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验

来源 :共产党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we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鱼
  李群玉
  早觅为龙去,江湖莫漫游。
  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
  【作者简介】
  李群玉(808-862),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善写羁旅之情。举进士不第,曾官弘文馆校书郎。
  诗人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他一面往水中放生鱼儿,一面恳挚地嘱咐:你们从此可要遨游四海,游得远远的,以便早日觅得跃登龙门之路;千万不要纵情任性,随意在江湖里漫游。要知道,那里可不是好玩的地方——随处都设置着隐藏在香饵下面的锋利铦钩,简直触口皆是,你们可要分外警觉,切莫吞钩上當啊!
  语重心长,情辞恳切,良谋善意,跃然可见。诗人所谆谆告诫的“早觅”“须知”“为龙去”“莫漫游”的语句,都属于呼告式的金玉良言,指向鲜明,十分警策,却又平易自然,亲切感人,体现了殷切关怀,更寄寓着深刻的人生体验。
  其实,漫游原本是鱼的生活习性,觅食更为鱼儿生存所必需,寄语者正是从常情常态出发,讲述求生避险的常知常理。这样,可信度、感染力就更强了。
  当然,显而易见,诗人此语应是别有寄托。说的是鱼,其意原本在人。“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铦钩”,所揭示的分明是人世间特别是官场里的险情。在这里,“江湖”对应着波翻浪涌的宦海,“香饵”对应着险恶莫测的机心。我们应该顺着诗人的目光,跳过题材的表面,由小见大,由近及远,透视到社会人生中去。当代学者周寅宾认为,李群玉这首诗,正是晚唐险恶政治的缩影。联系其本人身世来看,他曾至长安任弘文馆校书郎,这正是本诗“早觅为龙去”的写照。从诗人方干《过李群玉故居》诗中“讦直上书难遇主,衔冤下世未成翁”之句,可知李到长安后,似曾遭谗蒙冤。
  作为寓言体的咏物诗,其艺术特点比较鲜明,一是以物喻人,借题发挥,寓意深刻。二是运用比喻、比较、衬托、暗示的手法。“本诗所寓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不是用抽象的说教方式表达,而是通过香饵、铦钩等具体事物来曲折表现,因而全诗充满理趣而不流于概念化。”(周寅宾语)三是本体与喻体巧妙衔接。近人陶明浚在《说诗札记》中指出:“咏物之作,非专求用典也,必求其婉言而讽,小中见大,因此及彼,生人妙语,乃为上乘也。”可说是抓住了这一诗体的要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国家推广精装修政策的不断出台,批量精装修将会成为地产品牌溢价的一大生产力。本文从批量精装修项目施工过程精细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2019年9月10日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的纪念日。9月9日收盘,阿里巴巴的市值定格在了4628.63亿美元,稳居全球前十,是市值最高的中国公司。
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以"天"为世界本然逻辑,以"天"、"地"、"人"的关系为出发点,历经原始社会他律天人观的价值潜意识时代、奴隶社会人文精神凸显的价值观生成和多元化时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