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敬礼与汽笛引发的思考
一考生
大山深处的铁路巡逻员老计,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他都庄重地举手敬礼,列车也回以久久鸣响的汽笛……一幅严肃而又温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这一幕,引发了我的思考。
敬礼,是对工作的钟爱与负责。
老计挺拔的身影在大山中定格,虽然处在深山之中,他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辞劳苦,为每一辆列车、每一位乘客保驾护航。是对工作的钟爱,让老计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大山深处坚守;是对工作的负责,让老计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巡视铁路。然而大山之外的城市,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大的办公楼里几个员工在偷懒聊天,豪华办公室里某高层主管在浏览娱乐网页,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为了降低成本正在研究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试剂……我并不否认,城市之中也存在着像老计一样的人:早晨五点钟便上岗的环卫工人,只能在夜里工作的地下管道排查人员……可是,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仅仅依靠几个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体力劳动者就可以支撑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像老计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当列车驶过时可以昂起胸、举起手的劳动者。
汽笛,是对辛勤劳动者的肯定与感谢。
汽笛响起时,我想老计的心中一定是暖洋洋的,虽然没有丰厚的工资,没有白领手中的奖金,但老计一定是满足的。在他看来,久久回响的汽笛是对他最有力的肯定,他也会为此坚守下去。深山中的老计把汽笛当做辛苦付出换来的回报,而深山之外的环卫工人,拿什么当做回报呢?走在大街上,常常看到一些人见了环卫工人就绕着走,好像看见病毒一般。办公楼里,清洁工人总是地位最低的群体,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级人”,总是对他们投去白眼,甚至有的人存心挑刺,处处为难他们。我想环卫工人和清洁人员的感受,与老计是截然不同的。默默付出却换来指责与白眼,心中包含委屈却不得不继续为生计奔波。我想说:“高级的人们”,请你们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擦肩而过时的一个点头,无须多言,你们的肯定和感谢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这个社会,需要在深山之中长久回响的“汽笛”……
敬礼与汽笛,是老计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同时也应成为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现象。中国的强大需要不同领域的工作者的共同奋斗,我坚信有一天,每一位光荣的劳动者都会举起他们的手,并享受汽笛给他们的回报……
[点评]这是一篇谈感想、话“思考”的优秀随笔。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入题快捷,首尾呼应,层次清晰,说服有力——主体部分分说“敬礼,是对工作的钟爱与负责”、“汽笛,是对辛勤劳动者的肯定与感谢”,始终注意将“山中”、“城里”相联系,将“老计”与“环卫工人和清洁人员”、“汽笛”和“指责与白眼”相对比,这就有效拓展了全文的思想容量,并强化了作文的现实针对性。文章写得朴实而入理,诸如“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仅仅依靠几个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体力劳动者就可以支撑起来吗”、“‘高级的人们’,请你们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擦肩而过时的一个点头,无须多言,你们的肯定和感谢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等表达,娓娓道出,看似平淡却启人深思。
久久回响汽笛时
一考生
一个人,一盏孤灯,一条铁路,一座大山,每天20公里的山路行走,老计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走在巡查铁路的道路上。有了他的行践,列车便能稳稳地开过。但他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巡视员,每每列车经过,他都要停下来,庄重地向列车敬上一个礼,为这份职业平添一分肃穆。而作为回应,每一列火车都会回以久久回响的汽笛。然而,对于在现实这座大山中孤独的行践者,长久以来,我们的“汽笛声”何其吝啬。
