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作业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所完成的作品。它反映了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方法的获得、情感的发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直观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美术作业在教师面批、点评后,一般都会发还给学生。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并不爱惜自己的作业 ,往往看了成绩和老师的评语,随手一扔了事。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挖掘美术作业这一宝贵而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意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如何有效利用美术作业资源,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
第一部曲:通过作业欣赏,点燃学生创作灵感
在日常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加深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基本素养,往往需要适时合理恰当运用随堂欣赏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在现行的各版本美术教材中,每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范作等教学资源,如古今中外名作、同龄人的作品。但由于篇幅较小,学生无法细细品味,再加上是印刷品,学生会产生距离感。如果随堂欣赏的作品是上届学生的佳作或同年级其他班率先完成的优秀作业,那所带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首先,因为欣赏的作品是原作,更具直观性和真实感;其次,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拉近了学生与创作的心理距离,排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且,当这些作业中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被学生体验和感悟,就会引起共鸣,有助于拓宽思路,激发创作灵感。
在教学中,可以把平行班中率先完成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业作为随堂欣赏的内容进行展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一边介绍一边有针对性的出示。等一件件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的时候,再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感知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这些作品的创意点,学习这些作品优秀的地方。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点评,找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后鼓励学生取众人之长为己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通过这样的作业欣赏,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拓展,创作灵感得以点燃,学生们从而更顺利更优质地完成作业。然后一张一张替换掉黑板上原先展示的优秀作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最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就是本班本堂课的课堂作业。教师再组织学生们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层次的综合评议,让每个学生都收获知识、分享快乐。
成功的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动力。当看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受到大家的肯定与表扬时,便会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这种成功的快乐体验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美术表现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在其余的班级教学中,运用同样的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激励,从而使作业效果更新颖更有创意。因此,在平时教学中,美术老师要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学生的优秀习作,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归类存档,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部曲:变“未完待续”为“精彩呈现”
美术作业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識思维运用,是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呈现,也是学生体会学习成功感和愉悦感的重要渠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能达到审美的理想状态。往往在常态美术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完成作业,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会慢慢减退,甚至变得毫无兴趣。这一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就会直接影响美术教学效果。要是能够引导这部分学生运用一定的美术技能和方法,针对第一次美术作业效果,从装饰、美化等新的创意角度进行二次加工,使原来“未完待续”的作业更趋完善,达到新的审美高度,那么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业“二次加工”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已有作业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长选择相应的方法。
一、装饰画面,绽放精彩
对于造型表现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对画面进行装饰。
1、添加背景进行装饰
根据不同的作业效果,可以运用一些涂色、线描或线描加涂色的形式进行背景添加,使画面变得更丰富更具形式美感;而对于画面潦草的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填空”的方式。在背景涂色不够饱满或留有飞白的地方,运用对比色或类似色进行“填空”,作品会产生新的风格,变得更有味道。
2、丰富主体进行装饰
低年级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构图不够大胆,主体物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装饰添加,丰富画面。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热带鱼乐园》这一课,学生想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但由于自信心不足或表现技法上的欠缺,表现内容偏小或安排太分散,使整幅画面安排上缺少美感。针对这样的画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鱼的外围再画一层鱼的外形,把原先画的小鱼当成黏在鱼妈妈身边的鱼宝宝,这样一来,画面饱满了,层次也有了。但对于造型表现稍弱的孩子,可以引导他把小鱼变成大鱼身上的花纹也别有韵味。除此之外,针对画面主体还可以通过叠加、添加纹样等方法进行装饰。通过装饰,使画面更加符合审美效果,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建立创作自信。
二、裁剪画面,装饰创作
由于课前准做得不够充分,或者是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种种原因,一个班级上总是会出现那么几张半成品作业,孩子们自己看着也不满意,于是下课了往垃圾桶偷偷一扔了事;这些孩子有时还会故意嘲笑同学的作品。这样的孩子其实也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肯定。细观他们的作业,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笔者就引导学生把这幅画中比较满意的部分按图形外轮廓或按一定的造型形式裁剪,然后将裁剪下来的部分重新组合粘贴在一定外形的卡片上,制成小书签,小卡片等, 那么经过创意表达的美术作业就会以另一种充满新意的形式呈现。这类的二次创作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审美、设计的基本素养。(如图:三年级上册《四季歌》部分作业再创作) 还有的作业虽然完成了,但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裁取画面,选取作业中精彩的大部分进行创意表达,让画面焕发光彩,那又是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如四年级下册水墨画课《花鸟小品》一课中有着这样那样问题、学生想要偷偷扔掉的作业,经过裁剪加工处理后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在审美上更胜一筹,(如下图):
