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也要开展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将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渗透入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针对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教育 德育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33
  新《课标》提出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但能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且也能提高语文课堂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不应只关注教材的表面内容,还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需要受到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学校和教师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水平、思想道德水平。
  此外,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编书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教师只要合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就能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小学德育教育目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过于注重考试成绩
  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对于课文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素材,部分教师没有进行合理利用,在上课时仅仅只是一语带过。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无法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不全面
  如今,很多教师仍然没有正确理解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即便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了德育教育工作,也未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只是浅尝辄止。还有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采取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法,导致学生产生了厌烦感。而且,一些教师不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慢慢丧失了对德育教育的兴趣。
  3.德育渗透的方法不合理
  从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时,普遍存在方法不合理的问题。德育教育缺乏系统的方法和理论,部分教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非常随意,没有制定目标和计划,不懂得渗透的方法与规律。一些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机械、单调地为学生讲授德育知识,灌输“大道理”,这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更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思考和反馈。不但违背了德育教育的初衷,同时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人文素材,教师需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同时,教师也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拓展,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开阔学生视野。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圆明园》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资料,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历史事件。同时,教师也在网上搜索有关圆明园的纪录片、电影等,将其剪辑成一个合集,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在观看时,对圆明园的烧毁感到悲痛,对英法联军的可耻行为感到愤懑。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不被侵略?這促使学生思考并得出这样的答案:只有祖国强大了,才能不被欺负,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建设祖国,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这样一来,便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2.通过解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理解,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时,教师要提出这些问题:第一,如果真有天堂,你认为天堂是什么样的?第二,鸟会有天堂吗?鸟的天堂又是什么样的呢?通过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使得他们明白鸟的天堂就是大自然,人和动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营造大自然的家园。
  再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先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在上课时,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地球?为什么宇航员表示“地球太可爱了,但又太容易破碎了?”你在阅读这篇课文之后,想到了什么?通过语文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会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如果教师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的实际情况,采取有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课文《坐井观天》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排演一出短剧。然后再让学生对青蛙的行为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不能像青蛙一样目光短浅、不思进取。
  再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不只表现在课内,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实现。在平时,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与任务。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让学生在课下阅读。第二天上课,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在班上进行分享。
  再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童年的发现》之后,教师可布置以“童年”为主题的黑板报作业,可以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或者进行相关的演讲比赛。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书法展览、摄影展览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最终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5.挖掘德育元素,开展人文教育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对德育资源进行挖掘,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给予是快乐的》时,教师需围绕这篇课文的内容来开展德育教育。课文讲述了圣诞节的前夜,一个叫保罗的男人认识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小男孩。两人相处了一个夜晚,小男孩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保罗,促使保罗体会到“给予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师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激发他们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你愿意成为课文中的哪个角色?是哥哥、弟弟,还是保罗?为什么?”这样,教师对课文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并且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这也渗透了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在促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立沙《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助推德育教育》,《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4期。
  [2] 张娜《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周刊》2020年第11期。
  [3] 李艳芳《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科技资讯》2020年第9期。
  [4] 吕文文《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74期。
  [5] 黄惠燕《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考试周刊》2020年第5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当前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教师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问题。本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儿童在六岁时步入学校这一知识殿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知
摘 要:由于“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教育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在班级中将学生组织在一起授课,严重影响了教育实施的进度。而小学正值学生学习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是不可停止的,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疫情与学习。基于此,学校与教师应积极探究网课模式下小学班级管理新方法,使得教育不会因疫情而停止,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学习发展。  关键词:网
摘 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学习书法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完善人的综合素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书法学习能使人养成细致、专注、沉着、持久的优秀品质。笔者以楷书的读帖、临帖、背帖,谈中学的书法教学。  关键词:书法教学 读帖 临帖 背帖  汉字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古文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2011年起,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旨在弘扬民族传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更好地了解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我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下去,是需要我们去探讨和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 有效策略  我国历史悠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极为重要。这样在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时,也
摘 要:部编版初中历史新教材在编写思路、史料选取等方面都和以往的版本有较大不同。面对新教材,教师应迅速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带来的变化。本文以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十八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学为基础,探讨如何快速适应新教材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实效。  关键词:新教材 新思路 多媒体 地图  一、立足教材还要超越教材  部编新版初中历史教材力图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专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科学的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初中教学管理,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关键词:人文关怀 初中 教学管理  所谓的人文关怀理念简单来讲就是“以人为本”理念。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初中教学管理就是指“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
摘 要:名著需要慢慢咀嚼,对于离我们生活年代比较久远的名著,学生很难在课后坚持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做持续的引导。名著阅读的教学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与学生共同经历个性化阅读,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体验成长。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对名著的认知,抵达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喜欢阅读。阅读名著应该成为学生的一次精神成长体验,是学生与名著的一次时空互动,一次心灵对话。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使校本教研与历史教学相结合,规范教师的历史教学方法,增强教师校本教研的意识,形成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开展校本教研为主的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历史 校本教研 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如何领悟新课改的理念,完善历史教学方法,是摆在广大历史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必须增强教学改
摘 要: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而更加倾向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依据语文课程要求,明确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核心素养作为新的教学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普遍,实施效果较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除了关注课程内容外,也非常重视小学生的素质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重要的分量,既是重要的知识点,又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的育人功能。在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来拓展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及形式,让学生真正读懂、读透这些传统文化的菁华,浸润于古诗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主动去学,去探究,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既拓展知识面,又提升学习的深度,使古诗词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