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期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现阶段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上主要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不高导致各种学习心理障碍,通过分析这些障碍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疏导措施,以减轻其心理压力,消除其学习心理障碍,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实现成才目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心理 心理疏导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培养,把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但是从中学进入高职院校,面对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高职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工作,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学习障碍,这对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生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
学习(learning)通常被定义为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的改变,随着发展而产生的改变(如变得越来越高)不是学习的例子。个体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对饥饿或疼痛的反射和反应),也不是学习①。高职学院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没有老师的天天陪伴、督促,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知识,大学学习氛围是外松内紧,依靠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对于自我调控能力不足的他们来说,会面临种种学习心理障碍:
(一)学习动力不足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将动机(motivation)定义为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通俗地讲,动机就是使你开始行动,维持行动,并且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②。学习动机指学生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学习益处的倾向③。马斯洛认为,如果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没有感受到被关爱或者觉得无能,这样的学生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成长目标,不能够自主地探索和理解新知识,也不能够像自我实现的个体那样对新观念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
学习动机有强弱之分。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强调“知识无用论”,他们信奉“60分万岁、61分浪费”“超低空飞行”,认为“学不在深,及格则行;分不在高,作弊则灵”。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多半会选择逃课,还有部分学生到教室听课,主要是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没有接受知识的欲望,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是看小说,玩手机,睡觉,聊天,什么也不做的混时间等等,人坐在教室,心却很难集中到书本上。但相对的,他们对谈恋爱、去网吧玩游戏则兴趣浓厚,情绪很高。
(二)学习动机过强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发动、推进、维持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不管是由于自我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奖惩刺激诱因导致的学习动机过强,都会妨碍大学生的学习。一部分高职学生自己的能力不一定逊色于本科学生,但在整个社会“学历高消费”倾向的影响下,高职大专文凭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参与竞争的机会,因此,他们参加自学考试,参加各类培训班,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和考证,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
(三)学习方法不佳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如出现学习错误增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行为改变,生理失去平衡等④。高职院校的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创造性学习,而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当感觉到疲劳时需要适度的休息,休息和疲劳是每个生命体所经历的周期性过程,如果一旦感觉疲劳而没有及时得到休息,就会减低学习效率,这也是一部分同学把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反而学习效果不如会休息的同学的原因。
二、高职生学习障碍心理分析
(一)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分析
1.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运用更高的认知活动,进而学习和记忆更多的内容。但是,有些同学的专业选择听从父母意愿,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还有一些同学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真正学习之后,发现专业与自己兴趣不对口,因此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
2.缺乏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其能够干什么,而不是指个体知道应该干什么⑤。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其学习自信心就越强,自我效能感缺乏的人,其自信心也缺乏。部分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不愿在学习上多花时间,多动脑筋,不愿上课,看书,经常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自由散漫就属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
(二)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分析
1. 目标过高。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认知,对未来有很高的抱负和期望水平,脱离现实太远而无法实现。一旦失败又会挫伤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以致由原来过高的抱负和期望变成过低的抱负和期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2. 不恰当的认知模式。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大都有固定的错误认知模式“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把努力和勤奋看成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
3. 某种补偿心理。一些同学除了学习之外,很少或不具备其他特长和兴趣,他们试图通过突出的学习成绩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认可。但是有时因为动机过强而产生焦虑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4. 他人不适当的强化。在我国,学习成绩好是能获得称赞的,大多数人会称赞动机过强者,认为他们勤奋、刻苦、有志向,从而对他们进行了不适当的强化。
5. 个人性格。个体的某些性格特征,如自尊心过强,好强,好争输赢,做事过于认真,追求完美等。
此外,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也会导致学习动机过强。
(三)学习疲劳的原因分析
疲劳一般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产生。学习疲劳也不例外:
1.长时间用脑导致用脑过度,大脑的能量消耗过多,血液供应不足,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和调整而导致疲劳,从而使人的精神得不到集中,全身疲倦无力,影响了学习效率。
2.对学习成绩的过于关注、对学习目标的急于完成、对学习信心的不足导致情绪上的紧张、焦虑不安、忧虑等因素会导致人的心理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学习心理障碍疏导措施
(一)对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教育疏导
1.运用迈承巴姆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可以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这种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常常被称作“认知行为矫正”。迈承巴姆曾提出一种策略,该策略训练学生自我陈述:“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我的计划是什么?我在执行该计划吗?我是怎么做的?”当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比较长或者比较复杂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给他们提供一张用于监控活动进程的表格,该表格背后所隐含的观点是: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较小的部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在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每一步的检查都是对学生所付出努力的一种强化或心理安抚(Manning
