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斯尔·十娃子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很难想象,东干曾经没有自己的文字,甚至没有一个作家。这样的时代是有过的。那时候,人们仅仅满足于民间口头创作的作品。到1931年才出版了文艺创作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就是亚斯尔·十娃子的诗集《启明星》。当时作者年仅25岁。现在,70年过去了,可以设想,亚斯尔·十娃子和他的第一批读者当时体验到了什么样的感觉,也许与飞行的感觉相似。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亚斯尔·十娃子的书是东干书面文学的开始,称他为东干书面文学的创始人是完全正确的。第一本书的出版无疑成为作家的一个巨大成就,在这之前是诗人和学者般的紧张工作。使用自己发明的文字,用本族语写诗,那应该是怎样一个乐观主义者。要相信自己能成功,也要使别人相信。尽管亚斯尔·十娃子的第一本书在1931年出版,而东干文字(在拉丁字母基础上)1932年才正式确立,随后亚斯尔·十娃子又用自己的作品肯定了东干文字。
   第一本书毫无疑问鼓舞了诗人,他热情地忘我工作,并定期在《东火星》报上发表诗歌。这些诗歌很快受到人们极大欢迎,在学生晚会上被朗读,业余作曲家们还用诗歌的语言作曲。紧接着他的另一些诗集也相继产生。1937年,也就是亚斯尔·十娃子以东干语写的第一本书问世后六年,他的《诗选》俄文版本在莫斯科由卡斯里金塔特出版。对此诗人是这样说的:“我的第一本俄文版诗集在普希金纪念日出版,这对我来说是个大喜事,给我极大的喜悦,好像明媚的春光照在我身上。接着另一些诗集也出版了,但是第一本诗集给了我与许多人交流的机会,至今对我仍然是最珍贵的。”
   有人认为,用本族语写诗,并用本族语朗读、理解,这种强烈的愿望使亚斯尔·十娃子在最初的创作道路上就像一个学者一样工作。他是最早企图使其他国家的字母表(首先是阿拉伯语字母表,然后是拉丁语和俄语字母表)适应于东干语的学者之一。想起他关于这项工作的叙述,我一直觉得奇怪,直到今天仍惊讶于一个人有那么敏锐的语感。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不曾经过专业的语言学分析,就几乎正确无误地捕捉到了东干音素的价值,并为每一个音素确定了符号。接着在《东火星》报、《十月的旗》报上关于东干语法或拼写问题的争论激烈起来,诗人积极参与争论,照例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亚斯尔·十娃子多年来一直是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东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成员,积极帮助研究所的领导培养青年东干学者、干部。那时如果没有他的积极参与,东干学者工作审议一项都通不过。他学问渊博,总是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讨论语言学或文艺学,历史学或民族学的问题。
   国际主义学者亚斯尔·十娃子在20世纪30年代就打算提高本民族和其他许多民族的文化程度。东干文字刚建立,他就和尤·村娃子、哈·苏列伊曼诺夫、兹·阿波杜林前往远东参加为苏联的中国人创造文字而召开的会议。在那之前,他已经具有创建东干文字的经验,清楚地看到了审议文字的强弱面。会后关于这一问题他写了一篇专门文章。
   不久诗人使用了第一套本族文字,但很快又面临困难时期。1939年以来无文字民族越来越快地转变为有文字民族,他们的转变不是以拉丁文字母表为根据,而是以俄文字母表为根据。在那个时期,东干文的这种转变受战争影响没能完成。1939~1954年很长一段时间里,亚斯尔·十娃子像所有东干作家一样没有机会用本族语发表文章。他在诗歌《我累了》中表达了自己受这种情形制约的感受:“我累了……/噢,我是多么疲倦/我为聋人歌唱/张开我的滴血的双唇/呻吟从我的诗中传出……”当然,诗人心灵上受到了创伤,但他没有丧失精神力量,继续创作。他用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发表作品。
   后来,当新的东干文字建立,亚斯尔·十娃子就像弥补过失一样,加倍努力工作,不断发表文章。对于他的诗歌,其中包括这一时期写的诗歌,不论是职业批评家还是他的作家同行都交口称赞。瓦西里·戈洛斯曼早在1948年就说:“他的雅致、简练,似乎可以把它拿在手里,放在桌上,就像中国半透明的瓷器,用手指一敲,就会发出低而有弹性的清脆响声。”当代作家钦吉思·艾特马托夫说:“它(亚斯尔·十娃子的诗)充满着忧伤,当一个人有高尚情操的时候,当他大公无私的时候,当他由于受到激励,以新的力量去体验情绪高涨、令人激动的心情而心生感激的时候,这种忧伤就会出现。实际上,亚斯尔·十娃子的诗是深深浸透着真诚的同情心的结果。”
   亚斯尔·十娃子在所有的共和政体出版物和许多加盟共和国出版物上发表作品,这些作品在比什凯克、莫斯科、喀山用东干语、吉尔吉斯语、俄语和其他语言出版,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亚斯尔·十娃子是一个有名的翻译家。年轻的东干文学研究家冬拉尔·哈哈兹评价亚斯尔·十娃子的工作是翻译家的工作,他恰如其分地说道:“多亏了亚斯尔·十娃子的卓越翻译,今天所有的东干人,不论大人和孩子,都用本族语阅读普希金的诗。”显然,翻译家亚斯尔·十娃子因此完全有理由在作品里对自己伟大的战友说:“现在我的民族默默无闻/白发智者和星占家/了解你,神奇的歌唱家/他称你为亲人。/你的诗生机勃勃,美妙幽雅/陶醉了我的同乡……”
  