在谶纬之学大行其道的东汉,在学术大山中那孤独的行践者叫王充。他不及班固、扬雄般熟读儒家经典,将四书五经用了个滋味殆尽,自然也不及那些权势滔天的外戚内臣。他只是孤独地慢慢走着,用他蘸饱热血的笔挥就《论衡》一书,庄重地向他所景仰的时代列车敬礼。但汽笛声在哪里?彼时,皇帝忙着和大小黄门嬉戏取乐,名族忙着倾轧钻营。而现实,即使知道是他唤起了文学自觉的第一声,但不及魏武雄壮威武和嵇康潇洒俊逸的王充,却似那独行在山中的巡视员,游离于公众最熟悉的地方之外。于是他们和我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忘记了回以汽笛。
在民国的风雨飘摇中,学界有一所西南联大。作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合并,其文化底蕴自不必提。然而现实,总是看起来比表象黯淡些。多少名教授自香港出海外,一去不返;多少学子做着兼职,开着餐馆。我们现在不提这些,或许是提来伤心吧。但我们却也不记得给予另一个人足够的荣誉,鸣响我们的汽笛。那是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他同样好似一个大山里的行践者,没有胡适之、傅斯年那样的名士风度,但因为他的维持,维系着八年的联大,直到抗战胜利,联大仍是联大,没有散。但我们的汽笛声又去了哪里?很小就知道胡适之,却在很久很久之后,才偶然瞥见梅贻琦。
对个人的忽视如果说尚可以理解,而对群体的视而不见呢?诗人穆旦参加过赴缅北的远征军,于是,他静静地写下这样的句子:“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见过穆旦晚年的照片,那是一个即使很大年纪,大大的眸子里还闪着诗人天真的人。然而,他在写下那些句子时,闪过的却必然是沉痛。是的,那是被遗忘的山坡,没有人知道的牺牲。在野人山横死的中国兄弟们,就那样长眠。他们用生命敬出的军礼,竟轰不响一个回声。长久以来,现实中的汽笛声是缺失的。
或许他们比老计幸运,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多少看起来闪亮一些。或许他们又比老计不幸,因为他们没有火车来鸣响那久久回响的汽笛,也就是说并未赢得足够的尊重。公众的目光总是集中在明处,去歌颂那些每一代人都在歌颂的伟人英烈们。然而,至圣先师被说得嘴上都生了茧子时,我们也不曾给予那些孤独的行践者一次回首。他们就那样长埋在史书的边角处,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腐朽。然而,这样的悲剧不只是属于他们自身的,在无视了他们的努力时,我们也经常在历史中看到荒谬与空白,找不到伟大事件的缔造者,从而感到一种空虚。是谁舍弃了这些孤独的英雄,又是谁夺走了民族的养分? 请睁开眼看,那一片茂林中踽踽独行的那些人,正庄重地向我们敬礼。而到何时,我们才能久久回响起汽笛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健康、完整的姿态,迎向未来。
[点评]作者由“列车回敬老计”这一内容引发思考,揭示了历史与现实中“对‘孤独行践者’的尊重过于吝啬”的状况,眼光独到,思考深刻,立意不俗,发人深省。作者纵论古今,横向对比,又能由个人论及群体,视野极为开阔,积淀颇为丰厚,笔力甚为雄健。另外,选材新鲜、典型,用例讲究,作者忧患意识浓烈,也都是本文的亮点。
绿叶礼赞
一考生
绿叶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绿叶。
漫步在田野,攀爬在山巅,徐行在一望无际的平原,扑入你视野的,是深深浅浅的绿线织就的画图:深绿的是叶子,浅绿的也是叶子。你的感想也许是“质朴”,也许是“厚重”。
看这样一幅画图你会觉得单调么?我是决然不会感到单调的。你看那绿中间点缀的不是五颜六色么?有棱嶒的山灰,有沉积的土黄,有绚烂的花红……
不单如此,就是那绿也是各不相同的呢:有伟岸的白杨,有挺拔的垂柳,有长青的松树,也有荡漾着碧波的麦田,虔敬地匍匐于大地的小草。
这些都是绿叶家族的一员。
白杨,垂柳,松树,麦田,小草……大地上极普通的一种色彩,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色彩。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色彩。无论是沃野还是丘陵,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绿叶的坚守;就连沙漠,不是也有千年不倒的胡杨与粗壮的沙棘么?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松树和柏树也是傲然挺立的,寂寞,然而却不屈不挠,对抗着狂风暴雪。
那是悠远淡雅的一种色彩。无论是桃李争艳的清晨还是荷花映日的黄昏,只要有花朵的地方,就有绿叶的底色。花朵啊,你傲然绽放在枝头,你领受着狂蜂戏蝶的顶礼膜拜,你忘了好花还要绿叶衬么?因为花朵的傲慢,到处都是喧嚷。但是小草依然匍匐于地,卑微,然而宁静祥和,你看不是也有黄灿灿的稻穗在低头致意么,一年下来高粱也会羞红了脸呢。
这就是绿叶,大地上极普通的一种色彩,然而是决不平凡的色彩。
它没有妖娆的身段,没有五彩缤纷的霓裳。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妖娆”或“五彩缤纷”之类而言,那么,绿叶算不得颜色中的好女子;但是它质朴、严肃,也不缺乏宁静,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颜色中的伟丈夫!