【关键词】高职学生 学习心理 心理疏导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培养,把社会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但是从中学进入高职院校,面对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高职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工作,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他们的学习障碍,这对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生学习障碍的主要表现
学习(learning)通常被定义为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的改变,随着发展而产生的改变(如变得越来越高)不是学习的例子。个体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如对饥饿或疼痛的反射和反应),也不是学习①。高职学院的学习不同于中学的学习,没有老师的天天陪伴、督促,学生只需要被动接受知识,大学学习氛围是外松内紧,依靠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对于自我调控能力不足的他们来说,会面临种种学习心理障碍:
(一)学习动力不足
动机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心理学家将动机(motivation)定义为激发、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通俗地讲,动机就是使你开始行动,维持行动,并且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②。学习动机指学生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学习益处的倾向③。马斯洛认为,如果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没有感受到被关爱或者觉得无能,这样的学生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成长目标,不能够自主地探索和理解新知识,也不能够像自我实现的个体那样对新观念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
学习动机有强弱之分。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强调“知识无用论”,他们信奉“60分万岁、61分浪费”“超低空飞行”,认为“学不在深,及格则行;分不在高,作弊则灵”。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多半会选择逃课,还有部分学生到教室听课,主要是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没有接受知识的欲望,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是看小说,玩手机,睡觉,聊天,什么也不做的混时间等等,人坐在教室,心却很难集中到书本上。但相对的,他们对谈恋爱、去网吧玩游戏则兴趣浓厚,情绪很高。
(二)学习动机过强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起着发动、推进、维持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不管是由于自我抱负和期望过高还是外部奖惩刺激诱因导致的学习动机过强,都会妨碍大学生的学习。一部分高职学生自己的能力不一定逊色于本科学生,但在整个社会“学历高消费”倾向的影响下,高职大专文凭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参与竞争的机会,因此,他们参加自学考试,参加各类培训班,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参加各类专业资格证书的学习和考证,给自己背上沉重的学习负担。
(三)学习方法不佳导致学习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是指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并伴有渴望停止学习活动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如出现学习错误增加,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行为改变,生理失去平衡等④。高职院校的学习不同于中学学习,很多时候需要创造性学习,而不再仅仅依靠死记硬背。当感觉到疲劳时需要适度的休息,休息和疲劳是每个生命体所经历的周期性过程,如果一旦感觉疲劳而没有及时得到休息,就会减低学习效率,这也是一部分同学把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反而学习效果不如会休息的同学的原因。
二、高职生学习障碍心理分析
(一)学习动机不强的原因分析
1.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有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运用更高的认知活动,进而学习和记忆更多的内容。但是,有些同学的专业选择听从父母意愿,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还有一些同学对所学专业不够了解,真正学习之后,发现专业与自己兴趣不对口,因此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
2.缺乏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或行动能够达到某个水平的信念。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体相信其能够干什么,而不是指个体知道应该干什么⑤。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其学习自信心就越强,自我效能感缺乏的人,其自信心也缺乏。部分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不愿在学习上多花时间,多动脑筋,不愿上课,看书,经常找借口为自己辩护,自由散漫就属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低。
(二)学习动机过强的原因分析
1. 目标过高。一些高职学生由于对自己能力缺乏正确认知,对未来有很高的抱负和期望水平,脱离现实太远而无法实现。一旦失败又会挫伤其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以致由原来过高的抱负和期望变成过低的抱负和期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
2. 不恰当的认知模式。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大都有固定的错误认知模式“只要我付出了努力,我就一定会成功”,把努力和勤奋看成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可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努力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
3. 某种补偿心理。一些同学除了学习之外,很少或不具备其他特长和兴趣,他们试图通过突出的学习成绩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认可。但是有时因为动机过强而产生焦虑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4. 他人不适当的强化。在我国,学习成绩好是能获得称赞的,大多数人会称赞动机过强者,认为他们勤奋、刻苦、有志向,从而对他们进行了不适当的强化。
5. 个人性格。个体的某些性格特征,如自尊心过强,好强,好争输赢,做事过于认真,追求完美等。
此外,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也会导致学习动机过强。
(三)学习疲劳的原因分析
疲劳一般由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方面产生。学习疲劳也不例外:
1.长时间用脑导致用脑过度,大脑的能量消耗过多,血液供应不足,大脑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和调整而导致疲劳,从而使人的精神得不到集中,全身疲倦无力,影响了学习效率。
2.对学习成绩的过于关注、对学习目标的急于完成、对学习信心的不足导致情绪上的紧张、焦虑不安、忧虑等因素会导致人的心理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学习心理障碍疏导措施
(一)对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的教育疏导
1.运用迈承巴姆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可以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这种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常常被称作“认知行为矫正”。迈承巴姆曾提出一种策略,该策略训练学生自我陈述:“我的问题是什么呢?我的计划是什么?我在执行该计划吗?我是怎么做的?”当学生要完成的任务比较长或者比较复杂时,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种方法是:给他们提供一张用于监控活动进程的表格,该表格背后所隐含的观点是: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较小的部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正在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每一步的检查都是对学生所付出努力的一种强化或心理安抚(M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