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做好此项审计,有效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能有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下面分析研究对当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认识、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认识和深刻理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核心要义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职责地依法对地区和本系统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其有关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审计。开展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审计服务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体现是大势所趋。做好干部离职审计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二、自然资源工作中常见的审计问题
(一)土地评估资产化问题。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后,新的国家政策和措施必然需要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业务知识,国有自然资源产权归属不清问题。大量的国有土地以作价出资、入股的方式进入国有企业资产,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置权和收益权划定不明,国家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清晰体现的问题。
(二)项目用地程序不合法问题。政府为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发展,企业项目在未办理用地手续的情况下使用土地造成未批先用、未批先建问题。
(三)闲置土地处置问题。企业取得土地后,因资金不足无力承担工程项目建设而造成的土地闲置问题是否处置到位的问题。
(四)用地审批问题。目前“土地财政”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土地依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政府为提高收益,多将商业、绿地、学校等用地调整为住宅用地,并提高响应的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这一做法是否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是否损害市民合法权益。
(五)土地征收补偿程序问题。征收土地是否按照《土地管理法》先期预公告使社会公众知晓,并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组织有关部门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等。
三、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一)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措施
1.认真学习和掌握自然资源领域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分析研究审计中的难点问题。做好审计贯彻落实和执行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决策部署是否有效;采取的配套措施的实施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2.做好对部门做出的重大项目用地决策事项的审计。检查是否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做出的重大项目用地决策具有合法且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能够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审计重要资源处置,重点项目审定,大额资金安排,重大土地利用突发事件处置等。
3.做好部门管理制度方面的审计。对自然资源工作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完整性。在与纪检部门结合,检查制度是否体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護,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在内容上是否涵盖程序、执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等重要方面,是否具有廉政风险评估机制、廉政责任等工作机制。重点审计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地籍管理、耕地保护、规划审批、土地利用与审批、土地执法监察、土地批后监管、依法行政、错案责任追究、廉政责任等制度机制运行情况。
4.做好部门集体重大决策后执行情况和效果的检查。要着眼于对耕地保护、用地报批审批、土地利用、土地执法监察和房屋不动产登记等重要方面内容进行核实,检查是否体现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实际效果,检查决策执行结果的综合效果。检查分析因决策不当而导致投资项目效益低下、土地闲置浪费、违法用地建设制止不力破坏耕地、国有资产流失、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
(二)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方法
拓宽审计思路,在审计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每个地方因地域不同,自然资源环境则不同,管理措施也都不尽相同,结合部门管理工作,通过查看部门所履行的职责,管理制度、财务收支情况,从开展的各项业务入手,审查是否将所有的收支都纳入了账内核算,查看有无不法经济行为。
创新工作方法,要对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审计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构建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部门联合。建立与纪委监委、自然资源、发改委、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监督合力作用,了解其掌握的被审计部门及领导的经济状况和廉洁情况,共同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审计工作体现社会综合效应,提高审计质量,推进深度和广度。
建立整改问责机制。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纳入政府督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审计报告和被审计部门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如期完成。
一、认识和深刻理解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核心要义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是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履行职责地依法对地区和本系统单位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及其有关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是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责任及其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审计。开展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审计服务于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服务于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体现是大势所趋。做好干部离职审计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二、自然资源工作中常见的审计问题
(一)土地评估资产化问题。自然资源机构改革后,新的国家政策和措施必然需要深入学习,了解和掌握自然资源业务知识,国有自然资源产权归属不清问题。大量的国有土地以作价出资、入股的方式进入国有企业资产,政府与企业之间处置权和收益权划定不明,国家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得到清晰体现的问题。
(二)项目用地程序不合法问题。政府为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发展,企业项目在未办理用地手续的情况下使用土地造成未批先用、未批先建问题。
(三)闲置土地处置问题。企业取得土地后,因资金不足无力承担工程项目建设而造成的土地闲置问题是否处置到位的问题。
(四)用地审批问题。目前“土地财政”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土地依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头”,政府为提高收益,多将商业、绿地、学校等用地调整为住宅用地,并提高响应的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这一做法是否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是否损害市民合法权益。
(五)土地征收补偿程序问题。征收土地是否按照《土地管理法》先期预公告使社会公众知晓,并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后,组织有关部门与拟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等。
三、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措施和方法
(一)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措施
1.认真学习和掌握自然资源领域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分析研究审计中的难点问题。做好审计贯彻落实和执行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森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决策部署是否有效;采取的配套措施的实施是否执行到位;是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2.做好对部门做出的重大项目用地决策事项的审计。检查是否在管理职责范围内做出的重大项目用地决策具有合法且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能够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重点审计重要资源处置,重点项目审定,大额资金安排,重大土地利用突发事件处置等。
3.做好部门管理制度方面的审计。对自然资源工作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完整性。在与纪检部门结合,检查制度是否体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大生态系统保護,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在内容上是否涵盖程序、执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等重要方面,是否具有廉政风险评估机制、廉政责任等工作机制。重点审计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地籍管理、耕地保护、规划审批、土地利用与审批、土地执法监察、土地批后监管、依法行政、错案责任追究、廉政责任等制度机制运行情况。
4.做好部门集体重大决策后执行情况和效果的检查。要着眼于对耕地保护、用地报批审批、土地利用、土地执法监察和房屋不动产登记等重要方面内容进行核实,检查是否体现出对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实际效果,检查决策执行结果的综合效果。检查分析因决策不当而导致投资项目效益低下、土地闲置浪费、违法用地建设制止不力破坏耕地、国有资产流失、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
(二)做好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的方法
拓宽审计思路,在审计中要做到因地制宜,每个地方因地域不同,自然资源环境则不同,管理措施也都不尽相同,结合部门管理工作,通过查看部门所履行的职责,管理制度、财务收支情况,从开展的各项业务入手,审查是否将所有的收支都纳入了账内核算,查看有无不法经济行为。
创新工作方法,要对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措施进行积极探索,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审计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构建审计数据系统和数字化审计平台,扩大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部门联合。建立与纪委监委、自然资源、发改委、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发挥监督合力作用,了解其掌握的被审计部门及领导的经济状况和廉洁情况,共同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审计工作体现社会综合效应,提高审计质量,推进深度和广度。
建立整改问责机制。对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发现的各类问题,纳入政府督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审计报告和被审计部门整改方案,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