色彩,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色彩?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宁静、坚强不屈,至少也像极了大山深处独自巡视、庄重敬礼的老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绿叶一样傲然挺立的建设祖国的劳动者?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宁静祥和的绿叶,宛然象征了今天在祖国大地上,用生命与执著书写着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绿叶不是平凡的色彩。它在大地上是极普遍的,不被人重视,就跟中国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中国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绿叶,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中国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中国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质朴、宁静、力求上进的精神。
[点评]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有两个特点:其一,立意精准,扣题巧妙。文章题为“绿叶礼赞”,其实是通过对绿叶的赞美,来赞颂“大山深处独自巡视、庄重敬礼的老计”,赞颂“像这绿叶一样傲然挺立的建设祖国的劳动者”,进而弘扬一种“不可或缺的质朴、宁静、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眼观现实,托物言志,从“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的角度立意,切合材料旨意。其二,巧于“偷语”,行文灵动。考生在构思作文以及遣词造句方面,无疑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从文字表达看,《白杨礼赞》中的多段文字,显然是本文中多个文句的“源泉”。文章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且句式多样(整散结合、长短相间),读来摇曳生姿,光彩照人。
父亲·老牛·麦地
一考生
五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也煎熬着我疲惫烦躁的心。没经父母同意,我就放弃了高考。父亲并没有像母亲那样数落我,只是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这并不让我觉得奇怪,父亲就是这样老实巴交。很多时候,我甚至看不惯他——村里像他一样的壮劳力,都怀着淘金的梦想到城里打工去了,哪像他,一直默默地守着贫瘠的土地,守着贫穷的乡村。在这一点上,父亲犟得很,就像一头牛。对,牛!父亲就属牛!
“先去喂牛,然后跟我去麦地。”父亲一边在桌子腿上磕着鞋里的土,一边对我说。我哪里喂过牛?这样想着,我走进牛棚,端了一筐草,倒在牛槽里。老牛很大声地打了两个响鼻,似乎对我很不满。
“怎么这么粗心?”父亲走过来,用双手把稻草从牛槽里捧到筐里,并仔细地搜捡起来,不一会儿就从稻草里挑出几片塑料片和几个小石块。然后,父亲又把稻草倒在一个大盆里淘洗,空干了水才倒在牛槽里。父亲拍拍牛背,说:“好了,吃吧,伙计。吃饱了咱去麦地。”牛似乎真能听懂父亲的话,对着父亲眨巴了一下眼,慢慢嚼起来……
我牵着牛,父亲拉着车,向麦地走去。整个麦地像一片金黄的大锦缎。一阵阵热风吹过,麦地里掀起一波波麦浪,父亲开始割麦了。他弯下腰,左手搂住麦子,右手挥舞镰刀……晌午时分,父亲把麦子扎成捆儿放到车上,很快装满了车。我向麦地一望,发现父亲并不是一排排地收割,而是先收割熟好的麦子,暂时留下一块块还泛绿的麦子。我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用收割机。只要是他收割过的地方,都只留下整齐的麦茬。
要走了,父亲在后面驾车,老牛在前面拉车。上坡时,父亲吆喝着,说是吆喝,倒不如说是给牛鼓劲儿,因为那简直像是在欢快地歌唱。而牛,也哞哞地叫,把绳索拉得更紧了。
终于上了坡。父亲对我说:“爹是农民,牛和麦地,是我的活儿。”牛似乎也听懂了父亲的话,又哞哞地叫了两声,仿佛在说:“可不,耕地也是我的活儿。”
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父亲啊,你是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你一直坚守着农民的职责,热爱着自己的岗位,精心于自己的事业。可我作为一名学生,却连你养的牛都不如。我一定重回学校,收割好我自己的“麦地”…… 蓦然回首,我发现麦地、老牛和父亲,是一样质朴的肤色……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上不多见的叙事文。作者由“老计”联想到了“麦地、老牛和父亲”,这三者“是一样质朴的肤色”,这就与平凡的劳动者“老计”在“神”(内在精神)上契合无间。至于“上坡时,父亲吆喝着,说是吆喝,倒不如说是给牛鼓劲儿,因为那简直像是在欢快地歌唱。而牛,也哞哞地叫,把绳索拉得更紧了”,则又对应了供料中的“敬礼”与“汽笛”。本文的构思,可谓新巧别致。文中有关老牛的拟人化的描写,有关麦田的景物烘托,具体生动,生活气息和文学味较浓,为全篇增色不少。语言表达方面,“在这一点上,父亲犟得很,就像一头牛。对,牛!父亲就属牛”、“我一定重回学校,收割好我自己的‘麦地’”等都有余味,均很出彩。
平凡孕育伟大
一考生
上帝创造了平凡,就一定让伟大诞生于平凡之中;上帝创造了伟大,就一定让伟大穿插在平凡之中。平凡与伟大共存: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展现着平凡。
平凡与伟大,不离不弃,互利共生。在自然界中,随处都能体现平凡中的伟大:一只扑火的飞蛾,一片落地成泥的枯叶,一株峭壁成荫的松柏……他们都能在平凡中彰显出伟大,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们用心灵去体会,用智慧去思考,用灵魂去诠释。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苦苦索求。而那些先哲和大师在平凡人生中留下的伟大印迹,则需要我们用心去承载。逝去的是他们的肉体,而他们的灵魂仍旧在平凡中继续书写着伟大。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其捕捉,用我们的思想和生命把伟大在平凡中传承下去。
我想,由平凡过渡到伟大,首先就是要做好应该做的,这是对每一个平凡者最起码的要求。然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所以做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人是复杂的,是对立、矛盾的,总是不能对自己做出真正的评价,潜意识中往往忽略自己的缺点,甚至加以隐蔽,而对自身的优点加以美化,加以放大。这是矛盾普遍存在的盲点,是人性的暗角,需要我们去发掘、正视与改变。
其次,应当是多思考。我认为,它集中体现于有一定的经验素养学识,且达到一定高度的全体。他们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是喜欢探索追求真理精益求精的人。而这些人,归根结底在于:思索!就像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得出震古烁今的万有引力定律。我想,在他之前,不计其数的人见过这一平凡的现象,而无一人能从这平凡中斩获伟大。“世上没有牛顿,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也许,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但我们仍然为牛顿感到骄傲,为我们自身感到万般惭愧。
我想,平凡者想创造伟大,只有一条路径:勤奋。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努力地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倾我全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按部就班,笨鸟先飞,水滴石穿,用不竭之力,创穿石之伟业;用不尽之思源,汇百川之雄浑;用平凡的生命,展现出不平凡的伟大!