  相关链接:
  
   亚斯尔·十娃子(1906~1988),吉尔吉斯斯坦“人民诗人”,东干书面文学的奠基人。同时又是学者、翻译家。出版东干文著作18种,俄文著作11种,吉尔吉斯文著作11种。
   M·伊马佐夫(1941~ ),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通讯院士,科学院东干学部主任,语文学博士、教授,同时又是东干作家。著有《东干语语音》、《东干语正字法》、《东干语词法纲要》、《东干语句法纲要》、《东干语语法》、《亚斯尔·十娃子》、《尔利·尔不都》。同时还发表了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出版了《伊马佐夫诗选》等。
其他文献
中国、朝鲜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朝两国更是用鲜血凝成了真挚的友谊。在与中国政府交往中,精致典雅的漆器成为友谊的使者,传递着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展示了朝鲜漆艺的古老传统。   1953年11月,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朝鲜首相金日成来华进行正式友好访问。金日成此行访华对三年来中国政府对朝鲜的无私援助表示真诚的感谢,转达了朝鲜人民对伟大的中国人民的
期刊
蔡家寺在甘肃甘谷县东北渭水峪火车站(陇海线)以西,渭河北面的二级台地上,寺、村同名,寺在村北一山丘上,依山而建,直达山顶。据清乾隆《伏羌县志》(甘谷旧名伏羌)记载,寺庙建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于何时有村,县志语焉不详,实难详考;而何以村、寺同名,亦不得而知。最奇怪者,蔡家寺村,顾名思义,村人大率当为蔡姓,就像河对岸斜对的蒋家寺村,其村民多为蒋姓一样,
期刊
阴历2003年底,我到达西海固,这里已经举行了晨礼———邦答。   从火车站到汽车站,寒冷的天气让我觉得,西海固还是那个西海固,只是温度比去年更加让人恐惧,语言比兰州更加耳熟。   “小伙子,你走啊达哩?”一个胡子很长的回族老者问道,顺便抽出插在袖筒里的双手,揭开小小的蒸笼,“吃笼包子再走。”一团雾气突然散开,香气扑鼻而来。   在固原汽车站,这个老者已经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的西北地区相对贫穷落后、文明不发达,但近年的一些考古发现对此提出了否定,地处中国青海省和甘肃省交界处的喇家遗址则是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大量而精美的文物出土,不仅证明了早在4 000多年前的史前时代,中国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就曾经有古人类活动,而且他们还创造了相当灿烂的古文明,因此喇家遗址考古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从已有的考古证据来看,也就是在 4 000年前
期刊
藏族学者阿芒班智达的著作中,这样描述藏民心中的极乐园:香巴拉是人类文明的圣地,状如八瓣莲花,中心的边缘及叶子两边环绕着雪山,叶子之间由流水或雪山分开,雪山和秃山、石山和草山、林山和花果山、湖泽、林木及园林等都安排得令人陶醉倾心,中间顶端有国都噶拉洼,中心柔丹王宫,十分美妙。其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也难以相比……   长久以来,香巴拉就是藏民心中的极乐世界、梦境中的家园,但一直宛若天堂
期刊
           
期刊
寻一湾月牙泉,  洗我心上尘;  寻一面三危山,  栽下沙枣林;  寻一只九色鹿,  驾起绿洲云;  寻一曲箜篌引,  舞作胡旋风。  寻一卷边塞诗,  按剑夜长吟;  寻一座玉门关,  手摘天狼星;  寻一个牧羊女,  赠我李广杏;  寻一队驼铃响,  挥别夕阳红。  丝绸路啊,朝圣的人,  心虔诚啊,出彩虹。  万里跋涉惟一念,  敦煌寻梦梦成真。
期刊
青城距兰州以北百余里,俗称条城。坐落在黄河岸边,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和水路交通要道,兴盛于明清时期,得益于水烟产业。一度成为西北及黄河流域商贾云集的地方,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给青城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教育的兴盛。南北文化的互动和交融,多元经济的并存与发展使这里人才辈出,先后涌现了一批陇上名人,给青城本土文化奠定了基础,也给青城民间艺术以丰富的滋养。   探询青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书
期刊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亦称游击衙门,位于嘉峪关内城之中,坐北向南,是嘉峪关关城主要建筑之一。芮宁据史料记载是入住游击将军府的第一位游击将军。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初建于明隆庆年间,由陕甘总督王崇古上书明朝廷增设守备而建造,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和居住生活的官邸。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
期刊
一条不甚规整的石头路,在山坡与树林之间时隐时现,延伸向连绵不断的大山深处。地上的石头已经很苍老了,有的已经被马蹄踩磨掉棱角变得光整平滑,有的被踏陷出一个个深深浅浅马蹄形的窟窿,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山风吹过,覆盖在石头上枯黄的落叶腐枝无奈地翻滚摇摆着,极不情愿地飘向山谷……   这就是延续了2 000多年的那条古道———“西南丝路”邱北段吗?   自踏上
期刊