看到自己的原本不完整的作业经过各种方法再创作后重获生命,精彩地呈现在老师同学的面前,学生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三部曲:多元展示,让美术作业成为环境育人的载体
作业的多元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激励着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通过作业展示和交流,学生不仅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建立创作自信,还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发现他人的优秀之处,有利于互相学习,以便获得更好的提高。
1、巧用教室环境进行展示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里的重要学习活动场所,教室环境就是学生的隐形课堂,教室的环境布置能给学生润物无声的感染和启迪。特别是美术功能教室,如果学生一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欣赏到同学或自己的作品,那对学生的审美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美术教室的展示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区域展示。展示区域可以依据作业质量设置长期的,也要设置临时的。临时的展示区域用来面向全体,展示每次的美术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根据自己的学号找到相对应的区块张贴或悬挂展示。而那些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则被展示在长期的展示区域里。有了对比,有了竞争,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他们非常期盼自己的作业能贴到长期展示区内,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根据不同的美术作业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如绘画、剪贴画、剪纸等平面作品可以采用张贴、悬挂(如教室两侧墙面、展示板)等方式。立体造型的作业则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窗台、走廊的平台或其他形式展示台进行展示。走廊则可作为专题作业区域。要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是认真完成的作業在展示区肯定就有它的一席之地。这样一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活动中。
2、善用校园环境展示
相对于教室, 校园是更具有开放性的容纳量更大的展示场所。作品能在校园的展示墙或橱窗展出,就意味着被全校师生甚至家长欣赏,学生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创作热情会更加高涨。根据学校条件,可以开设专门的美术展示橱窗。橱窗布展可以按年级按时间段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特殊的节日进行轮换,尽量安排每学期每年级都轮到一次。布置展览可以由教师亲自动手, 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一起布展,使学生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美化生活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校园展览中,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展厅,用来展示全校有代表性的作品。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崭露头角,他们学习更有动力,课前主动预习、构思,准备材料工具,完成的作业更是异彩纷呈。
3、借用网络环境
随着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和网络的普遍使用,作业的展示有了更新的平台。如qq平台、微信平台、钉钉平台都是可利用的展示平台。将作业拍成照片通过这些平台在班级页面交流展示,交互性更强,展示的时间也更有弹性。
作业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互相交流分享的平台。它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对其美术知识技能掌握的认可,满足了学生内心的需要,而且也充实了校园文化,为校园环境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美术作业是极其生动而又宝贵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珍惜和利用。有效地利用美术作业,让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在作业中提升,自信在作业中增强,创新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启迪,美术素养在作业中提高!
(临海市临海小学 浙江台州)
第一部曲:通过作业欣赏,点燃学生创作灵感
在日常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加深理解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基本素养,往往需要适时合理恰当运用随堂欣赏这一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在现行的各版本美术教材中,每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范作等教学资源,如古今中外名作、同龄人的作品。但由于篇幅较小,学生无法细细品味,再加上是印刷品,学生会产生距离感。如果随堂欣赏的作品是上届学生的佳作或同年级其他班率先完成的优秀作业,那所带来的效果就完全不同。首先,因为欣赏的作品是原作,更具直观性和真实感;其次,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观察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拉近了学生与创作的心理距离,排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并且,当这些作业中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情感被学生体验和感悟,就会引起共鸣,有助于拓宽思路,激发创作灵感。
在教学中,可以把平行班中率先完成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业作为随堂欣赏的内容进行展示。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一边介绍一边有针对性的出示。等一件件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的时候,再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感知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寻找这些作品的创意点,学习这些作品优秀的地方。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点评,找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然后鼓励学生取众人之长为己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表现。通过这样的作业欣赏,学生的创作思维得到拓展,创作灵感得以点燃,学生们从而更顺利更优质地完成作业。然后一张一张替换掉黑板上原先展示的优秀作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兴趣。最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就是本班本堂课的课堂作业。教师再组织学生们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层次的综合评议,让每个学生都收获知识、分享快乐。
成功的体验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内动力。当看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受到大家的肯定与表扬时,便会产生成功的愉悦感。这种成功的快乐体验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美术表现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美术学习和发展。在其余的班级教学中,运用同样的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得到激励,从而使作业效果更新颖更有创意。因此,在平时教学中,美术老师要有意识地收集和积累学生的优秀习作,并将其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归类存档,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部曲:变“未完待续”为“精彩呈现”
