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就业问题变得十分的严峻,成为了困扰毕业生的一大羁绊。就业这条道路艰辛且未知,如何乘上社会、政府、高校和个人不断合作发展的东风,在就业的道路上激流勇进,是高校和个人亟待寻找的答案。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分析了现在形势下的就业情况,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针对1.3万名应届生的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初,为了寻求一份好工作,参与点差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每人要投出28.1份简历,甚至有22%的毕业生投递简历数高达50份.
早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然而时至今日, 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竞争环境激烈
从多家门户招聘网站信息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这两个词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而这恰恰给高职类学生砌上了双层隔墙。与本科相比,专科生只有3年的学习过程,在就职体验上稍逊一成;每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使得招聘市场对于学历要求也是水涨创高。连着很多年,只要到6月份,新闻总是不出例外地打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语,这种日趋常态化的问题对于就业学生来说似乎“没有最难,只有能难”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也有扩大趋势,北上广及周边城市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导致这些地区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城市出现“用人荒”。再加上高职类学校与本科高校存在较大专业差异,大部分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大、广、深,高职类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局限,导致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文科类尤其明显,对外经贸类、外语类一度招生火爆却是就业困难专业。.
3. 就业期望值不匹配
根据最近几年麦克斯公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追踪分析得出:80%以上的毕业生首选都是大公司、大企业或是企事业单位,认为福利待遇好、发展有前景,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效益带来的人才驱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预期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匹配困难。总结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外部环境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招聘信息不对称、难以优化配置;从学生个人因素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知识能力不适应、思想准备不够。
二、原因分析
1.内因分析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2.外因分析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解决方案
1.高校教学模式。除了专业课的知识理论之外,大学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养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思辨能力、演讲能力等在求职和工作中备受重视的能力
2.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应拥有责任心、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和采用积极教学方法的意识。高校教师要认真、细心的备课,认识到自己在讲台上的引导性和重要性。另外,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除了自身担任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之外,广度的学习也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角,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两种作用同时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取得教和学的最好效果和最高效率。
3. 高校就业指导。第一,高校应定期的给予辅导员相关的就业培训机会以提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水平。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和明确就业方向的必要途径,这可以实现更好的人职匹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学生的自我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以及优缺点等有了醒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职业。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的就业指导中需要把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放在首位。学校也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加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
4. 大学生要有自律性,学好专业知识。从大一开始制定一个学习规划,明确大学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如报考计算机、英语四六级,有出国计划的报考雅思托福等相关考试,打算考研的同学要提前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科目。另外,大學有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积极主动地参加,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接人待物,基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第二,心态方面。大学生应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先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通过在任职工作中的锻炼,明确了择业的方向,这样在以后的求职中就有了目标性。适机就业再择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渠道。第三,诚信和素质方面。大学生应该讲究诚信,实事求是,在学习过程中奋发,提高自己的真能力、真水平才是长久之策。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逐渐养成好素养和高素质。[9]推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和创新、学生的努力和拼搏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其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努力、拼搏和坚持的精神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从政府到高校再到学生,各个主体应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形成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这会让就业这个难题逐渐变得不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针对1.3万名应届生的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初,为了寻求一份好工作,参与点差的应届毕业生平均每人要投出28.1份简历,甚至有22%的毕业生投递简历数高达50份.
早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然而时至今日, 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竞争环境激烈
从多家门户招聘网站信息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本科及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这两个词被提及的次数最多,而这恰恰给高职类学生砌上了双层隔墙。与本科相比,专科生只有3年的学习过程,在就职体验上稍逊一成;每年考研人数屡创新高,使得招聘市场对于学历要求也是水涨创高。连着很多年,只要到6月份,新闻总是不出例外地打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标语,这种日趋常态化的问题对于就业学生来说似乎“没有最难,只有能难”
2.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经济差异也有扩大趋势,北上广及周边城市成为学生就业的首选,导致这些地区竞争异常激烈,其他城市出现“用人荒”。再加上高职类学校与本科高校存在较大专业差异,大部分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大、广、深,高职类学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局限,导致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文科类尤其明显,对外经贸类、外语类一度招生火爆却是就业困难专业。.
3. 就业期望值不匹配
根据最近几年麦克斯公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追踪分析得出:80%以上的毕业生首选都是大公司、大企业或是企事业单位,认为福利待遇好、发展有前景,这一方面说明了企业效益带来的人才驱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预期期望值与实际情况存在匹配困难。总结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外部环境来看有效需求不足、劳动力供大于求,招聘信息不对称、难以优化配置;从学生个人因素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知识能力不适应、思想准备不够。
二、原因分析
1.内因分析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清华大学2000年的调查显示,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地域、职位的高低和单位的经济效益。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2.外因分析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解决方案
1.高校教学模式。除了专业课的知识理论之外,大学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养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思辨能力、演讲能力等在求职和工作中备受重视的能力
2.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应拥有责任心、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和采用积极教学方法的意识。高校教师要认真、细心的备课,认识到自己在讲台上的引导性和重要性。另外,教师的职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职业,除了自身担任课程的不断深入学习之外,广度的学习也是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角,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两种作用同时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取得教和学的最好效果和最高效率。
3. 高校就业指导。第一,高校应定期的给予辅导员相关的就业培训机会以提升辅导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业水平。第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引导学生完善自我和明确就业方向的必要途径,这可以实现更好的人职匹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学生的自我分析。通过分析,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以及优缺点等有了醒目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职业。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的就业指导中需要把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放在首位。学校也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多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加重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
4. 大学生要有自律性,学好专业知识。从大一开始制定一个学习规划,明确大学的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如报考计算机、英语四六级,有出国计划的报考雅思托福等相关考试,打算考研的同学要提前有针对性的学习相关科目。另外,大學有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大学生应该在学习之余积极主动地参加,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接人待物,基础能力可以得到提升。第二,心态方面。大学生应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先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通过在任职工作中的锻炼,明确了择业的方向,这样在以后的求职中就有了目标性。适机就业再择业,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渠道。第三,诚信和素质方面。大学生应该讲究诚信,实事求是,在学习过程中奋发,提高自己的真能力、真水平才是长久之策。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逐渐养成好素养和高素质。[9]推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的支持和保障、学校的改革和创新、学生的努力和拼搏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其中大学生自身缺乏努力、拼搏和坚持的精神是导致就业难的关键。从政府到高校再到学生,各个主体应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形成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这会让就业这个难题逐渐变得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