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an86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在人才成功中的权重指数越来越大。心理健康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早日成才的重要基础。然而,当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面对压力、遭受挫折而出现心理障碍时,很少想到通过运动来改善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更不知道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预防一些心理疾病、保证心理健康的最佳方法。实际上,体育运动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中小学生要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那么,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使人身心愉快,并能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体育运动是一种低经济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的手段,对中小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智力功能
  想像力和思维能力。长时间地进行脑力劳动后,通过体育运动有益于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更有助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分析等心智能力的健康发展,并可使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能开发具有促进作用。智力功能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
  在运动环境中,有助于中小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同时,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移过程也得到加强,从而有效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的袖珍模式,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在体育运动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因素(如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身体素质与能力的限制或者意外等)和主观困难(如紧张、畏惧、失意、疲劳等),这当中包含了来自生理、心理、体内、体外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和磨炼后,不仅能增强体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勇敢顽强、勇于战胜一切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往往可以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三、协调人际关系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教授丁瓒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好的人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乐趣,这些人生活得很愉快、很舒畅;而那些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无精打采、郁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然而体育运动可以改变这一现象,体育运动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四、改善机体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直接改变人在安静状态下生理、心理活动方式。促使身体各机能系统进入积极活动状态,从而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各器官处于高度兴奋和活跃状态,把安静时处于长期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肺泡、肌纤维和神经细胞尽可能地激活起来,从而使各器官的血液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健康的机体、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各部分机能系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也是保证人们心理健康的一种物质前提。
  五、治疗心理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80%的人认为体育运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消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六、调控情感情绪,及时发现和消除中小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中小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輕松愉快,心情舒畅。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运动锻炼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
  七、指导中小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改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八、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运动要取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效应,就必须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因为体育运动引起人体构造和功能方面的显著变化,不是短期就能见效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系统的锻炼,才能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和心理水平的增强。因此,体育教师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因为兴趣是习惯养成的前提;二要强化监督,每天坚持锻炼一小时,已形成运动心理定势,这是运动习惯养成的重要保证。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在提高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同时,要充分运用体育课的特点,结合学生心理及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俞国良.我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线装与发展[J].教育科学院.2001.
  [3]王启明.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共同目标。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渠道。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的增长了,心理疾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事实,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教育人士沉思的问题。  新的课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是现在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就体育研究方面来说,城市化进程如果结束则标志着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又发生进一步的改变,改变对于体育来说,或好或坏,但是改变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很多方面有很多的牵扯。城市化是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的一个变化方向,意味着人们生活方式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对于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体育来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象征着中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期刊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快速的社会流动中产生了社会分层问题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学界对引发社会分层现象的原因分析尚欠深入。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立论基点,运用社会运行发展的复杂性理论,在多学科的学理支撑下,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可对当代中国转型时期社会分层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度廓清,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轉型时期;社会分层;原因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和实施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观念上都有巨大的改变和突破,体育的价值和重要性日益突显。当然,尽管初中体育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引起反思和重视。对此,下文就借助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反思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不足;反思  初中体育教学在课程教育中的地位有了
期刊
水上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过程,为解决传统应急预案演练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融合计算机虚拟技术的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系统。通过对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系统概念的研究,分析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系统组成、架构及系统组件间交互方式,研究了舰船数字建模及数据库管理等水上应急救援模拟训练系统关键技术。针对水下环境探测作业中存在的不足,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水下场景进行构建,研究翻扣船舶模拟、ROV辅助作业及水下窄空间探摸等水下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子系统,实现水上应急救援人员与配套装备系
在海洋工程、海事救援等领域中,潜水员水下作业是重要的手段。通过潜水员水下作业环境特点和潜水员水下作业过程分析,建立潜水员水下作业装备体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装备运用剖面和指标体系,最后对潜水员作业装备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摘 要】很多的高中在体育教学中一直在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激发出来。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一直在进行着改革和优化。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体质上和运动能力上有很大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环境不同。本文讲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中使用分层教学法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实际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的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