[点评]这篇议论性散文突出的优点是立意精准,层次清晰。作者用一个简洁的标题,表明了自己的立意:平凡孕育伟大。开篇扣题,干净利落地表明观点。接下来,先从自然界落笔,由自然界的相关现象写到人类历史传承中涌现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伟大无不孕育于平凡之中;由此着眼,探讨如何才能坚守平凡、成就伟大,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努力地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倾我全力,持之以恒”。在分论的两层中,“首先就是要做好应该做的”这一层分析说理头头是道,而“其次,应当是多思考”用例稍嫌陈旧。
驶向大山的列车
一考生
老王是大学教授,退休后,他居然要到大山里去支教。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放弃城里安逸的生活,真的想不通。
先前,我们并不知道他的这一行动。临行前,他叫上我们几个朋友,坚决地表示他老早就有进山区支教的愿望,并且叫我们也去大山里转转。我听后大惊失色,说:“老王,你是不是发烧了?”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不,我体温很正常。”
村里只有两部电话,一部在村长办公室,另一部在学校,这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孩子们穿得很破旧,皮肤很黑,男孩子都是小平头,女孩子都是羊角辫。看了,真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教室是几间土房,窗户上的玻璃好多都没有了,老王的办公室用竹篾隔成两半,里面一半就是他的寝室。
一个星期后,我一个人先离开了这里。这真是个鬼都打得死人的地方,而老王却义无反顾地坚持留在大山里,坚持他的支教工作。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老王回来了,我笑他说:“怎么样?还是坚持不住了吧,那大山里有什么好的呢?”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只是把他从山里带回来的山珍,分了不少给我,说:“都是家长们送的。”然后说:“你得帮我一个忙。”然后,他要我为他张罗些城里人淘汰的电脑,好让山里的孩子们长长见识。吃人嘴短,我只好把朋友们的电话打了个遍,总算凑了十来台。
不久,老王又回城了,他是回城来查病的。检查结果:肝癌晚期。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已经不多了,要让他住院治疗。老王拒绝了,把病历扔在家里的抽屉里,就这样走了。他对家人说:“生命的价值只在那短暂的时间里。”
他年近九十的老母亲不知道实情,看到儿子再次踏上了去山里的路,很自豪地说:“我这从山里走出来的儿子,没有忘本,没有忘本!”
