史趋势。资产阶级登上歷史舞台以前,由于生产力和分工均不发达,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国家和民族之间虽有联系,但范围小,内容贫乏,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而总的说来是相对隔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而带来的交往的便利,使得一切地区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联系到一起了。
在上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首次”这个提法。“首次”意味着在此以前没有“世界历史”。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当然,作为结果的“世界历史”的论断又不是马克思的主观臆断,而是基于一系列表现的。其主要表现是:首先,资产理论阶级为了掠夺世界资源,为了把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就必然要摧毁一切“万里长城”,消灭任何孤立隔绝的状态;其次,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改变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即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再次,不仅物质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总之,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历史愈来愈成为“世界历史”。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所开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马克思不仅洞察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结果的“世界历史”的主要表现,而且在思想方法上又不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形成,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根源。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即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由此,马克思认为,近代“世界历史”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这就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仅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就生产力的发展来说,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18世纪大工业的出现,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实现了对国界限制的突破,使得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必然要发展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形成各民族之间在生产方面的相互依赖和联系,如,每一个国家的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仅仅是本国的、本地的唯物史观与全球化原料,而是来自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给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消费。这样就使得原来那种地方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再也不能保持,而被相互关联和依赖所代替;这就必然使原来的民族史、国家史带上世界的内容,也就是说,无论是民族的或国家的问题,都成了整个世界进程的一部分、一个环节。
就社会分工来说,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才开始具有真实性。这种分工的出现虽然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但分工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产品,它的各个部件可能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同时分别生产,而作为结果的产品则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使得地域的局限性逐渐消失。它的直接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扩大,越来越成为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整体。
就交往来说,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会出现“交往革命”。这里的“交往革命”是马克思的一种提法,指的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以及发展速度上,都是资本主义以前所不可比拟的。“交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世界,从而使交往不仅成了一般人的存在形式,而且成了民族和国家的存在方式。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其所引起的分工的发展和交往的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了世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从事农业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这个理论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近代资产阶级开辟的历史趋势。资产阶级登上歷史舞台以前,由于生产力和分工均不发达,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国家和民族之间虽有联系,但范围小,内容贫乏,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而总的说来是相对隔绝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而带来的交往的便利,使得一切地区和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联系到一起了。
在上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首次”这个提法。“首次”意味着在此以前没有“世界历史”。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历史”的历史是结果。当然,作为结果的“世界历史”的论断又不是马克思的主观臆断,而是基于一系列表现的。其主要表现是:首先,资产理论阶级为了掠夺世界资源,为了把它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就必然要摧毁一切“万里长城”,消灭任何孤立隔绝的状态;其次,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改变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即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再次,不仅物质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总之,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历史愈来愈成为“世界历史”。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所开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马克思不仅洞察了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结果的“世界历史”的主要表现,而且在思想方法上又不是从观念出发去解释现实,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去解释观念的形成,揭示了“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根源。在马克思看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即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由此,马克思认为,近代“世界历史”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这就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不仅民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也都取决于自己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
就生产力的发展来说,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得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18世纪大工业的出现,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实现了对国界限制的突破,使得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必然要发展为社会化的大生产,形成各民族之间在生产方面的相互依赖和联系,如,每一个国家的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仅仅是本国的、本地的唯物史观与全球化原料,而是来自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给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消费。这样就使得原来那种地方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再也不能保持,而被相互关联和依赖所代替;这就必然使原来的民族史、国家史带上世界的内容,也就是说,无论是民族的或国家的问题,都成了整个世界进程的一部分、一个环节。
就社会分工来说,马克思认为,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才开始具有真实性。这种分工的出现虽然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但分工反过来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一种产品,它的各个部件可能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同时分别生产,而作为结果的产品则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联系,使得地域的局限性逐渐消失。它的直接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扩大,越来越成为一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整体。
就交往来说,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基础上会出现“交往革命”。这里的“交往革命”是马克思的一种提法,指的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联系和往来,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内容以及发展速度上,都是资本主义以前所不可比拟的。“交往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世界,从而使交往不仅成了一般人的存在形式,而且成了民族和国家的存在方式。
总之,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其所引起的分工的发展和交往的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走向了世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从事农业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