美术作业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識思维运用,是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呈现,也是学生体会学习成功感和愉悦感的重要渠道。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能达到审美的理想状态。往往在常态美术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完成作业,或者完成的质量不高。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会慢慢减退,甚至变得毫无兴趣。这一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就会直接影响美术教学效果。要是能够引导这部分学生运用一定的美术技能和方法,针对第一次美术作业效果,从装饰、美化等新的创意角度进行二次加工,使原来“未完待续”的作业更趋完善,达到新的审美高度,那么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在引导学生对美术作业“二次加工”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已有作业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特长选择相应的方法。
一、装饰画面,绽放精彩
对于造型表现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对画面进行装饰。
1、添加背景进行装饰
根据不同的作业效果,可以运用一些涂色、线描或线描加涂色的形式进行背景添加,使画面变得更丰富更具形式美感;而对于画面潦草的作业,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填空”的方式。在背景涂色不够饱满或留有飞白的地方,运用对比色或类似色进行“填空”,作品会产生新的风格,变得更有味道。
2、丰富主体进行装饰
低年级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构图不够大胆,主体物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装饰添加,丰富画面。如教学一年级下册《热带鱼乐园》这一课,学生想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但由于自信心不足或表现技法上的欠缺,表现内容偏小或安排太分散,使整幅画面安排上缺少美感。针对这样的画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鱼的外围再画一层鱼的外形,把原先画的小鱼当成黏在鱼妈妈身边的鱼宝宝,这样一来,画面饱满了,层次也有了。但对于造型表现稍弱的孩子,可以引导他把小鱼变成大鱼身上的花纹也别有韵味。除此之外,针对画面主体还可以通过叠加、添加纹样等方法进行装饰。通过装饰,使画面更加符合审美效果,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建立创作自信。
二、裁剪画面,装饰创作
由于课前准做得不够充分,或者是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种种原因,一个班级上总是会出现那么几张半成品作业,孩子们自己看着也不满意,于是下课了往垃圾桶偷偷一扔了事;这些孩子有时还会故意嘲笑同学的作品。这样的孩子其实也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肯定。细观他们的作业,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笔者就引导学生把这幅画中比较满意的部分按图形外轮廓或按一定的造型形式裁剪,然后将裁剪下来的部分重新组合粘贴在一定外形的卡片上,制成小书签,小卡片等, 那么经过创意表达的美术作业就会以另一种充满新意的形式呈现。这类的二次创作形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审美、设计的基本素养。(如图:三年级上册《四季歌》部分作业再创作) 还有的作业虽然完成了,但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裁取画面,选取作业中精彩的大部分进行创意表达,让画面焕发光彩,那又是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如四年级下册水墨画课《花鸟小品》一课中有着这样那样问题、学生想要偷偷扔掉的作业,经过裁剪加工处理后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在审美上更胜一筹,(如下图):
看到自己的原本不完整的作业经过各种方法再创作后重获生命,精彩地呈现在老师同学的面前,学生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第三部曲:多元展示,让美术作业成为环境育人的载体
作业的多元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激励着学生争取更好的成绩。通过作业展示和交流,学生不仅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建立创作自信,还能使学生更直观的发现他人的优秀之处,有利于互相学习,以便获得更好的提高。
1、巧用教室环境进行展示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里的重要学习活动场所,教室环境就是学生的隐形课堂,教室的环境布置能给学生润物无声的感染和启迪。特别是美术功能教室,如果学生一进来就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欣赏到同学或自己的作品,那对学生的审美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美术教室的展示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分区域展示。展示区域可以依据作业质量设置长期的,也要设置临时的。临时的展示区域用来面向全体,展示每次的美术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根据自己的学号找到相对应的区块张贴或悬挂展示。而那些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则被展示在长期的展示区域里。有了对比,有了竞争,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他们非常期盼自己的作业能贴到长期展示区内,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根据不同的美术作业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如绘画、剪贴画、剪纸等平面作品可以采用张贴、悬挂(如教室两侧墙面、展示板)等方式。立体造型的作业则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窗台、走廊的平台或其他形式展示台进行展示。走廊则可作为专题作业区域。要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是认真完成的作業在展示区肯定就有它的一席之地。这样一来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下一次的创作活动中。
2、善用校园环境展示
相对于教室, 校园是更具有开放性的容纳量更大的展示场所。作品能在校园的展示墙或橱窗展出,就意味着被全校师生甚至家长欣赏,学生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创作热情会更加高涨。根据学校条件,可以开设专门的美术展示橱窗。橱窗布展可以按年级按时间段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特殊的节日进行轮换,尽量安排每学期每年级都轮到一次。布置展览可以由教师亲自动手, 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通过一起布展,使学生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激发美化生活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校园展览中,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展厅,用来展示全校有代表性的作品。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崭露头角,他们学习更有动力,课前主动预习、构思,准备材料工具,完成的作业更是异彩纷呈。
3、借用网络环境
随着教育设施的现代化和网络的普遍使用,作业的展示有了更新的平台。如qq平台、微信平台、钉钉平台都是可利用的展示平台。将作业拍成照片通过这些平台在班级页面交流展示,交互性更强,展示的时间也更有弹性。
作业展示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互相交流分享的平台。它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对其美术知识技能掌握的认可,满足了学生内心的需要,而且也充实了校园文化,为校园环境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美术作业是极其生动而又宝贵的课程资源,值得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珍惜和利用。有效地利用美术作业,让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在作业中提升,自信在作业中增强,创新思维在作业中得到启迪,美术素养在作业中提高!
(临海市临海小学 浙江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