老王就像载满知识的列车,又驶向大山深处,把知识分给孩子们……
一年后,那山村小学的背后添了一座新坟,坟头堆满了鲜花扎成的花圈,那是孩子们亲自上山采来,又亲手编织成的。
花圈上面写着:王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点评]此文特点主要有二:(1)虚构故事,但真情动人。老王是虚构的人物,但进深山支教的故事却在现实中屡屡可见。在我们的社会中,不乏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所以,故事中的感情真挚动人。(2)情节跌宕,故事有吸引力。所述事件虽然简单,但作者的构思却不简单。全文共写了四个场景,一是告别,二是进山,三是第一次回城,四是第二次回城。特别是后两次回城出人意料,却把老王投身山区工作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表现得较为透彻。如果再增加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还可更上层楼。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一考生
大山深处的铁路巡逻员老计,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他都庄重地举手敬礼,列车也回以久久鸣响的汽笛……一幅严肃而又温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这一幕,引发了我的思考。
敬礼,是对工作的钟爱与负责。
老计挺拔的身影在大山中定格,虽然处在深山之中,他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辞劳苦,为每一辆列车、每一位乘客保驾护航。是对工作的钟爱,让老计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大山深处坚守;是对工作的负责,让老计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巡视铁路。然而大山之外的城市,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大的办公楼里几个员工在偷懒聊天,豪华办公室里某高层主管在浏览娱乐网页,实验室里的工作人员为了降低成本正在研究对身体有害的化学试剂……我并不否认,城市之中也存在着像老计一样的人:早晨五点钟便上岗的环卫工人,只能在夜里工作的地下管道排查人员……可是,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仅仅依靠几个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体力劳动者就可以支撑起来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需要的是更多像老计一样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当列车驶过时可以昂起胸、举起手的劳动者。
汽笛,是对辛勤劳动者的肯定与感谢。
汽笛响起时,我想老计的心中一定是暖洋洋的,虽然没有丰厚的工资,没有白领手中的奖金,但老计一定是满足的。在他看来,久久回响的汽笛是对他最有力的肯定,他也会为此坚守下去。深山中的老计把汽笛当做辛苦付出换来的回报,而深山之外的环卫工人,拿什么当做回报呢?走在大街上,常常看到一些人见了环卫工人就绕着走,好像看见病毒一般。办公楼里,清洁工人总是地位最低的群体,那些西装革履的“高级人”,总是对他们投去白眼,甚至有的人存心挑刺,处处为难他们。我想环卫工人和清洁人员的感受,与老计是截然不同的。默默付出却换来指责与白眼,心中包含委屈却不得不继续为生计奔波。我想说:“高级的人们”,请你们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擦肩而过时的一个点头,无须多言,你们的肯定和感谢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这个社会,需要在深山之中长久回响的“汽笛”……
敬礼与汽笛,是老计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同时也应成为这个社会必不可少的现象。中国的强大需要不同领域的工作者的共同奋斗,我坚信有一天,每一位光荣的劳动者都会举起他们的手,并享受汽笛给他们的回报……
[点评]这是一篇谈感想、话“思考”的优秀随笔。作者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入题快捷,首尾呼应,层次清晰,说服有力——主体部分分说“敬礼,是对工作的钟爱与负责”、“汽笛,是对辛勤劳动者的肯定与感谢”,始终注意将“山中”、“城里”相联系,将“老计”与“环卫工人和清洁人员”、“汽笛”和“指责与白眼”相对比,这就有效拓展了全文的思想容量,并强化了作文的现实针对性。文章写得朴实而入理,诸如“中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仅仅依靠几个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体力劳动者就可以支撑起来吗”、“‘高级的人们’,请你们给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擦肩而过时的一个点头,无须多言,你们的肯定和感谢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等表达,娓娓道出,看似平淡却启人深思。
久久回响汽笛时
一考生
一个人,一盏孤灯,一条铁路,一座大山,每天20公里的山路行走,老计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走在巡查铁路的道路上。有了他的行践,列车便能稳稳地开过。但他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巡视员,每每列车经过,他都要停下来,庄重地向列车敬上一个礼,为这份职业平添一分肃穆。而作为回应,每一列火车都会回以久久回响的汽笛。然而,对于在现实这座大山中孤独的行践者,长久以来,我们的“汽笛声”何其吝啬。
在谶纬之学大行其道的东汉,在学术大山中那孤独的行践者叫王充。他不及班固、扬雄般熟读儒家经典,将四书五经用了个滋味殆尽,自然也不及那些权势滔天的外戚内臣。他只是孤独地慢慢走着,用他蘸饱热血的笔挥就《论衡》一书,庄重地向他所景仰的时代列车敬礼。但汽笛声在哪里?彼时,皇帝忙着和大小黄门嬉戏取乐,名族忙着倾轧钻营。而现实,即使知道是他唤起了文学自觉的第一声,但不及魏武雄壮威武和嵇康潇洒俊逸的王充,却似那独行在山中的巡视员,游离于公众最熟悉的地方之外。于是他们和我们,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忘记了回以汽笛。
在民国的风雨飘摇中,学界有一所西南联大。作为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合并,其文化底蕴自不必提。然而现实,总是看起来比表象黯淡些。多少名教授自香港出海外,一去不返;多少学子做着兼职,开着餐馆。我们现在不提这些,或许是提来伤心吧。但我们却也不记得给予另一个人足够的荣誉,鸣响我们的汽笛。那是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他同样好似一个大山里的行践者,没有胡适之、傅斯年那样的名士风度,但因为他的维持,维系着八年的联大,直到抗战胜利,联大仍是联大,没有散。但我们的汽笛声又去了哪里?很小就知道胡适之,却在很久很久之后,才偶然瞥见梅贻琦。
对个人的忽视如果说尚可以理解,而对群体的视而不见呢?诗人穆旦参加过赴缅北的远征军,于是,他静静地写下这样的句子:“静静的,在那被遗忘的山坡上,/还下着密雨,还吹着细风,/没有人知道历史曾在此走过,/留下了英灵化入树干而滋生。”见过穆旦晚年的照片,那是一个即使很大年纪,大大的眸子里还闪着诗人天真的人。然而,他在写下那些句子时,闪过的却必然是沉痛。是的,那是被遗忘的山坡,没有人知道的牺牲。在野人山横死的中国兄弟们,就那样长眠。他们用生命敬出的军礼,竟轰不响一个回声。长久以来,现实中的汽笛声是缺失的。
或许他们比老计幸运,因为他们所做的事,多少看起来闪亮一些。或许他们又比老计不幸,因为他们没有火车来鸣响那久久回响的汽笛,也就是说并未赢得足够的尊重。公众的目光总是集中在明处,去歌颂那些每一代人都在歌颂的伟人英烈们。然而,至圣先师被说得嘴上都生了茧子时,我们也不曾给予那些孤独的行践者一次回首。他们就那样长埋在史书的边角处,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腐朽。然而,这样的悲剧不只是属于他们自身的,在无视了他们的努力时,我们也经常在历史中看到荒谬与空白,找不到伟大事件的缔造者,从而感到一种空虚。是谁舍弃了这些孤独的英雄,又是谁夺走了民族的养分? 请睁开眼看,那一片茂林中踽踽独行的那些人,正庄重地向我们敬礼。而到何时,我们才能久久回响起汽笛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健康、完整的姿态,迎向未来。
[点评]作者由“列车回敬老计”这一内容引发思考,揭示了历史与现实中“对‘孤独行践者’的尊重过于吝啬”的状况,眼光独到,思考深刻,立意不俗,发人深省。作者纵论古今,横向对比,又能由个人论及群体,视野极为开阔,积淀颇为丰厚,笔力甚为雄健。另外,选材新鲜、典型,用例讲究,作者忧患意识浓烈,也都是本文的亮点。
绿叶礼赞
一考生
绿叶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绿叶。
漫步在田野,攀爬在山巅,徐行在一望无际的平原,扑入你视野的,是深深浅浅的绿线织就的画图:深绿的是叶子,浅绿的也是叶子。你的感想也许是“质朴”,也许是“厚重”。
看这样一幅画图你会觉得单调么?我是决然不会感到单调的。你看那绿中间点缀的不是五颜六色么?有棱嶒的山灰,有沉积的土黄,有绚烂的花红……
不单如此,就是那绿也是各不相同的呢:有伟岸的白杨,有挺拔的垂柳,有长青的松树,也有荡漾着碧波的麦田,虔敬地匍匐于大地的小草。
这些都是绿叶家族的一员。
白杨,垂柳,松树,麦田,小草……大地上极普通的一种色彩,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色彩。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色彩。无论是沃野还是丘陵,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绿叶的坚守;就连沙漠,不是也有千年不倒的胡杨与粗壮的沙棘么?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松树和柏树也是傲然挺立的,寂寞,然而却不屈不挠,对抗着狂风暴雪。
那是悠远淡雅的一种色彩。无论是桃李争艳的清晨还是荷花映日的黄昏,只要有花朵的地方,就有绿叶的底色。花朵啊,你傲然绽放在枝头,你领受着狂蜂戏蝶的顶礼膜拜,你忘了好花还要绿叶衬么?因为花朵的傲慢,到处都是喧嚷。但是小草依然匍匐于地,卑微,然而宁静祥和,你看不是也有黄灿灿的稻穗在低头致意么,一年下来高粱也会羞红了脸呢。
这就是绿叶,大地上极普通的一种色彩,然而是决不平凡的色彩。
它没有妖娆的身段,没有五彩缤纷的霓裳。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妖娆”或“五彩缤纷”之类而言,那么,绿叶算不得颜色中的好女子;但是它质朴、严肃,也不缺乏宁静,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颜色中的伟丈夫!
色彩,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色彩?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质朴、宁静、坚强不屈,至少也像极了大山深处独自巡视、庄重敬礼的老计?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绿叶一样傲然挺立的建设祖国的劳动者?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宁静祥和的绿叶,宛然象征了今天在祖国大地上,用生命与执著书写着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绿叶不是平凡的色彩。它在大地上是极普遍的,不被人重视,就跟中国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中国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绿叶,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中国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中国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质朴、宁静、力求上进的精神。
[点评]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有两个特点:其一,立意精准,扣题巧妙。文章题为“绿叶礼赞”,其实是通过对绿叶的赞美,来赞颂“大山深处独自巡视、庄重敬礼的老计”,赞颂“像这绿叶一样傲然挺立的建设祖国的劳动者”,进而弘扬一种“不可或缺的质朴、宁静、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眼观现实,托物言志,从“平凡中蕴藏着伟大”的角度立意,切合材料旨意。其二,巧于“偷语”,行文灵动。考生在构思作文以及遣词造句方面,无疑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从文字表达看,《白杨礼赞》中的多段文字,显然是本文中多个文句的“源泉”。文章灵活自如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且句式多样(整散结合、长短相间),读来摇曳生姿,光彩照人。
父亲·老牛·麦地
一考生
五月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也煎熬着我疲惫烦躁的心。没经父母同意,我就放弃了高考。父亲并没有像母亲那样数落我,只是沉默了好大一会儿。这并不让我觉得奇怪,父亲就是这样老实巴交。很多时候,我甚至看不惯他——村里像他一样的壮劳力,都怀着淘金的梦想到城里打工去了,哪像他,一直默默地守着贫瘠的土地,守着贫穷的乡村。在这一点上,父亲犟得很,就像一头牛。对,牛!父亲就属牛!
“先去喂牛,然后跟我去麦地。”父亲一边在桌子腿上磕着鞋里的土,一边对我说。我哪里喂过牛?这样想着,我走进牛棚,端了一筐草,倒在牛槽里。老牛很大声地打了两个响鼻,似乎对我很不满。
“怎么这么粗心?”父亲走过来,用双手把稻草从牛槽里捧到筐里,并仔细地搜捡起来,不一会儿就从稻草里挑出几片塑料片和几个小石块。然后,父亲又把稻草倒在一个大盆里淘洗,空干了水才倒在牛槽里。父亲拍拍牛背,说:“好了,吃吧,伙计。吃饱了咱去麦地。”牛似乎真能听懂父亲的话,对着父亲眨巴了一下眼,慢慢嚼起来……
我牵着牛,父亲拉着车,向麦地走去。整个麦地像一片金黄的大锦缎。一阵阵热风吹过,麦地里掀起一波波麦浪,父亲开始割麦了。他弯下腰,左手搂住麦子,右手挥舞镰刀……晌午时分,父亲把麦子扎成捆儿放到车上,很快装满了车。我向麦地一望,发现父亲并不是一排排地收割,而是先收割熟好的麦子,暂时留下一块块还泛绿的麦子。我这才明白父亲为什么不用收割机。只要是他收割过的地方,都只留下整齐的麦茬。
要走了,父亲在后面驾车,老牛在前面拉车。上坡时,父亲吆喝着,说是吆喝,倒不如说是给牛鼓劲儿,因为那简直像是在欢快地歌唱。而牛,也哞哞地叫,把绳索拉得更紧了。
终于上了坡。父亲对我说:“爹是农民,牛和麦地,是我的活儿。”牛似乎也听懂了父亲的话,又哞哞地叫了两声,仿佛在说:“可不,耕地也是我的活儿。”
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父亲啊,你是一个平凡的劳动者,你一直坚守着农民的职责,热爱着自己的岗位,精心于自己的事业。可我作为一名学生,却连你养的牛都不如。我一定重回学校,收割好我自己的“麦地”…… 蓦然回首,我发现麦地、老牛和父亲,是一样质朴的肤色……
[点评]这是一篇考场上不多见的叙事文。作者由“老计”联想到了“麦地、老牛和父亲”,这三者“是一样质朴的肤色”,这就与平凡的劳动者“老计”在“神”(内在精神)上契合无间。至于“上坡时,父亲吆喝着,说是吆喝,倒不如说是给牛鼓劲儿,因为那简直像是在欢快地歌唱。而牛,也哞哞地叫,把绳索拉得更紧了”,则又对应了供料中的“敬礼”与“汽笛”。本文的构思,可谓新巧别致。文中有关老牛的拟人化的描写,有关麦田的景物烘托,具体生动,生活气息和文学味较浓,为全篇增色不少。语言表达方面,“在这一点上,父亲犟得很,就像一头牛。对,牛!父亲就属牛”、“我一定重回学校,收割好我自己的‘麦地’”等都有余味,均很出彩。
平凡孕育伟大
一考生
上帝创造了平凡,就一定让伟大诞生于平凡之中;上帝创造了伟大,就一定让伟大穿插在平凡之中。平凡与伟大共存:平凡中孕育着伟大,伟大中展现着平凡。
平凡与伟大,不离不弃,互利共生。在自然界中,随处都能体现平凡中的伟大:一只扑火的飞蛾,一片落地成泥的枯叶,一株峭壁成荫的松柏……他们都能在平凡中彰显出伟大,使我们肃然起敬。我们用心灵去体会,用智慧去思考,用灵魂去诠释。
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苦苦索求。而那些先哲和大师在平凡人生中留下的伟大印迹,则需要我们用心去承载。逝去的是他们的肉体,而他们的灵魂仍旧在平凡中继续书写着伟大。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将其捕捉,用我们的思想和生命把伟大在平凡中传承下去。
我想,由平凡过渡到伟大,首先就是要做好应该做的,这是对每一个平凡者最起码的要求。然而,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做起来还真不容易,所以做一个平凡的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人是复杂的,是对立、矛盾的,总是不能对自己做出真正的评价,潜意识中往往忽略自己的缺点,甚至加以隐蔽,而对自身的优点加以美化,加以放大。这是矛盾普遍存在的盲点,是人性的暗角,需要我们去发掘、正视与改变。
其次,应当是多思考。我认为,它集中体现于有一定的经验素养学识,且达到一定高度的全体。他们是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是喜欢探索追求真理精益求精的人。而这些人,归根结底在于:思索!就像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落下,得出震古烁今的万有引力定律。我想,在他之前,不计其数的人见过这一平凡的现象,而无一人能从这平凡中斩获伟大。“世上没有牛顿,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也许,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但我们仍然为牛顿感到骄傲,为我们自身感到万般惭愧。
我想,平凡者想创造伟大,只有一条路径:勤奋。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努力地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倾我全力,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按部就班,笨鸟先飞,水滴石穿,用不竭之力,创穿石之伟业;用不尽之思源,汇百川之雄浑;用平凡的生命,展现出不平凡的伟大!
[点评]这篇议论性散文突出的优点是立意精准,层次清晰。作者用一个简洁的标题,表明了自己的立意:平凡孕育伟大。开篇扣题,干净利落地表明观点。接下来,先从自然界落笔,由自然界的相关现象写到人类历史传承中涌现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伟大无不孕育于平凡之中;由此着眼,探讨如何才能坚守平凡、成就伟大,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努力地去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倾我全力,持之以恒”。在分论的两层中,“首先就是要做好应该做的”这一层分析说理头头是道,而“其次,应当是多思考”用例稍嫌陈旧。
驶向大山的列车
一考生
老王是大学教授,退休后,他居然要到大山里去支教。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放弃城里安逸的生活,真的想不通。
先前,我们并不知道他的这一行动。临行前,他叫上我们几个朋友,坚决地表示他老早就有进山区支教的愿望,并且叫我们也去大山里转转。我听后大惊失色,说:“老王,你是不是发烧了?”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不,我体温很正常。”
村里只有两部电话,一部在村长办公室,另一部在学校,这是他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孩子们穿得很破旧,皮肤很黑,男孩子都是小平头,女孩子都是羊角辫。看了,真让人顿生怜悯之心。教室是几间土房,窗户上的玻璃好多都没有了,老王的办公室用竹篾隔成两半,里面一半就是他的寝室。
一个星期后,我一个人先离开了这里。这真是个鬼都打得死人的地方,而老王却义无反顾地坚持留在大山里,坚持他的支教工作。
一晃眼三年过去了,老王回来了,我笑他说:“怎么样?还是坚持不住了吧,那大山里有什么好的呢?”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只是把他从山里带回来的山珍,分了不少给我,说:“都是家长们送的。”然后说:“你得帮我一个忙。”然后,他要我为他张罗些城里人淘汰的电脑,好让山里的孩子们长长见识。吃人嘴短,我只好把朋友们的电话打了个遍,总算凑了十来台。
不久,老王又回城了,他是回城来查病的。检查结果:肝癌晚期。医生告诉他,他的生命已经不多了,要让他住院治疗。老王拒绝了,把病历扔在家里的抽屉里,就这样走了。他对家人说:“生命的价值只在那短暂的时间里。”
他年近九十的老母亲不知道实情,看到儿子再次踏上了去山里的路,很自豪地说:“我这从山里走出来的儿子,没有忘本,没有忘本!”
老王就像载满知识的列车,又驶向大山深处,把知识分给孩子们……
一年后,那山村小学的背后添了一座新坟,坟头堆满了鲜花扎成的花圈,那是孩子们亲自上山采来,又亲手编织成的。
花圈上面写着:王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点评]此文特点主要有二:(1)虚构故事,但真情动人。老王是虚构的人物,但进深山支教的故事却在现实中屡屡可见。在我们的社会中,不乏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所以,故事中的感情真挚动人。(2)情节跌宕,故事有吸引力。所述事件虽然简单,但作者的构思却不简单。全文共写了四个场景,一是告别,二是进山,三是第一次回城,四是第二次回城。特别是后两次回城出人意料,却把老王投身山区工作义无反顾的奉献精神表现得较为透彻。如果再增加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还可更上层楼。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